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虎刺梅、变叶木、夹竹桃等52种植物中含有促癌物质,但在正常养护过程中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 这些促癌物质,从本质上来说,都属于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体产生的一大批结构和种类复杂、并不直接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合物.它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从橡胶到香料,从精油到植物中提取的药物,这些物质基本上都来自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存在,除了能够起到吸引昆虫传粉及植株间信息传递的作用外,最为重要的作用是赋予植物抵抗外界环境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植物次生性物质对植食性昆虫的抗虫作用及其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次生物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抗虫物质,它对植食性昆虫具有驱避、抑食、毒害作用。此外还对昆虫的天敌具有引诱作用。在植物次生物质的分析手段方面,主要包括色谱法和波谱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二者常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色谱-波谱联用技术在植物次生物质分离分析过程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植物精油的抗菌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植物精油 ( Essential oil)是一种从植物不同组织如果实、叶片、花和根中提取的挥发性液体 [1] ,具有强烈的气味和香味。植物界中多种植物含有精油 ,如柑桔属、芫荽、茴香、雪松、柠檬草、香茅草、薄荷、山苍子等。通常 ,植物精油是用来制备香精、香水的 ,但是近十多年的许多研究发现 ,精油成分具有强烈的抑制或杀死真菌等微生物的特性。当今在植物病原菌对化学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危害日渐加剧的形势下 ,精油可作为一种有待开发的新型杀菌物质进行研究。1 精油的化学成份精油的主要成分是萜烯、倍半萜烯及其氧化物 ,另外还有羰基…  相似文献   

4.
<正>一、技术概况该技术是在研究火力楠植物精油提取研究过程中,通过探索不同火力楠植物组织利用不同提取技术后研究而来,是采用火力楠假种皮包裹的种子一起,经粉碎后,采用低温连续相变技术进行批量提取火力楠植物油。本技术具有原材料丰富且容易获取,可批量处理及提取,操作简单快捷、批处理量大、生产成本低、萃取容积大,高效、产品无溶剂,不破坏提取物质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一、技术概况该技术是在研究火力楠植物精油提取研究过程中,通过探索不同火力楠植物组织利用不同提取技术后研究而来,是采用火力楠假种皮包裹的种子一起,经粉碎后,采用低温连续相变技术进行批量提取火力楠植物油。本技术具有原材料丰富且容易获取,可批量处理及提取,操作简单快捷、批处理量大、生产成本低、萃取容积大,高效、产品无溶剂,不破坏提取物质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林业实用技术》2019,(5):F0004-F0004
<正>一、技术概况该技术是在研究火力楠植物精油提取研究过程中,通过探索不同火力楠植物组织利用不同提取技术后研究而来,是采用火力楠假种皮包裹的种子一起,经粉碎后,采用低温连续相变技术进行批量提取火力楠植物油。本技术具有原材料丰富且容易获取,可批量处理及提取,操作简单快捷、批处理量大、生产成本低、萃取容积大,高效、产品无溶剂,不破坏提取物质等特点。二、技术原理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是新型亚临界萃取技术,根据有机物相似相溶的原理,通过调节泵压、萃取温度、  相似文献   

7.
植物精油的主要提取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植物精油提取的9种主要技术,并对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做了介绍。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植物精油提取技术方面的应用研究,作者认为针对具体的植物品种、部位采用适合的提取技术并结合超声波、酶等辅助手段,可加快和提高精油的效率、得率、纯度以及降低成本等。  相似文献   

8.
昆虫对植物次生性物质的生态适应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昆虫的生态适应和植物次生性化合物的主要类群及其作用。在昆虫与植物相互关系中,植物次生性物质起着关键性作用,植物利用这些物质进行防御,而昆虫为获得足够的食物、栖息场所和自身防御,产生了对各种次生性物质的生态适应。并对昆虫适应性产生机制及其在应用上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桉树次生代谢产物作为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次生代谢产物丰富,主要成分可作为植物源农药应用.文章综述了桉树次生代谢产物的成分及提取工艺,并对桉树次生代谢产物的杀虫活性、杀菌活性和除草活性的研究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植物精油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植物精油的概念及理化性质,对植物精油的生理作用、提取纯化手段、多领域的应用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归纳,提出了植物精油研究与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龙脑型阴香叶片精油,并用气质联用法检测分析 2018 全年各月含油率 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全年各月精油所含化学成分主要为次生代谢产物,有 30-40 种,主要为萜烯类、萜醇类和酯类化合物;不同月份精油及右旋龙脑含量分别达极显著和显著差异;而 不同季度中精油含量达极显著差异,右旋龙脑含量无显著差异,表明选择合适的月份 / 季节采收枝叶,可 以显著提高精油和右旋龙脑的产量。多重比较显示 10-12 月(冬季)精油含量最高,右旋龙脑含量在 7-9 月(秋季)最高。综合精油和右旋龙脑含量两个因素测算,建议在冬季(即 10-12 月)进行枝叶采收可以 提高经济效益。精油中非右旋龙脑成分含量年度内在 44.27%~71.00% 之间,具有相当的比重,含量较高 的化学成分如桉树脑等均是医药、日化和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综合开发利用桉树脑等重要成分,可提 高收益。  相似文献   

12.
木本植物悬浮细胞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本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在林木育种和次生代谢产物培养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影响木本植物悬浮培养的主要因素,为今后木本植物进行悬浮培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油用牡丹开发利用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提取牡丹籽油是木本食用油料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大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不仅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有重要作用,还对增加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中对牡丹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并从提高认识、规划布局、科技支撑、基地建设、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油用牡丹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我国未来油用牡丹产业的平稳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叶蛋白是从植物茎叶中提取的高质量蛋白浓缩物,其氨基酸种类丰富且均衡,是一种高营养蛋白。到2020年,预计我国畜牧业总需蛋白将有50%的缺口,而叶蛋白是世界上最大的蛋白质来源,对我国来源广、基数大的木本植物资源进行叶蛋白提取利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介绍木本植物新鲜叶片和干燥叶片叶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及其副产品的利用方式,指出我国叶蛋白现有提取工艺研究概念上的混淆和操作上的不足,提出对浸提方法和析出方法进行拆分式优化、区分所用木本植物品种及收割期的建议,展望包括培育新品种、加强生物方法高速浸提研究在内的木本植物叶蛋白提取研究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对于木本植物叶蛋白的提取研究,国外研究报道较少,我国也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叶蛋白提取工艺较为复杂,诸多因素对其结果均有影响。针对木本植物固有的生物特性,找到对应的提取工艺,对其进一步加工及工业化生产利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5.
林木次生代谢产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次生代谢产物在林木抗虫机理和新农药研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方法,综述了林木中次生代谢产物提取与纯化工艺及新技术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它们的原理及优缺点并探讨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罗汉橙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能源——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全球都面对着石油能源短缺这个巨大的挑战,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找寻一种有效的、可再生的能源来满足人类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生物柴油作为可再生的生物质液体燃料之一,它的开发应用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生物柴油的优点、制备工艺、能源植物以及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等。提出解决中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原料需求的有效途径是选择材、油兼用,油脂含量、产量、质量高的木本油料树种作为生物柴油专用树种,通过遗传改良和规模化、产业化定向培育,可望获得价格低廉且丰足、稳定的原料供应。  相似文献   

18.
山苍子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珍贵天然木本芳香油料树种。具有投资少、结实早、收效快的特点。科学采种、及时加工、薄膜育苗,对壮苗培育、提高优质出油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山核桃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核桃为原材料,得油率为指标,采用索氏法和超声波法对山核桃的油脂提取工艺进行了。结果表明。超声波法的影响因素中,料液比影响最大,其次是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时间40min、温度50℃、料液比1:10。超声波法相比索氏法,具有高的得油率和节约大量时间。  相似文献   

20.
Biology and chemistry of Ginkgo bilob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ingh B  Kaur P  Gopichand  Singh RD  Ahuja PS 《Fitoterapia》2008,79(6):401-418
Ginkgo biloba has been existing on earth since 200 million years and is considered as a "living fossil". It is among the most sold medicinal plants in the world. A number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representing terpenoids, polyphenols, allyl phenols, organic acids, carbohydrates, fatty acids and lipids, inorganic salts and amino acids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plant. However, the main bioactive constituents are terpene trilactones and flavonoid glycosides which are considered responsible for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its standardized leaf extract. Scattered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se pharmacologically important constituents which have been compiled in the present revie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