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河南辉县水柿和豫北红山楂作为原料酿制柿子山楂酒,以水柿为基础,采用有机酸含量较高的山楂调节果浆pH值分别至3.2、3.6、4.0和5.0,研究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成品酒的风味,结果显示:采用山楂果浆调节pH值至3.6的柿子山楂酒的口感圆润、香气浓郁,香气组分主要以乙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等酯类为主,产品生物稳定性好、澄清透明。  相似文献   

2.
HS-SPME-GC-MS法检测中国白酒中乙酯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HS-SPME-GC-MS方法,检测了3种中国白酒酒样中的乙酯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Shan”中含较多的乙酸乙酯、较少的乳酸乙酯和戊酸乙酯;“Si”中含较多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和己酸乙酯,是典型的浓香型白酒;“Bei”含乙酯类成分较少。  相似文献   

3.
运用DNP+TWEEN80柱和BDS10%+Shimalite柱对凤香型酒、清香型酒、浓香型酒的代表酒样中的主要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风香型酒和清、浓香型酒在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正丁醇、仲丁醇、乳酸、丁酸、己酸等主要成分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凤香型酒中,乙酸乙酯和己酸乙酯具有特殊的比例关系和绝对含量,其比值平均为1:0.26.绝对含量分别为100-160mg/100ml和20-40mg/100ml。  相似文献   

4.
柿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但由于它含有大量单宁和果胶物质,含糖量较低,并缺少葡萄、苹果等果实中所具有的构成果酒品质特性的各种有机酸,因此,柿子发酵酒在果酒酿造技术上属于较困难的一种.通常被认为不宜于产业化生产。中国农业大学冷平副教授经多年研究和摸索,终于研制出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的柿子酒发酵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提高‘蛇龙珠’干红葡萄酒的香气物质含量.【方法】以酿酒酵母VR以及VR与非酿酒酵母(MGFSH-5)混合发酵的‘蛇龙珠’干红葡萄酒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其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两种发酵方式发酵酒样中共检测出115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31种、酯类58种、酸类13种、萜烯类13种,其中相同成分有50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发酵方式的酒样中醇、酯、酸、萜烯类化合物可以很好地区分,其中混菌发酵酒样中分为3类,单一菌株发酵方式的酒样中则分为两类;丙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2-丁醇、己酸异丁酯、辛酸甲酯、正己醇、乳酸异戊酯、辛酸异戊酯、异戊醇对酒的贡献很大.【结论】酿酒和非酿酒酵母共酵可提高‘蛇龙珠’干红葡萄酒的香气.  相似文献   

6.
运用PEG20M交联毛细柱和β-氰乙基毛细管柱对凤香型酒的代表酒:西凤酒、太白酒、眉坞酒等中的浑浊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分析表明,浑浊物中主要含有葵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肉豆蔻酸乙酯、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 酯等高级脂肪酸乙酯,含量占浑浊物总量的70%以上,其中又尤以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三者含量最高,占66%以上。  相似文献   

7.
经品评滩涂高粱酒分为一级酒和二级酒,并对普通高粱酒、滩涂高粱酒一级酒和二级酒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滩涂高粱一级白酒中不含甜蜜素,滩涂高粱二级白酒和普通高粱酒中含有少量的甜蜜素。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这3种酒样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主要为酸类物质、醇类物质和酯类物质,其中己酸、乙酸、丁酸为主要的酸类物质,正丙醇、正丁醇、异戊醇为主要的醇类物质,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为主要的酯类物质。总的来说,滩涂高粱二级酒中的酸类物质、醇类物质和酯类物质含量均大于普通高粱酒中这些物质的含量,而滩涂高粱一级酒中的酸类物质、醇类物质和酯类物质含量最少。  相似文献   

8.
采用Thermo ISQ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检测西洋参发酵酒中的香气成分。以二氯甲烷溶剂萃取法提取西洋参发酵酒中的香气成分,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在西洋参发酵酒中定性检测出3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酯类、有机酸、酮类、醛类、烷类和醚类等,其中,醇类和酯类含量较高,尤其苯乙醇、丁二酸单乙酯、(2S,3S)-(+)-2,3-丁二醇、对羟基苯乙醇和羟基丁酸甲酯含量较高,可能是形成西洋参发酵酒的主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麦芽汁、火龙果、葡萄、菠萝组合的复合果汁,通过果酒酵母和异常维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混菌发酵得到一种具有红酒风味特征的复合果酒。[方法]以红酒风味指标为标准,测定发酵酒的酒精度、还原糖、总酸等理化指标,以及乙酸乙酯、高级醇、有机酸等主要风味物质,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复合果酒的主要风味特征指标符合红酒风味标准,酒精度为10.5%(体积比),混菌发酵比果酒酵母单菌发酵更快,酒中乙酸乙酯含量提高了32.10%,达50.55 mg/L,高级醇含量提高到251.09 mg/L,总有机酸降低到4.94 g/L。[结论]通过混菌发酵复合果汁获得具有红酒风味特征的复合果酒,这为南方水果的复合果酒酿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柿子属浆果类,柿子属于柿树科,柿属植物,是文县主要水果之一。柿果味甜,营养丰富,既可生食,又可加工成柿饼、柿醋和柿酒,柿饼和柿干耐贮藏,含糖量高,是人们喜爱的加工品,在荒年还可代粮充饥,所以柿树又是木本粮食树种之一。从未熟柿  相似文献   

11.
不同催陈方法对柿子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柿子酒为对象,采用高压静电、微波和冷热处理3种方法对柿子酒进行快速陈酿试验,研究3种催陈方法对柿子酒各理化指标(总酸、总糖、总酚、吸光度)、挥发性香气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种方式催陈,柿子酒的生涩味逐渐减少,刺激性减小,变得柔和饱满,感官分值增加.经过高压静电、微波和冷热处理,柿子酒的总酸、总糖含量均有所下降,总酚含量有所增加,吸光度基本不变;经高压静电、微波和冷热处理催陈后柿子酒中挥发性总醇及总酯相对含量均有所增加,挥发性总酸含量减少.说明3种催陈方法对柿子酒的品质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以巨峰葡萄为材料,利用安琪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在28℃的条件下进行葡萄酒发酵试验,测定了主发酵过程中的酵母菌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酒精度并用气相色谱测定了发酵和陈酿过程中芳香物质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巨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芳香物质的变化规律均是增加趋势,发酵各天对甲酸乙酯的含量无显著的影响(p>0.05),对乙酸乙酯、正丙醇、异丁醇、乙酸异戊酯和异戊醇有显著的影响(p<0.05).在陈酿过程中,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和乳酸乙酯的含量均是增加的,异戊醇的含量是降低的,正丙醇和异丁醇的含量是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陈酿各天对甲酸乙酯、乙酸乙酯、异丁醇、异戊醇、乳酸乙酯的含量无显著的影响(p>0.05),对正丙醇、乙酸异戊酯的含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不同品种猕猴桃原料发酵制得3种猕猴桃发酵酒,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了3种猕猴桃发酵酒的香气成分。从3种酒样中共鉴定出174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19种、酯类29种、酸类18种、胺类49种、烷烯烃类23种、醛酮类10种、其他类25种。普通猕猴桃发酵酒、红心猕猴桃发酵酒主要呈香成分都为辛酸乙酯,含量分别为31.67%、15.74%,而软枣猕猴桃发酵酒的主要呈香成分为苯乙醇,含量为29.59%,三者分别为3种猕猴桃发酵酒赋予独特的风味和风格。  相似文献   

14.
石榴发酵酒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石榴酒发酵的主要加工工艺和参数。【方法】以甜石榴和酸石榴为材料,压榨取汁后,经过主发酵、后发酵和澄清等工序,发酵石榴酒。【结果】酸石榴汁的可发酵性还原糖含量与甜石榴汁相近,总酸含量是甜石榴汁的8倍多;葡萄酒酵母BM45为石榴酒发酵的适宜菌株;主发酵适宜温度为25℃,时间以5 d为宜,发酵温度越高,发酵期越短,酒度越低,甲醇和杂醇油含量越高;SO2添加量以40 mg/L为宜;酸石榴汁发酵酒的酒度和乙酸乙酯含量均明显低于甜石榴汁发酵酒,为不完全发酵;与石榴汁不带籽发酵相比,带籽发酵的主发酵期长,出酒率低,发酵酒的单宁和色度高,颜色深;用带1/3果皮压榨石榴汁发酵的酒质量优于不带皮和带全皮石榴汁;石榴酒适宜的后发酵温度为15℃;添加酒质量0.10%的明胶澄清石榴酒,澄清效果好。【结论】获得了生产石榴发酵酒的适宜加工工艺和参数。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柿子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国家,其中90%以上为涩柿,脱涩后方可食用。柿子营养丰富,含大量的糖类和多种微量元素,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都证实其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本文综述了脱涩脆柿、柿饼、柿酒、柿醋和柿叶茶等加工产品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进一步对柿子加工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刺梨有机酸组分及抗坏血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安华明  刘明  杨曼  樊卫国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0):2094-2100
 【目的】明确刺梨有机酸各组分及抗坏血酸含量。【方法】以‘贵农5号’为材料,采用HPLC方法分析刺梨有机酸组分以及不同器官内、果实发育和采后贮藏过程中主要有机酸各组分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结果】刺梨果实中主要含有苹果酸、乳酸、酒石酸、柠檬酸、草酸和琥珀酸6种有机酸组分和较高含量的抗坏血酸;不同器官有机酸含量分析发现,根主要含乳酸和酒石酸,茎和叶中乳酸含量较高,而花中主要积累琥珀酸。果实发育过程中各有机酸组分均不同程度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抗坏血酸含量则一直呈增加态势;成熟果实内,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高于任一种有机酸组分,约占总酸量的67%;6种有机酸组分中,苹果酸含量最高(约占有机酸总量的53%)。研究还发现,不同贮藏温度对刺梨果实有机酸含量有较大影响。【结论】从有机酸组分分析,刺梨是一种以苹果酸为主要有机酸的果实类型,但抗坏血酸的含量高于所有有机酸组分的总量。这种高抗坏血酸含量特点是刺梨果实独特的营养标志。  相似文献   

17.
以柿子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发酵温度、初始酸度、初始糖度、酵母接种量对于柿子酒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柿子酒中的残糖、总酸、酒精度及感官评分,对柿子酒酿造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柿子酒最佳酿造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0℃,初始酸度7.5g/L,初始糖度200 g/L,酵母接种量0.2 g/L,在该工艺条件下,柿子酒的感官评分为92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最佳工艺下柿子酒的香气成分可知,柿子酒香气成分中共有6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15种,酯类27种,酸类7种,醛酮类6种,烷类7种,其他类6种。主要香气成分包括:异戊醇(苹果白兰地香气和辛辣味)、苯丙醇(玫瑰花香气)、乙酸异戊酯(愉快的香蕉香味)、壬酸乙酯(油脂、水果和白兰地的香气)、2-甲基丁酸(愉快的水果香气)、3-羟基-2-丁酮(牛奶香气)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更好地勾兑青梅酒,研究青梅浸泡酒、青梅汁、青梅汁发酵酒以及浸泡基酒的香气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浸泡基酒、青梅浸泡酒、青梅汁及青梅汁发酵酒4种样品的香气成分.[结果]试验显示,4个样品依次检测出14、32、17、46种香气成分,香气成分本质的差异决定了其特有的风味和口感.其中,青梅在浸泡过程中产生的特有香气成分为苯甲醛、S-(-)-2-甲基-1-丁醇、苯甲酸乙酯、5-羟甲基糠醛等.青梅汁中特有的香气成分为糠醛、苯乙醇、苯甲醇等.青梅汁发酵酒中产生的主要微量香气成分有苯乙醇(6.941%,峰面积相对百分含量,下同)、异戊醇(6.940%)、辛酸乙酯(3.734%)、癸酸乙酯(2.590%)、己酸乙酯(2.479%)、9-癸烯酸乙酯(2.080%)、5-羟甲基糠醛(1.756%)等.[结论]研究可为青梅酒的品质改善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柿树(Diospyros kaki Thunb.)为柿树科柿树属落叶乔木。我国是柿子的主产国家,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柿果可以加工柿饼、柿干、罐头、柿脯、柿酒、柿醋、柿涩汁、柿汁、柿酱、柿蜜、果冻等;柿果、柿饼、柿霜、柿蒂、柿叶均可入药;柿树绿树浓影,盛夏可遮阳纳凉,入秋碧叶丹果,艳丽悦目,晚秋红叶可与枫叶媲美,  相似文献   

20.
基于SPME-GC/MS的猕猴桃酒香气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猕猴桃酒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①从猕猴桃酒中共分离鉴定出82种香气成分,其中新发现香气成分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04%)、2-苯乙基月桂酸酯(0.01%)、棕榈酸乙酯(0.75%)、肉豆蔻酸乙酯(0.17%)、月桂酸乙酯(1.93%)、法呢醇(0.05%)、橙花叔醇(0.03%)共7种;②香气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酯类有癸酸乙酯(8.52%)、丙酮酸异戊酯(7.51%)、乙酸乙酯(6.22%)、辛酸乙酯(6.00%)、乙酸苯乙基酯(3.61%)、月桂酸乙酯(1.93%)、乙酸己酯(1.28%)、己酸乙酯(0.92%)、乙酸异丁酯(0.87%)等;③香气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醇类有2-甲基-1-丁醇(13.29%)、异丁醇(5.40%)、苯乙醇(3.18%)、己醇(0.79%)等;④香气中相对含量较高的脂肪酸类主要有辛酸(4.37%)、癸酸(3.99%)。此外,还检测出可能构成猕猴桃酒特征香气组分的α-松油醇、里哪醇等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