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北干旱山区常年少雨 ,蒸发强烈 ,造林成活率很低。利用地膜栽植、栽植容器苗、红柳植苗造林等方法 ,无疑是解决干旱山区绿化造林的可行性方法 ,不仅能大大提高干旱山区荒山造林的成活率 ,而且也是提高旱地种苗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河西走廊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选择抗逆树种、灌水洗盐、科学整地、覆沙压碱、客土造林、铺设隔离层、覆盖抑盐、施肥改良、化学改良等内容,以期为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提供配套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祁连山东段,属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3大高原衔接交汇地带,海拔高,光照不足,生长期短,降水较少,生长缓慢,投资大,成本高,见效慢,成活率和保存率低是制约造林工作的难点,丰富抗寒抗旱造林适宜树种是改善天祝生态环境、有效发挥其重要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经试验红柳造林成本低,萌枝能力强,生长快,抗旱抗寒耐瘠薄,是高寒山区抗旱造林理想树种。  相似文献   

4.
结合红柳的生物学特性,阐述了红柳的经济效益,并提出了其造林复壮技术,包括科学选择造林地以及土壤处理、选择造林的时间、造林种条的选择及处理、造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复壮管护等,为灵武地区红柳的健壮生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毛乌素沙地水分条件与中国沙棘造林成效的关系,对不同灌水强度和初植密度幼林的成活率及生长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存活率和生长量随着灌水强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适宜于存活的最佳灌水量为1 200 mm,适宜于生长的最佳灌水量为1 500 mm;存活率及地径、冠幅生长量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大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适宜于存活的最佳造林密度为4 444.0株.hm-2。  相似文献   

6.
蓄水渗膜袋在宁夏荒漠地区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蓄水渗膜袋在宁夏中卫地区营造速生林表明:在荒漠地区造林,每棵树苗根部放置3-4个蓄水渗膜袋,树木成活率达80%以上,有效减少灌水次数3-4次,可降低造林成本35%-60%。  相似文献   

7.
<正> 杨树,多采用大株行距,大苗,小密度造林,单位面积株数少,造林成活情况对林分出材量有较大影响。即使第二年进行补植,也往往生长落后,难以弥补第一次成活率不高造成的损失。当前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苗木在造林前浸水,选适宜的造林季节,采用随起随栽的方法,栽植后立即灌水、截根探栽等。这些方法都是生产中常见的,但均不太理想,尤其苗木需要长途运输或起苗至栽植间隔较长时,常因苗木失水过多影响苗木成活。为了减少苗木的水分损失,延长苗木寿命,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作者结合农村造林的生产实际,进行了药剂处理苗木,提高造林成活率试验,有二定效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盐碱地施用脱硫废弃物对5种灌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君珑  曹兵  李培富  孙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04-16307
[目的]在盐碱地施用脱硫废弃物,研究5种灌木在其上的生长情况。[方法]在施用脱硫废弃物进行改良的盐碱地栽植枸杞(Lycium chinense)、红柳(Tamarixramosissim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和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5种灌木,并进行定期生长调查,比较其生长和生存状况。[结果]施用脱硫废弃物对红柳、枸杞和紫穗槐的生长量和成活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文冠果和金银花的作用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改善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生态环境和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鲜军 《农村科技》2007,(4):57-57
红柳具有喜光、耐寒、耐热、耐水湿、耐盐碱、不怕风蚀沙埋,生长迅速、寿命长等特性,是高水位盐碱地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由于红柳长期生长在戈壁荒滩,人工培育育苗生产甚少。为做到适地适树,因地制宜造林,特进行红柳人工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东南部硬梁地文冠果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田试验为手段,以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典型土壤粗骨土为试验样地,按正交试验方案安排了6个因子2-4个水平共16组的文冠果造林试验,力图找出适合粗骨土的造林技术措施组合。以成活率为依据,采用方差分析、单因素分析、极差分析等方法分析各因子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粗骨土上,采用当地大田苗-使用生根粉-20d灌水1次-造林时掺入牛粪-使用大柳塔井水灌溉为最佳造林技术措施组合,该技术也可以作为当地营造其他经济树种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六盘山地区柠条露天营养杯育苗技术,包括选地整地、营养土配制、装杯、灌水、种子处理、播种、抚育管理、起苗、运输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当地柠条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古浪县地处祁连山水源涵养区与北方防沙带建设区,保护好祁连山生态环境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大力提升古浪县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需全面提升林木种苗质量,确保古浪县林业重点工程种苗供应和造林成效。红柳属古浪县乡土树种,具有抗旱、抗寒、耐沙埋、易繁殖等特点,为提升林业工程苗木质量及保障能力、推进古浪县林草重点工程及项目顺利实施,掌握红柳的育苗及造林技术非常重要。本文系统总结了红柳的育苗及造林技术,旨在为今后半干旱地区红柳造林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详细探讨干旱地区盐碱地红柳扦插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4.
红柳为柽柳科柽柳属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它抗逆性强、生长快、萌芽力强,不怕风吹沙埋,既耐干热又耐水湿,是很好的泌盐植物,是荒坡、盐碱地造林的首选树种。红柳极适应我区这种生境脆弱、生态条件差的环境,在我区节水抗旱造林中应用广泛。为获得合格的红柳优质壮苗,进行了红柳育苗试验,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雨季造林时间性强,技术要求严,造林难度大,造林可用树种少,为了充分利用雨季的有利时机,搞好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对其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要点谈一点粗浅的想法。1.雨季造林方法1.1裸根苗造林:首先要把好起苗关,在起苗的前一天圃地灌水,起苗时一律用撅头深刨,做到根系完整,根部带土,剔除细弱苗和根苗,进行苗木分级,并用草袋包装,以减少苗木失水,随起、随运、及时栽植。1.2容器苗造林:容器育苗造林要  相似文献   

16.
雨季造林是加快荒山荒地绿化的重要途径,每年的七、八月份是降水集中的多雨季节,温度高、湿度大、墒情好,是荒山造林的主要季节。雨季造林时间性强,技术要求严,造林难度大,造林可用树种少,为了充分利用雨季的有利时机,搞好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对其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要点谈一点粗浅的想法。一、雨季造林技术的探讨1、合理整地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环节,起苗的前一天圃地灌水,3裸根苗造林:首先要把好起苗关。起苗时一律用撅头深  相似文献   

17.
杨树不同生育时期造林对其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杨树芽前造林、芽期造林及芽后造林试验,分析各期造林杨树成活率及造林当年、第2年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芽前造林杨树成活率达93%左右,芽期造林成活率97%左右,芽后造林成活率极低。芽前造林、芽期造林间成活率差异显著,但对杨树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正>造林成活率就是单位面积上成活的株数与原始栽植株数的百分比,造林成活率是人工造林的评定最重要的标准,造林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造林成功与否,现将人工造林成活率检查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1人工造林成活率的检查时间一般是在造林后一年的时间进行人工造林成活率检查,国家造林核查是5年后检查造林成活率。围场县如果是在春季造林,也有可能在秋季检查人  相似文献   

19.
小兴安岭林区低质林改造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观测小兴安岭低质林改造试验样地苗木的成活和生长状况,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改造方式造林的成活率及生长率.结果表明:横山带造林成活率高于顺山带和林窗的造林成活率,而顺山带造林生长率略高于横山带和林窗的造林生长率.从三种树种在同一改造方式内的造林效果看,红松造林成活率高于云杉和落叶松.带状皆伐选择8~10m采伐带宽度的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率较高,造林更新效果较好.从幼苗成活率、生长率看,中等林窗是造林更新的适宜面积.成活率及生长率混交造林好于纯林.  相似文献   

20.
干旱山区酸枣直播嫁接同心圆枣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县,年降雨量仅有200mm多,近年甚至出现110mm极端低值的降雨量,给造林绿化带来了较大困难,为降低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通过实地种植,探索出了酸枣直播嫁接同心圆枣造林新技术,现总结如下。1整地选择交通便利,管理方便,附近无水源污染,地势较平坦,土质肥沃,土层较厚的沙壤地作为造林地。播种前一年秋季,每667m2撒施腐熟有机肥3000kg~5000kg,磷酸二铵10kg,机械耕翻20~25 cm,整平耙匀,有灌水条件的地块,灌足冬水,冬季及时耙耱保墒。无灌水条件的地块,耙耱平整后打耱保墒。2选种选购杂质少、无破碎粒的当年产饱满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