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鳗鲡的药物残留状况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鳗鲡养殖、加工烤鳗出口、配合饲料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和技术水平居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近年来由于养殖规模盲目扩大,不重视生态养殖、健康养殖,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导致鳗鲡病害时有发生,再加上鳗鲡病害防治、渔药开发、药代动力学研究等工作未能跟上鳗鲡养殖业的发展,致使我国的鳗鱼对日出口屡遭药残问题困扰。究其原因,虽然不能排除国外对我采取绿色壁垒,但是客观上也反映出我国鳗鲡养殖中渔药的使用确实存在着不重视质量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本文从近年来鳗鲡出口贸易因药残问题受阻,以及鳗鲡药残的监控情况,检讨我国鳗鲡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作为鳗鲡的养殖大国和出口大国,鳗鲡的养殖规模和产量对世界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2004年烤鳗出口价格的大幅上升,大大刺激了每一个鳗鲡养殖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从鳗鲡苗种价格的突飞猛涨可以看出,鳗鲡苗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鳗鲡养殖集中在南方沿海省份,传统的出口市场是日本,每年在10万~13万t。但近两年来,由于日本对药残量检查精度的升级(中方认为是技术壁垒),使中国出口商对日本市场感觉如履薄冰,出口鳗鲡的热情逐渐降温。通过近两年的观察,中国出口商已在开辟鳗鲡的新市场,转向美国、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尽管目前中国向美、韩的鳗鲡年出口量仅在1万t上下,向俄罗斯、澳大利亚的出口也只是开始,  相似文献   

4.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养殖鳗鲡年产量约20多万吨,其中中国大陆约为世界产量的70%,居世界之首。我国人工养殖的鳗鲡有日本鳗、欧洲鳗和美洲鳗三种,生产的鳗鲡70%以上出口到日本。鳗鲡疾病仍是制约鳗鲡养殖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鳗鲡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养殖区域集中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形成养殖、饲料、加工、出口等全产业链的外向型产业。2017年我国鳗鲡总产量达217000 t,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全产业链年产值150亿元以上[1]。主要养殖品种有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欧洲鳗鲡(A.anguilla)、美洲鳗鲡(A.rostrata)和花鳗鲡(A.marmorata)。因美洲鳗鲡具有苗种资源丰富、来源稳定,能在低水温季节正常养殖等优势,其养殖量逐年增多,2018年美洲鳗鲡投苗数占总养殖量的41%。但随着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的普及,病害频发成为鳗鲡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福州是我国重要的鳗鲡养殖及烤鳗出口基地,烤鳗产品出口额占全国一半以上。近年来,随着福州市鳗鲡养殖及加工企业越发注重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烤鳗产品在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地的市场比重不断增大。长乐聚泉食品有限公司是福州市最大的鳗鲡加工企业。在烤鳗加工生产线上,鳗鲡经过宰杀、去骨后进行烘烤、调味等步骤,最后包装冷藏。"公司的这条烤鳗生产线长100 m,一天可生产烤鳗20 t。鳗鲡进行加工前需在暂养池中养殖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具备欧洲鳗鲡养殖的特殊优势,从 1993年投放欧洲鳗鲡白仔苗 20吨发展到 1999年 120吨,使欧洲鳗鲡成为我国养鳗业的主导品种。欧洲鳗鲡养殖的稳步发展,与我国在欧洲鳗鲡养殖技术研究、饲料营养研究以及病害防治技术研究的发展密不可分,尤其是病害防治技术研究的发展,解决了养殖生产中的一些障碍,保障了养殖生产的顺利发展。   1.流行病学的调查 自 1991年引进欧洲鳗鲡养殖以来,对欧洲鳗鲡在我国养殖病害的研究报道不断涌现,但系统的研究报道甚少。 1995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达了“欧洲鳗鲡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研究”项目, 19…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鳗鱼及制品位居我国水产品出口第一位,日本是我国鳗鱼的主要出口国,广东、福建是鳗鱼出口大省,近90%鳗鱼出口日本.去年5月,日本开始实行农业化学品(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肯定列表》制度,进一步限制我国鳗鲡的出口,鳗鲡的健康养殖已深入人心,鳗鲡及其制品已经成为目前为止最为安全的水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鳗鲡养殖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鳗鲡生产国。全国共有鳗鲡养殖场1700~1800个,2003年产量约17.817万吨,居世界第一。烤鳗出口5.36万吨,创汇4.68亿美元;活鳗出口9734吨,创汇5850万美元,鳗鲡产品出口量占全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的9.63%,鳗鲡养殖总产值约为80亿~100亿元人民币。占世界产量2/3,从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由于欧洲鳗鲡列入濒危物种后苗种基本禁止出口,叠加日本鳗鲡苗种渔获量的下降,我国鳗鲡养殖品种发生了重大变化,美洲鳗鲡成为重要的养殖对象。除传统美国和加拿大等北美洲产鳗苗外,厄瓜多尔、多米尼加、尼加拉瓜、海地等中南美洲产鳗苗在我国也已养殖成功,成为福建、江西等地区水泥池精养的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1.
水产动物育种分析与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水产动物多性状选择育种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以BLUP遗传评定为核心的水产动物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体系为依托,结合国内水产动物育种项目研究,开发了一套适合大多数水产动物育种分析与项目管理的软件系统。该系统是在WindowsXP环境下利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数据库和基于ObjectPascal语言的DelphiIDE工具开发完成的。主要包括6个功能模块:系统管理、基本信息、种质管理、性能管理、育种分析和销售管理等,覆盖整个育种项目周期,并对流程实行标准化,能够自动化完成种质和性能测定数据的管理、遗传参数估计、育种值计算和配种方案制定等主要工作。软件已经在中国对虾、大菱鲆和罗氏沼虾等育种项目中得到应用,其推广和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行业的整体育种技术水平,推动我国水产动物育种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东方对虾养殖气象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系统按照对是养殖的先后顺序,分为对虾放苗、浮头浮塘、适宜收获、亲虾入室、亲虾越冬以及对虾育苗6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又大致包括气象指标、指标预报、指标的气候概况以及服务建设四个部分的内容,使气象为对养殖生产的服务步入规范化、系列化、自动化的轨道,为科学、高效、优质开展气象为对虾服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马茵驰  丁文 《渔业现代化》2012,39(2):1-5,15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建立亲鱼养殖管理系统能够大大减少人工工作量,并对亲鱼养殖全程实现可靠精细化的管理、跟踪和追溯。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天线直径分别为25 cm和40 cm两种规格的RFID抄网读写器,能够在平均距离16.41~22.82 cm范围内,稳定地读写亲鱼皮下肌肉内的玻璃标签,在后台软件系统的支持下,能够实现对亲鱼养殖全程的有效管理、跟踪和追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产种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红浪  韩枫  桂建芳 《水产学报》2023,47(1):019101-019101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振兴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种业发展涉及政策、技术和市场等多种因素。我国水产遗传育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与《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的要求尚有差距。本文从育种技术研究、发展与应用等角度阐述了我国水产遗传育种技术发展现状,对照《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与任务,从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育种技术创新、种业生产体系建设和种苗监管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水产育种技术发展存在的短板,认为我国水产养殖用种总体有保障、风险可管控,也存在国内种质资源丰富但遗传改良率不高、科研育种成果多但转化效率不高、种业企业多但核心竞争力不强等3个主要问题。针对短板,本文提出加强种质资源挖掘保存与创新利用技术研究、加强现代育种技术特别是新种质创制的研究及应用、加强生产体系技术标准化应用、加强育种技术商业化应用研究、加强种业市场监管技术支撑等建议,以期为我国水产育种技术创新攻关及种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由美国的野生美洲鲥亲本人工繁育而来的子一代亲本进行苗种绿色生产试验,孵化育苗用水经过严格的消毒、过滤等处理,尾水通过水循环系统净化后排放,开口饵料以自行扩培的方式生产,并在种鱼养殖和苗种培育过程中使用经绿色生产资料认证的饲料.试验结果显示:养殖和育苗用水符合NY/T 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排放水...  相似文献   

16.
林志华  何琳  董迎辉 《水产学报》2023,47(1):019608-019608
我国拥有1 512 300 hm2沿海滩涂,而滩涂贝类是潮间带滩涂的优势种类,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因此发展滩涂贝类养殖空间广阔、条件优越、潜力巨大。浙江滩涂贝类养殖历史悠久,在养殖技术与模式、人工采苗与育苗、大规格苗种培育、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同时在种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面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综述了浙江滩涂贝类养殖产业、苗种生产技术、种质创新与良种创制的历史与现状,围绕经济性状精准测评、育种技术创新、优质抗逆新品种培育、高效扩繁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种业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特别是“十四五”期间滩涂养殖贝类良种创制与种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7.
饲料转化率(FCR)是大菱鲆重要的经济性状,通过选择育种提高饲料转化率,能够有效地降低大菱鲆的养殖成本,进而推动产业的发展。微卫星标记是鱼类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中常用的分子标记,为了筛选出与大菱鲆饲料转化率相关的微卫星标记,提高育种效率,实验以300尾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通过特制的网箱养殖系统,测定个体饲料转化率,分别选取饲料转化率最高和最低的30个样本作为高饲料转化率组(H组)和低饲料转化率组(L组)。利用40对大菱鲆微卫星引物,对H组和L组的DNA混池进行PCR扩增,统计两组个体PCR产物的基因型,筛选两池之间出现差异等位基因片段的位点,通过进一步的群体验证和家系验证,分析微卫星位点与大菱鲆饲料转化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微卫星位点YSKr148在238 bp的等位基因片段与大菱鲆饲料转化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359,家系验证中该位点的阳性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阴性组。研究表明,大菱鲆微卫星位点YSKr148与饲料转化率性状显著相关,可以用于该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本研究首次获得了与大菱鲆饲料转化率性状显著相关的分子标记,为研究该性状的遗传基础以及相关分子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广州梅县鱼类苗种场为试验基地,研究了池塘水体自然净化系统技术在鱼类人工繁育中的应用。试验中应用成果的核心技术对该场老化鱼池和陈旧设施进行调整和改造,形成了鱼类人工繁育两套鱼池水体自然净化系统。结果显示:经过2007—2008两年运行试验,25亩鱼池和繁育设施展现出高效功能,亲鱼成熟率和催产率达100%,受精率和孵化率达95%以上,年鱼苗生产总量达5亿多尾的规模化程度,比试验前提高效率达38.7%;育成10 cm以上的草鱼鱼种成活率达80%以上。结果表明,该两套系统特别适合水源较为缺乏,水质不同程度污染区域应用;也可作为鱼池建设和改造升级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大鲵养殖业中的疫病困扰,经过近两年的健康养殖研究,探索了一种疫病预警预报及防控体系建设的方法,在此做一介绍,以期推动大鲵健康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针对罗非鱼(Oreochroms mossambcus)出口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系统尚不完善,建立罗非鱼质量安全评价标准、评估影响罗非鱼食品安全的因素,对于建立罗非鱼安全防控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罗非鱼的质量安全作为研究目标,通过对苗种培育、养殖环境及水产品流通等环节可能产生的风险事件的识别,建立罗非鱼质量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