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棉区雨季常有不同程度的涝灾出现,棉花受涝后,重则死亡,轻则倒伏,蕾、花、铃大量脱落,产量的主要构成要素——伏桃几乎落光,因此应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扶苗松土对受淹棉田排水后,应立即将棉株扶正,并培土稳蔸,使棉株直立生长,改善棉田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因受淹而造成的损失。待棉田稍干后,及时松土破除土壤  相似文献   

2.
棉田三棱草的化学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棱草属多年生莎草科植物。其繁殖力极强,是顽固性恶性杂草。据调查,2003年库塔垦区棉田三棱草危害面积达666.7hm2,占总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部分棉田三棱草密度达到100000株/666.7m2(旧制1亩,下同),三棱草严重危害了垦区的棉花生产。对此,我们连续3年做了棉田三棱草的防除试验  相似文献   

3.
杨举善  戴敬 《作物杂志》1993,9(2):21-22
1991年6、7月间,我市遭受了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20多天内连降数次暴雨,降水1200多毫米,棉田多次受淹,一般积水深50~80厘米,全市棉花涝死毁耕面积达65.8万亩,占植棉总面积的56.6%,灾后幸存的棉花涝害也十分严重。为了探讨涝灾对  相似文献   

4.
邓州市棉田绿盲蝽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以成、若虫危害棉株顶芽、旁心和嫩叶,造成叶片破烂,幼蕾受害后变黑脱落。20世纪80~90年代为我市棉田次要害虫,1997年和2003年先后大面积推广种植BT抗虫棉和杂交棉以来,棉田防治用药次数少,使该虫逐年加重发生,已成为棉田主要害虫,笔者通过定田调查,大面积普查等方法对绿盲蝽进行调查研究,以掌握发生变化规律及发生现状,旨在为防治绿盲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棉花高密度栽培在棉花高产县及新疆的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春季气温回升慢、倒春寒天气频繁、土壤往往不同程度返盐返碱,基层植棉单位又往往不按农田生态屏障保护程度确定适宜的冬、春灌农田次序,不能合理确定棉花的始播期及不同类型棉田适播期,棉田整地质量、播种质量均因各种原因达不到棉花播种对待播棉田要求,棉花播种后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烂种、缺苗、断垄;在棉田出现不同程度的烂种、缺苗、断垄严竣形式下,新疆的棉花新品种(系)的试验、示范繁殖人员在极为被动情况下,通过“一穴留双株”等方式解决了新品种(系)引种试验、示范棉田大规模缺苗、断垄后的棉田有效保苗株数问题,历经多次失败,最终多次刷新了全国棉花高产纪录,创造出了棉花高密度栽培新模式,为新疆棉花高产栽培创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根据棉田大小苗、多株苗、棉株生长发育变异幅度大等特点,在常规栽培技术措施的基础上,提出棉花均衡生长创高产的关键措施。棉花均匀度概而言之,指棉花生长发育均匀一致,棉田长势、外部形态整齐以及相关栽培措施均匀一致。棉花均匀度指标有出苗整齐度、留苗均匀度、现蕾整齐度、开花整齐度、吐絮整齐度、株高均匀度、肥水均匀度、管理均匀度、综合形态指标均匀整齐等。  相似文献   

7.
《棉花学报》2015,27(5):427-434
在新疆膜下滴灌大田条件下,选用新陆早43号和新陆早45号2个棉花品种,测定不同产量水平棉田棉株根系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地上部生物量、根冠比等,分析滴灌棉花产量形成过程中根、冠生物量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与一般产量棉田及中低产棉田相比,高产棉田在整个生育期根系生物量较高、中下层根系分布比例较大,棉株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棉铃生物量均较高,根冠比较低;产量构成因子表现为总铃数较多、铃重较高。高产棉花由于其生物量快速累积起始时间较早、累积速率快,进而棉株根系生物量、总生物量累积多。因此,根据参试棉花品种的生育特点,在适期早播促生育进程提前、前期营养器官稳健生长的前提下,采取水肥后移或适当推迟停水时间,可适度增加棉花中下层根系分布,降低根冠比,提高光合产物向棉铃的分配比例,增加铃重,进一步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8.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兵团一师二团灾害性天气发生较多,2016年5月5日和5月16日二团遭受强冰雹灾害,50%的棉花被砸断头,受灾面积0.13万hm~2,棉花受灾严重。雹灾发生后,二团对棉花受灾情况和雹灾棉田管理难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根据不同棉田受灾程度,及时采取综合管理技术,有效降低了冰雹灾害损失,可为今后雹灾后棉花的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耕作制度的改革,我县旱地棉田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已占全县总棉田面积的3/4左右,旱地棉田土壤肥力中等,耕性和光热资源良好,适宜植棉。1旱地棉花的生育特点旱地棉花由于无水浇条件或水浇条件差,生长期间基本上靠雨养,形成了不同于水浇地棉花的生育规律。从调查资料看,株高70~75cm,单株果节数30个左右,有效蕾期和有效花期比肥水地短1/4左右,总生殖量少1/3。成铃集中在第1~8果枝上,单株结铃率不稳定。三桃分布以伏桃和早秋桃为主,但年际间变幅大,因雨量分布而异。苗蕾期较肥水地生长缓慢,但开花以后,生长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0.
<正>棉花栽培过程中使用甲哌鎓已很普遍,主要目的是协调棉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塑造理想株型,实现增产增收。在棉花生产上使用甲哌鎓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对象田三种棉田适合喷施甲哌鎓:一是土壤肥力较高或前期施肥量大且氮肥比例大,棉株营养生长过旺,有旺长趋势的棉田,包括地膜棉和麦后棉;二是品种株型松散,植株高大的棉田;三是种植密度过大、株行距配置不合理,有提早封行趋势的棉田。土壤肥力差、棉株长势弱的田块和干旱少雨时均不宜喷施甲  相似文献   

11.
2002—2003年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构建出一种“冬小麦||菠菜/棉花—大豆(或西瓜)”多熟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该种植模式综合效益明显高于小麦复种和单作棉花受灾后补救的效益。平均年光能利用率达0.54%,比大田单作棉花光能利用率提高了184.2%;且可利用日照时数、可利用太阳辐射量、可利用生理辐射量均比大田单作棉田提高71.6%以上;生长期利用率比大田单作棉田提高了71.3%。在棉田受到较严重的冰雹灾害情况下,年平均总产值18998.7元·hm2,不仅高于未受雹灾的单作棉田12.5%,比受灾单作棉田高145.9%,平均纯收入为7632.3元·hm2,虽然比未受灾单作棉田的纯收入低20.2%,但远远高于受雹灾的单作棉田以及受灾严重又复播玉米田的纯收入,平均增收8144元·hm2。  相似文献   

12.
棉蚜是甘肃棉区的优势害虫,主要是棉花成株期的夏型棉蚜(即伏蚜)对棉花造成为害。为探明河西走廊棉区棉花伏蚜的为害损失和防治指标,笔者于1995~1996年在甘肃敦煌和安西两地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棉株受伏蚜为害后主要是造成株高降低、蕾铃脱落率增加、吐絮数减少,铃重降低而减产。根据甘肃河西走廊棉区的棉花生产现状,提出棉田夏型棉蚜(伏蚜)的防治指标为平均单株3片叶蚜量50头左右。  相似文献   

13.
棉田套作芥菜绿肥防治黄萎病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2001~2003年,研究了芥菜油抑制棉花黄萎病菌试验及棉田套种芥菜绿肥对棉花黄萎病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芥菜油高、中、低3个浓度对黄萎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中、低浓度培养5天后抑菌效果分别为98.8%、74.5%、40.3%;棉田套作芥菜绿肥,抑制棉花黄萎病的效果连续3年的防效分别为52.3%、70.9%、89.6%.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验证了通丰养分平衡剂在棉田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棉田滴施通丰养分平衡剂后,棉花株高、叶片、果枝台数及单铃重均较对照增加,籽棉单产较对照产量增幅可达7%.田间滴施通丰养分平衡剂对棉花生育期无明显影响.对棉花纤维品质有一些影响.但影响不大,籽指知乘指会别增加了0.27g和0.23g。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棉田不同定植密度与棉花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联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3万株/667m2(旧制1亩,下同)基础上,增加密度只会对棉花个体部分性状产生较大影响,对群体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通过拉丁方设计的田间试验,以普通地膜及露地为对照,研究了地膜创新产品——渗水地膜覆盖棉田后株高、主茎真叶数、果枝数及干物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水地膜覆盖改善了棉田土壤水分、温度及通透性等生态环境,为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从所测指标的动态变化可知,棉花生长发育加快,光合作用增强,干物质分配协调,进一步提高了棉花覆盖栽培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与棉花的竞争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不同密度、不同共生期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黄顶菊密度达0.5株·m-1行长以上时,棉花现蕾期明显推迟,茎秆变细、果枝数、蕾铃数等产量因子显著降低,但株高、4 m行长棉株数和纤维品质未受明显影响;黄顶菊与棉花共生期达4周以上,棉花主茎直径明显下降,共生期达8周以上棉花产量显著降低。由此得出,黄顶菊对棉花具有较强的入侵性和竞争性,应在密度低于0.5株·m-1行长、共生期达8周前进行防除,初步确定其棉田防除经济阈值为0.25株·m-1行长。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滴灌年限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对滴灌1年、4年及8年的棉田棉花出苗率、株高、干物质及产量等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棉花出苗率随滴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棉花产量以滴灌4年地块最高,滴灌4年以内随滴灌年限增加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我国棉花虫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近10年我国棉花生态区域发生了变化。本文总结了当前我国棉田主要虫害发生特点、抗性发展趋势、绿色农药应用及生物生态调控技术、害虫防治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等,指出了目前我国棉田主要害虫防治方面的薄弱环节,并展望未来我国棉花害虫研究的方向,为我国棉花害虫的进一步研究和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滴灌年限对棉田苗期水盐分布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滴灌年限对膜下滴灌棉田苗期水盐分布及棉花生长的影响,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21团连续应用膜下滴灌0~16年棉田——8个相近地块,对各地块在苗期的水盐运动规律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滴灌应用7年以上地块,垂直方向上,苗期含盐量由表层至深层呈上升趋势。滴灌应用7年以内及荒地,含盐量由表层至深层逐渐下降;第一次灌水后土壤中水盐水平方向向远离滴灌带方向运移,在蒸发作用下,盐分逐渐在膜间裸地0~10 cm聚集。垂直方向,盐分随水向下运移至90 cm以下,0~20 cm土层深度储盐量变化率为负值;滴灌7年内棉花出苗率和株高随滴灌应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滴灌7年以上棉花出苗率基本稳定在83%以上,滴灌7年以上棉田苗期株高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