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于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城市森林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美学、森林生态美学以当代生态存在论哲学为其理论基础,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题材,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共生共存。将森林生态美学理论应用到城市森林建设与管理实践中,在城市环境向森林化方向发展的进程中,实现城市森林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提升,是城市森林建设与管理的新课题,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论城市森林生态研究框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城市森林的发展是人类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为使城市林业建设建立在高科技含量水平上,作者讨论了城市森林生态研究在城市林业建设中的地位、研究的对象及任务,初步提出了城市森林生态研究的框架及特点,以期引起讨论并推动城市森林生态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应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创森理念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分析未来城市发展需求,提出城市森林是继承与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城市绿化的高级阶段的思想;预测未来城市形态,提出以生态绿化空间为主体的未来城市空间"网状结构"以及从绿肺扩展为绿脉的观念和构建生态绿地网络的技术;从城市现阶段发展启动出发,根据实践案例,提出城市"生态-文化区"(ECD)概念以及点、带结合的ECD网络空间技术。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在阐明生态文明的理念、基本主张和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广州生态文明发展思路,为广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大力加强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城市林业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认为:城市园林与城市林业是同一载体(生态绿地)的不同门类,二者是"行业"与"产业"的关系。城市园林具有社会服务行业特点。城市林业是一个完整的区域性产业空间概念,发展战略应是从生态产业化逐步走向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综合产业群,在实现生态价值的同时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城市林业才能为城市园林的协同发展提供更多的游憩性绿色空间。    相似文献   

7.
作者考察并总结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沙巴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的民丹岛的城市生态绿化建设及沿海红树林保护等方面经验,倡导用生态群落理念推进广州市绿化建设,并"外为中用"结合广州实际,描绘了广州市生态绿化今后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然伦理支点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对自然的价值认识影响着人类对大自然采取行动的道义基础。重新寻找自然与环境的伦理支点,认清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在深刻的自我反思中建构城市生态体系,强调自然的伦理价值并以此为据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真正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9.
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阐述林业生态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于南京体现其国际人文绿都内涵、促进城乡居民素质提升、助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策;在明确主要建设内容的基础上,构建出由百里生态文化走廊、都市自然文化教育园、名花文化创意园三大载体组成的南京林业生态文化建设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0.
以无锡市城市森林总体规划为例,探讨因地制宜的特色城市森林规划建设战略;以创建特色森林城市为目标,以无锡市自然、文化和城市发展3方面为重要内容,提出依水建林、森林生态建设、森林生态网络建设和森林生态文化景观区建设4大规划战略。    相似文献   

11.
探讨美、生态、生态美、生态美学、森林生态美内涵,以及生态美学在中国古代生态美学、国外生态思潮与生态美学思想、生态美学实证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以浙江千岛湖为例,研究现代生态美学在森林经营中应用。千岛湖以森林生态为指导,大力恢复植被,以生态美学为目标,调整林分结构,从单纯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进而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林相改造及其森林生态修复,为当下高水平保护、高质量深绿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成为基于生态美学理念的森林经营实践示范区。  相似文献   

12.
低碳发展共识迫切需要“以竹代塑”的低碳设计理论。文章基于低碳转型的历史与趋势研究,提出了一种生态产品竹纤维餐具的创新优化设计方案,阐述了该设计方案在产品功能、加工技术和工艺以及美学等方面的特色,总结分析了生态产品设计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逻辑理路。该竹纤维餐具具有环保、低成本、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可作为食品包装用合成塑料的替代品。竹纤维餐具产品设计的目的旨在展示竹子在减塑消费和绿色发展中的突出优势,落实“以竹代塑”倡议,促进产业提升和减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水系周边植物的组成和结构对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的发挥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城市环城水系风景区植物配置现状的调查,提出了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兼顾景观效果的植物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以绿道建构城乡绿地生态网络是一种构筑完整连续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方法,其于结构、功能及系统层面建立起人类与自然保护之间的连接,是生态向着城乡演进的一种空间战略、发展模式与生态策略。文中侧重从生态视角解析绿道由本体、边缘区、影响辐射区3个要素构成,提出绿道在生态网络建构过程中体现出的统领性、生态性、系统性3大特性,并分别从其与城乡的空间形态演进、系统耦合关系及价值驱动机制3个方面分析绿道及绿网对于城乡发展的意义与价值,为探知、建构合理高效的城乡绿地生态空间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建筑构造变异和形体关系处理已不再是当今建筑界的关注焦点,人们更多将目光放在一个更持续睿智的建筑方式:发展集绿色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于一体的生态建筑。将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与建筑美学予以统筹考虑,在实现技术合理性的理性审美标准同时,综合兼顾建筑美学的感性层面。  相似文献   

16.
以林学、生态学和风景美学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打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为目标,通过科学设计,提出了"一带、三区"的总体绿化布局,以及不同类型区域的植物选择和造林模式。以实现该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从而带动提升整个城市森林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7.
借鉴国际森林风景管理系统构建和应用实践,是提高中国森林风景资源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公众对森林游憩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文中概述了美国森林风景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结构内容、特点、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该系统以科研成果和近40年的实践经验为依据,主要包括调查分析、规划设计、方案实施、监测评估4个步骤,强调融入生态系系统管理思想和公众参与,将在生态美学、城郊风景、场所感、动态管理、可视化和视觉模拟等方面不断优化发展。我国森林风景资源管理的观念、理论和技术基本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从中国实际出发、积极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加快中国森林风景资源管理系统研发步伐,对于提高我国森林风景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林优化改造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林资源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公园即将向公众开放对林木景观资源的质量和标准要求,针对存在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改造措施。通过对本公园人工幼龄林培育过程中,出现的林相单调,密度过大有碍森林赏景、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及阻滞森林健康演替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旨在优化提升森林美学等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汕头生态景观林带现状和树种材料进行调查分析,应用景观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森林美学等原理,初步选择适宜的生态景观林树种,根据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设计不同的树种配置模式,并对景观类型设计、营造林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推进广东省汕头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