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福司徒庙以“清、奇、古、怪”4株古柏而闻名天下,号称苏州四绝之一。据专家考证和国内资料表明,古柏年龄已近2000年。目前这4株古柏生长基本正常,但随着时间推移,树龄不断增大,古柏长势有逐渐下降之趋势,主要原因一是土壤板结,排水不畅,使古柏根部通气性...  相似文献   

2.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巅.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陵寝所在地,世称“天下第一陵”。桥山古柏是全国最大最完整的古柏群,总面积5800亩.生长着82000余棵古柏,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占五分之一。古柏参天,山环水抱,其状宛如巨龙.腾空而起,盘空而游.历经几千年沧桑,至今根深叶茂.郁郁葱葱.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不断发展壮大.雄立东方,亿万炎黄子孙为之骄傲。具有五千年的黄帝手植柏,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3.
天坛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也是北京名胜中的“之最”。天坛内的古建雄伟壮丽,而且奇妙独特,都和祭天文化有关。公园里的古柏群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的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参观天坛时说:“天坛的建筑很美,我们可以学你们照样修一个,但这里美丽的古柏,我们就毫无办法得到了。”确实,“名园易得,古木难求”,所以天坛内的古柏群是十分珍贵的“国之瑰宝”。现在天坛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其标志牌已立在南门内东侧。天坛内有古柏3600多棵,它们大多植于明代,距今已五百多年。这些古柏郁郁葱葱…  相似文献   

4.
北京的“古柏奇观”张宝贵在北京的各大公园和名胜古迹中,有限多苍老遒劲、嵯峨挺拔的古柏。在这些古柏中,目前已发现有9棵古柏很是奇特,那就是在它们盘曲苍虬的躯干上,又长出另外一棵树来,这种现象被称为“古柏奇观”。它们犹如一幅幅天然的艺术品矗主在北京的园林...  相似文献   

5.
旅游题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分布广泛。从广义讲,旅游景观中的楹联题诗、碑碣石刻、环境建筑命名和匾额题字等均属旅游题词之列。它们多是名人的即兴之笔,有的写景抒情,有的引古论今,以其丰富的观赏内容、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诗情画意般的境界,点缀着楼台殿阁、山光水色,成为用字不多却遣词精当的不朽之作。楹联是旅游题词中最普遍的一种形成。作者借助于我国特有的文学手段,以浓郁的诗情和精湛的书法写景寓意,令人百读不厌。山有山联: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景闻名天下,山中妙联甚多。在观云海最佳处———文殊台,有一联:“高…  相似文献   

6.
四川北缘的南江,山峦叠嶂,林木葱郁。县南顺南江河而下,沿着通往巴中的山路有一批民间称为“皇柏”的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古树。这批古柏,树高一般20—30米,胸高直径60—80厘米,有的老态龙钟,有的干伟枝荣,多种姿态杂然纷呈,树株傍水依山断续分布,苍劲秀雅,古朴森森,既为县里著名的历史胜景,也是我省难得的成批古树。 南江“皇柏”林早已享负盛名。清版《南江县志》记载,这批“古柏,疏密相间,直百余里。高处凭眺,如青龙掩映,高低蜿蜒。”光绪年间县令孙菊人题咏的《古柏行》诗  相似文献   

7.
“翠云廊”古柏是四川重要的种质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指导林业生产与科研,以及人文、地理、旅游等多方面的价值。笔者通过对“翠云廊,,古柏目前生存现状的详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翠云廊’’古柏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河北林业》2023,(5):23-25
<正>神头村鹊王庙古侧柏群——九龙柏在内丘县鹊王庙前有9株柏树,传说树龄均在2000年以上,平均树高13米,平均胸围2.7米,苍翠奇特。9株柏树隆起的树根粗大且裸露于岩石之外,又似龙爪深深嵌入岩石,树石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就像飞腾的巨龙,气势如虹。柏树下有一块石刻,名为“药石”,为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年)龙峰所题。“药”指中药,“石”指由砭石磨成的针,合起来代表扁鹊当年行医的两大法宝——中药与针灸。9株古柏虽历经千年风霜,但无虫害损伤,连年结籽,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在首株古柏边横卧一巨石,石上镌刻“九龙桥石柏”5个大字,笔锋雄浑刚健。古柏、字石为鹊王庙平添了浓重的古韵风采,令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9.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亲往苏州游览司徒庙,对庙中四株形态各异的古柏十分欣赏,分别赐名为“清”、“奇”、“古”、“怪”。其实,比这四株古柏更奇特更怪异的树木,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还有很多。 有的古树以有特异功能称“奇”。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中,有一种会跳舞的树。它暗褐色皮,鸡心形叶,高40厘米,树冠120平方厘米左右,每当在树旁播放  相似文献   

10.
黄龙山古柏     
嵩明县黄龙山顶,有两棵胸径分别为1.82米和1.52米的古柏,人称“黄龙山古柏”(县外人亦称“嵩明古柏”)。黄龙山古柏实为柏木,俗称吊柏或垂丝柏。该树种不是嵩明县的乡土树种,系引种者。对这两棵古柏何时所栽植,却说法不一。古柏间的石刻碑根据《续修嵩明州志》所言刻有“相传为晋末间  相似文献   

11.
在甘肃省灵台县博物馆古灵台的文庙前,有一株参天古柏,树高20米,胸围3米,基围3.6米,冠幅东西7米,南北9米。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历经千百年风雨侵蚀,如今这株古柏仍然枝繁叶茂,苍翠如黛,生命力十分旺盛。然而奇特的是在这棵古柏的主干分杈处,却自然生长着一株高10.6米,基围1.13米的桑树,与古柏盘根错枝,合抱而生,本固枝荣,植株紧凑,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别具风采,融奇、秀、怪、异于一体,形成了“古木生子”的奇异景观,俗称“柏抱桑”,为本县古树奇木中之一景。这棵古柏苍翠耸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光福司徒庙的"清奇古怪"四株汉柏呈现长势衰退现象,为减缓这一趋势,吴中区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古树名木复壮专家,对古柏实施了开挖复壮沟、排水沟、除病虫等复壮措施,目前古柏生长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为了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和“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我县从1967年春开始了“南茶北引”的实验工作。由于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截止现在已有11个公社150个大队开山劈岭建茶园,共4500多亩。目前,各龄茶树普遍长势良好。1973年有的四龄茶  相似文献   

14.
太庙山位于浙江省临安市锦城街道北侧,海拔92米,面积103亩,古称茅山,意即不毛之地。五代吴越国王钱鏐卒后,于公元934年葬于此,改称安国山。1981年10月兴建钱王陵园,1994年9月23日钱王祠落成。 太庙山森林资源丰富。据临安县旧志载:“每值风雨,墓上乔松与殿前古柏,杂作怒涛声。”现古柏虽已无存,山上尚有古松,旧志称:“明万历间,  相似文献   

15.
古树是泰山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泰山现有古树5000余株,其中以古松、古柏数量为众。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古松、古柏生长势弱,并有枯死现象发生。因此,古树的保护问题,已成为泰山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古松、古柏树干解析,分析其生长状况,探索其生长发育的特殊性,以便于采取措施,加强对古树的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6.
信阳地区从1985年开始工程造林,截止1990年,全区共完成高标准造林18.59万亩,其中,“三杉”造林3.36万亩,“两松”9.78万亩,杉木2.25万亩,杨树2.0万亩,松栎混交薪炭林1.2万亩。目前,林木长势喜  相似文献   

17.
范仲淹墓柏     
范仲淹墓位于伊川县彭婆镇东北的万安山麓,距古都洛阳20公里。它北依万安山,南抱曲水河、嵩山位其左,伊水绕其右,方圆200亩,实为“气聚风藏”之千古名墓。 范墓分前后两域,现存古柏998株,其中前域80亩,有柏树472株,布  相似文献   

18.
剑阁,这令人梦绕情牵的热土,金牛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吸引得游人络绎不绝。那蜀道上的翠云古柏,尤如一条亮丽的历史画廊,展示着前人历经数个朝代植树的伟大创举,又似跳动的音符,在这里合奏出了一支绿色的歌。这是先辈们汗水的结晶,也是给后人们的绿色宝藏。让我们开启历史的闸门,遥想先辈们植树造福后人的丰功伟绩吧。翠云长廊以剑阁古城为中心,西至梓潼,北达葭潼,南接阆中,清代号称长程10万树。在这里,四季常青的虬劲古柏,有的直耸高空,亲近着过往行云,欲与天公试比高;有的枝叶在碧空相交,似夕阳中的伴侣,相靠相依;有的苍古拔俗,或奇曲,…  相似文献   

19.
上思县叫安乡那当村速生丰产短期工业用材林基地是绿色工程示范基地之一,也是该县与广西林科院“县院合作”的造林示范点,总面积2 370亩,其中马占相思2 220亩,尾叶桉150亩,总投资73万多元。马占相思和尾叶桉均于2000年4月份完成定植。目前林木长势良好,马占相思幼树平均高1.2米,最高已达2米;尾叶桉平均高4.8米,最高达5.9米。预计造林后第6年见效益,到时工业用材(造纸材)大量出口,可获纯利500多万元。那当速丰林长势好@陈华棠  相似文献   

20.
国子监在安定门内的国子监街,是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它是元大德十年(1306年)修建的,其东边与孔庙毗临,体现着古代“左庙右学”的规制。国子监里古槐成片,自周代时,就有“面三槐,三公位焉”之说,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人们就把国槐视为“公卿大夫之树”,因此在历代的国子监里广植槐树。据史料载,元明时,国子监内有国槐古柏二百余株,随着年代的推移,现存古槐古柏仅四十余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