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花生在不同间作果树下的开花结实、生长规律及产量状况。【方法】 以花育25号、花育33号、山花7号、山花9号为参试材料,分析花生在枣树、巴旦木2种果树下的开花结实、干物质积累、产量性状等指标。【结果】 (1)不同果树间作下花生主要开花时间在第10~27 d,枣树间作较巴旦木间作花生总开花量多;(2)红枣间作下花生根、茎、叶干重积累更快,幼苗期2种间作果树下花生营养生长表现一致,随生育期的进展,营养体与生育体比值(V/R)发生变化,苗期最大后逐渐减小;(3)同一果树间作下,不同花生品种间的主茎高、侧枝长差异显著,花育22号、花育33号较山花7号、山花9号更强壮;(4)枣树间作下花生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较巴旦木间作高。【结论】 红枣适宜间作品种为花育22号,巴旦木适宜间作品种为花育22号、花育33号,红枣更适宜与花生间作。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挖掘拜城县果园综合效益和经济潜力,达到果树与小宗作物互相增产,提高农牧民收入的目的。通过开展林果间作新型饲草引种试验,探索具有可行性和发展前景的林果间作饲草模式,为解决拜城县畜牧业冬春饲草短缺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发展山西花生特色产业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山西省花生生产发展较快,面积、单产稳定提高。全省花生生产在稳定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优质花生新品种、新技术;机械化播种、收获技术;逐步开展一些产后加工生产,运城、临汾、吕梁等地加快发展幼令果树套种经济效益较高的花生间作模式。为全省花生生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不同间作组合和间作方式对花生铁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田间条件下 ,通过分泌麦根酸能力不同的 5种禾本科作物 (大麦 >燕麦 >小麦 >玉米 >高粱 )分别与花生间作对花生铁营养影响的比较结果表明 ,5种禾本科作物与花生间作都能够改善花生的铁营养状况。尽管玉米、高粱分泌植物铁载体的能力低于麦类作物 ,但它们在改善花生铁营养的效应方面具有同样的作用 ,对于玉米而言 ,即使根分泌植物铁载体相对较少也足以改善花生的铁营养。在每一种间作种植中 ,间作方式II(禾本科作物∶花生∶禾本科作物间作的行数比为 2∶3∶2 )改善花生铁营养的效果明显地好于间作方式I(禾本科作物∶花生∶禾本科作物间作的行数比为 2∶6∶2 ) ,这主要是由于在间作方式II中 ,禾本科作物的根际作用对花生的影响远远大于间作方式I所致  相似文献   

5.
发展舍饲养殖,解决饲草是关键.国家实施禁牧措施后,秸秆成为邢台县发展草食家畜的主要饲草来源.邢台县每年玉米种植面积32万亩,年产玉米秸秆35万吨,目前处理利用率在36%左右,主要利用方式有青贮、微贮、氨化、丝化4种.玉米秸秆青贮后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且成本较低,是邢台县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6.
肃南县高寒牧区饲用玉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饲草种植是高寒牧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由于牧区耕地有限,种植的饲草品种单一、品质差、产量低,加之退牧还草和围栏禁牧等工程实施后草原面积相对减少,难以满足舍饲喂养家畜饲料日益增长的需求量,饲草种植和基地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提高饲用玉米栽培技术水平是提高饲草产量、品质,增加畜草储存量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开展高产优质饲用玉米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总结高产创建经验基础上,总结出肃南县高寒牧  相似文献   

7.
从花生种植带与果树行距的留法、深耕施肥、选用良种、适期早播、地膜覆盖栽培、叶面喷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果园间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以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在舍饲条件下家畜生产中的学术问题,交流在发展家畜生产,特别是东南亚各国舍饲家畜生产的成功经验;提高舍饲家畜的繁育、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促进畜牧生产的发展;增进各国人民和科学家之间的友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农业大学与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联合发起,于六月四日至十四日在北京农业大学召开国际舍饲家  相似文献   

9.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科学合理实施设施果树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空间和棚室资源,增加效益,已得到果农的认可和欢迎。本文通过试验选择适宜本地区果树间作的花生、洋芋、生姜等品种,筛选出在本试验条件下的优越品种。  相似文献   

10.
小麦、大麦与蚕豆间作对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小麦/蚕豆间作和大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间作与单作相比在耗水量及水分利用率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蚕豆间作全生育期耗水量比小麦单作和蚕豆单作低,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小麦/蚕豆间作在蚕豆分枝期耗水量比蚕豆单作低,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大麦/蚕豆间作全生育期耗水量比大麦单作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大麦/蚕豆间作在大麦分蘖期耗水量比大麦单作高,且存在显著差异。大麦/蚕豆间作各生育期及全生育期耗水量与蚕豆单作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间作小麦、间作大麦的WUE(水分利用率)比单作小麦、单作大麦高,但间作蚕豆的WUE比单作蚕豆低。  相似文献   

11.
为扩大饲草饲料来源,探索适宜冬春季种植的饲草饲料作物及牧草品种,进行了保山市牧草品种及种植方式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播组合中饲料油菜+1年生黑麦草表现最好,生物鲜产量最高;间作组合中饲料油菜+燕麦生物鲜产量较好;单播牧草品种中燕麦品种表现较好,其中燕麦02、燕麦03、燕麦0 6生物鲜产量较高;饲用油菜+大麦混播生物鲜产量高于间作。适宜在龙陵县镇安镇农田推广单播种植品种为燕麦02、燕麦03、燕麦0 6,混播种植方式的生物鲜产量较间作种植方式高。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近年来花生间作套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花生间作套种的意义和特点,总结了花生与不同作物的间作套种模式,提出今后花生间作套种应该加强间作花生选种研究、与间作物种竞争关系的研究、花生间作制度病虫害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莎车县巴旦木栽植面积大,随着树龄的增加,果树行间郁闭度增加,不适宜玉米等高秆作物间作生长。花生耐阴性较强,并且有根瘤菌固氮,可增加土壤地力,适宜替代玉米间作。阿热勒乡1村3.3公顷树龄12年已进入盛果期的巴旦木林果地间作地膜花生,每667米2鲜花生产量达563千克,干花生产量299千克。一、播前准备1.土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灌排水方便的优质沙壤土地块,前茬以小麦、辣椒、万寿菊、棉花等作物为宜,避免选  相似文献   

14.
通过优化种间关系对提高禾豆间作产量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单作大麦(B)、单作豌豆(P)和大麦间作豌豆(P/B)三种种植模式,在不施氮(N0)、施纯N 200 mg/kg·土(N1)和400 mg/kg·土(N2)三个施肥水平,探讨了大麦间作豌豆的种间关系及其产量表现,以期为豆科//禾本科间作系统氮素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氮间作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不施氮间作处理,且均大于1,说明施氮有利于提高间作优势;与相应单作相比,N0、N1和N2施氮水平下的间作大麦的产量分别提高了28.1%、61.4%和48.5%,间作豌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5.7%、24.2%和17.7%,间作优势明显。施氮提高了大麦相对于豌豆的竞争力,N1、N2水平下的间作大麦竞争力较N0水平下的竞争力分别增大了49.8%和95.2%。大麦间作豌豆的籽粒产量与大麦相对于豌豆的平均竞争力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该竞争力在0.4时利于间作籽粒高产;适度控制共生期大麦的竞争力可提高间作产量,大麦盛花期是最有效的调控时期,N1水平的施氮量是优化间作大麦和豌豆竞争力、获取高产的适宜施氮水平。  相似文献   

15.
果树复合群体高能高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原旱地幼龄果园间作种类、效益及其调控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幼果树套种不同的作物经济效益不同,且套种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随着果树成为果树复合群体的优势种而逐年降低;一般种植瓜菜、棉花、甘薯经济效益高,种植小麦、花生经济效益低  相似文献   

16.
1.1果园间作。为充分利用士地,建园初期,果树行间可种植花生、豆类等矮秆固氮作物,禁止种植高秆作物和秋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间作中大麦和蚕豆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的差异以及间作大麦与单作大麦土壤含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大麦苗期后期至抽穗期,蚕豆土壤含水量下降比大麦快。而在苗期前期和成熟期,大麦土壤含水量下降比蚕豆快。在大麦整个生育期中,间作大麦土壤含水量下降都比单作大麦快,尤其是在拔节至孕穗期下降最快。  相似文献   

18.
大麦/蚕豆间作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间作中大麦和蚕豆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的差异以及间作大麦与单作大麦土壤含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大麦苗期后期至抽穗期,蚕豆土壤含水量下降比大麦快。而在苗期前期和成熟期,大麦土壤含水量下降比蚕豆快。在大麦整个生育期中,间作大麦土壤含水量下降都比单作大麦快,尤其是在拔节至孕穗期下降最快。  相似文献   

19.
浅析饲草品质与牛发病的关系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伍清林,金兰梅饲草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饲草品质的优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家畜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如果家畜误食品质不良的饲草或饲草搭配不当,可能导致家畜发病甚至死亡.笔者对我省国饲草品质不良而引起牛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生产、科研、教学工作的需要,我们于1974年6月1日至6月14日对66头健康马、驴进行了八项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现报导如下供参考。材料被测家畜属于武威黄羊区、张义区四个公社,省农科院,兰字920部队直属连及校办教学畜牧站的役畜,被测家畜均为舍饲,并在本地区饲养三年以上。饲草为麦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