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天牛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和标本保存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亮魁  王文凯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869-4872
[目的]为天牛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不同提取方法(饱和NaCl法、CTAB法、SDS-蛋白酶K消化法)从不同保存条件下天牛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比较不同保存条件和不同DNA提取方法对DNA提取质量的影响,探索天牛标本的最佳保存方式和最佳DNA提取方法。[结果]不同方法提取的DNA质量有明显差异。CTAB法和SDS-蛋白酶K消化法提取的DNA质量较好,条带清晰完整,无降解和RNA污染。但饱和NaCl法的提取效果较差。天牛标本的最佳保存条件为在-80℃条件下无水乙醇浸泡。CTAB法提取的天牛基因组DNA能扩增出稳定清晰的多态性片段。[结论]CTAB法提取的天牛DNA质量最好,可直接用于PCR扩增。  相似文献   

2.
为适宜AFLP分析的昆虫基因组DNA提取提供参考,应用SDS法和异硫氰酸胍法对鞘翅目昆虫稻水象甲的无水乙醇浸泡标本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异硫氰酸胍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浓度高、纯度好,电泳带型清晰完整,适合于稻水象甲AFLP分子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3.
马鹿粪便样品保存方法对DNA提取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冷冻法采集、保存马鹿粪便DNA样品,并将冷冻保存、乙醇浸泡保存和干燥后保存的样品进行DNA提取测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冷冻保存法保存的马鹿粪便样品DNA提取的质量明显优于酒精浸泡和干燥保存方法,此方法采集和保存简单,试验省时、经济,可应用于寒冷地区冬季各种动物的粪便取样。  相似文献   

4.
以蜘蛛标本为实验材料,在研究前人的DNA提取方法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后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蜘蛛标本DNA提取的方法,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蜘蛛分类、鉴定和亲缘关系等方面上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3种禽血抗凝剂效果及其对DNA提取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3种不同血液抗凝剂对禽血抗凝,提取新鲜的和经冷冻保存一段时间后的抗凝血DNA,运用紫外分光法、凝胶电泳和PCR扩增技术检测提取的DNA样品质量,探讨不同抗凝剂的抗凝效果及其对提取DNA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抗凝血提取的DNA纯度和浓度相近。新鲜抗凝血比冷冻保存一段时间后的抗凝血提取的DNA质量好。ACD抗凝血在冷冻一段时间后出现凝血块,EDTA抗凝血液放置时间过长也影响抗凝效果,但两者在加入裂解液后则可长时间保存。75%乙醇抗凝剂抗凝效果较好,可长时间保存,适合远距离采血。由3种抗凝禽血提取的DNA分子片段完整,能满足常规分子生物学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简便烘干在水稻叶片DNA大量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烘干法替代液氮冷冻法研磨水稻叶片提取DNA的可行性,首先比较50℃低温烘干法与液氮冷冻法研磨水稻叶片提取DNA的扩增效果,然后进一步分析不同温度(50、60、70、80、90℃)烘干水稻叶片研磨提取DNA的扩增效果,筛选最佳的烘干温度。结果表明,水稻叶片在50~70℃下烘干磨碎所提取的DNA均能进行有效扩增,以50℃效果最佳,其与液氮冷冻法研磨叶片提取DNA的扩增效果无明显差异。水稻叶片烘干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及实用性强等诸多优点,在DNA大量提取中可较好地替代液氮冷冻法对叶片进行制备,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小蠹科昆虫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分别以单头削尾材小蠹、削尾材小蠹足部肌肉组织以及多年75%酒精浸渍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的酚仿抽提法、改良的CTAB法、SDS法及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即磁珠法)4种方法提取小蠹基因组DNA,对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分光光度值的测定以及COⅠ基因扩增。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可从单头标本中提取总DNA;对于75%酒精浸渍2年的标本,4种方法均适用,大于2年的浸渍标本,仅磁珠法适用,且磁珠法适合微量组织总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校园常见植物叶绿素提取方法比较及其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提取植物叶绿素的有效方法,以校园中21种植物叶片为材料,应用80%丙酮研磨法、80%丙酮:95%乙醇(1∶1)混合液浸泡法及纯丙酮∶无水乙醇(1∶1)混合液浸泡法进行叶绿素提取,比较分析不同提取方法的差异及不同种类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混合液浸泡法效果较研磨法好,且纯丙酮:无水乙醇(1∶1)混合液浸泡法效果最好;并分析比较了21种校园常见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差异与其生长习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体外染毒法对星豹蛛雌、雄成蛛进行过氧化氢和甲醛染毒处理,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蜘蛛血细胞DNA损伤效应,用CASP软件分析彗星图像,并计算受损伤细胞率、彗星尾长和Olive尾矩.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能引起蜘蛛血细胞DNA断裂损伤,且损伤程度与浓度之间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不同浓度的甲醛能引起蜘蛛血细胞DNA损伤,其中在10ümol/L时引起DNA断裂,在25ümol/L、40ümol/L、55 ümol/L时引起DNA交联,而在70ümol/L时引起血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江西水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主要在保护区内7个点的8种典型生态类型区域中进行野外调查,采用标本采集(定点和随机法、诱捕和人工法相结合),室内饲养和活体观察,或75%酒精浸泡和鉴定分类等常规方法,从土壤、地表、树表、岩表、水表等获取样本后经分离提取,获得蜘蛛标本,最后整理、分类和鉴定。[结果]在水浆自然保护区内共采集到1 887份蜘蛛标本,经鉴定,隶属14科48属111种,其中江西新记录种17种,未确定种25种,分别占总数的15.5%和23.6%。[结论]初步确定江西水浆自然保护区蜘蛛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1.
家禽血样固定及其DNA的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乙醇保存家禽血样的效果,并探索了从该血样中提取DNA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75%的乙醇按4:1的体积比处理家禽血样,不仅操作简便快捷,而且该血样在常温下可保存较长的时间;另外,利用酚一氯仿方法可从该血样中提取高质量的DNA,这些DNA可用于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SDS法提取石斛基因组DN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密花石斛(Dendrobium densiflorum Lindley ex Wallich)为研究试材,对植物SDS方法提取基因组DNA中的若干影响因子诸如药品、试剂配制方法、DNA取材部位、蛋白质去除次数、DNA析出时间、提取样品水浴时间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SDS缓冲液配制方法提取效果差异较大,Wang's配方产率及纯度都较高;石斛花苞的DNA提取产率较叶片高,但纯度较叶片低;提取过程中,适宜的水浴时间当为30~40min,过短DNA产率下降,过长会引起DNA的降解,或最后产物中增加其他杂质;氯仿/异戊醇抽提次当为2~3次,对去除DNA中蛋白质、多糖及其它杂质有一定的作用,过多则DNA损失也明显;异丙醇沉淀时间10min时核酸析出量在80%以上,纯度相对较高,继续沉淀的产物中DNA含量及纯度明显变低,同时采取挑取絮状沉淀或再用无水乙醇纯化10min的方法,可减少蛋白质、多糖等其它杂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超声波法研究白屈菜红碱的提取及其含量。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根、茎及叶中白屈菜红碱的最佳提取条件分别为:根用75%乙醇作溶剂,料液比为1∶8(g/mL),超声频率85%,提取35 min;茎用85%乙醇作为溶剂,料液比为1∶8(g/mL),超声频率75%,提取30 min;叶用55%乙醇作为溶剂,料液比为1∶10(g/mL),超声频率85%,提取40 min。人工栽培的白屈菜植株根6—9月白屈菜红碱含量高于野生白屈菜;野生白屈菜植株茎中白屈菜红碱含量高于人工栽培的白屈菜茎;6、7月份野生白屈菜植株叶中白屈菜红碱含量高于人工栽培,而8、9月份则相反。白屈菜红碱粗提物对玉米小斑病病原菌、核桃叶枯病病原菌、龙胆斑枯病病原菌、番茄枯萎病病原菌、南瓜枯萎病病原菌、新月弯孢霉等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的生长均具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2种提取猪肝基因组DNA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丽  刘华  李玉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355-8356
[目的]对2种猪肝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分别采用试剂盒法和常规的氯仿/异戊醇抽提法,提取新鲜猪肝基因组DNA,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试剂盒方法得到的DNA浓度较低,其OD260nm/OD280nm比值达到2.05,虽然蛋白质除的较干净,但是含RNA较高;而氯仿/异戊醇抽提法得到的DNA浓度高,其OD260nm/OD280nm比值1.88,纯度较高,且成本低。[结论]氯仿/异戊醇法对猪肝基因组DNA提取效果优于试剂盒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固定液对粘孢子虫形态的影响,确定统一的形态学测量条件,提高粘孢子虫分类鉴定的正确性.[方法]比较以0.9%生理盐水、蒸馏水制作水浸片及2.5%戊二醛、10%福尔马林、100%酒精、Bouin氏液、Carnoy氏液、Dafano氏液、Muller氏液、Schaudinn氏液等8种固定液保存24h和30 d后武汉单极虫(Thelohanellus wuhanensis与咽碘泡虫(Myxobolus pharynae)的形态变化,测量指标包括孢子长、孢子宽、孢子厚、极囊长和极囊宽.[结果]以0.9%生理盐水制作水浸片对武汉单极虫与咽碘泡虫的孢子长、孢子宽、孢子厚、极囊长和极囊宽稍有变化,但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以蒸馏水制作水浸片,两种成熟孢子的孢子厚、极囊长和极囊宽显著膨胀(P<0.05,下同).经8种固定液分别保存24 h和30 d后均会对两种粘孢子虫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最大的是100%酒精,其总变化率高达8.38%和7.94%、9.05%和6.79%;2.5%戊二醛与10%福尔马林对粘孢子虫的收缩作用相对较小,保存24 h和30 d后的总变化率均小于3.00%,但对个别指标也会产生显著的收缩作用.[结论]经固定液保存后的粘孢子虫不适合作为形态学鉴定测量样品,实际生产中可采用新鲜成熟孢子与0.9%生理盐水制作孢子水浸片进行形态观察和测量.  相似文献   

16.
快速提取玉米叶片DNA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书红  席章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776-3776,3801
以玉米自交系掖478和海9-21及其BC2F3群体的幼苗期叶片为材料建立了一种快速提取玉米叶片DNA的新方法:通过在常温下取1~2cm2大小的玉米叶片于1.5 ml离心管中,加入600μl CTAB提取液,使用组织研磨器研磨,然后加入600 μl氯仿:异戊醇(24:1),10 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最后加入冰冻的乙醇沉淀DNA即可.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耗时少,效率高,提取的玉米基因组DNA量也较可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外源镉胁迫对盆栽玉米叶片DNA 交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加,超甜玉米 CT38 叶片DNA 的提取量下降,镉处理10 d后DNA 的提取量在镉处理浓度为1 100 mg/kg 下与同期CK 相比分别 下降了8%,52%镉胁迫降低了玉米叶片中DNA 的提取量且胁迫时间越长对植物DNA 的损伤越严重;随着镉胁迫 浓度的增加玉米叶片DNA 增色效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镉胁迫下玉米叶片DNA 电泳条带明显向低分子量漂 移处理30,60 d时在镉浓度5~100 mg/kg 范围内小分子DNA 含量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一种适合牡丹、芍药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以新鲜的牡丹、芍药叶片为材料,采用CTAB法和SDS法提取基因组DNA,通过紫外光谱分析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及PCR扩增等检测方法对牡丹、芍药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进行筛选。[结果]在牡丹、芍药基因组DNA的提取过程中,叶片内的酚类、色素、丹宁、糖类等物质与DNA结合,影响DNA的提取质量。在这两种DNA提取方法中,SDS法略好于CTAB法。SDS法DNA得率虽低,但其纯度高,去糖去蛋白等杂质比较干净,且在未加RNA酶的情况下,RNA污染较少,在进行PCR扩增时,能得到比较理想的产物。[结论]取材时间是影响DNA提取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提取牡丹、芍药基因组DNA时应该取完全展开的幼嫩叶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