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翠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35-5936,5997
分析了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即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共享程度低,资源分散、分布不均、相互之间没有交叉。介绍了信息化对农村物流体系的重要性:一是物流系统计划决策以信息为依据;二是物流系统整体效益的提升以信息为基础;三是物流传输方式以互联网为载体。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盲目性、分散农业经营风险、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5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农村物流体系的必要性。基于此,提出了完善基于农村信息化的农村物流体系的5点对策:一是深化政府信息化意识;二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信息系统;三是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四是促进农村信息资源整合;五是建立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焦瑞  余晓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202-13204
介绍了我国农村物流季节性、分散性、多样性的特点,发展农村物流具有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农产品成本、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农村物流起步晚,发展较快,物流总量大,农村物流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信息化发展迅速;但尚存在不少问题,如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水平低,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低,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低。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对策: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培育农村物流市场主体;大力培养现代农村物流人才;提高农村物流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刘德军  张广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01-5703
在对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及技术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需求和供给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为我国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侯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438-16440
概述了辽宁省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辽宁省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辽宁省农村物流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电子商务在农村深入发展,农村物流配送出现了关键性问题:物流下乡配送体系不健全,配送服务成本高,配送信息化程度不高农村网购消费水平低。改善农村电商物流下乡现状,需要加快建设农村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培育农村电子商务的配送主体和提高物流下乡的信息化建设,另外还可以借助无人配送等来创新物流下乡配送模式。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对于任何一个行业都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信息化更是物流业的基础,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必然要求。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物流信息化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该文阐述了我国物流信息化的意义,分析了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对策,以实现社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中海物流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分析了中海物流的信息化系统。指出物流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通过中海的信息化建设成功的经验给其他物流企业一些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本研究从江苏省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物流信息化进程中的瓶颈,绘制了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流程图,并针对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合理性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对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运营有所帮助,进一步推动江苏省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物流对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解决大市场与小生产之间的矛盾现实意义,分析了农村物流中存在的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物流专业人才短缺、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宏观管理和微观运作两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推进农产品物流信息化 建设“数字安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是农业大省,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而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本文针对安徽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现状,分析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利因素,并就如何开展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理现状及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森林  王洁  郭洪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471-19473
利用系统工程的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河北省农村生活废弃物物流系统进行了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的建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种废弃物物流处理模式。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出适合河北省农村生活废弃物物流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政务村务、公共服务的全过程。首先对河北省农村信息化服务方式的发展以及应用情况进行总结,然后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律进行分析,给出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影响四川丘陵地区农民增收的物流因素,认为农民物流自组织体系不健全、农村物流信息化发展滞后、农村物流市场主体比较单一、农业区域市场建设滞后、农业供给侧矛盾、农村物流方式单一落后是制约农村物流发展的因素,进而影响农民增收,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农村物流的对策:应该加大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特色农业,建立区域性农业市场、大力发展农业物流,实现农产品物流增值、大力发展农业经纪人队伍,扶持农民销售合作社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鲜活农产品物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北省是鲜活农产品生产大省,完善的鲜活农产品物流对河北省农村的繁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了河北省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鲜活农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信息体系建设,拓宽销售渠道,发展储藏保鲜设施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物流是指农产品实体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流动过程。目前,中国的农产品物流由于主体较小,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原因,还普遍存在物流成本高、流通损耗严重等问题。中国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重点从提高主体组织程度、实现物流设施和运作的信息化、加大政府扶持等方面切实提高农产品物流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农村产业日益兴起。农产品的供给压力日益增加。然而农村物流存在信息网络不全,流通环节冗杂,供应链不完善等问题,新零售模式提供了全新的农产品的销售方案,反向刺激了农村物流的转型,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以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并使其朝着信息化、智能化、全方位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包括产前、产中、产后3个环节,目前新疆地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发展良好,但是产后高损耗问题比较突出。结合新疆地区农产品损耗现状,分析了导致农产品高损耗的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农村信息化等关键环节,进而提出了降低损耗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离不开农业物流的支持,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业发展由于信息化程度差,流通梁道不畅,商品流通体制没有搞活,专业性的物流人才匾乏,农业物流系统运行效率依然低下。针对目前农村农业物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农业物流系统运行效率低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电商物流基础设施条件、信息技术、电商物流管理及运作能力、服务链参与主体业务能力、政策环境等影响甘肃农村电商物流融合发展的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电商物流基础设施,推进信息化程度,培养专业人才,提升电商物流管理运作水平,优化农村电商物流融合发展环境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和效益四个方面分析信阳市信息化与物流产业融合现状,在此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发展经验,指出信阳市信物融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