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是适应推动农机化转型发展的新要求,丘陵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平原地区。丘陵山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并没有进行土地整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中型机械能进地、能作业的问题。"宜机化"改造存在缺少统一组织、专项资金、地形复杂多样、分散经营等问题,"宜机化"改造的可行性需要从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扶持、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试点推广、建立长期管控和维护制度、提升农机化水平等方面完善并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丘陵山区柑橘生产机械化程度普遍偏低,分析了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的柑橘特性,开展了柑橘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对丘陵山区柑橘园宜机化改造和机械装备研究等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飞  张宗毅  张萌 《世界农业》2023,(7):112-124
本文将全国10个省100个县4 905份微观调研数据与全国农机购置补贴辅助系统数据进行匹配,得到一个包含农户微观个体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和农机购置补贴获得特征的数据集。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双栏模型,实证分析了耕地宜机化程度对农机购置补贴获得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较低的耕地宜机化程度显著制约了农户农机购置补贴获取,反之耕地宜机化程度高的农户获得农机购置补贴的概率越高、金额越大;同时,耕地宜机化水平对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农机户的农机购置补贴获得情况的影响要大于普通农户。因此本文提出,为更好提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能效率,宜积极推动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程;为提高农田宜机化改造的效果,宜在农田改造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机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期间安徽省将在丘陵山区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350万亩,其中今年完成95万亩.改造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丘陵山区实施小田变大田、弯变直、坡改梯改造工程,对现有土地因地制宜进行互联互通、大小并整、调整布局、理顺沟渠、耕地质量提升,改善农田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提升农田宜机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平江县是一个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大县,也是国家商品粮重点县。但平江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山地和丘陵众多,不利于快速推进农业机械化。平江县从2003年起开始实施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推动农田地块小并大、短变长、陡变平、弯变直,互联互通,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平江县宜机化改造现状平江县2015—2020年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1020公顷,其中宜机化改造面积2153.3公顷。这些年来平江县宜机化改造工作深受基层干部群众好评,全县要求宜机化改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童市镇排形村在进行水田宜机化改造时,村民自主迁坟40多座、自愿填平私挖鱼塘30多口、  相似文献   

6.
王雅儒 《乡村科技》2023,(5):155-158
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但丘陵山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大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因此,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分析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存在的耕地条件较差、资金投入缺乏且农机性价比不高、适用农机较少、农艺农机不匹配、服务能力薄弱、农业经营组织规模小、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针对性提出紧抓重点环节、进行宜机化改造,加大补贴力度、拓展融资渠道,推进技术研发、增加成果供给,加强农艺研究、促进艺机融合,加强政策引导、探索社会服务,发展规模化经营、发挥“带头人”作用,凝练典型材料、强化农机宣传等对策,以期推动毕节市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起垄机械化是推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重要环节。为了深入系统了解我国起垄机械关键技术,文章综述了我国丘陵山区起垄机械及其在烟叶生产中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丘陵山区运用较为广泛的整型式、开沟式和圆盘式起垄机研究进展。在分析总结现有研究现状基础上,指出现有丘陵山区烟叶生产起垄机械研发投入不足、宜机化条件差、耕层浅导致起垄高度不够等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同时指出未来起垄机械一机多用、轻量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为起垄机械装备及其在烟叶生产起垄机械化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贺捷  舒时富  廖禺  李艳大  陈立才  叶春  潘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995-9997,10006
概述了以江西为典型南方丘陵山区地理地貌特征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分析了耕、种、管、收4个主要环节上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存在的问题,对制约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农村劳动力、农田基础建设、农机装备技术、政策引导等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了促进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农村土地流转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劳动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比较缓慢的丘陵山区。丘陵山区农民对机械化作业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如何立足丘陵山区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点,突破丘陵山区农业机械的瓶颈,积极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装备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水平,加快舒兰市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山区、半山区是农业机械化较为薄弱区域,调研组深入到东丰、辉南、梅河口等地,通过与农机管理部门、推广单位以及村长、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等座谈了解到,目前山区、半山区农机化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并为山区、半山区宜机化改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朱满德  张梦瑶  刘超 《世界农业》2021,(2):27-34,44
推进全程化机械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效率的基本路径,也是近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其"趋粮化"的重要诱因。本文基于197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综合机械化率、不同环节农机作业率对中国农业种植结构的现实影响。结果表明: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可显著提高粮食种植比例并推动种植结构的"趋粮化"发展;劳动消耗更多、专用程度更强的播种和收获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提升对于"趋粮化"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而机耕环节影响并不突出。为稳定粮食生产,需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和瓶颈环节的联合攻关,对专用性较强的农机装备购置和环境友好型生产农机服务给予适度补贴,深入推进主粮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同时需完善全程机械化作业所需配套建设,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丘陵山区农地宜机化改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茶园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结合茶叶种植实践,从茶园耕作、开沟施肥、中耕除草、树体修剪、植保灌溉和茶叶采摘等多个生产环节出发,梳理和分析茶园生产机械化现状;总结分析了影响茶园生产机械化的主要因素,包括茶园多分布在丘陵山区,部分大型自动化机械设备无法作业;部分地区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茶园生产机械化发展建议,包括加大对现有茶园的宜机化改造;加快农机引进推广,鼓励当地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智能农机;加强技术服务与培训等。  相似文献   

13.
达州作为四川省产粮大市,地处丘陵山区,加快丘陵山区宜机化农业发展迫在眉睫。本文深入研究了达州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发现达州市农机化发展存在基础设施根基不牢、农机应用内外不适、农机化发展不平衡、服务组织实力不强、规模经营发展不足、政策效应发挥不佳的问题。综合分析了农机化发展中的三大主要制约因素,即:地形地貌条件的制约、土地规模化流转缓慢、适宜农机具研发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多方参与、共同监督,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科学选引、加大研发,大力提升农机化水平;县域统筹、打造龙头,大力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改革创新、有序流转,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长效发展,大力提升政策实施效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从煤炭资源开采对农户生计影响的角度出发,以晋城市长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黄土丘陵山区农户生计分析框架,分析农户生计的影响因素。在收集农户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运用多值选择mlogit模型对黄土丘陵山区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得出了限制黄土丘陵山区农户生计发展的因素,并整合限制因素,指明了相应的调整方向,提出当地政府应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提供培训、就业指导,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类型形成特色产业等相关政策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农业政策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从煤炭资源开采对农户生计影响的角度出发,以晋城市长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黄土丘陵山区农户生计分析框架,分析农户生计的影响因素.在收集农户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运用多值选择mlogit模型对黄土丘陵山区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得出了限制黄土丘陵山区农户生计发展的因素,并整合限制因素,指明了相应的调整方向,提出当地政府应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提供培训、就业指导,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类型形成特色产业等相关政策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农业政策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丘陵山区土地面积约占吉林省面积的2/3,随着农机化发展速度提升,丘陵山区农机化无论规模还是速度,与平原地区的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根据吉林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条件和现状,从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突破农机技术瓶颈,加大推广扶持力度、探索丘陵山区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丘陵山区地块较小,基础条件差且分散,耕地较为细碎,使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局限。山西省的丘陵地区分布广泛,该文分析了丘陵地区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提出强化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扶持、优化农业机械设备结构、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深入推进农机化交流与合作等发展策略,以全面加速农业机械化发展,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以广西贺州市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制约南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并从加强丘陵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研发适应丘陵山区需求的农机具、引进国外先进的丘陵山区农机生产技术、加大对丘陵山区农机市场的政策扶持、加强对中小型农机具使用人员的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南方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茶产业是邛崃市重要的优势地方产业,为进一步提高邛崃市茶园机械化生产水平提供参考,指出当地茶园机械化生产中存在可应用大中型茶园机械的规模化茶园建设不足、机械化作业水平低、茶叶机械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问题,建议加强规模化茶园建设、进行茶园宜机化改造、推广应用茶园新装备和新技术、开展茶园机械专题培训、提高补贴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蔬菜生产中用工难、成本高、效益低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提高蔬菜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的蔬菜产业进行全面调研,分析了目前外冈镇蔬菜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制约当地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并从"宜机化"改造、规模发展、先行区建设、社会化服务及政策引导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外冈镇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