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是一名植保工作者,2011年有幸成为一名光荣的"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专家",与"12316"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今天我与"12316"共同携手走过了六年的风风雨雨,这六年里我见证了"12316"的成长壮大,见证了"12316"从不为社会所知,到成为为农服务的一个重要阵地,一个知名品牌,成为农民朋友生产生活、增收致富不可或缺的朋友。对我而言,"12316"更多的是成就了我,给了我深入生产一线,接触农  相似文献   

2.
我是西丰县房木镇普安村一名普通的农民,叫李伟东.2000年,镇政府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号召搞瓜菜生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我便建了2栋蔬菜大棚,虽然经济效益上比种大田高出许多,1个大棚1年纯收入可以达到5000~8000元,但效益是否能更高呢?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农家女,1985年与《农村百事通》相识并结下不解之缘,此后的生活中,无论是种田、经商,《农村百事通》一直伴我同行.每一期新《农村百事通》到手,我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迫不急待地阅读,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科技知识与致富信息,记录下来并加以细细的学习研究,写出心得体会,从中汲取知识和营养,并把它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经营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我是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现就读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我对农村有着深刻的认识与感情,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问题关系着中国的发展大计,我的调查报告针对农村问题围绕着以下几点而展开,1.县\乡农业补贴现状.2.种粮收入分析及农业补贴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影响.3农业补贴对良种普及,农业机械化及科学种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4年秋,由于我村与相邻几个村小学合并,我被镇教管会解聘,由一名代课教师变为种田农民.这一年我刚好40岁. 我上有70多岁的父母,下有2个上中学的孩子,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为了养家糊口,我决定外出打工.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香椿专业生产者,培育香椿已有6年.6年前,我为了学习香椿技术,先后到过重庆、河南、安徽等地拜师求艺,并及时引进优良品种,购买了大量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7.
《农村实用技术》2004,(11):55-55
律师同志: 我是一名乡镇机关工作人员,2000年娶本县一位农村女青年为妻.  相似文献   

8.
易林 《中国农垦》2007,(6):71-71
也许是因为我略显瘦弱的身材和文静的性格,当许多人听说我曾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女拖拉机手时,都惊奇地睁大了眼睛。我和拖拉机整整相伴了三年,那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充满了酸甜苦辣,也给我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03,(8):30-30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企业职工,2002年3月我们单位实行买断工龄政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百事通》2001,(17):47
自本刊2001年5月(甲)刊发“传授纯长秸秆(稻草、麦秸)立体无污染栽培平菇高产技术“的消息后,我读者服务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数百名食用菌生产户及食用菌爱好者的来信来电,纷纷询问及要求培训这方面的技术.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我读者服务部与吉安梁仁俊食用菌培训中心协商,决定联合举办食用菌立体无污染栽培专利技术培训班.下面,我们就该技术的要点及具体培训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一、技术简介:……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我工作多年的企业倒闭了,我成为一名下岗女工.看着家里正上小学的一双儿女,我决定重新找一份工作.可是,人到中年,既无特长又无文凭.无奈,我只好进入一家家政公司做保洁员.想当年,我可是企业里的一名宣传干事呀!如今,拿笔杆的手要拿抹布度人生.念及此.我不禁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16,(24)
正还记得某年春晚小品的一句经典台词吗——"......我骄傲!",值此2016年年终岁尾,笔者对几名普通辽宁农民进行了电话采访,话语间,他们透露着欣喜与希望,或许他们在一年的生产和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失落或不满,但是总体来说,他们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言语间总有"我是农民,我骄  相似文献   

13.
纯正精品农大108与普通农大108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叫冯世江,是一名老农技员,家住重庆永川市仙优镇新华二社。我种植农大108已有好几年了,但近两年市场上的农大108田间种植表现较差,产量和抗性大不如前。2002年12月我赶场时听说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广纯正精制农大108,是育种家许启凤教授亲自选育生产的种子,于是我  相似文献   

14.
锦华感受     
我是石河子141团农技推广站的一名种子包衣技术负责人,最近,从《农村科技》杂志上,我看到了《锦华感受》征文启示,借贵刊谈点感受。自2005年起,141团农技推广站开始使用新疆锦华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锦华种衣剂包衣棉种,至今已整整4年了。  相似文献   

15.
今天和大家一起共同庆祝<山东农业科学>创刊40周年,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作为一名山东的老科技工作者和山东省农科院的一名老职工,作为<山东农业科学>的一名老作者,亲眼目睹了我们<山东农业科学>创刊、成长和发展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16.
回想30多年建筑生涯,我走过了从农民、瓦工,到班组长、质检员、施工队长、企业经理再到重大新技术发明人的人生历程.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瓦工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我热爱我从事的行业,热衷科技创新,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倾心钻研,努力致力于发明革新,获16项专利.我研发的"组合式塔基",填补了世界空白.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它是可持续农业生产的基础和保证.我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又刚刚学习了环境经济学这门课程,所以对农业生态环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认为课本中学到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是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初步形成的,但由于其强大的生命力,所以一经提出,就很快为各有关学科的学者、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所接受.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理论似乎主要来自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与经济学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8.
1986年,我还在读高中时就一直订阅<农村新技术>杂志,是一名忠实读者和老朋友.课余时间,我喜欢看<农村新技术>,从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受益不浅.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农村女青年,自上农中起,就与《农村新技术》结下不解之缘。1996年毕业后就开始订阅《农村新技术》,10余年来从未间断,受益匪浅。特别是从贵刊学到了食用菌栽培技术,使我走上致富道路。我在2001年第9期《混合土高产栽培食用菌新法》一文的指导下,尝试栽培食用菌,取得成功后,又大胆实践,利用农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秸秆生产备种食用菌。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农民,栽培平菇已有7年.7年前,我为了学种平菇,先后到过湖北、江西及湖南省的长沙、常德等地学习技术,购买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如今,我靠用草栽平菇走上了致富路,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平菇大王,1998年9月应邀赴省城长沙传授食用菌制种和草栽平菇经验,深得好评.下面就我用稻草仿野栽培平菇技术向各位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