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9年12月16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水科院)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签署了"关于加强渔业和水产养殖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牛盾大使出席签约仪式并见证备忘录签署。在签约仪式上,中国水科院与FAO渔业和水产养殖部分别介绍了各自基本情况,围绕渔业和水产养殖科技创新、实用技术推广与知识共享、南南合作及三方合作等领域合作充分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2.
中国积极参与FAO框架下南南合作,成效显著,在无偿农业技术援助的领域和范围创下世界纪录,通过杂交水稻助力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通过蔬菜生产帮助东道国小农获得早期收获,加强了东道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能力提升。今后,中国将围绕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FAO 5大战略,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与FAO在南南合作领域的合作,中国—FAO南南合作工作前景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3.
《世界农业》2023,(6):127-130
<正>FAO与中国、斯里兰卡启动150万美元南南合作项目2023年5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中国南南合作计划启动新项目,通过改善斯里兰卡水果价值链的生产和商业化,提高其水果质量和在全球市场的价值。该项目预算为150万美元,由中国政府提供。该项目将与斯里兰卡农业部合作,通过开展实用的田间培训,建立示范水果农场,改进选定水果品种的采后处理、营销和商业化。项目将在该国五个地区实施,着力促进香蕉、芒果和菠萝三种当地主要水果作物的生产力、产量和价值链的商业化。  相似文献   

4.
继2008年9月温家宝总理宣布向FAO捐赠3 000万美元设立信托基金,重点支持南南合作之后,李克强总理于2014年10月再次宣布向FAO捐赠5 000万美元用于开展南南合作,充分体现出中国政府对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及对南南合作的支持。十几年来,中国参与FAO框架下农业多边南南合作经历了由起步到发展的过程,为提高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水平作出了贡献。面对当前全球粮食安全方面的挑战,只有准确把握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合作方式,农业多边南南合作才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多项措施支持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框架下的"南南合作",已在非洲13个国家实施18个南南合作国别项目。自2009年中国向FAO捐赠南南合作信托基金以来,已完成对非洲12个国别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其中9个项目已组织实施,分别为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访问FAO2016年5月3~7日,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主任童玉娥一行访问FAO总部,与FAO就南南合作(SSC)信托基金二期能力建设、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和FAO中文出版计划等工作进行磋商。双方在信托基金(二期)能力建设活动设计、SSC-GIAHS项目、中文出版计划合作备忘录续签、建立中文口笔译合作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并就下一阶段双方在细化南南合作信托基金(二期)  相似文献   

7.
正牛盾大使就中国与粮农三机构南南合作圆桌会议与FAO磋商2016年4月1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牛盾大使就2016年中国西安G20农业部长会议以及南南合作圆桌会议等议题约见了FAO技术合作部Laurent Thomas助理总干事、南南合作及资源筹措司Jongjin Kim司长。牛盾介绍了上述会议筹备的有关最新情况。双方就拟签署的战略合作备忘录进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4月28日,FAO总干事格拉齐阿诺致函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称由中国提名的5个单位被授牌FAO参考中心,他们分别是: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养鱼研究中心、中国热带作物研究院及农业部沼气研究所。FAO是联合国系统里最大的以粮食和农业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专门机构,FAO总干事在全球授予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淡水养殖业走在全国前列,多次推动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广东省淡水渔业结合科技力量和官民合力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品,摸索出独特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发展,九大名优淡水养殖品种养殖产量全国第一,在品牌化和养殖模式创设上成绩良好。此外,广东省高经济价值鱼类和观赏鱼类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这恰恰是日本淡水养殖业的优势。日本在高经济价值水产品发展战略以及观赏鱼发展战略上具有独特的成功经验,结合广东省鳗鲡、河豚等名优水产品养殖业以及淡水观赏鱼产业的发展优势,未来广东淡水养殖业需注重外销多元化发展、淡水养殖业绿色发展和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攻关,助力中国由水产养殖大国向水产养殖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10.
正为加强中国在非洲跨境农业投资的研究,FAO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于2016年11月21~25日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中国、印度、南非在非洲跨境农业投资国际研讨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赵忠秀副校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先生、FAO驻中国、朝鲜和蒙古国代表Vincent MARTIN先生、英国国际发展部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顾问Shantanu MITRA先生、南南合作金融中心吴忠秘书长、世界银行集团全球竞争力局中非项目负责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与创新研究中心荣誉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淡水水产养殖相关的材料价格上涨和渔业产品价格相对稳定,严重限制了北方地区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北部的淡水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探索对策,以促进北方淡水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是FAO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自2009年以来,已有七万多人从FAO-中国南南合作计划中直接获益,他们遍布非洲和亚洲的十余个发展中国家。佛得角是FAO-中国南南合作计划下第十四个实施国别项目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国外     
《新农业》2018,(14)
正中国与东南亚五国共建跨境动物防疫日前,中国——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动物疫病防控南南合作项目在北京启动。该项目总预算300万美元,是中国——FAO南南合作二期信托基金开展的首个区域合作项目,以加强"一带一路"地区动物疫病防控为目标,由中国联合粮农组织与老挝、缅甸、柬埔寨、越南和泰国共同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中国是粮农组织南南合作项目的最大贡献者,信托基金为8 000万美元。"在5 000万美元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农业对外合作形势与任务的发展变化,中国政府对南南合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先后两次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捐款设立信托基金用于支持南南合作。本文在总结中国—FAO第一期(3 000万美元)信托基金项目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中国—FAO第二期(5 000万美元)信托基金总协定的创新点,提出进一步做好第二期信托基金项目的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FAO"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开展的南南合作,是中国近些年来探索并逐步完善的一种新型农业多边南南合作模式。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多边南南合作项目的管理与实施,本文重点讨论中国政府近年来采取的多项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分析农业多边南南合作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完善项目管理的具体构想,推动南南合作工作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质量上乘的中国鱼虾在国际贸易上受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世界没有统一的认证标准。为建立全球化的水产养殖生产和认证准则,实现不同认证种类间的协调和互认,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在制定《FAO水产养殖认证指南》(简称《指南》)的专家们,今天专程来到中国征求养殖大国的意见。专家称,首次在全球制定的这个《指南》,如同一张养殖业标准的通行证,各国和地区都会照此行事。而中国在世界水产养殖生产和认证准则上有了发言权,之前各行其是的现象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淡水水产养殖的相关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以及渔业产品的价格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已经严重影响到北方淡水水产养殖的发展,尤其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绿色食品的发展。因此,本文对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技术应对措施,希望可以推动北方淡水水产养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产养殖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国水产养殖乡镇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存在若干问题。通过分析我国水产养殖乡镇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内部价值链体系。同时延伸价值链,与外部资源共赢,建立适合我国水产养殖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淡水水产养殖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当前我国淡水水产养殖效果并不理想,水产种类繁多,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损害了养殖人员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20.
淡水水产养殖产量占我国水产养殖行业总产量的75%左右,其行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联系密切。基于此,养殖行业需认识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引进先进技术,实现行业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本文将淡水水产养殖行业为研究对象,分析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要点,为淡水水产养殖户提供理论及实践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