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和转移与制度变革关系密切,由于存在一些制度障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要顺利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首先改革和完善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农业平均效益低于社会平均效益,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就是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上。一直以来,许多地方提法较多的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即把农民外出打工作为主导方向.但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有较大难度。  相似文献   

3.
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制度创新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但因受众多制度因素的制约而步履艰难。通过分析现有制度的不足,阐明制度创新的角度和方向,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一种必然的经济和社会现象。这种状况,虽然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但是,不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会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是新形势下,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得知,一方面通过就地转移的方式大量转移剩余劳动力很困难;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往大中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大、中城市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地降低。因此通过农村城镇化建设,把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小城镇转移模式在吸收剩余劳动力上具有独特优势,建议通过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和转移现状,从制度环境的角度探究了在强大的动力支持下制约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并提出具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目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且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路径依赖”,与转移路径配套运用的政策制度滞后。已有路径已无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高效转移,无法带领农民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陷入困境。创新转移路径势在必行。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的疏导治理出发,力图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得到突破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兼业性和不彻底性、就业环境亟需改善、转移速度逐渐减缓的突出问题,并在转移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究其原因: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社会保障不到位、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乡镇企业发展受阻等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对策是创新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探索更加灵活、更加适合于农民工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服务,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引导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乌兰察布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城镇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农业科技和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城市的快速发展,宽松的社会环境和生存空间,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现状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现阶段乌兰察布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季节性的,在农忙季节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即使外出打工人员也有相当数量的人要回乡播种创收,农闲季节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2005年上半年,乌兰察布市农村输出劳动力308744人,占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扩大农业内部就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发展农民劳务输出等对策,从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