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通过感官检定和理化检验,分析了不同贮藏温度(0℃、6-8℃和30℃)条件下巴特柔鱼的鲜度变化,结果表明:柔鱼内脏、墨汁最早影响柔鱼的TVBN值,柔鱼的背皮也是影响柔鱼TVBN的因素之一;在30℃的贮藏条件下,柔鱼鲜度的变化十分迅速,去内脏的柔鱼胴体6h后其TVBN〉30mg/100g,9h后腐败;而柔鱼肌肉12h后其TVBN〉30mg/100g;在6-8℃和O℃的贮藏温度条件下,柔鱼肌肉的TVBN≤30mg/100g的放置时间分别为6d和14d。  相似文献   

2.
日本鲐鱼油在不同条件下的脂质氧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桑卫国 《水产学报》2001,25(3):260-264
粗制与精制日本鲐鱼油贮藏于以钨丝灯泡为光源或避光条件下,分析了光氧化对鲐鱼油精制前后的氧化稳定性以及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抗氧化性,并观察其过氧化值(POV)和硫代巴比妥酸(TBA)值在5℃和40℃下18天内的变化。结果表明,可见光是加速鲐鱼油氧化的重要促进因素,抗氧化剂能明显延缓其氧化,其中TBHQ比BHA效果更好,其氧化速率的顺序光照>光照+BHA>避光>光照+TBHQ>避光+BHA>避光+TBHQ;精制鲐鱼油的POV和TBA值较粗制鲐鱼油高;高温贮藏的精制鲐鱼油只在光照条件下氧化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3.
贮藏温度对西鲱鱼液体蛋白营养成分和水解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西鲱鱼和加热处理的西鲱鱼为原料制备液体鱼蛋白,置于6、13、20、25、30和39℃温度下贮藏32d。取新鲜原料、制备当天和第1、2、3、4、8、16和32天液体鱼蛋白样品分析测定蛋白质水解度和营养成分。在不同贮藏温度下,西鲱鱼液体蛋白样品的干物质、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的氨基酸组成反映原料原有的化学成分,贮藏期间基本保持不变,西鲱鱼液体蛋白样品的水解过程随贮藏温度的不同而各异,西鲱鱼液体蛋白离心后水相层中蛋白质的水解度均高于其全样中蛋白质的水解度。加热处理后西鲱鱼制备的液体鱼蛋白,蛋白质水解度在贮藏期间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鲭科鱼类(马鲛鱼和秋刀鱼)中8种生物胺(色胺、2-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的方法,进而研究马鲛鱼和秋刀鱼在不同贮藏温度下(-30、4和25℃)生物胺含量的变化情况。衍生后的样品经反相色谱柱C18分离,以超纯水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54 nm紫外检测生物胺含量。结果显示,8种生物胺在17 min内完全分离,加标回收率为96.80%~116.29%,检出限、定量限分别为0.06~0.31mg/L和0.20~0.75 mg/L。马鲛鱼和秋刀鱼中总生物胺含量与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显著相关(P0.05),且随着温度(4、25℃)的升高而增加。-30℃条件下,在前10天秋刀鱼与马鲛鱼总生物胺含量均降低;10 d后秋刀鱼中总生物胺含量升高。两种鱼在3种不同贮藏温度下,2-苯乙胺、尸胺和组胺均是贮藏过程中的主要生物胺;在-30℃贮藏条件下,马鲛鱼2-苯乙胺和尸胺含量在前10天随贮藏时间延长而降低,而秋刀鱼中两者的含量在前10天逐渐增加;在4、25℃条件下,秋刀鱼较马鲛鱼更易产生组胺;鲭科鱼中精胺含量在整个检测时间内无明显变化规律。秋刀鱼在-30、4℃贮藏条件下未检出色胺和酪胺;马鲛鱼中色胺含量较低且变化不显著;鲭科鱼中酪胺在4℃贮藏条件下显著性升高。在25℃贮藏条件下,除亚精胺和精胺外,鲭科鱼中其他生物胺均明显增加。结果表明,鲭科鱼类中生物胺含量与贮藏温度紧密相关,低温贮藏可有效抑制鱼肉中色胺、2-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和酪胺的产生。本结果可为鲭科鱼类贮藏和生物胺监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鲐鱼生长特性及合理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区域(30°~34°N、126°E以西范围)所获取的鲐鱼(Scomberjaponicus)样品,通过观察鲐鱼耳石生长轮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再依据不完全β函数渔获量方程,计算、分析在不同开捕年龄和不同捕捞强度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w/R)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Walford方法拟合的鲐鱼生长方程,其生长参数K、L∞、t0分别为0.320、451.4和-1.203。比较不同时期鲐鱼的生长情况显示,20世纪60、80年代和21世纪初期鲐鱼的生长较接近,而20世纪70年代的鲐鱼生长情况与其他3个时期的鲐鱼生长相差较大。比较不同海域鲐鱼的生长情况显示,随着纬度的增加,鲐鱼的个体有增大的趋势,经分析很可能与海水温度有关。根据历史资料推算出鲐鱼的最大年龄(tλ)为9龄;根据最近的采样,推算出鲐鱼的开捕年龄和补充年龄都为0.4年,鲐鱼的自然死亡率为0.355,捕捞死亡率为2.27。利用上述参数,动态综合模型模拟的结果显示,该资源过度捕捞已很严重。若保持当前捕捞强度,则必须把开捕年龄限制在2.9龄;若能同时改变捕捞强度和开捕年龄,则可以把当前的开捕年龄限制在2.0龄,捕捞死亡率降到1.3,这样鲐鱼资源才能够得到保护与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
鲐鱼和蓝圆鲹等中上层鱼类是我国东、黄海渔业中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这些鱼类由于鱼体嫩、体内血液多、组织酶活性强、胃溶物充满易腐败的饵料;其捕捞汛期又集中在气温30多摄氏度的夏季,所以易于变质.尤其鲐、鲹鱼,如果鲜度稍不好,则体内组胺含量增加,食后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因此这类渔获物的保鲜加工特别重要,且难度较大. 近年来浙江省岱山县采用冷却海水保鲜方法处理中上层鱼货,质量好于冰冻保鲜鱼货.从外观上看,不仅鱼体完整,无冰伤痕,色泽鲜亮;而且肌肉硬挺,肉质紧密.经检测,鱼体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均在一级品的标准范围之内.他们将经过冷海水处理的鲐鲹鱼再装箱加冰运往杭州、宁波等城市鲜销,质量很好.虽经过十  相似文献   

7.
熏烤鲐片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宪时  许钟 《齐鲁渔业》1996,13(1):28-30
研究了熏烤鲐片的加工技术。用1.3%左右,复合有机酸处理鲐片,收到了抗氧化、去组胺、去腥去脂等综合效果,制品品质和保藏性大大提高。对调味配方、烘干、液熏、烘烤等方面也进行了研究和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东大西洋中部海域鲐鱼渔场的时空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2年1—8月中国大型拖网渔船在中东大西洋中部海域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34渔区3.11和1.32小区(北纬16°~22°,西经16°~19°)的鲐鱼渔业数据以及遥感获取的海洋环境数据,利用渔获量重心法、地统计插值、广义加性模型等方法,对该海域中层拖网鲐鱼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的月变化、鲐鱼中心渔场的时空变动、鲐鱼渔场中心与环境因子(叶绿素a含量与海表温度)的分布、鲐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与各影响因子(海表温度、叶绿素a含量、经度、纬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各月鲐鱼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基本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鲐鱼中心渔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基本呈现先往东南方向推移,且在4月份到达最东南端,然后往西北推移趋势;不同月份渔场中心叶绿素a含量为0~10mg/m3,且渔场中心叶绿素a含量为3~8mg/m3居多。不同月份渔场中心的海表温度为17.3~27.6℃,且渔场中心的海表温度为20~21℃居多。广义加性模型模型分析表明,鲐鱼渔场的最适海表温度为19~22℃,最适叶绿素a含量为4.481~7.388mg/m3,经度集中在西经16°30′附近,纬度集中在北纬18°30′位置附近。海洋环境与鲐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的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海表温度、叶绿素a含量和经度在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上的回归均极显著(P0.01)且显著性强弱顺序依次为海表温度、经度和叶绿素a含量,而纬度在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上的回归不显著(P0.05)。中东大西洋中部海域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34渔区3.11和1.32小区鲐鱼渔场的时空变化与几内亚湾暖流、加那利寒流等洋流不同月份的强弱变化关系密切。本研究得出的渔场最适海表温度和最适叶绿素a含量可以作为预报该海域潜在鲐鱼渔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鲐鱼是一种多脂鱼,其内脏各器官的含脂率及脂肪的脂肪酸组成,随栖息场所、季节、年令以及性别和饵料等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东海鲐鱼(Scomber japonicus)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影响,减缓气候变化对鲐鱼渔场的不利影响,基于CMIP6气候模式输出的2.5 m (Temp_2.5 m)、25 m (Temp_25 m)和50 m (Temp_50 m)水温数据分析3种未来气候情境下(SSP126、SSP370和SSP585)东海鲐鱼栖息地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SSP126情境下,2015—2100年渔场内所有水层温度整体变化幅度较小。SSP370和SSP585情境下,各水层温度均明显上升。3个水层温度在2015—2020、2055—2060和2095—2100年具有明显空间变化。2015—2100年东海鲐鱼渔场的栖息地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和适宜栖息地面积比例在SSP126、SSP370和SSP585情境下整体呈下降趋势,而不适宜栖息地面积呈上升趋势。不同气候变化情境下,东海鲐鱼适宜栖息地在2015—2020、2055—2060和2095—2100年3个时间段内主要分布在122°E—126°E、28°N—30°N范围内,不适宜栖息地主要分...  相似文献   

11.
高白鲑系鲑科白鲑属鱼类,原产苏联,我国引进后进行人工孵化、仔鱼饲育、鱼种培育、亲鱼饲养、人工产卵、孵化、获得了仔代.本文详细介绍了仔鱼饲育条件、技术,成活率达71.15%~85.64%.鱼种培育采用常规方法,但易患鱼病,影响成活率.亲鱼培育采用流水集约化养殖于11月下旬达性成熟进行人工繁殖,本文介绍了人工采卵,授精、脱粘、洗卵及人工孵化技术.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于1993年5月24日从加拿大FortQu′Appelle鱼苗孵化场移运大眼狮鲈鱼发现鱼卵,经孵化后孵出鱼苗14万尾,在池塘中培育。鱼苗阶段培育36天,体长53.9mm,成活率75%;鱼种阶段经95-100天培育,套养的鱼种体长20-22.5cm,体重83-107.4g,单养的鱼种体长17.5cm,体重48.4g。  相似文献   

13.
1991-1993年蛤蟆通水库水位变化对浮游植物种群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浮游植种属数随水位下降而减少;2)浮游植物生物量随水位下降而升高,其关系式为y=299.46-3.37x,r=-0.998;3)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水位降低而变小,并且与水位呈明显的相关性(r=0.999,r=0.983)。  相似文献   

14.
陆封型大西洋鲑发眼卵孵化和稚鱼养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报道了从美国引进的陆封型大西洋鲑发眼卵孵化和稚鱼养殖试验情况。经42天孵化,发眼卵的孵化率为81.85%,仔鱼至上浮稚鱼成活率为96.8%,稚鱼成活率为80%。  相似文献   

15.
尼罗罗非鱼五品系生长性能评估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李思发 《水产学报》1998,22(4):314-321
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三个农业生态区,山东青岛,上海,浙江湖州及广州四个地区,在网箱,水泥池及池塘三种水体,单养或混养系统里,对五个尼罗罗非鱼品系,即吉富品系,“78”吕系,“88”品系,“埃及”品系以及“美国”品系,进行生长性能的评估。评估分一龄和二龄阶段跟踪进行,共十七个试验。生长性能试验结果证明,不论是在青岛,湖州,上海还是在广州不论是池塘、水泥池,还是网箱养殖,不论是混养还是养  相似文献   

16.
从患病甲鱼的肝脏中分离到9株细菌,其中7株为温和气单胞菌,2株为豚鼠气单胞菌。两种菌JA—1和JA—2对鲫鱼的半数致死量(LD_(50))各为4.3×10~5和5.5×10~7,在两种菌培养的上清液中均有一种具有溶血活性的毒素。研究表明:甲鱼的爆发性传染病是由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引起,用两种菌为菌种做成菌苗,结合免疫增效剂免疫家兔制得血清,效价可达1:512,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7.
鱼鳞酶解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正交实验优选鱼鳞蛋白酶解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鱼鳞酶解宜采用条件温和的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用醋酸作软化的预处理,可使鱼鳞蛋白得到较高程度的水解,酶解时最佳温度为50℃,酶量宜采用1.5%,酶解的最佳时间为6h底物浓度宜选择20%。  相似文献   

18.
EDTA对紫彩血蛤幼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EDTA对紫彩血蛤幼虫生长,存活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的EDTA浓度均能促进幼虫生长,前期3.0×10^-6浓度组生长最快,幼虫平均壳长由对照组的235.6μm增至239.7μm,后期则以1.0×10^-6浓度且生长最快,幼虫平均壳长由对照组的247.4μm增至253.0μm;0.5×10^-6-5.0×10^-6EDTA均能提高幼虫的存活率和变态率,其中以1.0×10^-6效  相似文献   

19.
四片式中层拖网主要部件尺寸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雪忠 《水产学报》1997,21(1):49-56
通过拖网系列模型水池试验,研究四片式中层拖网网衣主要部件尺寸变化对网具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因侧网宽度变化对扫海面积影响的规律是侧网密度越小,扫海面积越大,在拖速3.5 ̄5.0knot的范围内,扫海面积随着网袖长度的增长而增大;当其比值大于30.936%以后,扫海面积随着网袖长度的增长而减小,网袖长度对网具阻力影响的趋势是网袖长度越长网具阻力越大,(3)网身长度与网口拉直长度之比为25.  相似文献   

20.
哈密产黄鳝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哈密产黄鳝的染色体组型分析王秀玲,吴敏,马英梅,刘伟,史为慧(新疆师范大学生物系,乌鲁木齐,830053)关键词哈密产黄鳝,核型,分类ANALYSISOFKARYOTYPEOFMONOPTERUSALBUSINHAMI¥WangXouling;W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