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兰山东麓喷灌条件下制种玉米肥密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强云  刘伟  王兆川  李占彪  王平  袁栓 《种子》2005,24(11):86-87,91
针对黄羊滩节灌区喷灌条件下,土质保水性差、蒸发量大、氮磷投入高等问题,进行喷灌条件下制种玉米适宜的氮磷肥施量及定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目前生产水平下,氮肥挥发损失大,肥效低;磷肥追施效果差;只能靠增加密度来提高单产.氮磷密三因素对产量的贡献次序为密度>施氮>施磷.通过氮磷密三因素产量模型分析,筛选了制种单产高于450 kg/667 m2的肥密组合共68个,得出相应配套方案为:在当地条件下,沈单16号玉米制种适宜定植密度在5 766~6 237株/667 m2、施氮量15.5~21.2 kg/667 m2、施磷量8.36~11.84 kg/667 m2,并对氮磷肥肥效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以德美亚1号为试验材料,在两个试验点研究了4种不同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追肥方式的产量高低顺序为:F1(追施叶面肥)F3(追施钾肥)F4(追施缓释肥)F2(常规追肥)。两点追施叶面肥处理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0 825.64 kg/hm~2和12 265.7kg/hm~2,较常规处理增产率为3.6%和6.9%;为了获得玉米高产和提高追肥的增产效果,采取追施氮肥和叶面肥,增产显著且高效。  相似文献   

3.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运用覆膜对玉米间作花生的生长、农艺性状及其产量和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对花生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提前了花生成熟的时间。玉米间作花生未覆膜条件下,玉米单产为424kg/667m2,比玉米净作少245kg/667m2,但增加了花生81.6kg/667m2,总产值比玉米净作增加489元/667m2。在覆膜间作条件下,花生产量为122.7kg/667m2,总收益比玉米净作多收入1 105.5元/667m2。说明在玉米地中间作花生能取得较高经济产值,特别在玉米地中用地膜覆盖花生间作能增加经济产值超过50%。  相似文献   

4.
制种玉米多功能复混肥适宜用量与肥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河西内陆灌区的制种玉米田内,通过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制种玉米多功能复混肥的适宜用量及肥效,结果表明:随着多功能复混肥施用量的增加,制种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在增加,但增产量、边际产量、边际利润、肥料投资效率则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减。多功能复混肥施用量与制种玉米产量间的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是:y=373.01+2.089x-0.00518x2。多功能复混肥适宜用量为80.02 kg,制种玉米的理论亩产量为573.28 kg,与田间试验处理5的结果基本吻合。在氮、磷纯养分投入量相等的条件下,不同种类肥料的肥效是:多功能复混肥尿素+磷二铵。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西辽河平原春玉米持续稳产和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探索春玉米减氮增效新途径。以常规追施尿素(CK1,570 kg/hm2)为对照,设置不同比例减施尿素梯度和相应配施尿素硝酸铵溶液(UAN)处理分别为N1U处理(225 kg/hm2尿素+75 kg/hm2UAN)、N2U处理(375 kg/hm2尿素+75 kg/hm2UAN),研究浅埋滴灌减施尿素配施UAN对春玉米物质积累、氮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N2U处理在总氮投入量减少25.12%的条件下春玉米产量不减少;N1U处理总氮投入量减少51.42%,产量显著下降。N2U处理总干物质积累量亦显著高于CK处理,吐丝期、完熟期分别增加12.84%~16.40%和6.05%~9.76%;完熟期总氮积累量相比CK增加20.55%~42.29%。N2U处理适量减少总氮投入量25.12%的条件下春玉米产量不降低,具有较好的高产高效优势,是西辽河平原同等地力条件下春玉米浅埋滴灌模式较合理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6.
兴垦3号是由内蒙古丰垦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出的抗倒、抗病、高产、高淀粉国审玉米新品种。2005~2007年连续3年在赤峰地区大面积制种,平均产量超过6000kg/hm2,最高产量可达9000kg/hm2,深受制种户喜爱。现将覆膜制种高产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钾肥对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立华  刘敏  张久宇 《种子科技》2002,20(2):102-103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在施用不同数量钾肥条件下,玉米杂交制种的产量和幼苗生理素质的变化、钾肥施用量与种子产量及其幼苗生理素质的关系,得出在北方白浆土中等肥力条件下,亩施K2O 0-25kg范围内,玉米杂交制种的种子产量及其幼苗生理素质与钾肥的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的测验结果,并测验出在亩施K2O 15kg时种子平均亩产比对照增产27.7%,达到显著水准,是其最佳施用量,同时,测定了在施用钾肥条件下,玉米杂交制种的光合作用性能,籽粒灌浆速度和植株与籽粒中氮磷钾含量的变化,证明了定量施用钾肥对玉米杂交制种的产量及其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和生理功效,其生理学机理在于钾肥既能影响光合作用,又能影响氮磷钾营养的吸收,输送,供应和积累,从而影响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8.
硕秋九(原名硕秋9905)是由赤峰德农·松州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审定号为蒙审玉2003002号的玉米品种,在赤峰地区从出苗到成熟126d,比对照农大108早8d,比对照四单19晚4d,在活动积温≥2900℃地区均适宜种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抗倒伏能力强等特点。2003年连续5年在赤峰地区大面积制种,平均产量超过6000kg/hm^2,经济效益好,制种户制种积极性较高。经过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多年的制种经验,现将覆膜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 影响玉米制种产量的因素1.1 施肥不合理。一是量少 ,亩施尿素 15~ 2 0 kg、磷酸二铵 10 kg,虽然比大田玉米施肥量增加了不少 ,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玉米制种高产的需要。二是配方不合理 ,重氮磷肥轻钾肥和微肥。根据最小养分率 ,钾肥和微肥往往成为限制因素 ,氮肥、磷肥也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三是施用时期不合理。据研究 ,磷肥在玉米三叶前施用效果最明显 ,超过五叶后效果不明显。因此 ,磷酸二铵不应在大喇叭口期施用。1.2 花期不遇。由于错期不当或天气等原因造成的花期不遇 ,对玉米制种产量影响很大。1.3 玉米整齐度不高。由于自交系…  相似文献   

10.
赵文渊 《种子世界》2007,(12):45-46
汇德丰1号是由山东省汇德丰种业选育出的玉米新品种。近年在酒泉杂交玉米制种中,父、母本表现出喜肥、对热量条件要求高、双亲播种错期长、母本易稀植等特点,且稳产高产、抗病虫、品质优。深受种子公司和制种农户的欢迎,现总结出其在当地覆膜制种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