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永函  刘国才 《水产科学》1986,5(4):21-21,24
在研究利用浮游植物增氧促使鱼类安全越冬的过程中,发现在部分越冬水域内冰下生活着相当数量的水生维管束植物。1986年3月,我们又对辽宁、吉林、内蒙的部分水体冰下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种类,生物量、产氧速率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水温2℃,冰厚60-100厘米的水域中,茁壮地生长着菹草(Potamogeton)、扇叶水毛莨(Botrachium bungei)、  相似文献   

2.
漓江水生维管束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生维管束植物是江河和湖泊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群数量变动对河流及湖泊水域环境有着重大影响,是水域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资源,在水域水体生产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水生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在水域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江河水域中,水生维管束植物(下称水生植物)是初级生产者。它为部分鱼类、底栖动物提供饵料、繁殖和避害场所。由于江河水生植物资源的丰歉直接影响到江河的渔产量,所以,水生植物在江河渔业资源中占有一定地位。为此,我们对广西江河水生植物做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市地处松花江两岸,市郊东有阿什河,西有运粮河,泡沼坑塘众多。这些水域中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水生维管束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水生维管束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我国让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5.
水生维管束植物是高等水生植物,也称水草。依其生态习性不同,可分为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四大类。水草是湖泊中水体、底质和光的最大利用者,作为初级生产者在天然水域中为部分鱼类、底栖生物等提供饵料和栖息场所.并能净化水质、影响水域的理化因子。水草与鱼产量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相似文献   

6.
十里泡位于同江市八岔乡15km处,南靠鸭北林场,北是沼泽地及部分农田。全长700多m,水域面积为1600亩,平均水深2m左右,水体清瘦,泡水的PH值在8.0左右,透明度20cm,该泡自然繁殖的鱼类主要有:鲤鱼、鲫鱼、黑鱼、鲶鱼、老头鱼、泥鳅以及其它一些小型杂鱼,年产鱼量在8000kg以上,平均亩产仅5kg,泡的周围生长数量的水生维管束植物。泡中沉水植物的覆盖率达80%以上,年产量在1万吨左右,这些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长既对发展渔业有有利的方面,但也有危害的一面。挺水植物的大量生长繁殖会导致泡的沼泽  相似文献   

7.
东平湖地处黄河下游,面积140平方公里,是山东省一个较大的浅水富营养型湖泊,亦是该省重点淡水渔区之一。与长江中、下游同类型湖泊相比,其历年鱼产量和单产产量居前。以下就1979-1980年对该湖水生维管束植物(下面均简称为水生植物)所进行的调查作摘要报告。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地处微山湖北岸,此处湖泊属“草型湖泊”,资源丰富,濒临任城的湖泊面积1333hm^2(2万余亩),相对封闭的水域有400hm^2(0.6万亩)。沿岸带和亚沿岸带水域内浮游植物、着生藻类、水生维管束植物和自养细菌丰富,组成了复杂的生物链,同时各类水生动植物本身亦是鱼、虾、蟹、贝的良好饵料。其水域生产力高,水质良好,发展水产养殖业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观赏水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赏水草,顾名思义就是在水族箱或水池里种植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多数为水生维管束植物,也有少数的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相似文献   

10.
四种生态类型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净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四种不同生态类型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分别研究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收、有机氯农药的积累、亲巯元素(铜、铅、镉)的富集。试验结果表明水生维管束植物有较强的净化水体能力。特别是飘浮性植物凤眼莲、芜萍对以上几种污染物的吸收率高、耐污性强,且该植物生存的适应性广,并容易从水体中分离,是理想的净化品种。把这些植物应用到生态系统工程中,是一项投资少、设备要求简单,见效快的处理污水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09年5-10月对白洋淀主要淀区的水生维管束植物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取样,共采得标本36种,包括19科29属;其中优势种群为芦苇、莲、蒲草、眼子菜等,与1980年的调查相比,种类减少7种。  相似文献   

12.
黄河班多段位于青海省兴海县境内,是黄河上游主要鱼类分布区之一.2011年4-11月对黄河班多段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设采样点4个,分别在鱼类生长繁殖的重要时期使用不同网具采捕4次,并结合走访调查及鱼类样本的实验室鉴定与分析,重点研究鱼类种类、鱼类多样性、丰富度及均匀度,并提出了保护对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鱼类10种、138尾,均为土著鱼类,种类占黄河上游青海段鱼类近1/2,班多段鱼类多样性相对黄河上游青海段其它水域较高,鱼类组成与黄河上游青海段其它水域相似,种类相对比较丰富,涉及多种保护鱼类,但每种鱼的个体均匀度较差,抗外界扰动的能力差.  相似文献   

13.
黄河鱼类资源保护目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近些年来黄河的生态系统健康受到了威胁,鱼类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作者于2002—2007年对黄河的水生生物及鱼类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标本41种,其中珍稀濒危保护鱼类4种,地方性保护鱼类11种,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根据黄河流域现存鱼类资源的稀有性和其在水域中的作用地位,提出关键性保护鱼类的代表性鱼类,提出生态流量、水质和水环境3个关键性保护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东港湖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及其利用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东港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分布以及与渔业的关系。由于放养鱼类的摄食,水生植被多样性不高,稳定性较差。根据东港湖水生植被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水草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活性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渔业生产是以水生经济动物植物作为其生产对象的,这些水生经济动植物的繁殖生长发育每一阶段都必须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完成.鱼虾蟹贝藻类储存量的增减,质量优劣都直接受渔业水域环境变化的影响,从而间接对渔业生产产生影响.因此,渔业水域环境是水生经济动植物赖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护渔业水域实际是保护整个渔业经济水生生物生态系统,同时也是维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  相似文献   

16.
正渔业水域是水生生物生存与渔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发展、城市化的的快速扩张、对环境的破坏也给渔业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外部物质与能量排入渔业水域,造成水域生态平衡被破坏,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长,并造成生物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甚至物种的消亡。如果出现大面积急性注入,甚至可能造成水域内水生生物  相似文献   

17.
南四湖渔业资源调查综合报告(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3年3月——1984年对山东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就水域自然环境、水体理化因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鱼类、鱼类主要病害病原、渔具渔法、渔业经济及渔业生产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和系统的综合性调查,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南四湖渔业资源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利用湖泊天然水生生物资源,采用双层防逃网围设施,模拟自然野生环境,合理放养密度,不投喂人工饲料,完全依靠网围区内自繁自育及其周边水域捞取的水生动、植物作为饵料来源,进行生态防病,捕大留小,促进个体生长,生产出无公害、无污染的中华鳖和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9.
汩罗市共有水域面积48.71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0.8%,人平占有水面0.80亩。其中可养鱼水面7.8万亩,占总水面的16%,包括池塘3.52万亩,水库3.05万亩,内湖0.95万亩,塘堰0.28万亩。水生资源丰富,有天然鱼类87种,引进新品种5种,软体动物种类繁多。特别盛产三角帆蚌、皱纹冠蚌,水生维管束植物达17种。劳力资源充裕.  相似文献   

20.
调查了上海白莲泾沿岸世博园区段生长的水生维管束植物,并对3种大型挺水植物的氮磷吸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莲泾沿岸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种类主要有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等10种。应用芦苇、水薄荷(Mentha aquatica)和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等3种大型挺水植物对白莲泾河道的水质进行净化试验,结果表明,这3种挺水植物的净化能力依次为芦苇>水薄荷>伞草。其中芦苇对氨氮的吸收率为21%,水薄荷为18.7%,伞草为11.6%;芦苇对硝态氮的吸收率为20.12%,水薄荷为12.1%,伞草为10.2%;芦苇对活性磷的吸收率为13.7%,水薄荷为10.4%,伞草为12.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