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安溪茶艺的基本知识和总体要求安溪乌龙茶介于红绿茶之间 ,属半发酵茶 ,其制作工序复杂 ,冲泡讲究技巧 ,品饮更须细斟慢啜 ,才能心领神会地尝到茶之真味与妙香。安溪茶艺因此亦称作“工夫茶艺” ,它同其它类茶艺一样 ,追求一种美的艺术 ,即“茶艺四美”———茶美(色、香、味、形 )、水美 (清、洁、轻、洌 )、器美 (茶具 )、饮美 (环境、方式 )。现今的安溪茶艺是在乌龙茶传统的泡饮基础上 ,融入品茗者对茶的一种精神追求而形成的艺术 ,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安溪茶艺既要求品饮者掌握乌龙茶 (以铁观音为例 )的冲泡技艺 ,又要求品饮者熟悉乌…  相似文献   

2.
诏安茶谭     
诏安是书画之乡,也是饮茶之乡。 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与汉雅轩联合出版,介绍台湾十大美术家之一,与张大千齐名的国画大师沈耀初的《沈耀初画展》一书,第一幅生活照片竞是八十高龄的沈耀初自冲自饮小罐乌龙茶的镜头。其悠闲自得的神态,使人猜不透是沉浸在绘画的憧憬中,还是饮茶的艺术享受里。沈耀初离开诏安巳42年,然而家乡的泡茶积习未除。这使我想起一百六十三年前,诏安著名画家谢琯樵在苏州虎丘泡饮小罐茶,引起轰动的故事: “道光五年,余自京由苏入闽。五月五日舟抵阊门,访虎丘。适友人某为苏州参  相似文献   

3.
孙云 《福建茶叶》1999,(3):41-42
工夫茶是特指乌龙茶独特的泡饮程式,其重视茶叶、器具、水、火技艺,技法细腻周密,有条不紊,从容不迫,既科学又讲究美感.乌龙茶又以其天然的花果香,甘醇的茶味,饮后齿颊留香,令人回味无穷.工夫茶作为现代茶艺,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生活的艺术,也是艺术的生活,其深厚的艺术内蕴和文化内涵,使习工夫茶成为众多习茶者的最爱.下面将习工夫茶一些要点陈述,以飨习茶爱好者.  相似文献   

4.
泡茶前首先要了解所泡茶叶的特点,如名优绿茶秀美的形态、红茶醇和的滋味、乌龙茶独特的香气等。如要进行茶道表演,则要更进一步了解茶叶的产地、制作方法以及典故传说等。泡好一杯茶,要根据各种茶的特性,在选好水,配好具的同时,掌握茶的冲泡技能,把握冲泡要领。  相似文献   

5.
乌龙茶是走向全国的茶类。在省市茶叶市场和各大中城市茶叶店,都有乌龙茶的销售,全国乌龙茶消费明显增长。在十六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对各省市、部长采访时,还谈到安溪铁观音。乌龙茶为何受欢迎?主要因素有三,即品质水平高,冲泡技艺高,拍卖价最高。乌龙茶种类有铁观音、武夷岩茶、大红袍、武夷肉桂、闽北水仙、黄金桂、凤凰单丛等。乌龙茶品质总体特点是具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具有红茶醇厚的滋味。品种不同又形成各自独特的风味。乌龙茶与其它茶类相比,最大特点是七泡有余香有茶味,受到消费者喜爱,放弃他茶转饮乌…  相似文献   

6.
《茶报》2000,(1):28-28
莫斯科今年冬天流行喝乌龙茶,为了促销茶叶,中国大陆在莫斯科最大的超市“天客隆”特设茶叶专柜,现场并放映教人如何泡乌龙茶的录影带,所教的茶道就是台湾一般泡茶品茗方式。用台湾泡老人茶方式今年在莫斯科推广茶叶,颇受俄罗斯人欢迎。  相似文献   

7.
品饮名茶,杯盖乍启,香气袭人,虽茶汤未尝,已感心旷神怡。至于茶汤淡淡,一与茶的固有品质,二与茶的用量多少有关,泡饮者则浓淡各有所好。古人品茗十分讲究,蔡襄《茶录》称: “茶叶主于甘滑”,赵佶《大现茶论》则言茶“甘香重滑为味之全”。品尝乌龙茶,亦以茶汤浓重,回味甘滑者为上品;入口即略有甜感者,则近于薄,非佳茗,乃乏味之饮。  相似文献   

8.
岭头单丛茶,属乌龙茶类.其品质特佳.具有自然花蜜香及蜜的,以香、醇、甘、韵、耐泡,耐藏六大特色而久负盛名.备受茶客的青睐.品饮后令人心旷神怡.清心爽口。那么,究竟该如何;中泡和品饮?才能品出其真正的品质特征。不同区域生活的人对岭头单丛茶的品饮习惯有所不同.但无论那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9.
乌龙茶的冲泡与品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雅玲 《中国茶叶》2004,26(6):10-11
乌龙茶是我国的特有茶类,起源于福建,而后由福建传入台湾和广东.乌龙茶具有天然花果香气和特殊的香韵,引起了人们对它的关注并引发饮用兴趣,其冲泡和品饮过程所营造的韵趣清奇的氛围,形成了特殊的乌龙茶品饮文化.  相似文献   

10.
调饮茶,又称调配型茶饮料,是以茶叶为主体,添加果汁、糖奶、香精、食用酸、花草、甚至中草药等配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经过摇制或调和而成的茶饮料。乌龙茶以醇厚甘爽的味感,不温不寒的性味,橙黄或橙红明亮的汤色,易与调饮。为了增添品茗的乐趣,开创新生代乌龙茶多元化的饮用方式,寓古老的品味于现代的追求之中。本文以乌龙茶为主体,调制泡沫乌龙茶,及将乌龙茶与不同类型和功能花草茶调饮,探讨不同类型调饮乌龙茶的风味特点,寻求最佳的调饮方式、效果和不同因素对乌龙茶调饮茶风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乌龙茶饮料的品质评定1,日本乌龙茶市场的动向乌龙茶自从进入日本市场以来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它以自己独特风味打入日本人的心中可以说是1981年罐装乌龙茶问世之后的事。在此之前,人们多饮绿茶、红茶。乌龙茶与它们相比,香气和滋味相差甚异,因此,除一部分喜爱者以外,初饮者对此总表现出一种抵触情绪。乌龙茶在二十多年的普及过程中,有三次大的机遇。第一次和第二次乌龙茶“热”,并非由于乌龙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香气和味道而引起,而是由于对它的减肥作用的过盛宣传所引起,因而只不过是一阵热,很快降温。第三次乌龙茶“…  相似文献   

12.
泡茶喝茶是生活小事,可以说人人都会,泡茶饮茶有许多窍门,同样的茶叶,泡饮方法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饮用效果。泡饮方法得当,能使茶叶的色、香、味等品质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并能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反之亦然。下面欲向广大读者谈谈饮茶技巧的问题。 1.用70—75℃停开的水泡名(嫩)茶绝大部分名茶是嫩茶,特别是绿茶中的名茶更为细嫩。嫩茶含水溶性蛋白质较多,纤维素少,叶细胞壁薄而柔软,其内含物质很易泡出,如用现开的沸水冲泡,茶汤、叶底易产生  相似文献   

13.
现今武夷工夫茶艺是在继承古人煎茶、斗茶、点茶、分茶、鉴茶、品茶的传统品饮方法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 ,特别是明代崇尚品饮真味散茶 ,“盖杯茶”饮法的出现和清代风行泡饮鉴尝乌龙茶(“工夫茶”)壶杯泡饮法的继承和挖掘整理。形成总结出一套当今古朴典雅高尚的“武夷茶艺” ,也就是“工夫茶艺”。通过武夷茶艺这个载体 ,来体现茶道精神和茶文化的深厚含义 ,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新风尚的树立。《武夷茶艺》其程序二十有七 ,合三九之道 :恭请上座 焚香静气 丝竹和鸣叶嘉酬宾 山泉初沸 孟臣沐汤乌龙入宫 悬壶高冲 春风拂面…  相似文献   

14.
闽粤功夫菜     
功夫茶,又称“工夫茶”,因其冲泡时颇费工夫而得名。它是汉族的饮茶风俗之一,主要流行于福建的漳州、厦门、泉州和广东的潮州、汕头等地区。 功夫茶,茶具精致,泡工独特,饮用程式亦讲究。 品饮功夫茶,基本上都选用乌龙茶。乌龙茶既具有绿茶的醇和甘爽,红茶的鲜强浓厚,又具有花茶的芬芳幽香。乌龙茶的品种很多,不同品种的乌龙茶冲泡后各有特色。例如武夷岩茶冲泡后香气浓郁清长,滋味醇厚回甘,茶水橙黄清澈;铁观音茶冲泡后,香气高雅如兰花,滋味浓厚而微带蜂蜜的甜香,且十分耐泡,真可谓七泡有余香,既有圣妙香,又有天真味;其…  相似文献   

15.
潮州工夫茶,在"百度百科名片"是这样介绍的:"潮州工夫茶,亦称潮汕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作为一种茶艺,潮州工夫茶讲究用水、用火、用器;讲究沏泡的程式及姿势动作;讲究品饮的礼仪礼节.因此,《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书中,有这样的评介:"中国讲求烹茶,以粤之潮州府为最".作为一种民俗,潮州工夫茶也是非常有特色.在潮州,茶是家家户户必备之物,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陌路之人,只要来客,一定要"冲茶"相待,否则,便是不敬.就是没有客人,自家人闲聊看电视,也要"冲"上一"泡"茶,边饮边看,边饮边聊,恬淡自然.就是那些漂洋过海的潮籍侨民,或是散居全国各地的潮汕人,也都保留了饮工夫茶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6.
乌龙茶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但是传统的乌龙茶泡饮方法繁锁、费时,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开拓乌龙茶新市场,使产品适应国外的消费习惯与追求快速、方便、卫生的饮食时向,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强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为乌龙茶的袋泡茶、速溶茶、浓缩茶等提供优质的原料,于是颗粒状的乌龙茶也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泡出一杯好茶是不容易的,需一择茶、二择水、三择具、四择法。择水对茶叶冲泡关系更大,选用好水泡茶,才能显出茶的色香味。自古以来,泡茶很重视水的选择。王安石诗句:“水甘茶串香”,说明了好水泡茶,茶味才会香醇甘美。我国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激勿食之”,说明用泉水泡茶最好.泉水要选择慢慢流出的山泉,含钙和镁化合物最少的是最好的泉水。我国有许多名泉,都以宜于泡茶而著称。扬子江中南儒水,深居长江中心盘涡险处,唐代刘伯刍把它举为煎茶水…  相似文献   

18.
以保靖黄金茶红茶为实验材料,比较了盖碗泡法、杯泡法及冷泡法三种冲泡方法茶汤品质成分差异,分析了三种冲泡方法的特色和优势。实验证明,黄金茶红茶盖碗法泡茶汤浓度适中,滋味醇和鲜爽;杯泡法泡茶汤浓度较高,滋味浓醇爽口;冷泡法泡茶汤品质成分丰富,滋味鲜甜爽口。  相似文献   

19.
山茶科属的茶树,每年要萌发新芽叶,秋天开白花,冬季结蒴果(或称茶籽),茶树的嫩叶、花朵、果实都是茶树的产出品,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只采茶树的嫩叶(含茶芽和嫩茎),制成干茶出售,供应内销市场和出口贸易,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饮料。茶果为副产品,在早年用作繁殖茶树的种籽,或用于榨油(茶油含有皂素,用作制肥皂的油脂等洗涤剂)。而对于茶树的花朵,绝大部分任其自生自灭,弃之未加利用,未孕花朵开放后即自行脱落,化作泥土,实则可惜。其实茶树花干也可用来泡茶作饮料。既可茶花干单独泡饮,也可与茶叶一同泡饮。单泡饮花干时…  相似文献   

20.
香橼     
香橼又名永春佛手,既是茶名又是茶树品种名。香橼茶是福建永春县的特产,其以香高持久、味浓耐泡、饮后甘久留香而著名,为乌龙茶中的佳品,畅销国内外。永春北硿华侨茶厂加工乌龙茶已有30多年的历史,生产的永春佛手茶于1959年便开始单独成箱出口,1983年荣获全国华侨茶叶基金会“培植发展出口优质产品——佛手”奖,生产的松鹤牌一级香橼茶198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