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激蛋白在昆虫抵御温度胁迫和药剂胁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一条大豆蚜热激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2982 bp,含1个长度为205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8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多肽等电点约为6.30,分子质量约为77.8 kDa;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棉蚜Aphis gossypii HSP75同源性高达99.12%,属于hsp 75家族。我们把该基因定名为Aghsp75,已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为MN068810)。Aghsp75通过不同浓度吡虫啉药剂和不同温度胁迫成蚜后发现,经LC50吡虫啉浓度胁迫3、6和24 h时以及在LC30浓度吡虫啉胁迫12 h时该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经6℃处理6 h时以及36℃处理3 h和6 h时该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本研究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大豆蚜的抗逆过程,为利用分子生物技术手段防治大豆蚜提供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滞育过程中生理生化的变化特点,利用蒽酮比色法、甘油酶法、BCA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龄期非滞育、滞育灰飞虱若虫体内的总糖、糖原、海藻糖、甘油、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灰飞虱各龄期滞育若虫体内总糖、糖原、海藻糖、甘油、总蛋白和总氨基酸的含量与非滞育若虫存在差异。滞育若虫体内糖原和甘油的含量与非滞育若虫无显著差异,而总糖、海藻糖和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非滞育若虫,3龄滞育若虫体内海藻糖的含量为95.5μg/mg,是非滞育若虫的1.4倍;各龄期滞育若虫体内总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非滞育若虫,3龄滞育若虫体内的总蛋白含量最大,为0.68 g/L,是非滞育若虫的1.3倍。研究表明,灰飞虱滞育个体属于海藻糖积累型,并通过滞育系统调节生理生化习性以增强抗逆性,从而渡过不良环境。  相似文献   

3.
五种常用杀虫剂对灰飞虱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合理使用杀虫剂防治灰飞虱,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杀虫剂氟虫腈、吡虫啉、毒死蜱、三唑磷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灰飞虱3龄若虫的室内活性,并用LC50、LC75和LC,90测定灰飞虱的繁殖力.结果表明,经氟虫腈和吡虫啉处理的3龄若虫和成虫,所产的第2代若虫数均少于清水对照;而经毒死蜱、三唑磷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的3龄若虫和成虫,所产的第2代若虫数均多于对照,其中经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处理的3龄若虫所产的第2代若虫数最多,比对照多53.3%,极显著高于对照.在尼龙网隔离的水泥池内稻麦套作,接灰飞虱成虫后分别用氟虫腈39.9 mL/667m2和吡虫啉53.2mL/667m2处理,第2年的虫量仅为对照的33.5%和64.6%;而用毒死蜱59.9mL/667m2、三唑磷98.6mL/667 m2以及高效氯氟氰菊酯99.8mL/667m2处理,第2年的虫量分别比对照多1.73、1.35和1.93倍.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施氮水平水稻对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胁迫耐受相关生理物质的影响,解析氮肥影响白背飞虱寄主适应性的生理机制,采用室内笼罩饲喂法比较了取食不同施氮水平水稻的白背飞虱体内水、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甘油等生理物质含量差异。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取食较高施氮水平水稻(N200=施氮200 kg/hm~2)后,体内含水量显著高于取食未施氮水稻(N0)、低氮(N50)及中、高氮水平水稻(N150,N350);白背飞虱取食较低施氮水平水稻(N50),体内甘油含量显著高于取食较高施氮水平水稻(N150、N200、N250、N350);取食不同施氮水平水稻的白背飞虱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水稻的施氮水平对白背飞虱体内与低温胁迫耐受相关物质水和甘油的含量有影响,而对其体内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寄主植物水稻以及取食水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影响,利用CO2光照培养箱模拟现有大气CO2浓度(400μL/L)和升高水平CO2浓度(800μL/L),测定CO2浓度升高后水稻营养成分和抗虫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取食水稻褐飞虱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变化。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显著影响水稻营养成分和抗虫物质含量,并对褐飞虱卵发育历期、5龄若虫发育历期、若虫总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有显著影响。与现有大气CO2浓度处理相比,CO2浓度升高后水稻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7.01%和48.07%,而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44.45%,水稻茎秆中可溶性糖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5.32%和120.69%,总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28.97%。CO2浓度升高后水稻叶片中茉莉酸、水杨酸、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分别显著增加70....  相似文献   

6.
尖钩宽黾蝽不同翅型成虫的生殖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研究了尖钩宽黾蝽不同翅型成虫的生殖力,试验结果表明,尖钩宽黾蝽无翅型成虫和有翅型成虫如果取食褐飞虱低龄若虫时,在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卵历期,卵孵化率及雌,雄成虫寿命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如果取食白背飞虱低龄若虫时,无翅型成虫的产卵量显著高于有翅型,但在其他几个方面则无显著性差异,最后比较了尖钩宽黾蝽不同翅型的生殖指标。  相似文献   

7.
麦长管蚜自然种群结构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观察了麦长管蚜在小麦拔节期一成熟期种群结构的动态.结果显示,麦长管蚜在种群发展过程中世代重叠,内部组成结构是一个有翅型与无翅型、成虫与若虫并存的混合体;各组分占种群的比例不均等.并随着小麦生育期和麦蚜种群发展过程而变化.在小麦乳熟期,翅型和虫态结构的比例表现为有翅型高于无翅型.若虫低于成虫.在其他生育期,则有翅型低于无翅型,低龄若虫>成虫>高龄若虫.结果表明,麦长管蚜内部结构的比例动态与小麦生育期关系密切,其组成结构特征直接反映了麦长管蚜种群的兴衰.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对葡萄幼苗4种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黑比诺(Pinot Noir)为试材,盆栽方法测定水分胁迫下葡萄幼苗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葡萄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增加,并且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整个水分胁迫过程中,赤霞珠脯氨酸的含量相对于对照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黑比诺,丙二醛的增长幅度低于黑比诺;水分胁迫使赤霞珠和黑比诺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哒螨灵对三种害虫的毒力比较及其应用潜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明确杀螨剂哒螨灵对B型烟粉虱、水稻灰飞虱和黄曲条跳甲等3种害虫的毒力和扩大其使用范围,采用玻管药膜法测定了哒螨灵等药剂对B型烟粉虱和水稻灰飞虱成虫的毒力,用浸渍法测定了哒螨灵等对B型烟粉虱若虫和黄曲条跳甲的毒力.结果显示,哒螨灵对烟粉虱成虫和水稻灰飞虱成虫的毒力最高,触杀LC50分别为0.952 mg/L和0.252 mg/L;哒螨灵对B型烟粉虱若虫的触杀LC50为43.148 mg/L,其毒力较啶虫眯和吡虫啉低,与烯啶虫胺毒力相当,但较吡丙醚毒力高近1倍;哒螨灵对黄曲条跳甲的LC50为195.123 mg/L,其毒力低于毒死蜱,但高于啶虫脒和吡虫啉.表明哒螨灵不仅对B型烟粉虱和水稻灰飞虱成虫毒力高,对烟粉虱若虫和黄曲条跳甲的毒力也较高,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氮水平对黄瓜蚜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氮水平处理,研究瓜蚜Aphis gossypii生殖力、黄瓜叶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探讨施肥水平与蚜虫繁殖的关系。结果显示,高氮水平(210、280mg/L)处理瓜蚜生殖力明显高于低氮水平(70、140mg/L)处理,其中140 mg/L氮水平处理,蚜虫的内禀增长率、单雌平均每日产仔量、净增值率等最低,种群数量增加量最小;不同氮水平处理黄瓜叶片内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有明显变化,随着氮水平增加,16种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蚜虫内禀增长率与叶片内游离氨基酸增加量和对照增加量的比值呈现正相关,与可溶性糖的含量呈负相关,且均达到显著水平。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通过改变叶片内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而影响蚜虫的繁殖和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在扬州市邗江区1块50 m×105 m的稻田做网格取样调查,利用地统计方法对灰飞虱成、若虫的时空动态进行了初步分析.在14次调查低龄若虫、高龄若虫和长翅成虫拟合得到的变差函数模型中,符合球状模型、指数模型和高斯模型的分别有20、13和9个.大多数数据各向异性显著,且方向与水稻行方向密切相关.与若虫相比,成虫的各向异性表现出很强的随机性;大部分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中等或较弱,其中低龄若虫的空间结构受成虫产卵行为影响而表现无规律,高龄若虫的随机性强度与密度成负对数曲线相关,长翅型成虫则随机性一直很强.对其时间序列上的克立金插值图分析得出,施药对飞虱田间分布的影响显著.若虫的分布情况相对稳定,长翅型成虫则在高峰期有扩散的现象.成、若虫在空间结构和田间分布上的特点主要是由其自身行动能力所决定,而成虫产卵和施药等也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绿盲蝽为害不同时期桃树的应激反应发生发展过程,采用生化测定方法分析了桃树上、中、下部不同受害程度叶片内的可溶性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防御性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绿盲蝽为害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受轻度为害的桃树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由28.61 mg/g减少至19.21 mg/g,蛋白质含量由1.29 mg/g先增加至2.01 mg/g,后减少至1.66 mg/g,游离氨基酸含量由0.49 mg/g增加至0.72 mg/g;而受重度为害的叶片内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均先减少后增加,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先增加后减少。防御性酶活性随绿盲蝽为害程度的加重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受轻度为害的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所升高;而受重度为害的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说明不同位置桃树叶片对绿盲蝽的为害胁迫产生了应激反应,通过调整其体内各种防御性物质的含量,对绿盲蝽为害产生诱导抗性,且与为害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树干注药对柳树叶片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种注干液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虫啉·敌敌畏和敌敌畏·氧乐果)树干注射后对垂柳叶片内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药剂树干注药后均可导致垂柳叶片内可溶性总糖及纤维素含量下降,下降程度与药剂种类及注药后时间长短有关。吡虫啉对可溶性总糖含量影响最显著,药后 6 d下降了28.31%;敌敌畏·氧乐果对纤维素含量影响最显著,药后 6 d下降了19.16%。4种药剂注药后短期内均可导致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下降,但随处理时间延长其含量又明显上升。其中吡虫啉对叶绿素含量影响最显著,药后15 d升高了21.31%;敌敌畏·氧乐果对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影响最显著,药后15 d分别上升24.94%和 20.32%。  相似文献   

14.
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长、短翅型褐飞虱对烯啶虫胺、环氧虫啶、呋虫胺、噻虫嗪、噻虫胺、吡虫啉、毒死蜱、敌敌畏、噻嗪酮、异丙威、吡蚜酮和醚菊酯的敏感性,并对其体内解毒酶活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长翅型与短翅型褐飞虱若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噻虫嗪、噻虫胺和吡虫啉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长翅型比短翅型更敏感;相反,对于有机磷类杀虫剂毒死蜱,短翅型褐飞虱则更敏感;2种生物型对烯啶虫胺、环氧虫啶、敌敌畏、噻嗪酮、异丙威、吡蚜酮和醚菊酯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解毒酶相对比活力测定结果表明,长翅型褐飞虱若虫酯酶比活力显著高于短翅型,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比活力显著低于短翅型,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褐飞虱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西花蓟马为害对菜豆叶绿素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西花蓟马不同虫口密度(0~40头/叶)为害菜豆叶片不同时间(2~8 d)后,对菜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虫口密度的增加和为害时间的延长均能引起菜豆叶片内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其中叶绿素含量随取食时间的延长和虫口密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趋势相同,不同虫口密度处理下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在相同处理时间下均随虫口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同一虫口密度下均随取食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为害前期(2~4 d)随虫口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为害后期(6~8 d)其含量在各虫口密度下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药膜法测定了辛硫磷对枸杞木虱不同发育期若虫和成虫的毒力,同时测定了辛硫磷对不同龄期枸杞木虱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抑制作用及酶的动力学常数。结果表明:辛硫磷对枸杞木虱的LC50值随若虫龄期的增大而升高,至成虫期再相对降低,其对5龄若虫的LC50值为0.995 mg/L,是对1龄若虫LC50值(0.047 mg/L)的21.2倍。辛硫磷对不同龄期枸杞木虱羧酸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I50值及酶的Km和Vmax值也均随着试虫龄期的增大而升高,至成虫期则I50值稍有降低。研究表明,辛硫磷对枸杞木虱的毒力与对其羧酸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间存在密切关系,利用辛硫磷防治枸杞木虱时,以选择龄期较低时用药为宜。  相似文献   

17.
钙对NaCl 胁迫下玉米幼苗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钙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Ca2 (4 mmol/L)供应能有效促进玉米生长,抑制叶绿素含量降低,降低细胞膜透性,提高玉米叶片和根系中的SOD和POD活性,随着Ca2 浓度增加根系中CAT活性增加,叶片CAT活性有所下降。增加Ca2 浓度,根系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先升高(2~4 mmol/L)后降低(6mmol/L)趋势,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随Ca2 浓度增加而降低。表明适量的Ca2 供应可提高玉米幼苗耐盐性。  相似文献   

18.
怎样巧防葱蓟马罗林钟(四川省合川市科学技术协会631520)葱蓟马,又叫棉蓟马、小白虫。它主要为害大葱、小葱、洋葱、大蒜、韭菜等。它的成虫和若虫体形相似,体小。肉眼不易看见,体色都为浅黄色。但成虫有翅,若虫无翅或仅有翅芽。它的成虫和若虫都以刺吸式口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干旱及复水对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碳氮物质转运影响的生理机制,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干旱胁迫、旱后复水过程中马铃薯叶片与块茎中碳水化合物、氮素同化物以及碳氮转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显著增强,增幅为54.9%,可溶性糖与蔗糖含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84%、25%;块茎蔗糖与淀粉含量显著下降,分别降低25%、11.8%。复水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较小,叶片SPS活性仍保持较高水平;块茎中蔗糖合成酶(SS)活性下降6.25%(P<0.05),蔗糖与淀粉含量分别增加21.8%、29.8%。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下降49.3%,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叶片游离氨基酸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29.4%、38.4%,全氮含量降低13%;块茎中游离氨基酸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16.8%、270.9%。复水后叶片中NR与GS活性高出对照3.5%、12.1%,叶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以及全氮含量仍保持较低水平;块茎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增幅分别为24.6%、178.4%,全氮含量增加,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干旱胁迫显著阻碍了马铃薯碳水化合物与氮素同化物的合成与转运,使马铃薯叶片碳水化合物积累,但干旱促进了氮素向块茎转运,块茎中的碳氮比下降;复水后马铃薯植株能够快速修复干旱胁迫造成的损伤,表现为块茎中淀粉含量增多,块茎碳氮比增加。  相似文献   

20.
稻纵卷叶螟成虫迁飞与能源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0~1981年研究了稻纵卷叶螟成虫迁飞能力与体内粗脂肪含量的关系,以便阐明其成虫迁飞的生理机制,其结果如下:1.种群不同虫源类型间的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迁出型的含量高于本地型,而迁入型含量最低,其含量百分率分别为45.86±1.80%、33.58±0.95%和17.90±3.77%。2.成虫的粗脂肪含量随年龄而有波动,而且在迁出型与本地型之间有明显差异,迁出型成虫在羽化后7天内,体内粗脂肪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而本地型则在前期粗脂肪含量上升,而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含量逐渐下降。3.吊飞试验证明,蛾子的持续飞行,不但可大量消耗脂肪含量,而且也大大促进了卵巢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