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北方各省市池塘养鲤生产应运而生,且发展迅猛。各地涌现了不少高产高效益典型,因而引起了各级领导及养鱼单位的高度重视。但就产量而言有不少单位不尽人意,亩产高的已过两吨,低的仅300公斤左右,还不如传统池塘养鱼的产量。如何使池塘养鲤能高产高效益,这涉及技术、管理、配套等众多因素,但是首先应为池塘养鲤创造必要的生产条件,也就是要搞好实施养鲤前的各项准备。  相似文献   

2.
李书林 《水产科学》1992,11(8):23-26
我省1986年全面推广池塘主养鲤生产模式,1988年全省已发展主养鲤水面2.5万亩,平均亩产580.5kg,亩产值3.300元,亩利润1,200元,创池塘养鱼历史的最好水平。1989年由  相似文献   

3.
刘跃  韦铁梅 《水产科学》1990,9(2):36-39
随着网箱养鲤生产的发展,鱼种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受池塘数量的限制,完全依靠池塘来培育鱼种远远不能满足网箱生产的需要。利用网箱来培育鲤鱼种不但能够解决上述矛盾,而且可以实现网箱养鲤的系列化生产,这对加快网箱养鲤生产的发展步伐具有重大意义。大伙房水库在总结1985、1986两年网箱培育鲤鱼种试验的基础上,于1987年取得了大规模生产性试验的成功,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东德鲤鱼池塘养殖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鲤鱼产量逐年上升,其产量在淡水食用鱼中占有一定比重,1972年之后超过70%,目前约80%以上的食用鲤产自池塘(表1)。东德拥有14562公顷池塘,其中养鲤使用面积13400公顷,养鲤网箱26个。池塘分布情况见表2。现今,池塘属国营企业经营约占总面积的82%;内陆渔业生产合作社企业为6%;协作机构3%;其它国营生产合作社渔场3%;个体和教会渔场5%。传统的鲤鱼池塘集中于劳齐茨,在上劳齐茨和下劳齐茨几乎占有面积的50%。劳齐  相似文献   

5.
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对金边鲤和建鲤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稻田和池塘养殖模式下金边鲤和建鲤肌肉营养成分、理化特性和质构特性,并进行营养价值评价,评估金边鲤的肌肉品质,为开发和推广金边鲤稻田养殖提供数据依据。结果显示,稻田金边鲤的粗脂肪、粗灰分和系水力均显著高于池塘金边鲤;稻田建鲤和池塘建鲤的基本营养成分除水分外差异均不显著;稻田金边鲤肌肉的硬度、弹性、咀嚼性显著高于池塘建鲤和稻田建鲤,硬度和恢复性显著高于池塘金边鲤,而内聚性显著低于池塘金边鲤、池塘建鲤和稻田建鲤;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4组鱼肉的Lys含量均高于WHO/FAO标准和鸡蛋蛋白标准,稻田金边鲤的∑TAA、∑EAA、∑DAA和∑NEAA均高于池塘建鲤和稻田建鲤,且EAA/TAA比值更接近FAO/WHO要求的40%的标准;稻田和池塘金边鲤的EAAI均超过100分,高于稻田和池塘建鲤(82.31~83.36分);测定出的24种脂肪酸中,稻田金边鲤的∑SFA、∑MUFA和DHA+LA+油酸总量均高于其他3组。研究表明,金边鲤和建鲤鱼肉可作为人体优质的赖氨酸源,稻田金边鲤肌肉比建鲤和池塘金边鲤肌肉更富有嚼劲,其肌肉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且组成比例更符合人体需求。稻田养殖金边鲤的肌肉品质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产业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
黄河鲤是河南省主要水产品之一,集约化池塘养殖主要集中于洛阳、郑州、焦作、新乡、开封等沿黄区域,黄河鲤已成为渔区渔民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但渔民由于缺乏科学养鱼的知识,容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实际养殖中还存在不少生产误区,从而影响了经济效益,本文就集约化池塘养殖黄河鲤生产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作一简要剖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供养殖  相似文献   

7.
我国养鲤相传始于殷末周初,迄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在西周时,池塘养鲤逐渐成为一项生产事业;嗣后,经春秋战国,至秦汉,养鲤业已相当普遍了。  相似文献   

8.
<正>福瑞鲤具有野生黄河鲤修长健美的体型和建鲤良好的生长优势,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优势明显。现将福瑞鲤苗种放养技术总结如下。1.池塘条件池塘为标准长方形土池塘,池塘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深0.8~1.5米,进排水方便。池塘呈东西走向,背风向阳,邻近公路,交通方便。  相似文献   

9.
基于物联网的镜鲤池塘养殖环境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镜鲤Cyprinus carpio养殖环境监测信息化应用水平低和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采用物联网、视频传输和WEB互联网等技术构建了镜鲤池塘养殖环境监测系统。本系统采用公用蜂窝数据和无线局域网+互联网通信方式将每个池塘设备组件组成物联网网络,以远程服务器为业务控制中心。系统依据多种水质传感器、气象工作站、摄像头等设备,获取池塘养殖环境参数,通过无线终端节点实现养殖环境信息与远程服务器的信息交换。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开发系统应用层,实现通过网页浏览器远程监控镜鲤池塘环境参数的变化。实用效果测试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养殖环境信息采集、远程控制和监测预警达到使用要求,提升了镜鲤池塘养殖生产安全水平,对推动镜鲤等水产经济动物的精准养殖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探索黄河鲤池塘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健康养殖关键技术,提高黄河鲤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0年3月至12月,我们进行了黄河鲤池塘节能、节水、环保、增效、健康养殖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试验池塘位于郑州市中牟县万滩  相似文献   

11.
<正> 鲤是我国池塘养殖的传统饲养对象,目前又是网箱养殖的主要鱼类.为提高鲤的生长速度,改良其经济性状,我国的一些科技工作者采用种内杂交的方法,先后培育出多种杂交鲤,如兴国红鲤×散鳞镜鲤;荷包红鲤×元江鲤;荷包红鲤×湘江野鲤;荷包红鲤×黄河鲤。并且利用荷元鲤的子一代与散鳞镜鲤杂交育成三杂交鲤,实践证明这些杂交组合都有比亲本快的生长速度。随着杂交鲤养殖的发展,产品的扩大,当前杂交鲤生产中的问题也逐渐增多。一是  相似文献   

12.
《科学养鱼》2004,(3):9
池塘施肥是发展养鱼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苗种下塘成活率的关键手段。成鱼养殖池塘施肥的作用,主要是繁殖浮游生物、附生藻类、底栖动物等,增加鲢、鳙、鲮、鲤、鲫等的天然食料;施肥后微生物大量繁殖,有机碎屑大量增加,也为这些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料资源;一部分腐烂的有机肥料,则可被鲮、鲤、  相似文献   

13.
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比较池塘金边鲤、稻田金边鲤、池塘建鲤和稻田建鲤4组鲤鱼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和丰度差异。试验结果显示,池塘金边鲤组、稻田金边鲤组、池塘建鲤组和稻田建鲤组分别获得了377、250、367和455个运算分类单元,其中运算分类单元聚类分析发现,稻田建鲤组与另外3组差异最大;菌群多样性分析发现,池塘金边鲤组的辛普森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而稻田建鲤组及稻田金边鲤组的香农指数分别为1.56±0.22和2.53±0.82,均高于对应的池塘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池塘金边鲤组中变形菌门(89.56%)和气单胞菌属(82.68%)在其肠道菌群组成中占有绝对优势(P0.05),而另外3组在门分类水平和属分类水平的菌群结构和相对丰度较为相似,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梭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主要优势菌属为鲸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和乳球菌属;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预测比较分析发现,各组样品的肠道微生物富集到了多个相同的代谢途径以及部分信号传导、调节和修复机制相关信号通路。本研究结果发现,在稻田和池塘养殖模式下,金边鲤的肠道优势菌群种类、相对丰度以及参与的信号通路与建鲤无显著差异,提示金边鲤与其他鲤鱼一样可适应这两种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们探索出上半年快速养殖鲤成鱼,下半年养殖鲤鱼种的高产高效新技术。现把有关生产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1.5~2.0米,底泥10~20厘米,水源为无污染的地下井水,注排水方便。每口池塘配备投饵机一台,3千瓦的增氧机一台,有充足的电力保障。不配备投饵机的池塘可采用人工投喂。二、池塘的清整与消毒鲤成鱼养殖时,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曝晒池底数天。注水20厘米左右,每亩用200千克的生石灰化水消毒。在鱼种放养前的5~7天,每亩池塘施发酵后的鸡粪150千克左右,培肥水质。下半年养殖鲤鱼种时,用氯制剂对池塘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落实了各项农村经济政策。特别是198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以来,调动了国营、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池塘养鱼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尤其1986年推广配合饲料高密度集约化养鲤技术,使近几年池塘养鱼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据1988年统计,  相似文献   

16.
鲤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类,也是北方地区淡水池塘和网箱养殖的主养品种之一。目前网箱养殖的德国框鲤出口韩国价格每公斤可达18元。但德国框鲤在多年养殖生产中出现了退化和混杂现象,生长速度慢、产量低、抗病力较差、养殖效益低,严重影响了鲤鱼养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孙文礼 《科学养鱼》1994,(10):10-10
主养建鲤的池塘施肥近几年来,池塘高密度主养建鲤发展很快,许多养殖户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但也有一部分养殖户,特别是刚从事养鱼的新手,由于没有经验,往往把不住施肥关,造成较大损失。例如,我们渔场的一些养殖户,1992年第一次高密度主养建鲤,按主养肥水鱼...  相似文献   

18.
驯化养鲤作为一种集约化程度较高的池塘高产养鱼方式,在北方地区被普遍推广。近年来,随着饲料原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驯化养鱼成本不断增加,利润日益下降,甚至亏损。为了挖掘池塘生产潜力,提高驯化养鲤高产池塘鱼产量,并增加其经济效益。我们于1998年4月~9月进行了在驯化养鲤高产池塘中增加鳙鱼放养量的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稻田和池塘养殖对鲤(Cyprinus carpio)肌肉风味的影响,2021年8-10月随机采集两种养殖环境下的鲤进行感官分析并测定其游离氨基酸、核苷酸和挥发性物质成分,同时对氨基酸、核苷酸和挥发性物质成分的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感官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养殖环境下的鲤肌肉在10月时,气味上有明显差异。稻田和池塘养殖鲤肌肉中氨基酸及核苷酸种类相同,稻田养殖的鲤肌肉中呈鲜味氨基酸如谷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的鲤肌肉味精当量值(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 EUC)最高含量达到了5.68 g MSG/100 g,显著高于池塘养殖的EUC值4.61 MSG g/100 g;同时,稻田养殖鲤肌肉中土腥味、青草味的物质,如己醛、壬醛的含量显著低于池塘养殖。综上表明,稻田养殖的鲤滋味更为鲜美,土腥味的物质含量更少。  相似文献   

20.
我市地处高纬度严寒地区,鱼种生产一直受着水温低,鱼类生长期短等因素的困扰,处于规格小、单产水平低的落后局面,严重阻碍着养鱼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了掌握在北方严寒地区培育大规格鲤鱼种的高产技术,我们在1995年开展了池塘培育鲤鱼种的高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秋片鱼种出池个体平均达到145g,平均亩产达到1 18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