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死亡原因仔猪死亡由诸多因素引起如营养、环境卫生周养管理,疾病,应激等。1.1营养因素由母猪的因素引起乳仔猪营养缺乏:奶汁量减少,母猪因饲料单一,缺乏营养或发霉变质,母猪因病,如子宫炎、乳房炎、胎盘炎等生殖道疾病和其它疾病;母猪的品种如高产母猪因胎次增多,运动减少奶计减少或产仔少,奶计过多等都可引起仔猪死亡。仔猪本身营养缺乏,如缺硒致水肿或白肌病,缺铁导致贫血,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而引起的营养代谢性疾病,有的因继发感染而引起发病死亡。1.2机械。比因素门)被母猪压死,多发生在产后一周内,由于…  相似文献   

2.
二、死亡原因分析: 1 压死 母猪压死在统计中占有19.6%的比例,说明母猪压死是仔猪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一些青年母猪的母性差;初生仔猪的行为能力低下;母猪在饲喂期间的姿势改变;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均可使仔猪经常被母猪压死。守产人员的责任心直接关系仔猪压死比例。 2 弱死(饥饿) 弱仔死亡在猪场中占很大有比例,在很多猪场中,特别是集约化大型猪场,对弱仔的控制也一直是一个难题。弱仔的产生主要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猪场的收益主要由母猪和仔猪生产成绩决定。母猪的生产成绩通过窝产仔数、初生窝重、断奶仔数、断奶窝重和每年分娩窝数来体现。一方面,仔猪断奶成绩受母猪泌乳量的影响,乳汁的质量决定了断奶重、断奶存活率;另一方面,仔猪断奶后生长速度决定了上市时间或配种体重。母猪泌乳期间,20%~30%的仔猪死亡与营养缺乏有关,在死亡仔猪中20%~50%是由母猪压死引起(Fahmy和Benard,1971),而压死的部分仔猪也是由营养不良引起活力低下所致。  相似文献   

4.
<正>1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分析1.1冻死、压死、踩死、饿死由于饲养管理不良,保温条件差造成仔猪冻死;或由于母猪母性较差,或产后少奶、无奶,乳头损伤,产后食欲不振或产后患病等原因造成仔猪饿死;或由于环境不安静,导致母猪脾气暴躁,加上弱小仔猪不能及时躲开而被压死、踩死。  相似文献   

5.
安翠花 《中国猪业》2010,5(12):40-40
1仔猪被母猪压死、踩死的原因1.1环境因素仔猪刚一出生难适应较凉的周围环境,为了防止受寒,仔猪用母猪的腹部取暖,易造成受压死亡。高温季节母猪频繁翻身也易导致仔猪受压死亡。1.2母猪产后疲劳或疾病因素因母猪肢蹄有病疼痛或产后疲劳,  相似文献   

6.
断奶前仔猪死亡率高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断奶前仔猪死亡的原因分析1.1假死原因有母体子宫痉挛性收缩,胎盘血循环减弱或停止,引起胎儿血氧供应不足;分娩时胎儿排出受阻,脐带被挤压或缠绕断裂,过早停止血氧供应;仔猪呼吸道不通畅或堵塞而发生窒息;仔猪产出后,被母猪压迫其头颈及全身而致假死;冬季仔猪产出后,由于气温过低受冻致死。1.2压死母猪母性不强,或产后母猪生病,导致脾气暴燥,加上弱小仔猪不能及时躲开而被母猪压死或踩死。有时猪舍寒冷,垫草太厚,仔猪躲在稻草里,也容易被母猪压伤或压死。1.3冻死初生仔猪对寒冷尤为敏感,它的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  相似文献   

7.
影响初生仔猪成活率的原因:一是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疾病导致的流产、早产、胎儿自溶、死胎,导致的死亡。二是仔猪出生后的护理。陆良县规模化养猪生产中,仔猪出生时的接生,由于护理不及时而导致的(压死、冻死、饿死)死亡。  相似文献   

8.
1哺乳期子猪死亡原因分析1.1冻死初生子猪调节体温的生理机能不完善,加上被毛稀少和皮下脂肪少等因素,在保温条件差的猪场常因寒冷而被冻死。1.2压死、踩死母猪母性较差,或产后患病,环境不安静,导致母猪脾气暴躁,加上弱小子猪不能及时躲开而被母猪压死或踩死。有时猪舍环境温度低,垫草太厚,子猪躲在草堆里,或是子猪在母猪腿下、腹下躺卧,也容易被母猪压死或踩死。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仔猪出生后的损失和死亡有85%发生在30d以内,其中前7d死亡的常占到60%左右.死亡原因有被母猪压死、冻死、饿死或发生下痢、感冒等疾病.可见,搞好仔猪出生后前7d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是提高仔猪育成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养猪生产中,造成仔猪死亡的原因很多,只有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有效地措施,才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1 因母猪踩压死亡 踩压死亡的仔猪占总死亡数的三分之一,居首位.仔猪被母猪踩压死的日龄,6日龄以内的占80%.其原因包括母猪产后体质虚弱,膘情过肥、乳房膨胀、起卧不便;有的母猪护仔性差,易受惊吓;圈内垫草过长,初生仔猪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反应未建立正常关系,喜藏在草堆内,被母猪踩死.  相似文献   

11.
养猪业在一定规模条件下,提高母猪生产力是增加利润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购买廉价饲料和高价出售猪肉,虽然也是影响养猪业收入的重要因素,但受市场影响大,仅靠养猪业自身努力较为困难。为此,本文就哺乳期母猪和仔猪的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仔猪死亡的原因据松本等(1988)调查,哺乳期仔猪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压死和饿死,分别占死亡总数的42.6%和23.8%。另外,烂舌死亡的占10.6%,疾病死亡的占8.6%,其它原因死亡的占14.4%。在整个哺乳期死亡仔猪中,60.8%死(?)出生3日内。农林水产省1986年在9个县级畜产试验场进行实地调  相似文献   

12.
造成仔猪在分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是母猪体重过大,仔猪不易产出,分娩的时间过长;二是母猪年老体弱,分娩无力,仔猪产出困难;三是仔猪脐带断得过短或拉扯过猛,引起流血不止、失血过多;四是对产后假死的仔猪未及时抢救,使其窒息死亡;五是无人接产,造成刚产下的仔猪被压死、冻死,或出粪口未堵塞,仔猪从出粪口爬进粪坑被淹死等。针对这些原因,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1淘汰体重过大和年老体弱的经产母猪要选留身体健康、母性较强、体重适中的青壮年母猪作种用。2加强妊娠母猪的保胎特别是对已配种的年老体弱的母猪,更要加强…  相似文献   

13.
仔猪出生后的死亡,大多发生在30d以内,尤其是第一周死亡的常常占到整个死亡数的60%左右。原因主要是初生仔猪被母猪压死,或因饲养管理不当,或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差,发生仔猪黄痢、感冒等病而引起死亡。可见,搞好仔猪出生后第1周的饲养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是提高仔猪育成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哺乳仔猪成活率的高低,是关系到增加繁殖母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根据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采取有效地管理措施,可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1加强保温防冻工作对于刚出生的哺乳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被母猪压死或冻死是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在出生后3日龄以内,在寒冷环境中仔猪行动不易繁,钻草堆或扑在母猪腋下,易被母猪压死。寒冷易使仔猪发  相似文献   

15.
营养对泌乳母猪乳腺发育的调控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仔猪出生后的0~7 d死亡率最高,断奶前仔猪死亡原因来自母猪因素,如营养供给不足或被压死等。而且由于母猪营养问题使产奶量下降或乳成分变化,导致新生仔猪仅获得一半遗传生长潜力,限制了仔猪遗传生长潜力的发挥。泌乳期乳腺的发育与泌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改善  相似文献   

16.
仔猪生长的良好开端是整个养猪生产的成功关键。有关研究证明:在所有死亡仔猪中,65%死于产后的4d内,而其中的一大半是因母猪压死仔猪等造成。所以给予新生仔猪更多时间的护理,加强其饲养管理是仔猪能良好生长的关键,也是养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要做到这点,必须过  相似文献   

17.
张金辉 《猪业科学》2022,39(1):24-24
限制母猪在哺乳期的束缚时间可以提高猪的福利、健康和产奶量;将母猪更多的时间置在猪栏中增加了其应激,影响其后代的生长性能. 在室内生猪生产中,母猪在哺乳期通常被限制在"产仔栏"中.这个产仔栏允许母猪站立和躺下,但在其他情况下,母猪的活动受到限制(图1).产仔栏的设计是为了限制由于母猪躺卧活动出现挤压现象,而导致仔猪的死亡...  相似文献   

18.
仔猪哺乳期死亡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导致养猪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分析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哺乳期死亡,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哺乳期仔猪死亡原因分析  1.冻死。初生仔猪对寒冷的环境非常敏感,尽管仔猪有利用糖元储备应付寒冷的能力,但由于其体内能源储备有限,调节体温的生理机能不完善,加上被毛稀少和皮下脂肪少等因素,在保温条件差的猪场,寒冷可冻死仔猪,同时,寒冷又是仔猪被压死、饿死和下痢的诱因。  2.压死、踩死。母猪母性较差,或产后患病,环境不安静,导致母猪脾气暴躁,加上弱…  相似文献   

19.
李正双 《中国猪业》2019,14(5):91-94
仔猪哺乳期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阶段。为探究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仔猪成活率。通过对25户养殖户哺乳仔猪死亡原因调查分析,发现造成哺乳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疾病、冷冻、饿死、压死等,针对死亡原因提出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仔猪护理及疾病综合防治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仔猪从出生到断奶的死亡率在1.8%左右,而在从这些死亡的仔猪中,第1周内的死亡率占85%以上。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压死、冻死、饿死和下痢。因此,做好仔猪生后1周内的护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