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四种草莓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英国PP-SYSTEM公司制造的CIRAS-1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大田生长条件下对草莓单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莓单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且同步消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品种间光合“午休”出现时间、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有明显差异,气孔因素不是草莓光合午休的主要调节因子。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银杏夏季生长光温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探讨光温条件对银杏夏季生长的影响,在广东,6~9月份天气高温、炎热,受强烈光照和高温的影响,银杏的生长明显变慢。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银杏光合作用所需光能的条件下,将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能有效地改善银杏叶片的光合性能,增加光合物质的生产和积累,从而促进银杏的快速生长。为银杏苗木快速生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银杏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该文于2006年5—10月,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北京市植物园银杏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研究,探讨银杏叶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动态规律,并揭示其主要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银杏叶片净光合速率在5—9月份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并在6月份出现年光合速率最大值;10月份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从整个生长季来看,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分别是影响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和生理因子。在5—9月份银杏蒸腾速率(Tr)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10月份呈单峰曲线;整个生长季(5—10月份)Tr与PAR、叶片大气水汽压亏缺(VpdL)、气孔限制值(Ls)的相关性均比较显著,说明叶片VpdL、Ls和PAR是影响银杏叶片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三色堇花期光合生理生态特性,以4个品种229—18、EP1、ZMY2—1、08-H2为对象,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对其花期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的5月中旬,三色堇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10:00,中午时段出现“午休”现象;在导致光合“午休”的因素中,强光引起的光饱和现象及中午高温为主要原因,各生态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叶片Pn影响因子中,蒸腾速率(Tr)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对其呈显著直接正效应;08-H2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其光合日变化中Pn,Tr和光能利用率(SUE)都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显示出花期较高的光合能力和需水特点。  相似文献   

5.
桑树根外追肥对桑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福隆植物生态营养剂为桑树叶面肥,进行根外喷施试验。结果表明:桑树喷施金福隆植物生态营养剂后,枝条生长明显加快,3种地形桑园的桑树枝条长平均比对照增加11.5%,为提高桑叶产量奠定了基础,产叶量平均比对照提高12.2%,单叶重较对照增加12.1%以上,桑叶老化(硬化)时间平均比对照延迟14 d左右。金福隆植物生态营养剂是值得在桑树上推广应用的叶面肥。  相似文献   

6.
李继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49-50,106
用采自孝感学院各校区的离体银杏叶片为实验材料,研究光照强度、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和银杏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光强约为1000μmol.m-2.s-1时光合作用速率最高,200μmol.m-2.s-1以下和1000μmol.m-2.s-1以上的光强均会使光合速率下降;温度对银杏光合速率同样有明显的影响,最适温度约为25℃,15℃以下的低温和35℃以上的高温会使光合作用速率降低;银杏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中午时光合速率最低,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用油菜素内酯、接种AM真菌(Funneliformis mosseae)及其复合使用对盐碱胁迫(150 mmol/L)下羊草生长、光合生理特性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探明两者缓解羊草盐碱胁迫的机制。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下羊草生理生化指标受到显著影响。接种AM真菌、施用油菜素内酯皆可有效提高盐碱胁迫下羊草地上部、根系生物量累积,改善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光合气体交换参数(Pn、Ci、Gs、Tr)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ΦPSⅡ、NPQ、qP)指标,激活抗氧化酶(SOD、CAT、APX、GR),提高抗氧化酶合成基因(Cu/Zn-SOD、CAT和APX)的表达水平,降低丙二醛(MDA)和H2O2累积。盐碱胁迫条件下,油菜素内酯与AM真菌结合使用上述效果更佳,其潜在机制可能是,改善AM真菌生长、保护光合色素、维持光合生理、激活抗氧化酶活性以及降低脂质过氧化和ROS累积。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银杏幼苗生长、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在移栽前分别用10mg/L的GGR6号和“施丰乐”溶液进行浸根处理,研究幼苗的生长、光合特性、生物量各指标.结果表明:两种处理都能有效增加银杏幼苗的光合能力(净光合速率较对照高18.10%~26.52%),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高2.69%~10.85%),促进生物量积累(较对照高23.62%~175.97%),其中“施丰乐”的作用大于GGR6号,这对干旱地区提高苗木成活率和增强抗旱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动态地掌握银杏的蒸腾耗水规律,并揭示其生态、生理作用机理,采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TDP)监测银杏树体不同生长阶段的茎流变化,并通过气象站同步测定环境因子参数。结果表明:在典型的晴天、多云、阴雨天气下,银杏树干茎流的日变化差异显著,日累积茎流通量为晴天>多云天气>阴雨天气;银杏茎流的季节变化趋势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在新梢生长期的蒸腾耗水量最大,日耗水量可达23L左右。在叶速生期、新梢生长期和叶黄期银杏日蒸腾耗水量的波动明显,其中以新梢生长期最为显著,日间差异最大可达20L。以各阶段日均耗水量来估算,12年生银杏年耗水量大约为2580L;银杏在年生长周期中茎流通量的变化趋势与气温、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以及降雨量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银杏年生长周期中大气温度是茎流最为主要的影响因子,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黄瓜光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述了黄瓜单叶和群体的光合作用、黄瓜光合日变化的规律以及光合“午休”产生的原因、影响黄瓜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和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对前人不一致的看法和提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同时,通过各种栽培管理措施协调光合产物的运输,有利于黄瓜的生长发育,并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对杂交水稻组合红莲优6和两优1193在强化栽培条件下不同群体生育后期的根系和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水稻根系密度随着群体增大而增大,但是根系活力却逐渐减小。齐穗后高产群体的剑叶叶绿素日衰减幅度较小,齐穗期剑叶叶绿素含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成熟期高产群体HMP、LMP的剑叶叶绿素含量分别为2.15、2.87,显著高于HLP和LLP处理,高产群体在齐穗后20d仍然具有较高的剑叶净光合速率。上述结果是高产群体水稻单位面积的产量极显著高于低产群体的主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2.
高温条件下空气湿度对番茄光合作用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芳  李亚灵  温祥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3967-3968,3981
[目的]研究高温条件下不同空气湿度对番茄光合作用及生理性状的影响。[方法]以番茄品种东圣1号为试材,将番茄幼苗置于35℃高温条件下进行低湿(30%~35%)、中湿(55%~60%)和高湿(85%~90%)3种空气湿度处理,测定幼苗不同处理天数的光合作用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高温条件下,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随空气湿度的降低和处理天数的增加而下降,到处理第21天时,中、低湿度处理分别比高湿处理低13.0%、38.6%;随空气湿度降低,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略有上升,植物细胞浸提液的电导率显著增大,质膜透性变大,结果造成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干物质积累减少。[结论]提高空气湿度可使植株净光合速率、光合产物含量和SOD活性增大,有利于番茄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甘蔗单作、大豆单作及甘蔗/大豆间作3 种种植模式下杂草数量、土壤养分情 况、作物的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结果表明院(1)甘蔗/大豆隔行间作模式中,田间杂草数为16.5~25.0 株/m2,而单作甘蔗 田间杂草数为40.0~45.0 株/m2,对比单作甘蔗,甘蔗/大豆隔行间作模式田间杂草数量显著减少;(2)在甘蔗/大豆隔行 间作模式中,土壤全氮、全磷、速效钾、速效磷分别提高0.03 g/kg、0.058 g/kg、0.1344 mg/kg 和5.34 mg/kg,表明间作模 式对土壤肥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3)甘蔗/大豆隔行间作模式下,甘蔗出苗率及甘蔗产量表现同甘蔗单作相比没有 明显差异,合理间作大豆对甘蔗生长没有负面影响;土地当量比为1.39~1.63,具有较强的间作优势。  相似文献   

14.
特殊生态区水稻超高产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和江苏省南京市最适种植季节种植杂交籼稻Ⅱ优107,比较了两地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消光系数、光合有效辐射和温度等因子的差异,分析了涛源水稻特殊高产区高产水稻的高产生态特征.结果表明:在涛源Ⅱ优107的籽粒产量2006年为186t·hm-2,2007年为177t·hm-2,分别为南京的21倍和19倍,分析产量构成因子发现主要是因为在涛源种植的水稻有效穗较多,增加了籽粒库容量.与南京点相比,Ⅱ优107在涛源的生育期延长、作物生长速率提高,其中营养生长期延长近30d,灌浆期作物生长速率提高13倍.齐穗期涛源LAI达100以上,比南京的大33.成熟期涛源两年的生物量分别达301 t·hm-2和294t·hm-2,比南京的高847%和615%.与南京相比,涛源两年水稻营养生长期光合有效辐射分别比南京高154%和193%,灌浆期光合有效辐射比南京高168%和140%.在涛源,营养生长期辐射量高、温差大、湿度低,有利于分蘖的发生;灌浆结实期光照足,温度、湿度条件适宜且保持稳定,有助于抽穗后高积累、高转运,从而实现水稻超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以晋黍7号为材料,研究了旱地不同覆膜方式对糜子各生育期植株绿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相比,分蘖期至成熟期,膜侧穴播处理的糜子平均旗叶SPAD分别提高3.8%、10.2%;单株绿叶面积分别提高17.9%、59.1%;拔节期至成熟期,膜侧穴播处理的糜子平均旗叶净光合速率较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分别增加3.8%、28.7%,旗叶蒸腾速率分别增加7.5%、23.4%,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LWUE)下降幅度较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分别低16%、25%。在不同的覆膜方式中,膜侧穴播处理的糜子产量最高,较平膜穴播和露地条播分别增加7.6%、51.2%。因此,膜侧穴播有利于糜子光合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从植株长势、叶片光合特性和养分状况、果实品质、产量及种植效益等方面探讨了珠江三角洲主栽品种巴西蕉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存种植密度1 680~2 160株/hm2范围内,提高第一造蕉种植密度可明显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提高种植利润,但植株生长延迟,叶片(尤其是下位叶)光合作用下降,叶片N、K、Mg养分含量受到影响,单株产量下降,收获推迟;第二造蕉调整至相同密度时,第一造蕉密度较大的处理使其第二造蕉植株长势受到较大影响,但叶片N、K养分含量却显著提高,最终使第二造蕉产量接近、收获时间也基本一致.结合香蕉收获时间及种植效益,提出在不降低株产及果实品质的前提下,春种第一造蕉的适宜种植密度约为1 920株/hm2.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超高产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金两优36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剑叶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两优培九、金两优36在每公顷施氮120kg、165kg、210kg 3种水平下,剑叶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均比对照汕优63高,这可能是两优培九、金两优36高产的生理基础之一。在每公顷施氮120-210kg的范围内,两优培九剑叶光合速率及产量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提高,金两优36剑叶光合速率及产量在公顷施氮165kg最高,增加到210kg时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8.
湿地松幼树冠层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四川盆地北部低山区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幼林为研究对象,对冠层顶部不同年龄针叶光合作用、叶片温度以及冠层顶部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摩尔分数的日变化进行测定,并测定针叶叶绿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1年生针叶和当年生针叶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大,均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叶片温度除了在12:00~14:00略高于气温外,其他时间均低于气温;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相同,最大值出现在14:00;空气相对湿度呈“U”型变化;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在8:00~16:00逐渐减小,并在18:00开始回升。1年生针叶净光合速率始终低于当年生针叶,而前者叶绿素质量分数低于后者。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气孔导度是引起湿地松光合日变化的主要因素。图3表1参17  相似文献   

19.
短季棉中棉16高产稳产生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棉16(G. hirsutum)等5个短季棉品种大田栽培条件下第十叶片及盆栽子叶附体或离体状态下某些生化变化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棉16及姊妹系中427体内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强,能及时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使细胞器、核酸、蛋白质等免受伤害、保持活性。因而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降解慢,幅度小,能有效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更多光合产物,使该品种高产优质。中棉10的SOD、POD、CAT活性小,不能及时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的危害,致使棉株过早衰老,丧失光合能力,造成低产。辽棉7号的SOD、POD、CAT活性居中,但离体子叶后期高于其它品种,叶绿素降解速度居中,田间附体叶片蛋白质降解较慢,离体子叶则降解快。由于该品种清除酶类在棉株生长前期活性强,后期稳定,同时该品种植株高大,生长势强,可能为晚熟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以主栽品种热引1号胡椒为研究对象,设5个处理,分别为宽窄行种植模式下机翻施肥、粉垄施肥、人工深翻施肥、免耕、常规种植施肥,测定胡椒主要生育期光合参数及产量性状,探讨机械施肥对胡椒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各种植模式翻土施肥单产高于免耕;各施肥方式下单产表现为粉垄>机翻>常规种植>人工>免耕;各生育期不同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