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O型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是一种微量的体外免疫反应,主要利于抗原、抗体在一定条件的特异性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由于该复合物微小,所以采取先将抗原与红细胞结合,再让其与特异性抗体反应,使带有抗原的红细胞出现凝集现象,从而利用凝集现象进行免疫效果的判断。论述了O型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的操作体会。  相似文献   

2.
<正>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是目前我国各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口蹄疫进行免疫抗体水平检测广泛采用的试验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易、快捷、特异、既可定性又可定量等优点,所需试验设备简单,具备一般条件的实验室即能完成实验操作。但是实验结果受操作技术影响很大,保证实验操作的细节是获取正确结果的关键所在。1原理抗原与其对应的抗体相遇时,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但这种复合物的分子团很  相似文献   

3.
用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制备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E/SA)致敏绵羊红细胞制备间接血凝诊断试剂,进行人和动物弓形虫病血清抗体检测,并用弓形虫虫体抗原致敏的红细胞间接血凝诊断试剂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在弓形虫阴性、阳性血清检测中,弓形虫E/SA间接血凝诊断试剂与弓形虫虫体抗原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的符合率为100%;在人工感染兔血的检测中,E/SA致敏的间接血凝诊断试剂比虫体抗原致敏的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的阳性检出时间提前2d,显示弓形虫E/SA间接血凝诊断试剂具有早期诊断和生前诊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间接血凝技术是本世纪40年代建立的一种血清学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直接吸附或化学偶联的方法把抗原或抗体结合到动物的红细胞上,当其遇到相应的抗体或抗原时,即发生肉眼可见的红细胞凝集现象。把抗原联结到红细胞上检测抗体称之为正向间接血凝;把抗体联结到红细胞上检测抗原称为反向间接血凝。该法以其试剂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准确、快速、灵敏及操作简便等优点,在人医和兽医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上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分别利用鸽红细胞悬液和鸡红细胞悬液进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鸽血清中的禽流感H5抗体和新城疫抗体水平,比较两者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血凝试验中,对于无论是禽流感抗原还是新城疫抗原,鸽红细胞检测的血凝价均小于鸡红细胞检测的结果。在血凝抑制试验中,鸽红细胞检测鸽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大于鸡红细胞检测。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抗体免疫金标快速检测试纸法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应用免疫学原理与胶体金层析技术,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建立了检测口蹄疫(O型)抗体水平的“口蹄疫抗体(O型)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法”。应用该法与“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抗原法”对300份猪、鸡、鸭、牛、羊等血液或血清进行口蹄疫抗体水平检测试验,符合率达100%。试验结果显示,该法与间接血凝法一样,具有微量、特异、准确等优点,且操作简易,不需要任何仪器,检测时间短,结果直观,容易判定,适用于基层兽医站、养猪场使用和大面积口蹄疫抗体普查。  相似文献   

7.
影响血凝抑制试验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种病毒具有凝集相应红细胞的能力,如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披膜病毒科、细小病毒科以及腺病毒科等的病毒,而且这种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又可被特异性的抗体所抑制,基于这种现象所进行的试验分别称之为红细胞凝集试验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习惯上又称为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作为一种经典的血清学反应,血凝抑制试验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1)应用标准病毒悬液或血凝素测定血清中的相应抗体;(2)应用特异性的抗体鉴定新分离的病毒。该试验具有以下优点:(1)敏感性强,可以检测到微量的抗体和抗原,是较敏感的血清学反应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绵羊用多头蚴抗原免疫及感染后的抗体消长规律,为羊脑多头蚴病的免疫预防和免疫诊断提供依据,本试验应用多头蚴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囊壁可溶性抗原,囊液粗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对绵羊免疫3次及虫卵攻击感染后的血清抗体进行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原头节抗原免疫组,囊壁抗原免疫组,囊液抗原免疫组及原头节ES抗原免疫组在首次免疫后1周,抗体滴度迅速升高,第3次免疫后1周达到峰值,虫卵感染后开始下降,到感染  相似文献   

9.
血凝抑制试验是诊断和鉴定一些病毒的常用方法,该试验与其他血清学反应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敏感性强,可检测到微量的抗体和抗原;特异性强,病毒凝集相应的红细胞只能被特异的抗体所抑制;试验速度快,可在1—2小时内判断结果;试验使用的器材简单易得,实验操作过程也不繁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快速检测测日本乙型脑炎(乙脑)抗体的被动血凝方法。用PEG提纯乙脑BHK抗原致敏醛化绵羊红细胞可用于人,猪血清中乙脑抗体的检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血凝抑制试验具有同等的敏感性,两者符合率为85.12%,与ELISA符合率为91.70%。  相似文献   

11.
正免疫抗体效价检测,已成为现代动物疫病防控科学评价动物免疫接种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正向间接血凝试验通常只用于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该方法主要利用口蹄疫抗原来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口蹄疫抗体或判定抗体滴度能否达到免疫保护标准。液相阻断ELISA适用于O型、亚洲I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检测,其操作较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相对繁琐,但该方法精准性和稳定性高,既能评价口蹄疫免疫情况,又能检测口蹄疫病毒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快速检测日本乙型脑炎(乙脑)抗体的被动血凝方法。用PEG提纯乙脑BHK抗原致敏醛化绵羊红细胞可用于人、猪血清中乙脑抗体的检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血凝抑制试验具有同等的敏感性,两者符合率为85.12%,与ELISA符合率为91.70%。  相似文献   

13.
1 原理 滴定好的固定量病毒抗原与被检血清首先在液相中反应,然后将抗原抗体复合物转移到包被好了的含口蹄疫(FMD)型特异性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板中,没有完全被血清抗体阻断的病毒抗原被ELISA板中的抗体捕获,亦与随后加入的豚鼠抗血清中的抗体结合。  相似文献   

14.
1 发病原因 公畜红细胞的抗原决定簇也就是血型因子遗传给胎儿,促使母体形成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这种大分子抗体不能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在初乳中含量很高,当出生仔畜哺食含有高效价的初乳后,抗体经肠道黏膜进入仔畜血液,与红细胞上的抗原决定簇结合,引起仔畜红细胞的破坏溶血所致。 正常情况下,马胎儿的红细胞不能通过胎盘进入母畜循环与其免疫系统接触。只有少数母马胎盘破损时,少量胎儿红细胞漏出而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产生相应抗体。  相似文献   

15.
用马动脉炎病毒(EAV)免疫SPF豚鼠,4周后采血做血凝抑制试验(HI),其抗血清可以抑制血凝抗原对小鼠红细胞的凝集反应,抗原和抗血清在4℃感作24h后可以检测到最高的HI抗体效价,同时结果显示HI抗体与中和抗体产物呈正相关。对561份来自新西兰、吉尔吉斯、沙特阿拉伯及内蒙古、新疆的马血清用HI试验和微量血清中和试验(NT)进行EAV抗体检测,HI和NT阳性符合率为94.7%,血凝抑制抗体与中和抗体效价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正血凝抑制试验(HI试验)的原理是病毒在适宜条件下对鸡的红细胞具有凝集作用,这种凝集作用可以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使血凝素不能吸附于红细胞表面的受体上,红细胞将进行自然下落,沉降到V形孔底部,利用这种特性检测血清中的病毒抗体的试验就叫血凝抑制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的方法是将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血凝抑制试验(HI试验)的原理是禽流感病毒在适宜的条件下对鸡的红细胞具有凝集作用,这种凝集作用可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使血凝素不能吸附于红细胞表面的受体上,红细胞将进行自然下落,利用这种特性检测血清中禽流感抗体的试验就叫禽流感血凝抑制试验。禽流感血凝抑制试验的方法是将受检血清与标定好的抗原发生充分反应,再加入红细胞作用,因为其快捷、成本较低、便于操作、能够处理大量的样品,所以成为基层动物疫病实验室对禽流感诊断及免疫状态监测的重要手段,但禽流感血凝抑制试验能否成功,影响因素很多,如果不加强质量控制,极易造成试验结果偏差,甚至误判,给禽流感的防止工作带来不便。笔者在长期的实验室检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愿与大家分享探讨。 1试验器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猪细小病毒病抗体的测定有血清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和补体试验等,比较简便的方法是血凝抑制试验。在我国的《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中,猪细小病毒病抗体的测定也是用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当病毒与红细胞发生凝集,这种现象叫做红细胞凝集现象,而病毒被特异性免疫血清所抑制,即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猪细小病毒病抗体含量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测定的。  相似文献   

19.
猪孟氏裂头蚴间接血凝虫体抗原冻干试验王宏(辽宁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寄生虫病室·辽阳市·111000)孟氏裂头蚴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我们所曾研究应用间接血凝反应诊断此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于抗原致红细胞保证时间较短,所以进行了冷冻干燥(以下为冻干)试验...  相似文献   

20.
病毒血凝抑制试验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种病毒在其囊膜表面具有血凝素,能够凝集多种动物或人的红细胞,如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披膜病毒科、细小病毒科及腺病毒科等的病毒。因此可以用病毒的红细胞凝集试验(简称病毒的血凝试验,HA)来检测相应的病毒。这种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又可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基于这种现象所进行的试验称之为病毒的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简称为病毒的血凝抑制试验,HI)。当前HA、HI已成为鉴定病毒和诊断病毒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1病毒血凝抑制试验的优点1.1敏感性高HI可以检测微量的抗体和抗原,并且结果较为准确,是较敏感的血清学反应之一。1.2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