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用成都麻羊5支,一次肌注头孢噻肟钠20mg/kg,用管碟法测定血清中药物浓度,试验菌种用枯草杆菌。主要的动力学参数:半衰期为1.06小时;峰时为0.26小时;峰值为23.81u/ml;药时曲线下面积为43.29u/ml·h;血清中药物有效浓度维持时间为5.4小时。  相似文献   

2.
磺胺二甲嘧啶用水牛4头,甲氧苄氨嘧啶用3头,氯霉素用3头,噻孢霉素用4头。一次颈静脉注射。剂量分别为100,10,15,15mg/kg。磺胺药的血药浓度测定用Annino法显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为550mμ;甲氧苄氨嘧啶血清浓度测定用微生物法,试验菌种用短小芽孢杆菌;氯霉素血药浓度测定用化学法;噻孢霉素血清浓度测定用微生物法,试验菌种用枯草杆菌。半衰期分别为5.84,3.41,10.2,1.47小时。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0.31,1.62,1.12,0.98L/kg。血药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分别为15.28,8.87,13.67,5.65小时。  相似文献   

3.
本文初步分析了卡那霉素在四匹健康成年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按肌肉注射1万 u/kg 卡那霉素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C—T)符合有吸收因素一室模型要求。按有吸收因素一室模型计算得到的血药浓度与实测值接近。根据有吸收一室模型公式计算出卡那霉素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血清最高浓度出现时间(TM)=1.67(h)±0.52血清最高浓度(CM)=19.61(u/ml)±2.40半衰期(T(1/2)KE)=2.3(h)±0.42药时曲线 F 面积(AREA)=116.14(h·u/ml)±12.81清除率(CIB)=86.88(ml/kg 1h)±9.33血清有效浓度时间(TCP)=8.87(u/ml)h±1.56以上这些重要的动力学参数,可供药理学基本理论研究和兽医临床制订方案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家兔卵巢卵泡中抽取卵母细胞,用含有FCS、BSA-V、HCG的TCM-199液和KRB修正液于37~39℃、5%CO_2、5%O_2和90%N_2的湿润环境中成熟培养和体外受精。试验以TCM-199液为基液,第一组加入PMsG10Iu/ml,第二组加入HcG10Iu/ml,第三组加入PMSG5Iu/ml、HCG5Iu/ml,第四组加入PMSG10Iu/ml、HCG5Iu/ml。结果表明:培养40小时后,4组卵丘细胞扩展率分别为80.65%、86.00%、85.40%和85.71%,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一极体放出率分别为16.47%、7.14%、12.89%和19.23%。第二组低于其他各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用体外获能的精子授精,卵裂率分别为26.96%、17.39%、32.35%和39.17%。授精后29~30小时出现2-细胞;44~45小时出现4-细胞;56小时出现8-细胞胚胎。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青霉素G钾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6头猪体重29.3±1.1kg(平均值±标准差),按每kg体重静脉注射单剂量青霉素G钾15000IU,给药后分别在0,5,10,15,30,45min及1,1.5,2,3h收集血样,采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青霉素G的浓度。以电子计算机程序处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所得主要动力学参数为:分布半衰期(t1/2α)0.14±0.03h;消除半衰期(t1/2β)0.70±0.21h;表观分布容积(Vd)0.696±0.141 l/kg;体清除率(Cls)11.67±1.02 ml/(kg·min);药时曲线下面积(AUC)21.57±1.93h·IU/ml,本文还根据单剂量给药参数推算给药方案,供兽医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抗 PMSG 血清在人工诱导黄牛双胎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2头正常母牛于发情周期第9天肌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800~2000iu,48小时后再注射 PGF_(2α)3ml,其中23头于发情开始时肌注抗 PMSG 血清2ml(Ⅰ组),其余29头不予注射(Ⅱ组)。结果发现,Ⅰ组母牛的发情持续时间(26小时)比Ⅱ组(48小时)短(P<0.05),配种后第4天的雌二醇含量显著降低(Ⅰ、Ⅱ组分别为53和128pg/ml),配种后第9天的黄体数显著增加(Ⅰ和Ⅱ组分别为4.6和3.0),大卵泡数显著减少(分别为1.2和3.8)。抗 PMSG 血清使母牛超排后卵巢恢复速度加快,避免了孕酮浓度的剧烈上升。Ⅰ、Ⅱ和Ⅲ组母牛的情期受胎率分别为65%,52%和60%;双胎妊娠率分别为53%,20%和0%。研究结果表明,发情开始时注射抗 PMSG 血清可以稳定母牛子宫内环境,提高用PMSG 诱导黄牛双胎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红霉素在健康成年马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给药后于不同时间取血样,用管碟法测定血清中抗生素含量。给马单次快速静脉注射红霉素(12.5mg/kg)后,血清中药物浓度(对数座标)随时间下降(线性座标)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模型。按二室模型的数学式计算出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相符。还算出静脉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以及多剂量给药的参数。红霉素的药动学参数是: 初始血浆浓度(C°P,5.59±3.28mg%),半衰期值(t1/2β,2.91±1.24h.),表观分布容积(Vd.(β),5.54±2.22,100ml/kg),药物自中央室消除的一级速率常数(K_(10),1.04±0.45h.~(-1)),治疗浓度维持时间[Tcp(ther),5.56±3.61h],总清除率(Cl_B,1454±596ml/kg.h.),曲线下面积(AUC,10.52±6.45,u/ml.h.)。多剂量给药参数是: 给药间隔时间(τ,6h.),稳态下最高,平均与最低血浆浓度C_(pmax)~∞、C_p~∞、C_(pmin)~∞)分别为10.34、1.75、0.47mg%,负荷剂量(D_0~*,15.41mg/kg),维持剂量(D_0,12.5mg/kg)。  相似文献   

8.
给装置了皱胃瘘管的四头健康成年黄牛(体重217.50±42.91公斤)口服丙硫苯味唑(Albendazole),剂量:10mg/kg,给药后定时从颈静脉采血和从皱胃瘘管中收集皱胃液。用乙醚萃取法从血浆和皱胃上清液中提取药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皱胃液中的药物浓度。结果在胃液中的原药未能测出,而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亚砜和砜于给药72小时后仍可测出。亚砜和砜的出现峰浓度时间(T_(max))分別为15.50±6.20h和22.80±6.70h:峰浓度(C_(max))分别为3.07±0.81μg/ml和4.91±1.45μg/ml;给药后血浆中原药亦未能测出,而具有活性的代谢物亚砜和砜在血浆中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是:亚砜T_(1/2)Kel 20.46±5.43h,T_(max)15.50±5.75h,C_(max)0.50±0.21μg/ml:砜T_(1/2)Ke1 11.58±4.29h,T_(max)14.50±6.40h,C_(max)0.99±0.79μg/ml。上述结果,说明该药是长效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磺胺-5-甲氧嘧啶(SMD)在正常马体内的分布与消除动力学.单剂量快速静脉注射SMD 50mg/kg,药物动力学符合二项指数数学式:Cp=Ae~(-αt)+Be~(-βt).药物在马体内的分布半衰期(t(1/2)α)为0.13±0.09小时,消除半衰期(t(1/2)β)为5.76±1.22小时,表观分布容积(Vd)为4.91±0.46(100mg/kg).曲线下面积(AUC)为84.37±12.73(mg·h/100ml),中央室分布容积(Vc)为1.79±0.72(100ml/kg),清除率(Cl_B)为0.6030±0.0909(100ml/kg).本文还计算了多剂给药参数.给药后12小时的最高,平均与最低稳态浓度分别为21.52mg%,7.03mg%与2.81mg%,负荷剂量(D~*)为65.50mg/kg,蓄积因子(R)为1.31.本研究确定多剂量给药间隔时间为10小时.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饲粮微量元素锌、硒和维生素E对初产母猪相关参数的影响规律。本试验选择年龄、体况较一致的二元杂(长白×约克)初产母猪27头,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共9个试验组,每组3次重复。饲粮锌、硒和维生素E均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锌(45 0mg/kg、85 0mg/kg、125mg/kg);硒(0 10mg/kg、0 25mg/kg、0 40mg/kg);维生素E(15IU/kg、30IU/kg、45IU/kg),结果表明:(1)饲粮中含锌量125mg/kg、含硒量0 40mg/kg、含维生素E量45IU/kg时,可以获得最多的窝产活仔数,分别为(9 9±1 1)头,(9 9±1 4)头,(10 0±1 2)头;母猪断奶返情时间间隔也最短,分别为176 1h、174 2h、169 6h。(2)初产妊娠母猪血清雌激素浓度在妊娠期保持相对高水平;孕激素妊娠前期保持相对高水平,后期则保持相对低水平,是发挥母猪繁殖潜力的保证。(3)初产母猪喂给含锌量125mg/kg、含硒量0 40mg/kg、含维生素E量45IU/kg的饲粮时,血清尿素浓度最低,表示有更多的蛋白质在母体和胎儿累积。(4)血清GSH-Px活力妊娠后期比妊娠前期低,表示妊娠后期比妊娠前期母体和胎儿代谢过程产生的过氧化物更多。(5)综合所考察的参数显示,初产母猪饲粮中含锌125mg/kg、含硒0 40mg/kg、含维生素E45IU/kg是适宜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1.
<正> 四环素为广谱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四环素在奶牛和母羊以及在黄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已进行了研究。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红霉素在乳牛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已进行了研究。洁霉素(林可霉素)的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但二者有重要的区别,洁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林可霉素及氯林可霉素在奶羊血清及乳中浓度的变化已进行了报导。  相似文献   

12.
四川于1971年开始引进摩拉种公牛杂交改良本地水牛,至1985年已约有杂交水牛55,000头。杂交一代水牛在体格、役用能力、产肉力及产乳力上均优于本地水牛。第一代杂交母水牛第一胎泌乳期产奶置为1096.65公斤,含脂率8.5%,相当于1842.37公斤标准奶,而本地母水牛仅产奶441.41公斤,含脂率9.75%,相当于812.19公斤标准奶,杂交一代母水牛第一泌乳期产奶量较本地母水牛高127‰故水牛为一种潜在的遗传资源,杂交育种是向乳用方向改良本地水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牛结核变态反应、PCR和分离培养3种方法,对奶水牛进行牛结核病检测,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结果表明,1850头奶水牛中有78头奶水牛的皮内变态反应结果为阳性,而对变态反应阳性的牛样品进行PCR检测和分离鉴定,分别鉴定出4份和2份牛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以变态反应为最高(4.22%),PCR和分离鉴定的较低,分别为0.21%和0.11%。变态反应与PCR检测、分离鉴定的符合率较差,而PCR检测与分离鉴定的符合率相对较接近。因此建议,在对奶水牛群进行结核病检测时,应先以变态反应检疫牛群,再结合PCR检测进行综合诊断,更有利于奶水牛结核病的检测与净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编码区设计引物,以PCR扩增及测序的方法,检测了19头海子水牛样本的MSTN基因多样性,并对其系统分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海子水牛群体内MSTN基因编码区含1 128个碱基对,所检样本中存在3个核苷酸多态位点,但仅含有2种基因单型。说明海子水牛MSTN基因分化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在乳品抗生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介绍了近年来对乳品中抗生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对乳制品中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林可胺类等抗生素残留的检测,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56头沼泽型水牛和26头河流型水牛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SRY)的完整编码区及部分侧翼区序列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沼泽型水牛的SRY基因编码序列一致,所有河流型水牛的SRY基因编码序列也一致;但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之间SRY基因编码区序列相比在c.202位点存在一个G>C替换,这个碱基差异属于错义突变,导致了pG68R,即编码的第68位氨基酸在沼泽型水牛为甘氨酸G,而在河流型水牛为精氨酸R;经群体检测确定SRY基因c.202G>C变异为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之间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其他牛科物种在此位置不存在差异。本研究使用的PCR引物可以作为水牛性别鉴定的特异性引物,而发现的差异位点也可以作为区分沼泽型与河流型水牛和水牛群体雄性介导基因流检测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7.
<正> 磺胺—5,6—二甲氧嘧啶(SDM')为人用的周效磺胺。在奶山羊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已进行了研究。磺胺—5—甲氧嘧啶(SMD)和磺胺—6—甲氧嘧啶(SMM、DS—36)亦为人用长效磺胺。SMM在鸡体内的分布、在牛、猪的血中浓度、血浆蛋白结合率如乙酰化率、对马和奶山羊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已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槟榔江水牛群体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探讨RAPD标记在水牛遗传多样性方面检测的应用价值,以及了解槟榔江水牛的群体遗传结构状况,研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对槟榔江水牛2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从7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对其所有个体的总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结果15条引物共产生105种扩增片段,多态片段95条,平均每条引物的扩增带数为7,各引物多态性片段范围在2~12之间,多态频率在40%~100%之间,多态座位平均为90.48%。表明槟榔江水牛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间接法检测了山羊和水牛人工感染肝片吸虫后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自然杀伤(NK)活性和分泌白细胞介质-2(IL-2)的水平,结果表明两组山羊(分别一次感染200或500个囊蚴)感染后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或P<0.01),水牛(每头慢性感染1200个囊蚴)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未感染水牛的NK活性比山羊的高,感染水牛的NK活性无显著的变化,感染山羊的NK活性有两次高峰,未感染水牛的IL-2水平比山羊高,感染水牛和山羊的淋巴细胞分泌IL-2的水平都有所升高(P<0.05;或P<0.01),而感染水牛和山羊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对重组牛IL-2(r-IL-2)的增殖反应降低,这表明还存在某些因素影响着IL-2参与到TH1细胞群保护性免疫中来,总之,水牛比山羊对肝片吸虫的天然免疫力强,肝片吸虫的感染导致出山羊细胞免疫呈抑制状态,而水牛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细胞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20.
广西农村地区水牛和黄牛同期发情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在农村粗放饲养的条件下水牛和黄牛同期发情的处理技术。[方法]研究采用前列烯醇结合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同期发情处理水牛和黄牛。[结果]青年水牛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分别是52.9%和35.1%,明显低于经产母水牛的81.5%和45.5%,差异显著(P〈0.05);青年黄牛和经产母牛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母水牛产犊后120d后,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分别为84.7%和44.8%,均高于产犊后60d以内和60~90d内处理的78.6%和40.7%、76.1%和38.6%,差异显著(P〈0.05);同期发情处理黄牛,产犊后120d以上的发情率高于产犊后60d以内和60~90d内,差异显著(P〈0.05),产犊后60~90d内和120d以上在受胎率上均高于60d以内,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前列烯醇结合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同期发情处理水牛和黄牛的效果很好,值得在广西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