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犬细小病毒四川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了解我国细小病毒流行情况,笔者从四川农大动物医院采集5份患出血性肠炎犬的粪便,通过猫肾细胞(F81)传代培养后,成功分离到两株犬细小病毒。对两株病毒进行病毒形态学、理化学、血凝试验、PCR鉴定与分子生物学系统鉴定后,证实分离株是犬细小病毒,通过VP2结构蛋白测序分析表明,新分离到的两株细小病毒抗原型分别属于CPV-2a和CPV-2b。  相似文献   

2.
从两个具有典型症状的发病的肉雏鸡群采集病料,用5日龄鸡胚卵黄囊接种,分离到两株病毒(SGAE9401和SGAE9402),经中和试验,琼扩试验,雏鸡感染试验及鸡血清学保护试验,确诊所分离到的病毒为禽传当性脑脊髓炎病毒,从而首次从病原学角度证实了该病在四川省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某些大型鸡场近年连续暴发一种传染快、发病急、死亡率高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是肾脏病变,从死亡率较高的几批雏鸡分离到两株病毒19401,H9402.接种鸡雏可使其发病、死亡。通过鸡胚接种、血凝试验、电镜形态观察,分离物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经血清中和试验鉴定这两株病毒为肾型IBV株。  相似文献   

4.
从山东省潍坊某鹅场病死雏鹅的心、肝和脾等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通过12日龄鹅胚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病毒进行致病性试验、鹅胚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等。结果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小鹅瘟病毒,命名为W株。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病毒分离鉴定的常规方法,从某番鸭养殖户自然死亡的番鸭中分离到1株病毒,用分离到的毒株试验感染1日龄敏感番鸭,其死亡率达100%,临床及病理变化与自然感染发病的番鸭基本一致,并可回收到该病毒,分离毒株与番鸭呼肠孤病毒有一定的血清学交叉反应。根据试验结果,初步确定该病毒为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6.
王妍 《水禽世界》2013,(3):34-38
从本试验是对山东招远地区采集疑似鸭肝炎的发病濒死鸭肝组织进行病原分离,通过鸡胚尿囊腔接种传代方法分离到一株病毒,对该病毒进行了特异性检验、PCR检测、理化特性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毒是血清I型鸭肝炎病毒,我们将这株病毒命名为DHV—ZY株。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北京地区两个猪场的两起怀孕的母猪的7例流产胎儿及木乃伊胎儿进行病毒分离,得到7株病毒,通过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电镜技术及聚合酶链反应对分离的病毒鉴定,结果,7株病毒均为猪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8.
从临床疑似犬瘟热的病貉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形态特征、血凝试验、中和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分离病毒为犬瘟热病毒。本研究为研究犬瘟热病毒貉株分子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及构建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猪瘟和猪伪狂犬病均为OIE规定的通报疫病.引起猪瘟的猪瘟病毒为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伪狂犬病病毒是疱疹病毒科的DNA病毒.母猪感染猪瘟病毒或伪狂犬病病毒后都会引起流产,产下弱胎死胎,成为病毒传播的重要来源,为猪场疫病防控带来很大难度.近年来我国有这两种病毒混合感染报道[1-2],并未分离到病毒.我们在对1份母猪猪瘟阳性病料进行猪瘟病毒分离时,同时分离出1株致细胞病变的病毒,终鉴定该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本试验从同一份病料中成功分离到这两种病毒,为猪瘟、伪狂犬病病毒混合感染报道提供了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吉林省查干湖地区某番鸭养殖场的患病番鸭进行诊断,将经临床诊断疑似新城疫(ND)的番鸭组织病料通过细菌与病毒分离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细菌和1株病毒。通过镜检观察、生化试验、HA与HI试验、分子生物学试验等,鉴定分离到的细菌和病毒为鸭疫里默杆菌(RA)和新城疫病毒(NDV)。结合临床诊断与实验室诊断,确诊番鸭死亡原因系RA与NDV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