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测定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的新方法。为了客观反映鹤壁市市域资源消耗与供给状况,本研究引入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分析了鹤壁市近10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0年期间鹤壁市人均生态足迹呈递增趋势,由2000年的1.373 7 hm2/人增长到2010年的4.342 0hm2/人,年均增幅21.6%。化石能源用地是鹤壁市人均生态足迹增大的主要原因。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0.299 0 hm2/人降至0.280 5 hm2/人,降幅6.2%。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之比由2000年的4.59:1增至2010年的15.48:1。鹤壁市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呈加剧趋势,其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2.
包头市昆区园林绿地服务半径为500m时,缓冲区人口密度为47.5m2/人,服务盲区人口密度为18.7m2/人;服务半径为2000m时,缓冲区人口密度为46.9 m2/人,服务盲区面积人口密度为12.5 m2/人。昆区园林绿地以500m服务半径分析得出的服务盲区高达1/3,以2000m的服务半径分析得出的服务盲区为17%,说明服务盲区所占比例较高。昆区可作为中心防灾的公园只有植物园一处,作为固定避难的公园,只有3处,还远达不到防灾要求,今后应加大一些面积较大的公园绿地建设。    相似文献   

3.
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中段西麓,总面积4570km2,总人口124.26万人,其中建城区面积42km2,人口46.13万人。境内大部分属于土石区,山谷纵横,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80%,仅有西烟、盂县、洗马堰等几块盆地。    相似文献   

4.
旅游干扰下风景区生态系统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风景区的游憩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对风景区生态系统格局、过程和功能的影响,归纳风景区生态系统作用机制,提出应用耗散结构理论调控风景区内的环境与人的相互关系,以保证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实现风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吉林市地处吉林省中东部,属长白山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450万人。    相似文献   

6.
以环境构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其功能挖掘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以及前人在设计的中的思想理念与聪明智慧。最终目的在于抢救传统文化,呼唤人们重温民族精神,重视和研究本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在对村落的规划设计,设计出更加适宜农村特色的户外空间及其环境构件。    相似文献   

7.
马塘村位于厦门市翔安区,地处洪塘、五显、新圩三镇交界处,三面环山,总面积1.8km2,全村65户275人,耕地面积8.13hm2,山地面积39.33hm2,常住人口1500人。    相似文献   

8.
城市住区户外(生态休闲)行为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行为场所观察法,利用定点观察和抽样采访的方法对城市住区户外空间中人的行为进行大量的调研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大量生活图片、数据表格来说明不同人群行为特征生活的丰富性,同时也对现代住区户外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对解决当前住区户外生活空间以及公共设施的设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泰国佛寺众多,故享有"千佛之国"的美誉。泰国6500多万人口中,佛教徒就占了95%,上到王室仪式、国民教育,下到普通百姓的生活,都与佛教密不可分,再加上泰国历代国王也都护持佛教,所以把佛教作为泰国国教,僧侣备受敬重,在社会各阶层有很大的发言权。在泰国,佛寺不仅是和尚生活、诵经,举办重大仪式和丧事的地方,还充当学校、按摩市、茶座等众多社会角色,成了独具特色、布局和装饰考究的佛教园林。文章主要就曼谷和清迈两地的佛寺进行探。    相似文献   

10.
濮阳林业生态建设与黄河生态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濮阳是黄河中下游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但也承载着由于过度索取带给黄河儿女的苦难,更见证了人与黄河母亲河和谐发展时期带来的繁荣与欢愉。这一切都源于大力开展的生态建设及其生态文化支撑。文章从地域文明发展基础上,介绍生态林业建设成就及黄河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化视角下的佤族巨龙竹文化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态文化的视角,从云南佤族自然崇拜观下产生的竹林和环境保护自觉行为、佤族种植竹子的传统方式等方面表现的巨龙竹文化现象,分析得出了佤族竹文化是充满着生态科学细胞的、与自然和人类共生共存、适用于现代社会的生态文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万木林”的生态伦理学思考——纪念建瓯万木林600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现代生态伦理学角度 ,分析建瓯万木林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渊源 ,初步评价了万木林在生态、经济及社会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并联系林业生产实际 ,指出万木林对人们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保护自然、提高生态意识及有关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启迪和警示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与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类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定位也在不断深入。目前,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逐渐成为人类共识,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在中国,执政党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明确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目标,最直接的标志就是山川秀美,因此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在总结生态文明的产生历程和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特点的基础上,就如何建设森林生态系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林莉 《广东园林》2009,31(4):63-66
在人们日益向往乡村田园风光、渴望回归自然的当代社会,乡村作为人与自然接触最为密切的地理区域,如何在景观建设过程中,保持其原有人文特色和自然生态,同时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省广州增城北部三镇乡村景观生态建设为例,分析乡村景观的生态特征,探讨乡村景观生态规划建设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东莞市大屏嶂森林公园的林相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育述  吴外 《广东园林》2007,29(Z1):33-36
随着市民的生活水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成为时尚,市民渴望森林进入城市,绿色进入家庭,健身游园的户外活动已成为时下人们一种共识和追求。市大屏嶂森林公园是我市目前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之一,是人们健身游憩和感受森林文化的好去处,也是人们回归大自然的生态绿洲。文章阐述森林公园林相改造工程中的一些技术措施和建议,为森林公园建设管理提供参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生态公园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途径之一。论文以乌审旗生态公园园区为对象,在分析生态园区资源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明确该生态公园建设要以生态防护、休闲娱乐、观光游憩和科普教育为目的,育绿、护绿、享绿三大建设分区为骨架,将生态园规划为沙生植物、旱生植物、果香、特色树木、草药和水生植物六个特色植物景观园区。  相似文献   

17.
张强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1):99-103
从自然保护区的定义出发,讨论了自然保护区在现实经济性、人类情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满足以及动植物自身权利的保护需要的利益追求中可能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利益和损害,论证了保护区居民的权利项,最后提出以法治原则、公益优先原则、合理补偿原则和社会参与原则来解决保护区的环境公益与居民个人利益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区保护地是世居民族基于当地传统生态智慧自发地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管理的实践产物,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文中通过梳理国内外社区保护地的缘起和发展脉络,指出其发展贯穿于当地世居民族的生态保护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社区保护地地位与作用的分析,阐明其在保护主体、保护方法、保护对象、保护动力、保护效果等方面均与自然保护地相补充,可多方位助力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对社区保护地由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构成的多元价值体系进行挖掘剖析,旨在提高认知深度,为后续保护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宜居城市绿化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绿化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城市绿化不仅能创造出巨大的生态效益,还能满足人们的亲绿需求,是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宜居城市的绿化要求足够的绿化面积,合理的绿地空间布局,科学、高效的绿化内部结构以及能够让人感到身心舒适的绿化感官效果。宜居城市绿化的最高目标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境界。    相似文献   

20.
戴娜 《林业建设》2014,(5):61-6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森林生态游已经成为当今人们休闲度假的一个主潮流。森林公园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以森林公园景区景点规划的理念与原则、森林公园景区的布局、森林公园景观序列的展开与景点的规划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森林公园景区景点规划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