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茶叶具有天然抗菌性能。新型茶纤维纺织产品以茶叶中的天然茶色素、茶多酚、儿茶素等物质为功能性成分,具有抗菌除臭、改善人体微循环等功能。本文主要阐述茶叶抗菌功能,对其新型抗菌纤维的生产工艺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皮肤老化表现为逐渐失去弹性形成皱纹和皮肤外表逐渐产生多种色斑,与细胞衰老和真皮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降解和结构改变有关。随着环境污染、社会压力、臭氧层变薄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皮肤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茶叶富含茶多酚、茶氨酸、茶色素、咖啡碱、茶皂素、茶多糖等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滋养皮肤、延缓皮肤衰老的功效,茶元素的护肤品也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主要从皮肤细胞衰老和细胞间质老化两个角度阐释茶叶延缓皮肤老化的作用,旨在为饮茶辅助美容养颜及茶叶功能成分在护肤品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茶氨酸(Theanine)是茶叶内含成分中功能被明确阐述的活性成分,具有保护神经系统、抗抑郁、降血压、缓解疲劳、延缓衰老、调节免疫力、抗肿瘤等多种功效。在美国,茶氨酸被视为“公认安全”而对其用量不作限制规定。因此,开发以茶氨酸为原料的功能性产品具有很大潜力。目前市场上茶氨酸产品以食品为主,功能主要集中于提高睡眠质量方面,还没能涵盖茶氨酸已发现的全面功能,茶氨酸产品还有很大待开发空间。从茶氨酸全球市场分布来看,国内尚以提供茶氨酸原料为主,应逐渐转向以原料和终端产品并重,打造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源于自然,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很好的保健养生功效。茶叶中富含茶多酚、生物碱、茶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衰老、抗癌、降脂减肥等生物学作用。本文论述了茶多酚等茶叶中的活性成分,概况了茶叶中活性成分的生物学作用,为茶叶的综合利用提供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5.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具有较强药理功效。它是茶叶天然成分之一,不能进行人工合成。近年来,科研学者对高EGCG茶进行了系列研究工作。本文就影响茶叶EGCG含量的因素以及提高茶叶EGCG含量的途径进行了阐述,并展望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光老化是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后所表现出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的损伤,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茶叶中的活性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生物碱、茶色素、茶多糖和茶氨酸等。有研究报道茶能够通过一些途径保护皮肤免受紫外损伤,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本文针对茶叶中的几种主要活性成分在防治皮肤光老化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茶氨酸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有三大茶叶提取物已得到公认,即茶多酚(儿茶素)、茶多糖和茶氨酸。被称为“天然镇静剂”的茶氨酸已成为近几年国际市场上最热销的天然保健产品“新宠”之一。茶氨酸(L—Theanine)系统命名为:N-乙基-γ-L-谷氨酰胺(N-ethyl—L—glutamine),是1950年日本学者酒户弥二郎在研究玉露茶鲜爽滋味成分的过程中,从新梢中分离鉴定出的非蛋白特征氨基酸。迄今为止,除在茶梅、山茶、油茶、蕈等四种天然植物中检测出其微量存在外,其他植物中尚未发现茶氨酸。  相似文献   

8.
茶叶对心血管系统机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雪泷 《中国茶叶》2008,30(11):12-14
茶叶内含天然活性成分茶多酚、茶氨酸及茶多糖等均可对心血管系统生理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降低血脂和血糖、保护心肌细胞、抑制动脉血管平滑肌增殖和抵抗血管纤维化等,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等风险。这些影响大多是各种活性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超微绿茶粉原料茶加工中的几个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飞虎  李中林  袁林颖  张玲  邓敏 《茶叶》2005,31(4):245-246
超微绿茶粉是一种能快速冲饮并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纯天然粉末茶。它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茶叶原有的各种营养成分、药理成分和原料的天然本色,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等有机特性,可直接应用于茶饮料加工或直接作为速溶型饮料,也可用于各种茶叶食品或添加于各类食品中,以强化其营养功效,并赋予食品天然鲜绿色泽和特有的茶叶风味。超微绿茶粉的原料茶加工和常规的茶叶加工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检索有关山茶属植物茶叶及其相关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文献发现,关于茶叶降血脂和降血糖的功效研究较多,但对其机制及其物质基础的研究仍未明确.而对于茶叶品类来说,普洱茶和茯砖茶的研究较多;对于白茶和黄茶的相关研究文献鲜少.本文综述了山茶属植物茶叶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滇红茶是云南省传统代表茶类,主要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制成。因其“形美、色艳、香高、味浓”的特点享誉国内外,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为云南省茶叶产业甚至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滇红茶科研文献,从滇红茶种质资源及适制性、品质特征与主要成分、保健功效、加工技术、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措施等五个方面总结概括了滇红茶的研究进展,旨在帮助相关学者了解滇红茶,并为滇红茶今后的产品创新与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危珊  高俊  周育辉 《福建茶叶》2016,(12):11-12
通过对茶叶的测试点实行质量安全标准,创建计算机风险管理系统,来完成对风险的辨别、评定、预防、应对(处理)、掌控、监督等功效,通过推行质量安全标准在茶叶中的运用,可保证茶叶的质量及在生产中的风险预防,使茶叶及茶产品的生产质量保证在合格之上,从根源上保障茶叶的生产质量,为以后茶质量的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同时生产无公害、绿色的茶产品,可使人们饮用到健康的茶,从而把茶叶的作用很好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3.
1 怎样看待茶叶市场茶叶是世界三大天然饮料之一,它在三大饮料中保健功能首屈一指,为咖啡和可可无法比拟和代替。茶叶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生物碱等500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药理功效已为世界医学所证实。据现代医学、生物学、营养学对茶的研究,凡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许多有益成分,茶叶中大多数都具备,对各器官的好处,几乎包揽无遗。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回归大自然”将成为一种追求,对保健和  相似文献   

14.
茶氨酸是茶叶中一种特有的氨基酸,是茶叶鲜爽味的主要来源。随着它对人体重要保健功效被研究发现,茶氨酸的研究已成为茶叶功能成分研究热点之一。对目前的茶氨酸制备技术进行了综述,为茶氨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寇楠楠 《茶叶通讯》2020,(1):152-155,163
随着茶及茶文化的发展及人们对健康概念的关注,茶的潜在健康功效及机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茶的潜在健康功效归因于茶叶中所具有的“特征性成分”——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及其它酚类等物质。正是在这些化学成分的作用下,茶叶对神经保护方面具有一定作用。本文对茶叶在神经系统方面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从健康伦理角度探讨了如何实现茶之健康功能。  相似文献   

16.
酶工程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从酶工程技术的研究角度出发,总结近年来该技术在茶叶深加工领域的应用,包括茶黄素、茶氨酸、儿茶素衍生物等茶叶天然产物的合成;茶多酚、茶多糖等天然产物的提取;速溶茶的加工和茶饮料的澄清、保香增香等方面,并对其应用前景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其中大气污染物中PM2.5很容易被人体吸入,诱发哮喘、急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严重者甚至导致肺癌。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茶叶中富含的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防癌抗癌等功效。本文主要针对空气中PM2.5对人呼吸系统的影响以及茶叶中含有的一些主要功能性成分预防和治疗肺部相关疾病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能安全有效地利用茶及茶功能性成分及开发新型茶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茶叶具备独特的品质特征和保健功效,丰富的内含成分使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各研究已清楚地表明茶叶具有调节IBD肠道微生物失调,增强机体免疫,调节消化道代谢,显著改善腹泻和结肠损伤等功效。本文就国内外关于茶叶中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茶皂素等有效成分对IBD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江和源 《中国茶叶》2009,31(4):14-17
茶儿茶素是茶叶中的主要功效成分。茶儿茶素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和分布情况,以及它们在体内进行的多种生物代谢过程,对茶儿茶素的功效有着重要影响。结合茶儿茶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功效机理,开发利用茶儿茶素,将可能挖掘出茶儿茶素防御疾病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0.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最早以具有解毒功效而被发现。之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以茶治病的经验,并对茶的保健功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就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的记载。17世纪后期,中国饮茶习俗和茶的保健知识一同传入欧洲,当时茶是在药房里销售的,而且价格昂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茶叶从药用到饮用,直至今天成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时尚之所以能在全球风行,茶叶具有保健功效是其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现代茶医学研究的广泛开展,探明了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等功能成分,对人体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病毒,以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医疗保健功效。各种功能性的茶饮料、茶食品、茶医疗保健品也因此相继开发,走入市场。茶已成为“绿色、健康”的代名词,走进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为了使广大读者全面了解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本刊约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研究员撰写“茶与健康”专题,按茶叶的不同保健功能对茶与人体健康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