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7 毫秒
1.
为了明确宁波地区杨梅果蝇的发生危害规律,摸清果园内的天敌寄生蜂资源,为杨梅果蝇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在宁波的东钱湖、余姚和慈溪三地分别采用糖醋液和扫网法调查杨梅果蝇的消长动态和寄生蜂种类,并对比了糖醋液和苹果醋液对果蝇成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苹果醋诱集液对果蝇成虫的诱集效果显著低于糖醋液,不建议使用。宁波地区一共有六种果蝇,分别是拟果蝇、黑腹果蝇、斑翅果蝇、叔白颜果蝇、黑果蝇和伊米果蝇。成虫的高发期出现在6月的中上旬。杨梅果园的寄生蜂种类共有6大类,其中茧蜂科为优势种群。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天敌寄生蜂防治杨梅果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樱桃园果蝇的发生危害情况,筛选出有效的诱捕措施,2010年6月在陕西西安灞桥区,2011年4月至6月在陕西宝鸡眉县采用剖果查幼虫和糖醋液诱捕成虫,调查樱桃园果蝇的种类、种群动态、蛀果率及樱桃不同品种上的成虫诱捕量;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不同诱捕器、不同配比及不同悬挂高度的糖醋液对果蝇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危害樱桃的果蝇为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铃木氏果蝇[Drosophila suzukii(Matsumura)]和海德氏果蝇[Drosophila hydei(Sturtevant)]。灞桥区樱桃被害率为96%,受害果实单果有幼虫1~9头不等,平均为3.31头;优势种为铃木氏果蝇和黑腹果蝇。眉县4个主要品种樱桃成熟果实受害率均为0,樱桃品种先锋的果实对果蝇成虫有较强的吸引力。2011年果蝇成虫在4月中下旬达到最大值,优势种为黑腹果蝇。糖醋液与香蕉对樱桃果蝇的诱捕效果最好,且无显著性差异。糖醋液成分配比对果蝇的诱捕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以白糖与红糖为成分的糖醋液对果蝇诱捕效果也无显著性差异。田间诱捕器放置最佳高度为0.8~1.4m。危害樱桃的果蝇主要为黑腹果蝇和铃木氏果蝇;樱桃成熟前后应悬挂0.8~1.4m的糖醋液诱捕器诱捕成虫。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生测与田间诱捕试验观察了糖酒醋液[糖∶酒∶醋∶水=76∶152∶53∶760(g/L)]与甲基丁香酚对桔小实蝇成虫的引诱效果。室内生测结果显示:糖酒醋液对桔小实蝇雌虫引诱效果显著(P<0.05),对雄虫引诱效果不显著(P>0.05);甲基丁香酚仅对性成熟雄虫显著引诱作用(P<0.05);当甲基丁香酚挥发物与糖酒醋液气味混合后对性成熟雄虫的引诱效果要显著强于甲基丁香酚(P<0.05)。田间诱捕结果显示:糖酒醋液在石榴园可诱到少量的桔小实蝇雌虫;将糖酒醋液与甲基丁香酚组合时对桔小实蝇雄虫的引诱效果显著强于单独使用甲基丁香酚的效果(P<0.05)。  相似文献   

4.
为给梨小食心虫田间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在山东省选择6个有代表性的果园(济南、泰安、肥城、广饶、莱芜)比较性诱剂和糖醋液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效果。结果显示:不同果园性诱剂和糖醋液对梨小食心虫的诱虫量均差异显著,性诱剂诱虫量最高是糖醋液诱虫量的37.20倍,但二者对梨小食心虫成虫诱集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较一致。因此,在一些不方便获取性诱剂的地区,糖醋液也可以作为预测梨小食心虫发生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5.
白星花金龟引诱剂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危害果树的重要害虫白星花金龟(Potosia brevitarsis Lewis)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几种引诱剂对白星花金龟的引诱效果。在室内通过Y型嗅觉仪测定了白星花金龟雌、雄成虫对几种不同配方的糖醋酒液的行为选择。在葡萄园中测定了几种不同配方的糖醋酒液对白星花金龟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30%红糖溶液和配方为白酒∶红糖∶醋∶水=1∶3∶6∶9的糖醋酒液对白星花金龟有显著诱集作用,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涛 《农村科技》2013,(12):38-39
白星花金龟于2000年传人乌鲁木齐地区。近年来危害日趋严重,对第12师葡萄、桃、鲜食玉米危害较大。白星花金龟成虫个体大、飞翔力强,危害作物时正是果实成熟时节,因此化学防治难度较大。第12师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研究发现.白星花金龟成虫对糖醋味有极强的趋性。从白星花金龟成虫对糖醋液有趋性的特点出发,配置不同比例糖醋液进行诱集,筛选出诱集效果较好的糖醋液配比,为防治该虫提供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不同颜色色板对樱桃园果蝇成虫的田间诱集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比较樱桃果蝇对不同颜色的趋性,指导田间色板诱虫,本试验采用10种不同颜色的色板研究樱桃果蝇成虫对颜色的趋性及室内和田间的诱虫效果,并进行了3个悬挂高度色板对该虫的诱集试验。结果表明,绿色和黑色色板诱集到的樱桃果蝇成虫数量最多,其诱集效果显著高于生产上普遍用于监测的黄色,而黄色对樱桃果蝇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其余7种颜色;色板置于树干离地1.5 m(中部)诱集到的樱桃果蝇成虫数量最多,与0.8 m(下部)、2.0 m(上部)之间差异极显著。因此,建议用绿色和黑色色板监测樱桃果蝇成虫发生动态,高度以樱桃树干中部位置为宜。  相似文献   

8.
杨梅果蝇引诱剂的初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正交实验设计原理,在风洞中模拟自然环境条件,以黑腹果蝇为试虫,筛选杨梅果蝇引诱剂.结果表明,香蕉诱剂和糖醋诱剂对黑腹果蝇成虫都具有明显的诱杀效果,其中香蕉诱剂配方(香蕉肉∶琼脂水∶蜂蜜∶醋的比例为100∶100∶30∶10)和糖醋诱剂配方(红糖∶琼脂水∶白酒∶醋的比例为35∶100∶30∶50)的诱杀效果比其他配方更好,平均诱杀效果分别可达77.79%和94.78%.这2种配方间存在显著差异,糖醋诱剂的诱杀效果显著高于香蕉诱剂.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生测与田间诱捕试验观察了糖酒醋液[糖∶酒∶醋∶水=76∶ 152∶ 53∶ 760(g/L)]与甲基丁香酚对桔小实蝇成虫的引诱效果.室内生测结果显示:糖酒醋液对桔小实蝇雌虫引诱效果显著(P<0.05),对雄虫引诱效果不显著(P>0.05);甲基丁香酚仅对性成熟雄虫显著引诱作用(P<0.05);当甲基丁香酚挥发物与糖酒醋液气味混合后对性成熟雄虫的引诱效果要显著强于甲基丁香酚(P<0.05).田间诱捕结果显示:糖酒醋液在石榴园可诱到少量的桔小实蝇雌虫;将糖酒醋液与甲基丁香酚组合时对桔小实蝇雄虫的引诱效果显著强于单独使用甲基丁香酚的效果(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黑腹果蝇高效、低毒和安全的生物防治措施,为黑腹果蝇发生测报及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研究不同颜色粘虫板及食物诱集剂对蓝莓黑腹果蝇的田间诱集效果。[结果]蓝色粘虫板和葡萄、香蕉和糖醋酒液引诱剂诱捕黑腹果蝇的效果最佳。[结论]综合因素考虑,可使用蓝色粘虫板与糖醋酒液引诱剂相结合的方式防治黑腹果蝇。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5种不同复配剂对苹果果实轮纹病的防效,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使用浓度下,5种药剂对苹果果实轮纹病均有较好的防控效果。70%福美双·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00倍液,32.8%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500倍液, 30%多菌灵·戊唑醇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5%甲硫·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福·戊可湿性粉剂300倍液采收期和贮后30 d防效均在80%以上;而30%多菌灵·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5%甲硫·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福·戊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在采收期和贮后30 d防效稍低但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糖醋液中添加蜂蜜、番石榴汁、芒果汁等对食用菌害虫粪蚊和菇蝇的诱杀效果,在按糖:醋:酒:水=5:6:3:10配制的糖醋液中加入占试液总量1%的30%敌百虫乳油,并分别加入占试液总量2%的蜂蜜、番石榴汁和芒果汁进行诱杀害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糖醋液中添加不同物质均能增强诱杀害虫的效果,其中以在糖醋液中添加蜂蜜对粪蚊和菇蝇的诱杀效果最好,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2类诱芯的桃园田间诱蛾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小食心虫是北方果树的头号害虫,目前种群仍呈上升态势。为改进性诱剂防治技术,2009年在河北省顺平县桃园,采用橡胶塞载体和水盆法诱捕法,对2类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芯的诱蛾效果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制的新型诱芯B的平均诱蛾量是常规标准诱芯的2.11倍,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4.
新型紫薯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丛丛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990-7992
[目的]优化新型紫薯酸奶的加工工艺。[方法]以紫薯和纯牛奶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制得一种新型的紫薯酸奶。[结果]试验表明,新型紫薯酸奶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参数为:紫薯浆比例为1∶4 g/ml、紫薯奶的比例为1∶1.5、白砂糖添加量7 g、发酵温度45℃、发酵时间5 h、菌种添加量0.095 6 g(均以100 ml紫薯奶计)。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色泽均匀、组织状态良好、口感细腻的凝固型紫薯酸奶。[结论]该研究制得的紫薯酸奶强化了硒元素与花青素营养元素的保健功能,并具有紫薯特有的紫色,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的奶制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喷施有机酸和叶面肥对火龙果品质的影响,为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火龙果为试材,分别在开花授粉后3、13和25 d时对果实和枝条喷施有机酸(乳酸、草酸、柠檬酸)和叶面肥(锌、硼、乳酸钙、糖醇螯合钙、复合钙肥),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分析各处理果实采收期的理化特性、食用特性、营养成分及抗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测定香蕉果实单胺类及其前体物质(Monoamines and their precursors,MAPs)的方法,明确香蕉果实发育过程中MAPs各组分的含量变化规律,为下一步解析其合成代谢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巴西香蕉、粉杂1号粉蕉和东莞大蕉3个香蕉品种的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烤烟与甘薯套种、烤烟与黄花草木樨间作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种植措施对烤烟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与烤烟单作相比,对烟叶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烤烟间作草木樨较烤烟套种甘薯和烤烟单作,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8.10%和9.59%,达到显著差异。烤烟间作草木樨和烤烟套种甘薯较烤烟单作降低下等烟比例分别为12.61%和2.39%,达到显著水平。此外,间套作处理显著提高烤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含量,降低氯含量,使其更接近优质烟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木通属植物进行物候期调查及表型多样性分析,为更加高效利用木通属植物种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1份木通属植物种质为材料,对不同种质的物候期进行田间观测与记录,对其质量性状、产量性状及果肉品质、果皮品质及籽油品质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R型和Q型聚类对指标和种质进行分析。【结果】与白木通和木通种质的物候期相比,三叶木通种质的总体生育期长,成熟期较晚,幼果褪色情况也不同。6个质量性状的香农多样性指数为0.70~3.29,仅果色与果形的香农多样性指数较高,14个产量性状的CV为8.55%~45.31%,香农多样性指数在2.45~2.91;果肉品质中,仅含水率CV小于10.00%,大多数指标的香农多样性指数在2.40以上;果皮品质指标的CV为13.01%~160.55%,香农多样性指数为1.72~2.79;籽油品质指标中棕榈酸与皂化值的CV与香农多样性指数均较小,其余指标的CV为12.33%~119.20%,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18~2.89。R型聚类将35个性状指标降为18个性状指标,基于这18个性状指标进行Q型聚类分析,得到四大类群,其中Ⅰ类群均为白木通种质(除B1外),综合表现较好,其主要特征是单果质量较大(177.53 g),种子含油率高(43.67%),果肉中总糖含量高(213.29 mg/g),果肉口感也较为软糯(支直比为1.52),果皮中a-常春藤皂苷(2.30%)、木通苯乙醇苷B(0.35%)和果胶含量(9.53%)均较高。【结论】21份木通属植物表型变异大,多样性丰富,可满足不同产品加工需求,其中Ⅰ类群综合表现较优,可作为良好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粉垄耕作对甜高粱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山农牧场,以BJ0603为供试品种,设置传统耕作(CK)、粉垄30 cm(FL30)、粉垄50 cm(FL50)和深翻40 cm(DT40)4种耕作方式,测定甜高粱农艺性状、产量及叶片光合生理指标.结果 表明,相比CK和DT40处理,粉垄耕作(FL30和F...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广西3个木薯品种(系)果实、种子和胚的发育情况,进行幼胚离体培养,为广西木薯杂交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开花期采用开放式自然杂交进行授粉,11月采集3个木薯品种(系)果实约200粒,对果实、种子和胚等相关性状进行分类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对幼胚进行胚成熟培养、成苗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获得幼胚再生植株,计算胚成熟率、成苗率及移栽存活率.[结果]在木薯果实趋于成熟时采收获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类型中,根据发育阶段可将种皮颜色分为黑色(A)、棕色(B)、棕黄两色(C)、黄色顶端带黑点(D)、黄色(E)和白色(F)6种;各发育阶段单果平均种子数均小于3粒.当3个木薯品种(系)种皮颜色为A、B、C型时,果实较重、直径较长,胚发育较好,平均胚长分别为6.53~8.40、7.31~8.28、4.50~7.10 mm.除NZ199的A、B型外,3个品种(系)胚长均随种皮颜色加深而变长,表现为:A>B>C>D>E>F,胚长变化范围为0~10.66mm.可见胚率总体表现为:NZ199>SC5>J393;SC5和NZ199种皮为棕黄色时可见胚率最高,分别为66.7%和94.2%;至棕色时可见胚率分别降低至61.9%和80.6%;至黑色时SC5可见胚率降低至59.9%,NZ199则升高至85.2%;J393在种皮为黄色顶端带黑点时可见胚率为50.1%,至棕黄色、棕色时可见胚率分别降至48.8%和41.0%,以黑色种皮的可见胚率最高,为68.2%.3个木薯品种(系)果实重量与果实直径、可见胚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胚长与果实重量、果实直径呈显著正相关.幼胚离体培养胚成熟率为89.3%,成苗率为62.7%,移栽存活率为71.9%.[结论]3个木薯品种(系)同一果实内或相同发育阶段的不同种子内胚发育不一致;通过木薯果实的重量和直径可初步判断胚的大小;宜选择种皮颜色为棕黄色或黄色顶端带黑点的种子进行幼胚离体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