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大类,前者包括麦秸、稻秸、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后者包括棉花秆、芦苇秆、麻秆、芝麻秆、油菜秆、豆秸、葵花秆等。此外,农作物加工剩余物,比如稻壳、花生壳、油菜壳和甘蔗渣等,也属于秸秆范畴。农作物秸秆主要组成成分为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以及一些灰分杂质,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硫等多种养分,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和宝贵的绿色可再生资源,也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4大能源。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使热量资源发生了变化,对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研究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对合理利用热量资源、调整农业气候指标和种植结构有指导意义。利用库尔勒市1961—2015年逐日气温资料,通过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all突变方法研究库尔勒气温和≥0、3、5、10、15和20 ℃的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以及无霜初日、无霜终日和无霜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5年,库尔勒市气温在1998年发生突变,年平均气温升高速率为0.29 ℃/10 年(P<0.01),突变后较突变前增温1.0 ℃;冬季平均气温增加幅度最大;≥0、3、5、10、15和20 ℃初日提前、终日推迟,作物生长季明显延长;≥0、3、5、10、15和20 ℃活动积温显著增加,气候倾向率为80.7、80.2、85.1、69.0、75.6和103.4 d·℃/10年;无霜初日显著提前4.0 d,终日显著延迟4.3 d,持续日数显著增加8.4 d。近55年库尔勒市气温升高,积温增加,生长季、无霜期延迟,对农业引种和品种推广有积极作用,需根据热量资源现状重新确定合适的农业气候指标和种植区划。   相似文献   

3.
<正>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先进的耕作方式,已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在全球普及。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示范以来,应用面积达近466.7万hm~2。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实行免、少耕和地表秸秆残茬覆盖,具有保护农田、减少扬尘、抗旱节水、培肥地力、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等多种功效,适合在旱地和灌区推广,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当前与长远利益兼顾、农民和国家双赢的革命性农耕措施,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覆盖方式(不覆盖,覆草,覆地膜)下保护性耕作试验,对套种春小麦和豌豆的生育期、基本苗数、干物质、土壤水分和产量进行调查和测定,研究春小麦和豌豆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免耕覆膜、传统耕作覆膜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产量明显高于传统耕作不覆盖、传统耕作并将秸秆翻入、免耕覆秸秆和免耕不覆秸秆的处理,而基本苗数和前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却低于传统耕作不覆盖、传统耕作并将秸秆翻入、免耕覆秸秆和免耕不覆秸秆处理。因此,免耕覆膜、传统耕作覆膜种植是黄土高原西部半干旱区相对较好的保护性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5.
智能农机装备技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条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研究团队以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发展与创新为主题,介绍了智能农机装备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智能传感器技术、自主导航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出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技术研究和开发、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大技术普及和推广力度、推进国际交流和合作等策略,以推动智能农机装备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本研究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决策者、从业者等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智能农机装备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陕西渭北旱塬苹果园地布和黑色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温度、叶片光合作用、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树生育期内,地布和地膜覆盖分别比对照节水35.1、28.9mm,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率;春季,地布和地膜覆盖0~25cm土层平均地温分别比对照高2.8℃和4.5℃,夏季则分别高-0.3℃和4.1℃;同时,地布和地膜覆盖分别比对照增产32%和20.4%,且地布覆盖显著提高了果树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可溶性固形物、果实的亮度和红色度,降低了果实酸度。  相似文献   

7.
农业机械装备的智能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力支撑和重要体现。智能终端是智能农业机械和农业机械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具有采集感知机具和环境信息、定位机具位置、处理和传输信息和指令、人机交互等功能,对于实现跨区域的农机调度和监管、农机作业补贴申报和发放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机械智能化整体概况着手,从智能终端的功能、类型以及硬件构成等角度,对智能终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给出了研究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新建县农机局自12月17到21日,组织人员,对全县2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为:合作社的管理模式、服务项目、服务能力、机械设备保有量、入社社员和人员信息、财务账目和收支情况、服务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建议和今后的打算等。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新建县农机专业合  相似文献   

9.
一、工作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全国农业工作会精神,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走中国特色农机化发展道路,认真实施农机化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稳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加强先进适用、生产急需农业机械的研发和推广,努力拓宽农机服务领域,强化农机质量和安全监管,不断提高科技水平、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切实加强司机关的自身建设,增强依法行政和管理服务能力,推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1月18日,联合国亚太地区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在曼谷召开亚太农机检测网区域决策者圆桌会议,来自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斐济、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蒙古、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斯里兰卡、泰国、菲律宾、越南、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欧洲农机检测网、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联合国亚太地区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等国家和机构的3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联合国亚太地区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主任赵兵主持会议,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贸易投资部主任Ravi Ratnayake博士致开幕辞,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亚太地区高级官员Rosa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山核桃的生长习性、栽培条件、播种育苗、定植密度、修剪整形、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一套适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山核桃丰产栽培管理技术体系。通过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山核桃的成活率、生长势、开花座果率、单果重和产量,同时也可以改善山核桃的品质和风味,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山核桃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复播大葱高产栽培技术中从育秧的品种选择、精选种子、苗床地选择和整地、育苗时间、播种、苗床管理、病虫害防治,大田准备,定植时期、起苗分苗、定植方法,大田管理的中耕和浇水、培土和追肥,以及对紫斑病、葱锈病、大葱软腐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广西农业机械化》杂志为双月刊,是广西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和广西农机学会共同主办的农机综合类期刊,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农机管理、推广、教育培训、质量鉴定、安全监理的工作者以及农机手、农机专业户、农机生产和销售企业工作人员等。本刊主要宣传和推广农机管理新经验、新成就,报道农机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反映各地农机动态,交流区内外农机信息,促进农机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本刊设有政策法规、农机论坛、管理服务、技术推广、机具推广、试验研究、教育培训、安全监理、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秸秆的维管柱、皮层和表皮为材料,分别考察固液比、发酵时间、碱性氧化物浓度和预处理时间对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以及FPA酶活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糖化条件,结果表明,在固液比、发酵时间、碱性氧化物、预处理时间分别为1∶20、5d、1%、3d,1∶15、5.5d、1%、3.5d和1∶15、5d、1%、3d条件下,发酵液中的还原糖含量最高,维管柱、皮层和表皮分别为15.92%、12.43%和5.93%;木质纤维素糖化率分别为31.84%、18.65%和8.9%。在糖含量较低时,FPA与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秸秆禁烧和利用 农民受益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大约7亿t。秸秆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钙等多种营养成分,经过收集加工处理,可以用作肥料、饲料、燃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等,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各级政府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十分重视,出台了鼓励循环农业发展和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水气互作对辣椒根系形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设置地下水灌溉C(溶解氧质量浓度5mg/L)作为对照,2个加气量:A(溶解氧质量浓度15mg/L)和O(溶解氧质量浓度40mg/L),2个灌水量:W1和W2(0.8倍和1.0倍作物-蒸发皿系数)开展随机区组试验,基于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加气灌溉对辣椒根系形态、产量、品质、株高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处理AW1产量最高,为6.78t/hm2,较处理OW1和CW1产量分别增加39.04%和42.89%,较处理AW2产量增加30.80%(P<0.05)。与处理CW1相比,处理AW1的可溶性糖含量(BRIX)、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糖酸比(SAT)分别增加29.49%、75.24%和68.10%(P<0.05),处理AW1根干质量、总根长、根体积和根表面积分别增加13.63%、11.09%、59.47%和6167%(P<0.05)。与处理CW2相比,AW2辣椒株高、氮素吸收量、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7.88%、66.56%、26.28%和26.12%(P<0.05)。根系形态指标(根干质量、总根长、根体积和根表面积)与氮素吸收量、株高、产量、BRIX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处理AW1综合得分最高。综上,综合考虑提质、增产、节水3方面,确定加气量15mg/L、灌水量0.8倍作物-蒸发皿系数为最佳水气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7.
1产品及行业状况1.1产品简介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按用途分类,有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广义的农业机械还包括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和蚕桑、养蜂、食用菌类培植等农村副业机械。  相似文献   

18.
各级农机部门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从扩大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的战略角度,充分认识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农机部门和农机补贴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中央和山西省制定的以下各项纪律.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河北省受农业生产活动和降水量变化影响,社会用水与水资源承载能力严重失衡的问题,基于河北省水资源变化特征,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作物系数法计算区域主要作物需水量,分析种植结构变化对灌溉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河北省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比1956—2017年年均值分别减少22.36%、42.15%和9.01%,地下水开采量和农田灌溉量逐年下降,但地下水超采量仍高达3.31×109m3,典型深层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位埋深依然处于60.34~70.46m。同一作物年际间的需水量呈现弱降低趋势,蔬菜、水稻、水果、棉花、薯类、冬小麦、油料、大豆、玉米和谷子的需水量依次降低,分别为750.56~893.09mm、698.25~832.60mm、653.93~773.28mm、506.30~634.23mm、481.42~594.37mm、401.66~504.60mm、406.26~510.68mm、335.28~429.74mm、309.72~399.54mm、269.94~345.77mm。冬小麦的水分亏缺指数最高,为0.72;蔬菜、水稻和水果的水分亏缺指数依次降低,分别为0.47、0.46和0.36。冬小麦、蔬菜和水果年均灌溉需水总量分别占作物总灌溉需水量的46.87%、12.94%和12.24%。与1980—1989年相比,2010—2017年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分别增加了186.01%和59.98%,灌溉需水量相应增加了143.75%和18.91%,而其他作物灌溉需水量均有所降低,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增加成为农业灌溉需水量保持高位运行的主导因素。从实现主要农产品供需平衡、水资源平衡和国家粮食安全考虑,大幅减少高耗水作物(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是未来降低作物灌溉总需水量的有效途径。在保证京津冀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河北省蔬菜和水果的种植面积分别缩减至1.72×105、1.97×105hm2,年灌溉总需水量可减少3.31×109m3。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为全面总结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明确未来几年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有效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引导生猪屠宰行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商务部编制了《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现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