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山西古树名木生长衰弱原因及其环境状况进行的调查发现,是人为活动导致古树名木生存条件恶化,引起古树名木衰弱和死亡。为保护现有古树名木资源,在借鉴其他地区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文中提出应从土壤环境改良、地上树体保护、树体支撑加固、修补树洞等方面入手进行古树保护,定期进行理化性质营养成份的测定,以掌握和分析古树生长的各项环境指标。    相似文献   

2.
莱芜市古树名木调查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全市范围内古树名木的实地调查,摸清了古树名木的分布、立地条件、病虫危害情况及生长状况,建立健全了古树名木档案;针对多数古树名木树龄大,管理粗放,长势衰弱,濒临死亡的现状,提出了改善立地条件,加强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树体加固和修复,复壮树势的科学管理措施,研究出古树名木生长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古树树洞修补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是一种活的文物,是历史和先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和文化遗产。它见证了古都北京的兴衰、社会的发展、大自然的变迁,因此保护好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树洞修补处理是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措施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延长衰弱古树生命的一项有效措施。树洞处理工程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磐安县古树名木的衰弱原因,包括复土过厚、树基硬化、周边建房造路、取土挖沙等人为活动致立地环境恶化、有害生物为害、自然灾害及老化衰退等,并提出了改善立地条件、加强有害生物防治、树体修复支撑树洞填补等复壮措施。  相似文献   

5.
古树名木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留住乡愁的重要实践、植物进化历程研究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威胁。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监测、测定相结合的办法,结合多年养护管理经验,对大兴区128株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生长势进行逐一调查,在充分掌握大兴区古树名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汇总分析,科学评价大兴区古树名木健康状况,确定古树名木生长衰弱、濒危的程度及分析衰弱原因。针对性的提出日常养护管理对策,并对生长环境差,生长势衰弱、严重衰弱的古树名木,结合树木自身问题及周边生长环境,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增强古树生长势,改善古树生长环境,延长古树寿命,提高安全系数,实现古树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树逐渐衰弱甚至死亡.为保护现有珍贵的古树资源,铁岭市园林处对铁岭市古树名木进行调查,分析其衰弱原因,并提出古树名木的复壮措施.  相似文献   

7.
古树名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既是不可再生的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在科研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古树名木衰弱及死亡的原因、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古树名木抢救复壮技术、表征古树衰老生理指标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按照《浙江省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操作细则》要求,采用手持古树名木野外数据采集仪,对青田县全境的古树名木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青田县共有古树名木有9 150株隶属34科68属107种,主要分布在农村,有8 977株,占全县总株数的98.11%;全县古树名木生长正常株数8 321株,衰弱株324株,濒危株89株,死亡株416株,部分古树名木健康状况堪忧,急需采取救治措施;目前青田县古树名木砌树池保护243株,挂牌保护218株,设置护栏保护30株,支撑保护15株,包树箍保护6株,封堵树洞保护6株,对于处于濒危、有严重病虫害的古树名木救治不够到位。对2002年古树名木调查数据与2017年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全县古树名木物种、个体数量变化明显,主要原因是受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影响。提出建立以GIS为基础的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构建青田古树名木地理信息分布图,实现古树名木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华山古树名木衰败死亡原因及保护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华山古树名木的调查,特别是对死亡古树名木的调查分析,阐明了影响华山古树名木衰弱死亡的原因是干旱、雷击及病虫危害,并提出了加强华山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改善古树名木的护养,提高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增强古树名木管理的科技含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古树名木的常规养护生长在庭院、庙宇、村庄街道的一级古树名木,应架设围栏保护。围栏与树干的距离不小于3米;立地条件特殊的,以人摸不到树干为最低要求。生长在山坡、坟地等野外的一级古树名木及具有较好观赏和文物价值的二级古树名木应加修树盘。树盘直径不小于5米,特殊立地条件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坡地以树盘多收集雨水为宜。因机械创伤或病虫害造成树体腐烂的,要用利刀刮除腐烂木质及侵染的组织,直至露出新的组织为止,并将病皮以外的无病树皮切去0.5厘米宽,边缘削平后涂上保护剂。病腐树皮要小心收集,集中烧毁。树体如有洞口,只清除洞内的腐烂部分。清除后喷撒5%硫酸铜溶液消毒,再用聚氨脂复合物填充空洞,以增强古树的稳固性。如树洞较大,可在消毒处理后采取封闭的办法,在洞口处钉上木板条,再用麻刀灰掺和与树皮相近的色材将洞口抹严,然后在表面压上树皮纹,以利美观。洞口向上的,应及时堵塞防止进水。不易堵塞时,可以在树洞最下端安装排水管。对有枝干下垂、折断、劈裂或树体倾斜有被风吹倒危险的古树名木,应及时设立支架支撑,在支撑物与枝干接触处用胶皮做...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等方法,对江油市域内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树龄、立地条件、生长势、保护级别、存在问题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江油市共有古树名木137株,分属22科27属28种,其中,一级古树10株,二级古树25株,三级古树101株;古树名木生长势整体良好,具有南北区系过渡特征,在属的分布中,以热带分布和温带分布为主。江油市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保护意识薄弱、缺乏保护资金、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藉此,提出加大宣传,创新融资方式,建设专业技术队伍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古树名木的衰败原因,并针对衰败原因提出古树养护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漳州城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漳州城市古树名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漳州市现存古树名木113株,隶属于8科8属8种。大多数古树名木主要分布于寺庙及文物古迹、居住区和道路。古树名木的树高大多为10~25m,占90%以上,10m以下的仅占6.31%,25m以上的占2.70%,胸径主要分布于1.0~2.5m,占87.38%。文章还指出了对古树名木保护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树名木,对余姚市古树名木资源10年来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10年内,古树个体数量新增80株,减少47株,净增33株,两次调查均无名木,主要表现为古树在农村区域增加,在城市区域减少。树龄进界是古树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自然灾害则是造成古树减少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对余姚地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工程项目建设容易造成古树名木立地环境的恶化,使其面临潜在生存压力。本文从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及其信息化的内容、技术路线、建设目标和预期成果等四个方面探讨技术方案,为制定古树名木保护措施和加强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力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唐琳  郭松 《林业调查规划》2023,48(4):137-145
通过对柳州市市辖区古树名木资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古树名木共有2 236株,隶属29科、42属、52种;古树树龄呈金字塔结构;国家级重点保护树种6种,共285株;古树名木生长状况良好,树高整体呈近似正态分布,胸径与冠幅呈正偏态分布;古树名木权属以国有为主,各市辖区古树名木数量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古树名木主要集中在远郊野外,以群团状分布为主。针对市辖区古树名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技术指导、制定古树保护管理手册、提高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亚爽  蒋泽军 《绿色科技》2021,(1):129-132,135
采用实地现场调查为主,结合访问当地群众的方法,以县(市、区)为单位,对河南省的古树名木进行了逐株普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古树名木分布范围广,各市种类数和株数有较大差异.全省古树共计528457株,名木211株,古树群617个,其中,散生古树29917株,隶属61科、147属、236种,树龄为100~299a、300~49...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检索、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广州市人民政府1985—2008年公布的中心城区1~5批古树名木的资源现状及市民对其的认知度.结果表明,广州市中心城区古树名木种类丰富,共24科37属44种,主要分布在街道、公园、名胜古迹、企事业单位、宗教场所、学校等场所;目前古树名木的开发利用存在文化内涵未能合理利用、市民对古树名木的认知度不足且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建议在今后古树名木的开发利用中,结合园林景观、历史古迹、宗教文化、神话传说等内容,根据不同场所开展各种主题旅游活动,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9.
佛山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普查数据,对佛山市古树名木资源的树种结构、树龄、分布、生长环境、生长状况、权属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佛山古树名木共计51种,隶属于29科43属,优势种包括榕树Ficus microcarpa、黄葛树Ficus virens、龙眼Dimocarpus longan、木棉Bombax ceiba、水翁Syzygium nervosum等,珍稀濒危物种有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红椿Toona ciliata、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 4种。全市古树名木共计2 095株,其中一级、二级和三级古树分别占总量的0.33%、2.86%、96.75%,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普遍较好,主要分布于乡村,且绝大部分属集体所有。在充分分析现状资源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和利用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为活动区域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到古树名木496株,涉及36科54属76种,其中有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为澜沧黄杉、秃杉、南方红豆杉、云南榧树、千果榄仁、红椿、光叶珙桐和香果树;怒江州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乡村街道及远郊野外,占总数的98.8%,63.6%的古树生长在海拔1500~1999 m;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及长势总体较好,但保护力度相对薄弱,应采取相关措施加强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