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莴笋的丰产栽培安徽省安庆农校唐秀珍高笋为一、二年生菊科蔬菜,喜凉爽、忌高温,不耐霜冻,在长日照下形成花芽。秋莴笋生长前期因温度高、日照时间长,先期抽苔现象严重,高产难度较大。我们为防止和减少秋莴笋未熟抽苔,进行了多年的调研和试验,现将该项丰产栽培技...  相似文献   

2.
<正> 秋莴笋的“窜苗”,是指先期抽薹现象。秋莴笋容易先期抽薹,严重影响产量。莴笋茎叶生长期间,如遇到22~24℃以上的高温和12小时以上的长日照,会引起先期抽薹。秋季栽培莴笋,苗期正值高温季节,昼夜温差较小,夜间呼吸消耗大,茎部易徒长,花芽也容易迅速分化,从而导致秋莴笋“窜苗”。现将怎样防止秋莴笋“窜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秋莴笋高产栽培及冬季假植技术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050021)李登顺河北省清河县农业局韩秀娥在北方,莴笋主要是秋、冬季育苗,春季栽培和供应市场,为了做到秋冬季蔬菜商品供应的多样化,解决秋莴笋产量低、产值低的问题,我们做了秋莴笋高产及其冬...  相似文献   

4.
宁舟 《今日农村》2004,(10):21-21
为合理安排好茬口,充分发挥大棚的作用,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大棚秋延椒的后茬接大棚特早熟莴笋的生产,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即可解决秋延椒的“迟”与早莴笋的“早”的矛盾,使特早熟莴笋在两段育苗的情况下,能完成其正常的生育期,不与秋延椒在大棚用地上相冲突。现着重介绍特早熟莴笋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眼看着秋莴笋就要出园上市了,5亩多莴笋有近30%的茎秆出现了裂口,有的还形成了黑色或黑褐色的条斑。”2006年11月中旬,黄泥湖菜农杨禾青伤心地说。这样的莴笋运到市场上,价格肯定要低一个等级,老杨希望找到原因,使其余的莴笋不再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棚、遮阳网等保护设施栽培,莴笋可实现周年生产,周年供应。 一、品种选择 越冬莴笋、春莴笋选用耐寒,适应性强,抽薹迟的品种,如“耐寒二白皮”、“若蔓叶”等。夏、秋莴笋,选用耐热的早熟品种,如“耐寒白叶实”、“耐热大花叶”等。  相似文献   

7.
海岛素在莴笋上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岛素水剂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生物农药,主要成分为寡糖,其本身作为营养成分的作用很小,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营养吸收和调节机体代谢平衡,促进作物健康生长。通过在秋播莴笋田进行实验表明:在莴笋上喷施海岛素水剂后,植株长势明显优于对照系。使秋莴笋抗病能力增强,对霜霉病防治效果达到了68.3%以上,较对照系亩增产35.8%;增收1440.0元/667 m2以上。通过“四处理三重”复实验证明,海岛素水剂在莴笋上使用,可达到抗病、增产作用,可以提高蔬菜品质,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 通过对长葛县和尚桥镇岳庄村农民王丙钦多年栽培和贮藏莴笋技术的调查,结合郑州市郊区栽培莴笋的经验,总结出秋莴笋高产栽培技术和贮藏经验如下:一、秋莴笋栽培技术1、选用优良品种据王丙钦对种过的十几个莴笋品种进行比较,发现有的品种笋体粗而不长,有的是长而不粗,还有的笋茎生长后期炸肚裂缝,  相似文献   

9.
试验表明:36%(硫酸钾型)、25%九华山牌和45%六国牌三元复合肥对秋莴笋均有促进生长,提高产量的作用.从产量、品质和成本等综合因素考虑,在秋莴笋上施用36%九华山牌复合肥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靖远县秋莴笋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浸种催芽、培育壮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内容,以期为靖远县秋莴笋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大棚葡萄架下套种莴笋的最佳播种期,确保增产增值,于2011、2012年进行了大棚葡萄套种莴笋不同播种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对莴笋生育进程和产量影响明显,过早、过迟播种都不利于莴笋生长。最适播种期为10月10日前后,此时播种对葡萄生长影响小,且莴笋肉质茎粗、商品性好,产量为2 429 kg/667 m2。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秋黄瓜、冬莴笋、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秋黄瓜、冬莴笋、甜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及华中、西南等地,莴笋的主要栽培季节为秋播春收的越冬莴笋(或称春莴笋),其次是夏播秋收的秋莴笋。这两季莴笋的生产,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产量不高、不稳的问题。农民在栽培莴笋方面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缺乏科学分析与总结,因此有必要研究产量形成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为高产、稳产技术措施的制定,寻找理论依据。试材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莴笋在我县传统的栽培方式为冬栽春收.从1991年开始,我们开始引种秋莴笋并获得成功,亩产量可达2 200千克,产值1 200元以上.目前秋莴笋栽培,已成为我县秋季蔬菜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现将秋莴笋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以莴笋红剑叶为试验品种,3%赤霉素乳油为试验药剂,研究莴笋5叶期、8叶期、11叶期不同喷施时期和25mg/kg、50mg/kg、75mg/kg不同喷施浓度对直播莴笋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对直播莴笋株高、节间长度和产量具有促进作用,对茎粗具有抑制作用;随着喷施时期推迟,赤霉素对直播莴笋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随着赤霉素浓度增加,直播莴笋株高和节间长度呈上升趋势,茎粗呈下降趋势,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综合考虑,直播莴笋喷施赤霉素的最佳时期为莴笋5叶期,最佳浓度为25mg/kg。  相似文献   

16.
1、品种选择:秋延迟莴笋苗期在气温较高的夏季,中后期在温度适宜的棚内,末期正值严冬.所以选用的品种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既耐热、耐寒,又抗病、丰产,且品质优良,目前常用的品种有白皮莴笋、圆叶莴笋、尖叶莴笋、紫叶莴笋、柳叶笋、雁领笋等。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多年的试验示范和相关种植经验,总结了早春番茄/丝瓜—夏青菜—秋莴笋、大棚黄瓜—豇豆—青糯玉米—秋莴笋和早春西瓜—夏季上海青—秋季番茄—冬季茼蒿3个一年四熟蔬菜高效栽培模式,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秋延迟莴笋栽培管理技术,包括施肥耕地与整地做畦、制作苗床与浸种催芽、播种育苗与遮阳降温、温度管理、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以期为秋延迟莴笋栽培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八步区位于广西东部,地处粤桂湘三省交界,交通便利,是传统的栽培双季稻区域,可以充分利用秋冬季光温资源丰富的优势,进行秋冬种大开发,提高田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值。近年来,贺州大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秋冬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莴笋是八步区重要的秋冬菜种类之一,主要分布在莲塘、贺街、信都、仁义、铺门等乡镇,八步区秋冬菜面积在25万亩左右,秋冬莴笋面积达6万亩以上,大部分销往粤港澳大湾区[1]。莴笋又名莴苣笋、茎用莴苣,分为叶用莴笋和茎用莴笋,八步区以栽培茎用莴苣为主,茎用莴笋营养十分丰富,富含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和钙、磷、铁等矿质营养[2]。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市场对蔬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蔬菜的栽培技术与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调研八步区近几年秋冬季莴笋栽培模式与方法,通过分析总结出秋冬季莴笋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春脱毒马铃薯—夏白菜—秋莴笋高产栽培模式,可实现增产增收,并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分别介绍该栽培模式下脱毒马铃薯、夏白菜、秋莴笋的栽培技术,从而为该种植模式的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