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世界各国,不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在兴起一股养殖观赏鱼热潮,锦鲤被誉为“水中活宝石”,在观赏鱼家族中品位较高,极具观赏价值。嘉应锦鲤则是锦鲤中的精品,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梅州市水产研究所科技人员利用杂交育种选育方法培育出的锦鲤新品种,其鳍条较长、花色多样等显著特色而在国际流行锦鲤品种中独树一帜,倍受青睐,畅销国内外市场,现简单介绍一下嘉应锦鲤的成鱼养殖技术。一、池塘条件嘉应锦鲤成鱼养殖池塘最好选择东西走向,背风向阳,水源条件具备微循环流水地方,水源水质以偏碱性的山溪水为好,因为山溪水含矿物质较多,有利于成鱼养殖过程自然界中矿物质的自然补充,养成的锦鲤比一般水质养成的颜色要鲜艳,对比色更明显,池塘底质以沙泥底质为佳,池塘深度1.8-2.3米,面积3-5亩较好(有利于锦鲤的筛选和起捕),池塘还应配备增氧设施以预防养殖过程锦鲤缺氧时可采取应急措施,在养殖前还应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培肥水质为投放鱼种做好准备。二、鱼种的挑选进行嘉应锦鲤的养殖时,鱼种的挑选相当重要,首先从鱼苗种质方面严格把关,要选择体质健壮、颜色鲜艳、种质纯正的嘉应锦鲤鱼苗(鱼苗阶段其尾鳍长应超过其体长的1/2),体稍侧扁,游动迅速,鳞片、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池塘条件、池塘清整消毒、鱼苗放养、饵料投喂、水质调控、鱼病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锦鲤池塘快速养殖关键技术。试验池塘面积7334㎡,池塘投放锦鲤夏花29000尾,套养白鲢夏花50000尾、花鲢夏花10000尾,经过187 d养殖,收获锦鲤7650 kg,成活率99.54%,收获花白鲢鱼种1250 kg,产值210616元,每667㎡池塘净利润8997元,投入产出比1:1.75。本试验旨在为广大锦鲤养殖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锦鲤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课题组在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利用经过挑选所得的锦鲤鱼苗进行池塘单养试验,经过4个半月的精心培育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徐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结合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重大项目《清道夫观赏鱼引进及繁育技术研究与应用》,2014-2016年在徐州田园养殖有限公司开展锦鲤主养塘套养清道夫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试验证明开展锦鲤主养塘套养适量的清道夫,不仅能净化水质,而且还降低了饵料、渔药的使用,为锦鲤的生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不影响锦鲤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池塘的综合利用率,增加了池塘的经济效益,现将具体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试验条件试验池塘选用土池6个,编号东1~东6,每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原来试养草鱼、加州鲈、丁等食用鱼成功的基础上,选择锦鲤开展郑州"168"池塘底排污生态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适宜锦鲤生态养殖。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池条件原有1个土质池塘,净养殖面积2 300米~2,用于将锦鲤水花培育成大规格苗种。  相似文献   

6.
刘永华 《科学养鱼》2000,(12):20-20
鱼苗是发展养鱼的基础,为了满足生产上对鱼苗的需求,保证成鱼养殖所需的鱼苗供应,探讨鱼苗生产新路子, 1999年我院名优水产养殖实验基地开展了一次利用生活污水池塘培育鳙鱼夏花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本试验池塘为我院名优水产养殖实验基地三号鱼塘,面积 10亩,平均水深 1.1米,长方形,东西向。常年既可流入大量的生活污水,也可抽取井水注入。池塘保水性能好,池塘平均淤泥厚为 0.5米。无增氧设备。   2.放养前的准备   海花 (鱼苗 )放养前,一是清整埂坡,…  相似文献   

7.
在观赏类水产动物中,锦鲤以其多彩的花色和矫健的游姿赢得人们的喜爱,是广大观赏鱼爱好者最为欣赏且养殖持续时间最长的品种之一。该鱼与传统鲤鱼最大的差异在于其独特的体色,这也是决定其市场价格最为主要的因素,因此,如何培育色泽鲜艳的锦鲤是养殖该品种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徐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结合江苏省"清道夫观赏鱼引进及繁育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2014—2016年在徐州田园养殖有限公司开展锦鲤主养塘套养清道夫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试验证明开展锦鲤主养塘套养适量的清道夫,不仅能净化水质,而且还减少了饵料、渔药的使用,为锦鲤的生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不影响锦鲤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池塘的综合利用率,增加了池塘的经济效益,现将具体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成都市龙泉驿区水产站和四川川锦有限责任公司摸索出一种新型环保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蒸隔式反向底排污循环水养殖技术,并开展了一定规模的推广,受到了广大锦鲤等养殖户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一、技术特点该技术主要包括养殖池塘分区、底部废水处  相似文献   

10.
锦鲤的繁殖及选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2尾亲鱼经过育肥,于4月初在室内进行人工药物催产、产卵排精及孵化,鱼苗移至室外土塘培育均取得了成功。6月份起捕所有育苗池塘的鱼苗共计210余万尾。并进行了第1次的锦鲤选优,依照锦鲤行业标准要求挑选,获得优质锦鲤鱼苗32万尾,苗种品系优良、体型健壮、色彩亮丽。  相似文献   

11.
锦鲤因寓意美好、观赏性强,且较易饲养,近年来颇受观赏鱼养殖者的喜爱.一尾优质锦鲤的长成,鱼苗的培育及多次挑选起着关键的作用.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8年引进高品质锦鲤成鱼,多年来系统地研究了锦鲤的亲鱼培育、繁殖、苗种培育及挑选、成鱼的养殖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锦鲤养殖的发展,原有的养殖技术及挑选标准已不...  相似文献   

12.
苗种是水产养殖的3个基本因素之一,也是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基本保证。作为苗种生产的“国家队”——国营苗种场,在渔业生产的大发展过程中,为推广鱼苗繁殖技术,选育水产养殖原(良)种,繁育供应优质鱼苗、鱼种,保证养殖  相似文献   

13.
沿黄背河洼地乌鳢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鳢营养丰富且具多种药用功能。目前我国乌鳢产量主要来源于天然水域,人工养殖业虽已起步但尚不普遍。1999年我们从山东梁山县水产良种场引进乌鳢鱼苗,在我市台前县后方乡背洼地进行了池塘养殖乌鳢高产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实践证明:6月下旬的鱼苗养至  相似文献   

14.
锦鲤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河口水库渔场2015年4月引进锦鲤进行试验研究,取得较成功的经验。本文总结了锦鲤鱼培育、人工繁殖、鱼苗培育、成鱼养殖等各个环节养殖技术,重点介绍了强化亲鱼培育、肥水下塘、水质调控、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观赏鱼是徐州市水产特色产业,产值过2亿元,其中锦鲤是徐州市观赏鱼养殖的主要品种,新品系锦鲤供不应求。为改良提升徐州市养殖锦鲤的品质,解决新品系锦鲤苗种供应问题,徐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佳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申报了《银鳞系锦鲤引种及繁育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佳顺合作社从2019年开始进行银鳞锦鲤的苗种繁育技术研究。为探索银鳞显性性状的遗传性、获得银鳞稳定的表现型后代,项目组2020年做了杂交繁育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提高团头鲂孵化出苗率及鱼苗下塘成活率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团头鲂孵化出苗率及鱼苗下塘成活率的技术要点柯鸿文(上海市水产研究所,200433)团头鲂是一种优良的淡水鱼类,自1964年被推广养殖以来,逐步成为池塘放养的主要对象之一,其产量比例不断上升。上海水产品消费市场对团头妨一直比较欢迎,郊县养殖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7.
正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和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IPA/IPRS)是一项现代化的水产养殖技术,最早在美国兴起。在渔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和IPRS逐渐得到国内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重视,近年来,浙江、安徽、江苏等地修建了多条IPRS系统,并取得了显著效益。为增进读者对  相似文献   

18.
正因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江西本地市场对黄颡鱼需求量非常大,且养殖效益可观,但在江西本地黄颡鱼苗种供应少,苗种培育成活率低,阻碍了江西黄颡鱼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为推动黄颡鱼养殖规模扩大化发展,解决本省黄颡鱼苗种供应需求,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进行黄颡鱼苗种培育新技术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培育关键技术内容总结如下。一、鱼池选择鱼苗培育池的要求。选择池塘要有充足水源、水质清新、交通便利,符合渔业用水标准,进排水方  相似文献   

19.
《水产科学》2005,24(3):18-18
辽阳灯塔市养鱼户张运桐,池塘养殖日丰锦鲤观赏鱼4.7hm^2。养殖的品种有红白、大正三色、昭红三色、墨鲤、黄金等十几个品种。今春自繁日本锦鲤水花鱼苗100万尾,育成夏花鱼种30万尾,从北京引进锦鲤夏花鱼种18万尾。又在鱼塘边建猪舍,养猪500头,猪粪排入鱼塘肥水养鱼。鱼塘水还可以浇灌稻田,  相似文献   

20.
利用轮虫和枝角类培育水花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钩  张敬春 《淡水渔业》1993,23(5):24-26
<正> 利用池塘培养轮虫和枝角类进行水花发塘是大连水产学院李永函副教授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来的一项先进的养鱼方法。它具有鱼苗成活率高,放养密度大,节省饵料等优点。为了探讨该项技术在我市应用的可行性,1992年5月和6月,我们在吉林市水产良种场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方法与步骤(一)鱼苗池与轮虫培养1.选塘:培育鱼苗的池塘是1991年主养鲤鱼种池塘,底泥厚25厘米左右,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