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具有杀菌活性的新型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31个新型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和抑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新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 ̄1HNMR,MS和IR确证。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新化合物对试验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化合物7,10~12等对棉花枯萎病病原菌等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化合物7和25对黄瓜灰霉病抗性病原菌(对苯并味唑类杀菌剂MBC)的防效达到90%和79%。同时,对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新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N—硝基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化学合成了8个新型N-硝基卤代苯胺类化合物,并对其抑菌生物活性了测定,新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NMR和IR进行确证。生物活性结果显示:8种新化合物对试验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化合物F6对花生白绢病病原菌和油菜菌核病原菌表现出了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针对化学合成的新化合物筛选及活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对几类杀虫剂活性进行了对比试验,建立了基于人工叶片表面涂布及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的高通量筛选和活性评价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4个系列的化学合成化合物和微生物源先导化合物及其化学合成衍生物样品共773个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该筛选方法能稳定、高效地对化学合成的新化合物进行杀虫活性筛选和活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以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2-丁酮为原料,合成了6个新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和IR予以确认。以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um)及南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ium)为供试菌种,在100μg/mL质量浓度下,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以N-特丁基双酰基肼结构为先导,利用分子等排原理和类同合成的方法,在分子结构中主要引入苯并呋喃环(稠杂环)基团,合成了4个含有苯并呋喃环的N-特丁基双酰肼类新化合物。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普筛研究)结果表明,4个新化合物对鳞翅目靶标害虫黏虫均表现出A级杀虫活性(死亡率〉90%)。进一步的复筛结果表明,化合物4对甜菜夜蛾表现出高于对照药剂虫酰肼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N-特丁基双酰基肼结构为先导,利用分子等排原理和类同合成的方法,在分子结构中主要引入苯并呋喃环(稠杂环)基团,合成了4个含有苯并呋喃环的N-特丁基双酰肼类新化合物.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普筛研究)结果表明,4个新化合物对鳞翅目靶标害虫黏虫均表现出A级杀虫活性(死亡率>90%).进一步的复筛结果表明,化合物4对甜菜夜蛾表现出高于对照药剂虫酰肼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7.
将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分子中的醇基团引入有机磷化合物中,考察新化合物的杀虫活性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我们合成了一类通式1的化合物16个,测试了它们对粘虫和家蝇的活性。现将初筛结果简报于后。I类新化合物均为室验室合成,经薄层分离的纯净化合物(粘稠液体),其化学结构经‘H和“PNMR及元素分析确认。将1类化合物分别溶于含5%乳化剂0201的甲苯中,配成10%的乳油,兑水稀释至所需浓度,采用Potter喷雾法,喷药液5mL。对照药剂为市售的敌百虫及2.5%澳氰菊酯,稀释后使用。I类化合物对粘虫(4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表1)…  相似文献   

8.
海洋放线菌抗肿瘤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海洋放线菌代谢产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海洋放线菌中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有特殊生理活性和潜在药用价值的新化合物,其中,抗肿瘤化合物的研究及开发显示出十分诱人的前景。按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简要介绍了来自海洋放线菌的几种抗肿瘤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新型高效的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方法】首先合成了2-甲氧亚氨基-2-(5-氨基-1,2,4-噻二唑-3-基)乙酸甲酯,然后对其5位氨基进行酰化反应合成了8种新化合物(a~h),并采用显微熔点测定仪、红外光谱仪(IR)、质谱仪(ESI-MS)和核磁共振仪(1H-NMR)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以噻菌灵和嘧菌酯为阳性对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化合物a~h对烟草赤星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苹果炭疽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合成了8种2-甲氧亚氨基-2-(5-取代酰胺基-1,2,4-噻二唑-3-基)乙酸甲酯新化合物,其结构经IR、ESI-MS1、H-NMR得到了确证。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8种新化合物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均低于阳性对照,化合物f、g对6种植物病原菌有相对较高的抑菌活性。【结论】所合成的含5-取代酰胺基-1,2,4-噻二唑环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对植物真菌的抑菌活性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衍生筛选。  相似文献   

10.
《天然产物分离》2006,4(3):31-38
抗癌新化合物霞草苷Ⅰ和制备方法及其在制药中的用途;蒲葵抗肿瘤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一种分离纯化9-硝基喜树碱的方法;抗癌活性成分丹分皮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一种提取生物活性物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作者研究了Cr(VI)—H_2O_2—ECR—CTMAB显色体系的光度特性。在pH3.4~4.4范围内,在CTMAB和CH_3CH_2OH存在下,λ_(max)=600nm,ε=1.1×10~5L·mo1~(-1)·cm~(-1),配合比为Cr(Ⅵ):H_2O_2:ECR=1:1:3,0~20μgCr/5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本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铬鞣液中的铬,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2.
应用改进的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光照还原法研究了甘氨酰-L-缬氨酸-铜(Ⅱ)-多吡啶型配合物:[Cu(Gly-L-Val)(Phen)].3H2O(1)、[Cu(Gly-L-Val)(Tatp)].2H2O(2)、[Cu(Gly-L-Val)(Dppz)].2H2O(3)[其中:Gly-L-Val=甘氨酰-L-缬氨酸;Phen=1,10-邻菲咯啉;Tatp=1,4,8,9-四氮三联苯;Dppz=二吡啶并(3,2-a:2′,3′-c)吩嗪]在水溶液中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歧化分解活性,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3种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SOD活性,表观催化速率常数分别为1.03×107、0.96×107和0.79×107L.mol-1.s-1.  相似文献   

13.
包东娥  刘遵春  宋林森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515-4515,4526
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通过测定金太阳杏果实纵、横、侧径、体积、鲜重及干重,建立起金太阳杏果实生长模型。金太阳杏果实纵、横、侧径、鲜重与体积生长曲线呈“双S”型,生长模型曲线分别为:y=-2.711 9+0.352 8x-0.007x2+5×10-5x3,R2=0.989;y=-2.751 8+0.303 3x-0.005 2x2+3.4×10-5x3,R2=0.990;y=-2.506 8+0.276 7x-0.004 8x2+3.2×10-6x3,R2=0.988;y=-22.756+1.978 4x-0.351x2+0.000 3x3,R2=0.991;y=-15.344+1.193 2x-0.01x2+8.8×10-5x3,R2=0.994。果实干重生长曲线呈“单S”型,生长模型曲线为y=1/(1/7+56.121 2×0.880 5x),R2=0.99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 mali对寄主野苹果Malus sieversii 挥发物行为反应。  方法  采用动态顶空套袋吸附法收集不同受害状态下野苹果枝条与枝干挥发物,测定苹果小吉丁虫对寄主挥发物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结果  共获得9类46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醇类、脂类、醛类、烷烃类、烯烃类、酮类、萜类、醚类及其他类。与健康枝条释放的挥发物相比,受苹果小吉丁虫危害枝条中二十烷、十五烷相对含量增加,丁烯醇、2-甲基丙烯醛、十七烷、二十一烷、环庚三烯、环己酮、α-蒎烯、甘菊蓝等8种挥发物相对含量有所降低,增加的有化合物种类为顺-3-己烯醇、己醛、癸醛、壬醛、(+)-柠檬烯等14种;受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危害的枝条,十五烷、十七烷、3,7-二甲基癸烷,二十烷、α-蒎烯相对含量增加,二十一烷、环己酮、环庚三烯、甘菊蓝相对含量减少,增加的化合物种类为顺-3-己烯醇、丁酸丁酯、己醛、(+)-α-蒎烯、(+)-柠檬烯等12种。与健康枝干释放挥发物相比,受苹果小吉丁虫危害枝干,顺-3-己烯醇、α-蒎烯、(?)-α-蒎烯、莰烯相对含量增加,己醛、环庚三烯、β-蒎烯、甘菊蓝相对含量有所降低,增加的化合物种类分别为3-辛烯-2-醇、丁酸丁酯、癸醛、十五烷、(+)-香橙烯等17种;受苹果腐烂病菌危害枝干中,己醛相对含量增加,顺-3-己烯醇、丙烯醛、环己酮、α-蒎烯、(?)-α-蒎烯、β-蒎烯、甘菊蓝相对含量降低,增加的化合物种类分别为苯甲醛、十五烷、双戊烯等11种化合物。能引起苹果小吉丁虫雌雄成虫触角产生较强触角电位反应物质包括(?)-α-蒎烯、壬醛、(+)-α-蒎烯、苯甲醛、癸醛、丙烯酸丁酯,行为测定中具有趋向反应的物质有(?)-α-蒎烯、α-蒎烯、(+)-β-蒎烯、β-蒎烯、癸醛、壬醛。  结论  综合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测定结果表明:(?)-α-蒎烯、壬醛、癸醛对苹果小吉丁虫成虫具有较好的引诱作用。图1表3参27  相似文献   

15.
微波诱导下高级润滑油的快速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三甲醇丙烷和季戊四醇与C5~C9的一元羧酸在微波诱导下快速合成高级润滑油,并与传统合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微波作用下,合成速率提高到原来10~15倍,三辛酸三甲醇丙烷酯、三壬酸三甲醇丙烷酯、四辛酸季戊四醇酯、四壬酸季戊四醇酯合成产率提高了10%~22%。微波诱导法速度快、方法简便、产率高,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以采集于缙云山不同海拔高度的12份青蒿为材料,研究青蒿素含量与环境、5个生理性状以及土壤营养元素的线性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遮阴度对青蒿素含量的偏回归系数显著,建立根据遮阴度(X_4)影响青蒿素含量(Y)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0.8986-0.0897 X_4 (P<0.01,R~2=0.8619);叶片类胡箩卜素(X_2)和PAL(X_3)对青蒿素含量的偏回归系数显著,建立根据类胡箩卜素(X_2)和PAL(X_3)影响青蒿素含量(Y)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0.3688+0.1024X_2+0.1078X_3(P<0.05,R~2=0.9391);速效K(X_1)和碱解N(X_3)对青蒿素含量的偏回归系数显著,建立根据速效K(X_1)和碱解N(X_3)影响青蒿素含量(Y)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0.0633+0.002081X_1+0.0355X_3( P<0.05,R~2= 0.9719),说明环境遮阴度、生理指标类胡箩卜素和PAL以及土壤中速效K和碱解N是影响青蒿素含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铅[Pb(CH_3COO)_2·3H_2O]溶液对含羞草种子进行萌发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铅对含羞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存在着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加;铅胁迫对含羞草幼根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根长的变化可作为植物受重金属毒性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幼苗的生长状况比种子萌发更能体现铅毒性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热脱吸附谱方法(TDS)研究了室温下CH_3OD在Si(Ⅲ)表面上的吸附,对所取得的H_2, HD及D_2的热脱吸附谱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计算出它们的脱吸附能和预指数因子.  相似文献   

19.
除草剂绿磺隆和甲磺隆对后茬作物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油菜为指示生物,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除草剂绿磺隆和甲磺隆对后茬作物的危害。结果显示:除草剂浓度、尿素溶液浓度、缓冲溶液pH值与油菜平均根长之间符合多元线性方程,绿磺隆遵循方程y=6.309 29-0.070 49x1-0.128 58x2-0.333 33x3(R2=0.996 8),甲磺隆遵循方程y=18.372 79-0.220 05x1-0.298 42x2-1.476 67x3(R2=0.995 1);绿磺隆和甲磺隆的浓度,添加尿素溶液的浓度以及缓冲溶液的pH值越大,油菜平均根长越短,对后茬作物的危害越大。  相似文献   

20.
用量子Monte Carlo固定节面法计算了CH4和H2O分子的基态能,获得了92.4%和73.8%的相关能,计算中使用了一种新的试探函数,它满足电子与电子,电子与核的奇点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