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省沽油嫩枝作为扦插材料,以园土、河沙+蛭石、轻基质为基质类型,以分别处理0.5 h的100 mg.kg-1NAA、200 mg.kg-1NAA和清水作为处理的激素浓度,以枝条上部、枝条中部、枝条下部为插穗类型来设计正交试验,旨在探讨基质类型、激素浓度、插穗类型等因素对省沽油嫩枝扦插的影响。通过对成活率、生根量和根长度等指标分析比较得知,以轻基质为扦插基质,200 mg.kg-1的NAA处理带叶片的上部插穗0.5 h,扦插效果最佳,其生根率高达89%,插穗的根系平均生根量达到23.7条,平均根长达到13.7㎝。  相似文献   

2.
以省沽油嫩枝作为扦插材料,以园土、河沙+蛭石、轻基质为基质类型,以分别处理0.5 h 的100 mg·kg-1 NAA、200 mg·kg-1 NAA和清水作为处理的激素浓度,以枝条上部、枝条中部、枝条下部为插穗类型来设计正交试验,旨在探讨基质类型、激素浓度、插穗类型等因素对省沽油嫩枝扦插的影响.通过对成活率、生根量和根长度等指标分析比较得知,以轻基质为扦插基质,200 mg·kg-1的NAA处理带叶片的上部插穗0.5 h,扦插效果最佳,其生根率高达89%,插穗的根系平均生根量达到23.7条,平均根长达到13.7㎝.  相似文献   

3.
以映山红杜鹃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IAA、NAA、IBA和扦插基质不同配比对映山红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根剂、生根剂浓度和扦插基质对映山红扦插成活率和根长有显著影响,对生根条数影响差异不显著,采用IBA处理平均成活率达到83.44%,100 mg·kg-1浓度的生根剂平均成活率达80.22%,扦插基质椰糠:草炭=1:1比例平均成活率达88.78%。综上所述,椰糠:草炭=1:1的扦插基质配合使用100mg·kg-1IBA时,映山红扦插成活率最佳,可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171-172
通过选用黄心土、细河沙和细河砂+黄心土(1颐1)3种不同基质和用800、1 000、1 200 mg/L 3种不同浓度的IBA生根剂配制开展对尾细桉嫩枝扦插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院不同基质对尾细桉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IBA生根剂对尾细桉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浓度试验中以1 000 mg/L浓度处理的插条成活率最高,基质和IBA生根剂浓度配制处理中则以黄心土作基质用1 000 mg/L IBA处理为较好的基质和生根剂组合,扦插平均成活率达91.67%。  相似文献   

5.
祁连圆柏扦插插条处理及促进根原基形成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祁连圆柏扦插育苗插穗的药剂处理的浓度范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用100—200mg.kg-1生根粉对插条浸泡24h后扦插,插后20d开始,每隔10d喷洒1—5mg.kg-1三十烷醇液,共喷三次,扦插成活率能达到70%以上;在两种药剂的配比上,应以生根粉的高浓度200mg.kg-1与三十烷醇的高浓度5mg.kg-1搭配,其扦插成活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以金边瑞香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IAA、IBA、NAA及扦插基质花泥、海绵、珍珠岩对金边瑞香水培扦插成活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根剂种类、生根剂浓度及扦插基质对金边瑞香扦插成活及根长有显著影响,对生根数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生根剂采用IBA处理平均成活率达80.00%,1000 mg/L的生根剂处理平均成活率达80.55%,花泥扦插处理平均成活率达89.33%.6号组合IBA+1000 mg/L+花泥扦插成活率为94.00%,明显高于其他组合(P<0.05),达到了提高扦插成活率的目的,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野生欧洲李较优扦插繁殖方法,提高其扦插成活率,采用绿枝扦插的方式,研究不同基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激素处理时间对野生欧洲李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 表明:适合绿枝扦插的较优基质为珍珠岩+草炭(1∶1),成活率最高达80.00%.经不同激素处理后,野生欧洲李插穗的生根率均有所提高,最高生根率达76.67%.适合野生欧洲李绿枝扦插的较优激素是400 mg/L(NAA+IBA)(1∶1).适合野生欧洲李绿枝扦插的较优激素处理时间为90 s.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北冰红冰葡萄无性繁殖效率,选用不同生根剂、不同基质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根剂处理中,NAA和IBA对扦插生根率和成活率影响显著,NAA 500 mg/L+IBA 250 mg/L处理比其他浓度的影响效果最佳;时间对扦插的影响不显著,但NAA 500 mg/L+IBA 250 mg/L速蘸10 s时生根率最高,为95%;不同基质处理对扦插影响显著,基质为草炭、珍珠岩1∶2时,生根率最高,为84.64%。由此可见,采用NAA 500 mg/L+IBA 250 mg/L处理插条10 s,扦插基质为草炭、珍珠岩1∶2时,北冰红扦插繁殖效果最佳,适宜应用于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北冰红冰葡萄无性繁殖效率,选用不同生根剂、不同基质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根剂处理中,NAA和IBA对扦插生根率和成活率影响显著,NAA 500 mg/L+IBA 250 mg/L处理比其他浓度的影响效果最佳;时间对扦插的影响不显著,但NAA 500 mg/L+IBA 250 mg/L速蘸10 s时生根率最高,为95%;不同基质处理对扦插影响显著,基质为草炭、珍珠岩1∶2时,生根率最高,为84.64%。由此可见,采用NAA 500 mg/L+IBA 250 mg/L处理插条10 s,扦插基质为草炭、珍珠岩1∶2时,北冰红扦插繁殖效果最佳,适宜应用于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梅花硬枝扦插繁殖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不同扦插基质、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及不同梅花品种间的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梅花插穗经过500 mg.kg-1IBA处理、扦插基质选用河沙是较佳的繁殖方法,并且梅花不同品种间扦插繁殖成活率有较大差异,供试4个品种以素白台阁生根成活率最好。  相似文献   

11.
四季杨和南抗杨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攀西干旱河谷6 a生的四季杨和南抗杨在旱季和湿季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四季杨和南抗杨的光补偿点约为66.2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300/μmol/(m2?s);两杨树品种在旱季和雨季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具有典型的光合"午睡"现象,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通径系数分析表明,影响四季杨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是空气相对湿度和气孔导度,而影响南抗杨的主要因子是胞间CO2浓度和空气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小青杨新无性系与青杨育苗对比,表明小青杨新无性系表现出生长快、优质、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适宜栽培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针对杨树的特性,探讨杨树管理的技术,提高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姚志红 《北京农业》2012,(18):137-138
杨树是辽宁省的重要速生造林树种之一。可广泛用于生态防护林,农业防护林。本文浅析了杨树苗的扦插技术,以及扦插后的树苗管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杨树细菌溃疡病感病寄主无机元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受到细菌溃疡病菌的侵染后,体内的无机元素含量都发生了变化。K的含量增高能够刺激细胞分裂素的增多,这可初步解释K的含增高是使寄主产生肿瘤的原因之一。Ca参与细胞壁的合成,Ca的含量显著增高可用来加速合成瘤部细胞的骨架。Cu、Fe的含量都有较明显的降低,这两种元素与寄主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杨树易受到病虫的为害,造成木材质量和生长量的降低,需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近几年随着林业工程的实施,山西省大同市建设有山西省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成功营造了6666.67hm2速生丰产林,为全国范围内杨树用材林建设树立了样板。  相似文献   

17.
杨树林分结构及天牛危害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数量化理论I找出影响杨树林分受天牛危害的主要因子,并以此从林分结构及生长动态和天牛虫害的数量动态方面进行分析,克服了以往仅考虑虫害数量动态的缺点,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生物群体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的关系,合理地将危害状划分为五类,为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青海东部地区广泛栽植的青杨和北京杨叶部病害比较严重的情况,我们利用黑杨派树种速生、抗病及青杨派树种较抗寒、抗旱的特点,以美洲黑杨做母本,青杨做父本进行杂交育种,从191个杂交无性系中选育生长快且不感病或感病率比较低的杂种无性系.  相似文献   

19.
杨木大片刨花刨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开发杨木利用为目的,采用刨花平整度、刨花合格率和单位绝干合格刨花能耗等三个指标,对用盘式刨切机刨切杨木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找到最佳工艺参数:木材含水率50%;飞刀伸出量0.4mm;刨花规格50.0mm×25.0mm。所制造的刨花压制的结构板材性能高于国外同类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20.
徐军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88-8889
从品种出发,阐述了速生杨育苗技术和丰产栽培技术,旨在促进杨树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