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2月26日榆树市城发乡刘新猪场的仔猪出现皮肤破损,流粘液,被毛直立,疼痛、哆嗦,最后变成黑色痂块.用除癞灵等治疗无效死亡22头,因大部分都是发生在产床里的仔猪,所以猪场怀疑产床有菌,最后确诊为仔猪渗出性皮炎.仔猪渗出性皮炎义称油皮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亚种引起的仔猪皮肤病.  相似文献   

2.
正猪葡萄球菌病是一种以仔猪的渗出性皮炎为特征的猪传染性皮肤病,新生仔猪有伤口时更易引发本病。葡萄球菌对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当疾病暴发时,最好做药敏试验。发病仔猪尽早使用药物治疗效果好,严格消毒产床和待产母猪体表可减少感染机会。下面介绍一例诊断和防治猪葡萄球菌病的经验与体会。1发病情况2014年11月23日,某养猪户主求诊,他的猪场饲养有母猪105头,近期发现哺乳仔猪皮肤发  相似文献   

3.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多脂病”、“烟煤病”等,主要由萄葡球菌感染引起。以皮肤有血浆、皮脂渗出为特征。2002年5月,我乡某个体猪场发生一起仔猪亚急性渗出性皮炎,9头仔猪发病,重症1头,发病率为30%,经采取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患病仔猪在3~7天内全部痊愈。1发病情况该场共存养母猪18头,猪圈设施陈旧,料槽破损,地面粗糙,坑洼不平,猪圈内粪尿排出不畅,猪圈之间渗漏现象严重,病初仅同圈的2头仔猪发生,后很快波及到同圈及临圈仔猪。畜主以为是螨虫感染所致,曾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用1∶450除…  相似文献   

4.
1998年5—6月,安阳市某畜牧示范区集约化养猪场,有80头哺乳仔猪发病,发病率占同期仔猪的8%左右,经诊断该病为仔猪渗出性皮炎,经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发病仔猪除7头重症者死亡外,其它仔猪5—7天内全部痊愈。1发病情况该场共有母猪产床60张,其中部分产床的仔猪保育箱和仔猪补料槽发生破损,极容易刺伤或划伤仔猪。该病最初发生时,仅发现两三个产床上的10余头仔猪发病,但很快便波及到同床和邻床的80头仔猪,对病猪使用的磺胺嘧啶、青霉素、链霉素等常规方法治疗,收效不明显。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嘴角两侧、眼…  相似文献   

5.
<正>我市某猪场饲养60头母猪,从2010年5月份开始,所产仔猪发生以渗出性皮炎和脓肿为主要特征的病例。发病率在20%左右,致死率高达90%以  相似文献   

6.
2002年12月,在河南焦作市某小型猪场的仔猪中发生了一种以急性全身性的渗出性皮炎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疾病,该病经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等工作后诊断为仔猪渗出性皮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油皮病,多数由葡萄球菌引起,常发生于1~6周龄的仔猪,以15~20日龄发病最多。发生率虽不高,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但死亡淘汰率较高,为20%~80%。我省某猪场,饲养母猪125头,保育仔猪146头,哺乳仔猪78头。2004年11月5~15日,该场仔猪15头发病,死亡3头,临床表现体温升高,大部分皮肤呈龟背样结痂。经笔者诊断为猪渗出性皮炎。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治愈11头,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011年12月,连江县东湖镇某猪场的仔猪发生一起以渗出性皮炎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经检查初步诊断为仔猪感染葡萄球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某新建猪场初产母猪所产仔猪感染流行渗出性皮炎的病例进行了细菌分离和PCR测序分析,并对分离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分离到2种菌落颜色的优势细菌,经PCR测序分析发现白色菌落细菌16Sr RNA基因与Gen Bank收录猪葡萄球菌同源性为99.2%,黄色菌落细菌16Sr RNA基因与Gen Bank收录松鼠葡萄球菌同源性为99.4%。通过药物敏感性检测,发现头孢噻吩以及先锋V号对两种葡萄球菌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最后,文章就规模猪场仔猪渗出性皮炎防治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04年4月浙江某猪场暴发仔猪渗出性皮炎,经确诊后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渗出性皮炎(swine exudative epidermitis,SEE),是由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yicus)所致的一种仔猪高度接触性皮肤疾病,主要发生于5周龄内的仔猪,1周龄内仔猪发病率最高,故常被称为仔猪渗出性皮炎,该病死亡率很高,常给猪场造成重大损失。笔者在临床上遇到某猪场发生此类病例,现将有关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以皮肤油性渗出物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散发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不高,但其死淘率极高。规模化猪场因饲养密度大、周转快、母猪更新率高等原因,该病的发病率偏高,如果治疗不及时,便会造成发病猪只死亡或者因其外观影响出售。本文以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环境为依托,针对哺乳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生原因,提出可行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仔猪油皮病”或“皮脂溢病”,是由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猪急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多发生于哺乳仔猪,断奶后的保育猪和成年猪少见,本病以全身性油脂样渗出皮炎为特征,感染猪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近年来,本病在一些猪场时有发生,已成为对养猪业危害比较严重的疾病。现将某猪场1例病例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多见于7~30日龄的仔猪,临床上以渗出性坏死性表皮炎症为特征。2008年2月份,抚远县某猪场发生了哺乳仔猪渗出性皮炎,通过对送检病猪的检查、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该病,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得以控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猪传染性渗出性皮炎又称溢脂性皮炎或煤烟病,其学名为“猪的葡萄球菌病”,是由皮炎葡萄球菌皮炎亚种感染引起的疾病。初生哺乳仔猪易感染。近年来个别猪场偶有发生,猪场往往误诊为疥螨病或维生素A缺乏症,延误了正确治疗时间,造成较严重的损失。笔者现将治疗过的病例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某新母猪场300头长大二元母猪于2000年5月份陆续开产,5月18日有一窝刚出生8d的仔猪突然发病,先是2头仔猪吻突及眼睑出现点状红斑,后转为黑色痂皮,接着全身出现油粘性滑液渗出,气味恶臭,然后粘液、被毛一起干燥结块贴于皮肤上形成黑色痂皮,外观象全身涂上…  相似文献   

16.
仔猪葡萄球菌性皮炎也称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猪急性接触性皮炎,以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为特征,疾病传播迅速,同一窝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其主要传播途径为创伤接触感染,特别是断脐时消毒不严等而引起。母猪的皮肤、耳朵等处藏有的病菌是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7.
正猪油皮病也称猪渗出性皮炎,此病是由葡萄球菌侵入破损的皮肤引起。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吸收入体内,可损害肝脏和肾脏。渗出性皮炎在哺乳仔猪通常只致个体发病,但对后备猪群与断奶仔猪则可能导致严重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在母猪分娩前数天内,细菌已在母猪阴道中大量增殖。仔猪通常在出生时或产后不久被感染。轻微的渗出性皮炎可因仔猪在争夺乳头或奶水时,锋利的犬齿损伤脸颊,或吸奶时膝  相似文献   

18.
猪的葡萄球菌皮炎(又称为猪传染性渗出性皮炎、溢脂性皮炎或煤烟病),是由葡萄球菌皮炎亚种感染引起的疾病,初生哺乳仔猪易感染。近年来个别猪场偶有发生,猪场往往误诊为疥螨病或维生素A缺乏症,延误了正确治疗时间,造成较严重的损失。笔者现将治疗过的病例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定州市某新母猪场80头长大二元母猪,于2002年5月陆续开产,5月18日有一窝刚出生8天的仔猪突然发病,先是2头仔猪吻突及眼睑出现点状红斑,后转为黑色痂皮,接着全身出现油粘性滑液渗出,气味恶臭,然后粘液、被毛一起干燥结块贴于皮肤上形成黑色痂皮,外观象全身涂上一层煤烟…  相似文献   

19.
为查明贵州某猪场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出现渗出性皮炎的病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观察、实验室PCR鉴别诊断,确诊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20.
正猪舍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产成绩,产房更是敏感,温度、湿度和空气素质等三要素能否满足母猪、仔猪的要求,直接影响母猪产后恢复、采食、泌乳以及仔猪健康和生长速度。生产上主要是通过栏舍构造和采用机械设施调控猪舍环境。结合日常工作的需要,产房的布局多半是双列式产床纵向排布,双列式产床有母猪头头相对和背背相对两种排布模式。为了比较两种产床的排布模式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对某猪场一整年的产房生产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