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可持续茶业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也是实现生态茶业的需要。其内涵应当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茶业对资源的需求,又不浪费、破坏并改善特定的生态系统环境的资源属性和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茶业必须在已有生态要素对茶树生育影响等基本状况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茶园复合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平衡、绿色茶业工程、茶园物质循环、茶园节水工程、茶业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茶业经济生态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2.
周艳  骆云中 《茶业通报》2007,29(4):162-164
茶园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之一,茶树及其间作植物与环境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两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茶园生态系统不仅向人类提供茶叶、其他的一些副产品,如水果、蔬菜、药材等,更重要的是它也维持着地球生命支持系统,保存生物多样性以及具有观赏园林价值、展示传统文化、旅游休憩等社会功能。本文论述了茶园的生态服务功能、经济服务功能、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3.
周文发 《茶业通报》2001,23(2):33-33
沿江丘陵茶园所产茶叶品质低下 ,产量徘徊不前 ,主要原因是土壤粘重 ,通气不良 ,有机质含量低 ,同时植被少 ,温湿条件差 ,不利茶树生长。茶树和泡桐间作后 ,由于受泡桐生物特性等有利因素影响 ,改善了低山丘陵茶园生态小环境 ,使茶园温湿度得到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的调节 ,同时泡桐 (叶、花 )凋落物改善了茶园的营养状况 ,使各季节 (特别是夏、秋 )茶树代谢旺盛 ,茶叶干物质积累和有利茶叶品质物质大幅度提高 ,对沿江丘陵茶园茶叶品质和产量形成十分有利。1 调节茶园夏秋季光照泡桐盛叶期在 5月 1 5日左右 ,此时春茶已近尾声 ,不影响春茶对…  相似文献   

4.
影响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生态生理因子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以铁观音品种为材料, 测定茶树光合作用以及生理因子和茶园生态因子的年变化、 日变化。 统计分析表明: 光温在茶园生态系统年变化中起主导作用, 湿度、 CO2处于次要地位; 生理因子年变化中叶温、 气孔导度起主导作用, 胞间CO2浓度、 蒸腾速率处于次要地位; 生态因子对净光合速率Pn的直接线性关系比生理因子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寄蝇和线虫是为茶园茶树害虫中常有寄生的两类天敌,营内寄生生活,被其寄生的害虫个体,最后由此而死亡。,它们对茶园生态系统调控茶树害虫种群数量,具有一定的其不可忽视的固有作用。江西已在11种茶树害虫中发现有13种寄蝇寄生,4种茶树害虫有线虫寄生。  相似文献   

6.
浅谈茶树病虫害天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茶树害虫的天敌资源非常丰富,每种害虫通常都有1至数种天敌起抑制作用,已有记载的茶园害虫天敌约500多种,其中包括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昆虫,捕食性益螨、蜘蛛和食虫益鸟、昆虫病原细菌、真菌、病毒等。这些天敌是茶园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天敌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态茶园建设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我国茶区主要的生态茶园建设模式,具体分析了这些模式的应用效果和特点,表明生态茶园具有改良土壤、营造茶园良好微生态、净化环境、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增加收益等效果,并指出生态茶园建设是今后茶树栽培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不同贮藏方法对庐山茶树种子活力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茶树抗寒能力是发展高山茶园的重要环节,播种繁殖是引种抗寒品种建立高山茶园的有效方法,茶树种子活力是影响茶树种苗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室内盒藏、冰箱冷藏和茶园堆藏的条件下,采用"茚三酮溶液显色法"和"TTC定量法"对茶树种子的氨基酸外渗量、脱氢酶活性等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堆藏法能够较好地保持茶树的种子活力,出苗率高,幼苗健壮,是高山茶园种苗繁殖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态复合茶园建设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涛 《茶业通报》2005,27(2):62-63
1概述茶树原生长在高温多湿的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中,几千万年的进化形成了耐荫、喜湿的生物学特性。人类将茶树从森林中迁出单独种植,改变了茶树的生态环境,必然会引起茶树生长发育特性的改变。因此,我们在种茶时,人为引入多种与茶树具有相同生态位的植物,在充分发挥茶树优势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各种植物的互补特性,更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在有限的空间里和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便是人工生态复合茶园建立的宗旨。在我国古代早有生态复合茶园记载,韩鄂《四时纂要》有“二月种茶。……此物畏日,桑下竹荫地种之皆可,…  相似文献   

10.
苏文航 《分子植物育种》2023,(15):5169-5175
本研究以广西柳州市三江县布央生态茶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茶园的植物资源调查和景观分析,探讨了茶园植物的多样性、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调查结果显示,布央生态茶园内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呈现出高低错落的结构和独特的景观美感。茶树作为主要植物巧妙地融入了茶园的整体景观,为茶园增添了独特的元素。研究还发现,茶园的植物布置方式和景观设计体现了地域和民族特色,既保留了茶树种植的良好状态,又突出了茶园的生态功能和中国古典设计的特点。研究结果对茶园的生态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茶树的生长特性提出了生态茶园的建设策略,并对生态茶园建设的关键技术开展简要分析和探讨。生态茶园建设应遵循谨慎再造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循序发展原则,做到合理选择发展区域、严格生态茶园建设标准、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合理实施茶园间作套种、科学合理施用肥料、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等。  相似文献   

12.
雷元胜 《茶业通报》2009,(3):122-124
对同一区域内的茶树—板栗、茶树-日本甜柿、茶树-桃树及纯茶园4种类型茶园的蜘蛛种群与小绿叶蝉个体数开展了为期1年的调查,查得4类茶园蜘蛛种数、个体数依次为24种和2182头、24种和2013头、23种和1498头、21种和1250头,小绿叶蝉个体数依次为872头、1216头、690头和1466头。结果表明,间作茶园蜘蛛无论在种类上还是个体数均比纯茶园多,而小绿叶蝉个体数比纯茶园少,说明间作有助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增加茶园生态系统异质性,显著地提高了害虫天敌蜘蛛种群和个体数量,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小绿叶蝉的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13.
六安市低产茶园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运久 《茶业通报》2003,25(1):30-30
茶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在长期生长活动中,既要经历着周而复始的春、夏、秋、冬不同气候演变以及茶园土壤温、湿度、养分、水分等变化,又要经历着其自身总发育周期幼年、青壮年、老年的逐年演变。茶树的生长史是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土壤中水分和矿质养分,将光能在叶绿素内转化为化学能;茶农为了使茶园增产,不仅实行采养结合,还合理施加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可见在茶园的微生态环境中,物质不断循环,太阳能不断转化为贮藏能。因此要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就只有不断增加物质和能量到茶树中去,方能保持茶树良好的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14.
对茶园间作光叶紫花苕、紫英云、白三叶、黑麦草和鼠茅草,比较大田试验下不同绿肥对茶园杂草控制、茶树根际土壤水分、土壤温度与养分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绿肥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鼠茅草抑草效果最好;间作鼠茅草后茶树根际水分含量最高,为10.5%;间作鼠茅草后茶树根际土壤温度最低,为20.3℃;间作鼠茅草和紫云英,能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和全氮含量;鼠茅草生态适应性好。综合评价:鼠茅草是茶园间作最佳绿肥,适宜在汉中茶园种植。研究结果可为茶园绿肥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多种类型茶果立体复合生态茶园的害虫及其天敌种类、数量和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经过数理统计和生态学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立体复合生态茶园有促进生态平衡的作用;2.茶园的多样性及稳定性比纯茶园好;3.有效控制了茶树的重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量;4.助于喜荫湿害虫的发生;5.茶果间作改善的生长发育条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茶园幼龄期管理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茶园投产能否高产、稳产,茶叶的经济收益等。本文结合贵州茶树栽培实际情况,对茶园幼龄期管理做了一个系统的介绍,包括茶树幼龄期生长的特点、农艺管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17.
正多年来,山区茶园以纯种为主。除茶树幼龄时期,在行间套种部分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外,茶树封园后一般不再套种。但近年来调查研究发现,在茶园套种部分落叶果树(茶果套种),与大面积单一种茶相比有许多优势。现将其优点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一、山区茶园套种落叶果树的优点1.可以改善茶园小气候茶树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尤其是名优茶对温湿度、光照等条件要求更  相似文献   

18.
抓茶叶绿色食品生产 促企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是农业部、省农业厅、东至县于1987年合资兴办的茶树良种场,本场建有无性良种茶园170余hm2,方圆150km内没有污染源,具有优越的产茶自然条件。自1996年使用绿色食品标志近4a来,自觉接受监督,在茶园管理、采摘、加工及销售等整个茶叶生产流通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的要求进行,从而稳定和提高了产品质量,获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本场的几点做法介绍如下。1 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茶园近些年来,人类饮食逐渐趋于崇尚自然、追求健康,要求饮食无污染、纯天然食品,为适应这一需求,本场领导很早就…  相似文献   

19.
茶叶氨基酸对茶叶品质有显著的影响,成为重要的品质成份之一,其与品质的相关系数高达0.987。茶叶科学工作者对茶叶氨基酸的含量变化、生物合成以及茶园生态对氨基酸动态变化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于鉴定茶树品种、茶叶品质以及探索茶园生态对茶树生理影响等等方面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茶叶中的氨基酸总量及种类则因品种及环境条件的差别而不同,一般认为含有二十余种氨基酸,其中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四种氨基酸被认为是对茶叶品质影  相似文献   

20.
茶园生态与茶树无机营养物质生产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生态水平下的茶树营养物质生产能力有较大差异,研究表明在茶园管理栽培技术措施上,采取种植适当遮荫树的办法,对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促进茶树的无机营养物质积累和茶叶品质,将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