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研究地下洞室的形态及常用施工绘图技术,提出了参数驱动的地下洞室三维建模方法.该方法以数据库管理为依托,分析了常用施工洞室形态,提炼并建立其通用数学模型,将不同形态洞室进行参数化表达,使得施工洞室的管理由传统的文件数据结合拓扑结构管理转换为数据库参数管理,极大地降低了数据存储量,提高了用户修改洞室模型的效率;按照洞段的不同类型将洞室分割成若干洞段,采用改进的最短对角线法进行洞段三维建模,从而消除模型轮廓中心相距较远建模失败的问题;将洞段通过剪切及合并,形成完整的三维洞室模型.该方法最终成功应用到水电工程三维地质信息系统(GeoEngine),满足其不同形状地下洞室建模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引水隧洞施工中遇不良地质段时隧洞的塌方问题,通过对塌方段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和不良地质段延续的推测,确定了避开和绕过不稳定洞段的隧洞施工方案,结果确保了施工安全,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省了工程经费。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输水工程地下隧洞大理岩段,在洞室开挖过程中出现涌水及大面积滴渗水情况,从岩性、构造、地下水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查明多发涌水的基本原因。针对如何处理涌水问题总结治理措施,并提出具体的止水灌浆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4.
桑园水库电站工程在设计过程中,以创优质工程为目标,通过对坝体的精心优化设计,比原设计减少了7万多m3的砌筑方量,引水隧洞经过洞线优化缩短主洞及施工支洞的长度达140m,隧洞开挖采用光面爆破,使钢筋混凝土的衬砌段长度大大减少,节省了建设资金,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5.
美姑河坪头水电站深部发育白云岩岩溶砂化现象,地下硐室围岩岩体质量降低。以岩体完整程度、岩体结构特征、结构面状态的统计分析为基础,对白云岩岩溶砂化进行宏观分级及定性分析了岩溶砂化对岩体质量分级的影响。以引水隧洞为例,结合岩溶沙化区岩体结构特征对水电围岩岩体质量分级方法进行修正,提出以"岩溶砂化发育程度修正系数"为核心的围岩岩体质量分级模型。该模型评价结果与5号支洞、压力管道中平段施工支洞、蝶阀室交通洞、上室交通洞等现场施工实际揭示情况吻合度较高,适用性较好,可为地下硐室支护设计与施工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的1号勘探试验洞的工程地质条件,其特点是地层属于古老变质岩,岩性坚硬,节理及断层发育。隧洞施工过程中表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为裂隙密集带突涌水、断层带拱顶塌方和破碎带围岩大变形。隧洞突涌水主要发生在断层带、节理裂隙发育带及岩性接触带附近,建议以排为主,在限量排放的基础上进行注浆封堵、加固。塌方段主要发生在断层破碎带,受构造控制,围岩自稳能力差,提出采用超前小导管棚架超前支护、加密拱架支护、台阶法施工穿过破碎带的处理方案。围岩大变形主要发生在断层影响地带等软岩地段,建议加强拱架支护加固围岩。以上的建议处理方案均得到施工应用,效果良好。1号勘探试验洞不良地质现象成因的分析和处理措施的效果对附近正洞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引子渡水电站采用长引水系统一洞三机供水方式,由岸塔式进水口、引水隧洞、阻抗式调压井、压力钢管等组成。该引水系统线路长、建筑物复杂、洞室围岩稳定性较差。经过精心设计和合理的施工组织,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在施工中采用全断面液压针梁式钢模台车、反井钻、热墩粗等强直螺纹接头连接钢筋等施工技术和方法,确保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洞室的稳定,并成功实现了按期发电目标。  相似文献   

8.
特大断面导流隧洞施工过程受到工程所处围岩性质、地质条件的影响严重。在分析复杂特殊地质条件下特大断面导流隧洞的施工难点与存在问题基础上,分类总结了导流隧洞在不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开挖方法有超前导洞法、预留核心土法、台阶开挖法、分层分部开挖法,支护方法有联合支护和超前支护,并结合实际应用对以上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今后类似复杂地质特大断面导流隧洞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小断面长距离的马桑林隧洞的通风排烟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并在施工前期安排重要条件与之类似的石岗山支洞作为生产性试验洞段,最终得出切合实际的设计方案用于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在钻爆法开挖大型地下洞室的过程中,施工机械的配置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下洞室的施工程序和开挖方法。结合若干地下洞室开挖实例,分析了施工机械对地下洞室开挖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工机械对总体施工方案的影响是显著的,施工机械的性能直接影响了开挖程序的制定,而各种配套施工机械对工作净空的要求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尾水渠下游护岸边坡锚杆4种工艺性试验及抗拉拔力试验初步研究了松散地层(主要含砂卵砾层、碎石夹泥层、孤石层)中合适的注浆施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膏浆锚杆的单位耗浆量最低,整体密实度较好,拉拔力较高,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通过试验及工程施工证明,该技术符合质量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可在类似地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缓解彭水水电站坝基固结灌浆与坝体碾压砼快速浇筑的矛盾,拟在坝基进行无盖重固结灌浆,并在施工前进行了裸岩固结灌浆试验。介绍了这种新型的固结灌浆试验过程及灌浆效果,对其工艺特点、存在的缺陷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指出该灌浆工艺浅表层处理效果差,适用于深层基岩加固处理。而对彭水水电站坝基基岩特性进行分析后,认为需进行加固处理的部位主要为浅表层裂隙带,据此提出了裸岩固结灌浆不适合本工程坝基地质条件特点的试验结论。在此情况下,为克服裸岩固结灌浆的工艺缺陷,推荐了一种改良的无盖重固结灌浆方法:薄层砼表面封闭式无盖重固结灌浆法,生产性试验及施工效果均良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预灌浆在破碎和含水地层中具有的充填、压密、粘合及固化等改良岩体原有物理力学性能的综合作用。预灌浆的灌浆范围、灌浆压力p、浆液扩散半径R以及浆液配比等设计参数的确定具有关联性。对浆液材料的选择及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滑坡堆积体和复杂地质结构上建造防渗体。防渗体上游为湖相沉积软基,左右两岸存在滑坡及不稳定山体,并且库区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达1 640mm。考虑防渗体在不同工况下,对大坝典型断面渗流进行计算及评判。水库汛期实施及地下水位雍高等不利条件下,通过调整设计,改进施工工艺,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减少不安全因素,在设计和施工对策方面为类似地质结构和施工条件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生物注浆加固边坡,分析降雨入渗作用下微生物注浆加固土体的非饱和土-水特征参数,并采用Van Genuchten公式进行拟合,获得微生物注浆土体渗透函数的特征参数。利用MIDAS/GTS分析降雨入渗条件下,坡面加固边坡的非饱和土体,在流固耦合作用下的暂态孔隙水压力,并用于考虑基质吸力影响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根据设定的降雨情况,探讨了注浆边坡在不同降雨强度、不同降雨持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微生物注浆加固可以有效减小降雨入渗对边坡的影响,对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同加固方案、相同降雨持时情况下,降雨强度越大,边坡的稳定性越差,其中当降雨强度达到30mm/d时,所有加固方案的边坡处在失稳状态;降雨持时相同,随着注浆加固厚度的增加,坡体孔隙水压力负值区减少,边坡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6.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大岗山水电站尾水隧洞进行地震反应数值模拟,采用振型反应谱法,考虑了隧洞正常运行充水工况下的地震反应。模型为二维平面模型,采用plane 42单元划分网格,两侧宽度和底部厚度分别为隧洞宽度和高度的10倍,围岩类别为Ⅲ类,衬砌为C20混凝土,两侧和底边边界采用法向固定约束,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不同类别围岩下、衬砌弹模变化的情况下以及固结灌浆对衬砌应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岩类别的变化对衬砌应力和变形有较大的影响,而衬砌弹模变化或固结灌浆时,衬砌应力和变形的变化相对较小。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半干旱区玉米在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的生理响应机制.[方法]以华农887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全生育期设定4个灌溉定额:500(CK)、900(Q1)、1700(Q2)和2500 m3/hm2(Q3),开展了灌溉定额对玉米氮素积累、籽粒灌浆特性、叶片氮代谢酶活性、根系伤流强度和产量的研究.[结果]①玉米籽粒...  相似文献   

18.
邢路 《湖南农机》2012,39(3):251-252
文章以高喷灌浆在东湖水库坝基防渗处理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高喷灌浆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对同类工程有一定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牛头溪水库拱坝基础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构造较多且规模较大,由此带来坝肩稳定、基础不均匀沉陷、深层渗漏等问题。对此,因地制宜地设计采用抗剪键、置换混凝土垫块加锚筋,设置深孔固结灌浆加钢筋网等措施,施工简单,投资节省。经过二年多来的洪水考验,证明工程措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春小麦滴灌灌溉制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对宁夏引黄灌区滴灌条件下灌水对春小麦千粒质量、干物质转移和灌浆特征的影响展开研究。在总灌水量一致的条件下,分别设置增大三叶期、分蘖期和拔节期灌水量(W1)、增大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水量(W2)、增大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灌水量(W3)、各生育期灌水量平均分配(W4)和对照(CK)5个水量分配处理,研究春小麦千粒质量、各营养器官干物质转移量及籽粒灌浆特性。W3籽粒千粒质量最大,花后37 d其千粒质量为53.96 g,较CK大2.64%。W2的干物质转移总量、同化物转移总量和干物质转移对籽粒的贡献率均为最大,分别为0.67 g/株、2.992 g/株和22.165%。不同水量分配下小麦籽粒灌浆速率满足Logistic模型,经过水量优化分配,W2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提前0.366 d,虽然最大灌浆速率有所降低,但是通过增加快增期时间(增加0.15 d)和活跃灌浆期时间(增加2.35 d),可以显著提高籽粒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时穗粒质量较CK提高32.1%,该处理籽粒产量也达到最大,较CK提高6.88%。因此可以通过优化灌水量分配,增加小麦千粒质量,提高各器官对籽粒的干物质转移量及灌浆速率,进而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