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赤皮、肠炎、烂鳃是草鱼常见病,多为并发流行,能引起草鱼大批死亡,危害很大。1987年我们试用鱼乐消毒剂与烟叶进行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发病鱼池为我场9号成鱼池,面积3亩,平均水深1.5米,共投放各类鱼种1422尾,其中草鱼618尾。6月25日池中的草鱼开始发病,每天死鱼1—3尾,病鱼症状以烂鳃为主,部分病鱼并发赤皮病或肠炎病。连续两次用漂白粉全池泼洒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没有减少死鱼。相反死鱼尾数还有所增加。 7月4日起,每天用鱼乐消毒剂250克混于凉面糊内搅匀,再拌和在50公斤左  相似文献   

2.
我校2.5亩实验鱼池,1985年6月4日发生青、草鱼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并发症。当天死青鱼3尾、草鱼5尾,第二天又死青鱼8尾、草鱼11尾,我们当即投喂六合剂药饵,第三天病情被控制,死鱼明显减少,仅死青鱼2尾、草鱼4尾,第四天到第五天停药后一直未见死鱼现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等常见病发生比较普遍,尤其是草鱼更为突出。据调查,死鱼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养鱼户平时忽视用药预防,等发病死鱼再马上用药防治,效果都不太理想。为了摸索预防鱼类常见病,我们曾连续三年交替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甲胺磷预防鱼病,取得很好效果。如我乡马红桥村五组村民钱玉国承包了八亩鱼池,其中一口二亩鱼池,1988年6月,草鱼患出血病和烂鳃病,连续用几种药进行治疗,效果不佳,死鱼50多公斤,损失500多元。1989年5月上旬、7月上旬和9月上旬,我们采取交替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甲胺磷后,未发现死  相似文献   

4.
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杀菌药物,然而近年来国内曾报道有网箱养鱼使用漂白粉发生毒死鱼的现象。我省1987年也出现类似死鱼事例:1987年5月井研县网箱养鲤治疗细菌性鱼病,使用漂白粉常规用量,即每1立方米水体用药1克,泼洒后死鱼600公斤;1987年7月蒲江县一水库网箱养鲤.  相似文献   

5.
生石灰、敌百虫、食盐,能有效地治疗草、青鱼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三病. 湖南省衡山县松柏桥乡新庄村农民李惜光,去年在承包塘(9.6亩,水深平均1.6米)中养鱼,6月16日草鱼发生了细菌性赤皮、烂鳃,半个月内死鱼百余尾.7月1日,全塘投入生石灰块300斤,后即用90%晶体敌百虫7斤、食盐70斤,用温热水化开,再充分搅拌均匀成稀溶液,全塘喷洒,第二天死鱼即减少为2尾,第三天停止死鱼. 浏阴县镇头乡,有一口45亩的大塘,水深1 1.5米,去年放养了草鱼春片2,162尾,到了9月13日,草鱼发生细菌性肠炎和烂鳃病,当天死鱼13尾,该乡农技站渔技员李大高及时指导饲养员用敌百虫与食盐稀溶液、生石灰治疗,效果很好,治疗中死鱼12尾,以后一直未再死鱼.由于该塘面积大,全池遍洒,用药  相似文献   

6.
l主要症状病鱼分散在水面或靠近地边,游动缓慢,不吃食。用肉眼观察,体表、背鳍、尾鳍、颌部发白,发白之处鳞片易脱落,严重时鱼体失去平衡。结条不同程度的腐烂,并附有污物。鳃丝溃烂、出血、鳃盖上有孔洞,鳃丝表面附有乳白色粘液,解剖内脏观察,胃有积水,肝病变,肠内无食物或有少量。镜检没发现奇生虫寄生,在高倍镜下发现体表及鳃部感染大量的细菌02治疗方法及结果根据症状,确诊为细菌性烂鳃病及白皮病,随即采取措施。用0.7g/m3漂白粉全池泼洒,死鱼继续增加,后改用吹哺吐酮全地泼洒,同时投喂土霉素药饵,10日内死鱼仍然不…  相似文献   

7.
1.一九七二年东风湖鱼场五千亩大湖鱼病发生严重,每天捞死鱼达100多斤,主要是鳃寄生虫病(中华蚤等)。于七月二十日用漂白粉1050斤,乐果62斤,敌百虫62斤混合兑水,用11只小船将混合药剂洒遍全湖,七月二十四日检查全湖,死鱼  相似文献   

8.
网箱养鲤烂鳃病的诊治1995年,我办下属移民水产开发公司在潘家口水库上游的新甸子村用网箱养鲤成鱼20箱,总面积500m2,网箱规格5×5×2m。投放鲤鱼种总计2435公斤,规格为每公斤10尾。8月27日发现网箱内漂浮大量死鱼,死鱼体重为每尾0.5—1...  相似文献   

9.
<正> 1995年4月,冀东水泥厂在丰润县北部的邱庄水库的20个鲤鱼网箱,因鱼种投放前未消毒,加之管理不当,发生了严重的水霉病,每只网箱每天死鱼10多尾,重者达几十尾。我们采取了以下治疗方法:将网箱抬起,使鱼集中到网箱的一角,然后用小块毡布围成1m~3的体积,将已溶解的20g孔雀石绿倒入其中,抖动毡布使其均匀,洗浴鲤鱼 30min;4d后按同样方法洗浴20min。同时,在网箱四周框架上挂4个漂白粉袋.每只袋装漂白粉250g,没入水中20cm,7d更换一次。经上述方法处理之后,病情得到了控制,至鲤鱼出箱,没再发生鱼病。  相似文献   

10.
余顺 《河南水产》2006,66(1):29-29
1.细菌性鱼病主要有打印病和赤皮病。这两种病是由于机械损伤,被细菌侵入造成。防治方法:鱼种下塘前,用5%食盐水浸泡3~5分钟,下塘后定期用1ppm漂白粉、20ppm生石灰溶液或其它消毒剂全池泼洒。2.真菌性鱼病水霉病和鳃霉病。该病由于机械损伤或过度密养造成。在冬、春季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1.
综合治疗草鱼种出血病病例报告我站6号塘面积2.2亩,平均水深90cm,1993年8月10日,投放scm草鱼苗1.7万尾,养到9月下旬,大部分长到8—16cm。10月10日发现死鱼8尾,11日早晨增加到12尾,其中8尾胸鳍、腹鳍、尾鳍基部出血,严重的鳃...  相似文献   

12.
易忽视的草鱼出血病之“肠炎”型1993年8月以来,白洋淀地区当年草鱼种暴发鱼病,一般诊断为细菌性烂鳃、肠炎病,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均无明显效果,死鱼数量仍持续增加。为此,笔者对几尾鱼进行了检查。发现病鱼体表正常,轻微烂鳃,肛门微红。解剖鱼体,有轻微腹水...  相似文献   

13.
我校2.5亩实验鱼池,1985年6月4日发生青、草鱼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并发症。当天死青鱼3尾、草鱼5尾,第二天又死青鱼8尾、草鱼11尾,我们当即投喂六合剂药饵,第三天病情被控制,死鱼明显减少,仅死青鱼2尾、草鱼4尾,第四天到第五天停药后一直未见死鱼现象,1986年6月初我们采用六合剂药饵预防,结果也未发生“三病”和死鱼现象。由此认为,六合剂是一种防治青、草鱼“三病”的特效药物。六合剂的配方是晶体敌百虫50克,敌敌  相似文献   

14.
<正>鱼鳃霉病是鳃霉菌寄生在鱼鳃丝引起的疾病,鱼鳃霉菌的生物学分类为水霉目、水霉科、鳃霉菌属。鳃霉病主要危害罗非鱼、草鱼、青鱼、鲤鱼、黄颡鱼、鲇鱼、鳙等淡水养殖鱼类。近年来鳃霉病的临床诊断存在许多误区,有的水产技术人员把普通细菌性烂鳃病诊断为鳃霉病,有的把锦鲤疱疹病毒引起的烂鳃症状诊断为鳃霉病,有的把鳃丝部位寄生的水霉菌  相似文献   

15.
正鱼类鳃霉病目前发病较多,本文为了描述方便,把鱼类鳃霉病根据发病时个体大小和孵化的时间分成养成期鳃霉病和苗种期鳃霉病。此病将对我国鱼苗种产业和成鱼养殖产业带来大的困扰。一、鳃霉病的病原形态和致病机理鳃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主要病原是鳃霉。鱼类寄生的鳃霉,从菌丝的形态和寄生情况来看,有两种类型。寄生在草鱼鳃上的鳃霉,菌丝较粗直而少弯曲,分  相似文献   

16.
抗真菌药物对鱼类鳃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霉病力克、氟康唑、硫酸铜3种抗真菌药物对患有鳃霉病妁鲤鱼进行浸泡治疗,每天早晚各1次,浸泡1周。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观察霉菌孢子在鱼体上皮细胞(FEC)的粘附情况,用电泳法分析霉菌孢子内的生化反应。结果显示,用霉病力克处理组织效果最好,表明霉病力克具有抗鳃霉菌和抑制鳃霉孢子粘附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7.
草鱼出血病的治疗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7月我们采用大黄、黄芩、黄连合剂治疗草鱼出血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发病情况2003年7月份,陡河水库附近一养殖户一口面积6亩、水深1郾7米的鱼种培育池暴发草鱼出血病。7月24日死鱼十几尾,25日猛增至200多尾,26日死鱼达1000多尾,呈现大批量死鱼的现象,养殖户用了氯制剂药物治疗却不见效果。据养殖户介绍,该池从夏花入池到发病的两个多月里从未更换过新水,水色有些发黑,上面有些气泡,水体透明度低,草鱼经常浮头。二、症状病鱼早期有独游的现象。病鱼皮下肌肉充血,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有的头部体色变黑发暗,眼球突出,…  相似文献   

18.
<正>淡水蓝鲨俗称虎鲨。2014年3月,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工厂化养殖车间出现淡水蓝鲨死亡现象,经初步诊断确定为鳃霉病,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鱼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治疗情况小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1.现场情况2014年3月12日,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工厂化养殖车间多个养殖池内漂浮着数量不等的淡水蓝鲨死鱼,发病养殖池7个,面积共280米2,养殖池排换水系统、微孔增氧设施完善,水深1.8米,水温22~24℃,每池死鱼数量1~6尾,发病个体0.6~1.5千克。该养殖车间内的淡水石斑鱼、罗非鱼未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19.
草鱼肠炎、烂鳃病新疗法“漂白精”是从漂白粉中提取的次氯酸钙结晶,其有效氯含量比漂白粉要高得多。能治疗草鱼肠炎、烂鳃病的原因是因为次氯酸钙的水解产物与病原蛋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同时该药本身也有直接消毒作用。药饵的配制方法:1.将10克“漂白精”溶...  相似文献   

20.
根据急性毒性试验确定了漂白粉对日本蟳的安全质量浓度为0.6mg/L,采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该质量浓度下漂白粉蓄积对日本蟳4种组织细胞(肌肉、鳃、肝胰脏和心脏)超微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漂白粉主要损伤日本蟳的鳃和肝胰脏,其次是心脏,肌肉基本无损害。鳃细胞的损害表现为鳃丝水肿,细胞器溶解,角质层变薄,线粒体、内质网的肿胀、解体;肝胰脏细胞的主要损害特征为肝管微绒毛减少、线粒体水肿解体、内质网扩张、细胞核空泡化、核膜水肿、脂肪滴增加;心脏细胞的毒理变化为线粒体内嵴肿胀、瓦解,肌原纤维不规则,内质网溶解。安全质量浓度的漂白粉经16d蓄积后,虽没有导致日本蟳死亡,但已对其体内的鳃、肝胰脏、心脏等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