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解北京藜麦的发病种类并筛选出对黎麦病原菌有效的杀菌剂种类,在藜麦病样中分离出黎麦筓霉茎腐病菌,并在室内测定了4种杀菌剂——戊唑醇、氟吡菌酰胺·肟菌酯、甲基硫菌灵以及多菌灵对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这4种杀菌剂对藜麦筓霉茎腐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且随着杀菌剂浓度的增大抑菌效果逐渐增强,其中25%戊唑醇悬浮剂和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较高浓度的70%甲基硫菌灵,杀菌效果最差的是50%多菌灵.  相似文献   

2.
梨树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及有效防控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黄河故道地区造成梨树根腐病的病原菌的种类,研究18种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方法]通过对梨树根腐病发病根系样品病原菌的分离和单孢纯化,根据代表性菌株形态学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试验,进行病原菌的种类鉴定,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效抑制的化学药剂进行筛选,并对部分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从发病根系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4个菌株,经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为同一致病菌;结合致病性试验结果,确定该致病菌是腐皮镰刀菌(Nectria haematococca,无性态Fusarium solani)。化学药剂筛选结果表明:72%霜脲·锰锌、1.8%辛菌胺醋酸盐和80%代森锰锌对腐皮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虽然80%碱式硫酸铜、3%噻霉酮、75%百菌清抑制腐皮镰刀菌菌丝生长效果较差,但对其孢子萌发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毒力测定与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腐皮镰刀菌对4种药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95%吡唑醚菌酯和80%代森锰锌对菌丝生长的毒力最强,72%霜脲·锰锌的毒力居中,1.8%辛菌胺醋酸盐的毒力最差;72%霜脲·锰锌、1.8%辛菌胺醋酸盐和80%代森锰锌田间实际防效比95%吡唑醚菌酯好。[结论]黄河故道地区梨树根腐病由腐皮镰刀菌(Nectria haematococca,无性态Fusarium solani)引起;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72%霜脲·锰锌、80%代森锰锌或1.8%辛菌胺醋酸盐对梨树根腐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感病雪莲果叶片的病斑上分离得到一种病原菌,根据病害症状特点、病原菌培养性状、病原菌形态特征等方面进行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镰刀菌属(Fusarium sp.)真菌;药剂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镰刀叶斑病病原菌的毒力由高到低依次为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苯醚菌酯悬浮剂、25%丙环唑乳油和400 g/L氟硅唑乳油,以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的抑菌效果最好,其EC50为0.199 2 mg/L。  相似文献   

4.
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室内测定3种杀菌剂对2015—2016年东北和华北地区致病疫霉群体的毒力。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杀菌剂对2015—2016年东北和华北地区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化学杀菌剂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对2015—2016年东北和华北地区致病疫霉群体毒力最强,其2年的平均EC_(50)值为0.067 7 mg/L;其次是52.5%■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其EC_(50)值为0.267 4 mg/L;64%■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的毒力最差,其EC_(50)值为3.436 0 mg/L。因此,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和52.5%■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菌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用量少且毒性低,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64%■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在田间应与其他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鉴定广东花生果腐病病原菌类型并筛选有效的杀菌剂种类,为生产上防控该病害提供参 考。【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大田采集的患病花生果荚中分离获得果腐病的真菌纯培养物,回接验证分离菌 株的致病性后确认其病原,通过克隆菌株的 ITS 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 法测定 40% 福美双水悬浮剂、98% 噁霉灵可溶性粉剂、24% 井冈霉素 A 水剂、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 10% 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对该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 从韶关采集的花生果腐病样本中分离获得 2 株病原 真菌,回接后均可以引起花生果荚腐烂,严重时导致果仁腐烂。基于菌株 ITS 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病原菌 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urm)和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供试杀菌剂中 40% 福美双悬浮剂对 2 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 分别为 0.001 mg/L 和 0.021 mg/L,其次是噁霉灵,EC50 分别为 0.296 mg/L 和 0.217 mg/L,井冈霉素 A 的 EC50 分别为 20.575 mg/L 和 11.185 mg/L,苯醚甲环唑和多抗霉素对 2 株病原真菌没有抑菌 效果。【结论】广东韶关地区花生果腐病主要由镰刀菌复合感染引起,以茄病镰刀菌为主,病原菌对福美双和 噁霉灵敏感,生产上可以考虑使用这两种杀菌剂防控。  相似文献   

6.
对衡阳地区的莴笋叶斑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和形态学鉴定,并采用平皿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供试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比较了4种杀菌剂对致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衡阳地区莴笋叶斑病致病菌为微疣匍柄霉[Stemphylium chisha(Nish)Yannamoto],在供试药剂中甲霜·锰锌、代森锰锌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6.58、6.34 mg/L;其次是多菌灵,其EC50为458 mg/L;最后是百菌清,其EC50为2 107 mg/L。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干腐病室内药剂筛选及防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戊唑醇、氰烯菌酯和恶霉灵6种杀菌剂对4种马铃薯干腐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镰刀菌对药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对4种镰刀菌抑制作用最强的药剂均为咪鲜胺,EC_(50)值范围为0.010~0.057μg/m L;氰烯菌酯对接骨木镰刀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而恶霉灵的抑菌作用普遍较差,EC_(50)值为9.340~64.408μg/m L;其他4种药剂效果较好。对接菌薯块进行药剂处理可抑制病斑横向扩展及病原菌纵向侵入,但不同杀菌剂防效不同。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和戊唑醇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8.
几种杀菌剂对枸杞根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试验通过对枸杞根腐病的防治药剂进行室内药效筛选,为干旱荒漠区的枸杞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参考价值.【方法】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枸杞根腐病主要病原——腐皮镰刀菌的抑菌作用.【结果】5种杀菌剂对腐皮镰刀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噁霉·福美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达0.071 1g/L;代森锌次之,爱霜诺的抑菌效果较差,EC50值为0.426 4g/L.【结论】噁霉·福美双可作为枸杞根腐病的有效防治药剂进一步在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9.
草莓枯萎病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莓枯萎病是目前危害北京草莓产业的主要病害,为筛选出安全有效的杀菌剂,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北京昌平地区采集的草莓枯萎病株中分离到引起草莓枯萎病的病原菌。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f.sp.fragariae Winks et Williams)。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4种杀菌剂进行筛选,其中,206.7g/L噁酮·氟硅唑、寡雄腐霉、φ=25%腈菌唑、w=60%嘧菌酯、w=70%代森锰锌、w=75%百菌清、w=50%异菌脲7种杀菌剂对草莓枯萎病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其EC50值分别为0.003、0.63、0.73、5.91、8.90、78.54、229.09mg/L;另外,206.7g/L噁酮·氟硅唑、寡雄腐霉、w=70%代森锰锌和w=75%百菌清4种杀菌剂的药效可持续96h以上,其他3种药剂处理48h后对草莓枯萎病的抑制效果显著下降。因此,206.7g/L噁酮·氟硅唑、寡雄腐霉、w=70%代森锰锌和w=75%百菌清是草莓枯萎病防治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种类杀菌剂对葡萄致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8种生产中常用的杀菌剂对6种葡萄致腐病菌的室内毒力,以筛选出适合防治葡萄致腐病菌的杀菌剂.结果表明,18种杀菌剂对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毒力,不同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己唑醇、氟硅唑、烯唑醇的抑菌能力较强,其EC50分别介于0.042~4.11、0.068~19.82、0.20~11.46 mg/L.多菌灵对灰霉菌、镰刀菌、交链格孢霉的抑菌活性较低,EC50均大于700 mg/L,代森锰锌对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较低,EC50为1621.06 mg/L.不同种类杀菌剂对6种病原菌的毒力为白腐病菌>溃疡病菌>交链格孢霉>灰霉病菌>炭疽病菌>镰刀菌.研究结果可为防治葡萄果实腐烂药剂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氟菌·肟菌酯、代森锰锌、咪鲜胺、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多霉灵6种药剂对铁皮石斛漆斑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对铁皮石斛人工栽培过程中漆斑病防控较好的杀菌剂。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铁皮石斛漆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效,氟菌·肟菌酯、嘧菌酯、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的防效较好,分别为93.6%、91.2%、89.2%和87.2%;代森锰锌次之,防效为83.9%;多霉灵相对较差,其防效为79.7%。其中,25%嘧菌酯和42.8%氟菌·肟菌酯为防治铁皮石斛漆斑病推荐用药。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防治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疫病的有效药剂,用生长速率法就15种杀菌剂对引起一品红疫病的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的室内毒力进行了测定,并对4种杀菌剂的田间防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双炔酰菌胺、霜脲·锰锌和烯酰吗啉对P.nicotianae的抑制活性最高,致死中浓度(EC50)分别为0.14、0.22和0.39mg/L;其次为精甲霜·锰锌、氰霜唑、氟吗啉、霜·锰锌和代森锰锌,EC50分别为1.16、1.29、3.02、4.03和7.69mg/L;三乙膦酸铝、霜霉威和多菌灵的抑制效果最差.2250g/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500...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不同杀菌剂对当归(Angelica sinensis)根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对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2种主要当归根腐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根腐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恶霉灵、多菌灵和代森锰锌对2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西葫芦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的EC50值分别为:中生菌素38.4002 mg/L,多霉停58.0098 mg/L,百菌清91.12 mg/L,(蟋)霜·锰锌53 915.729 mg/L,烯酰吗啉138.117 mg/L;相应回归方程的斜率分别为:中生菌素1.1257,多霉停0.8061,百菌清0.9789,(噁)霜·锰锌0.328 4,烯酰吗啉0.9340;西葫芦灰霉菌对5种药剂的敏感性依次为中生菌素>百菌清>烯酰吗啉>多霉停>(噁)霜·锰锌.由分析结果可知,西葫芦灰霉病菌对中生菌素敏感性最强;百菌清、烯酰吗啉和多霉停的EC50值和斜率比较接近,这3种药剂的毒力相当;(噁)霜·锰锌的EC50值较高且回归方程斜率最小,对西葫芦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田间防治马铃薯枯萎病筛选有效的药剂和适宜的浓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次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来进行马铃薯枯萎病的药剂筛选及室内毒力测定。选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水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乳油、240 g·L~(-1)噻呋酰胺水剂,对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进行药效试验。根据抑菌率的结果,从中筛选出效果较好的3种杀菌剂分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供试的10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差异较大,其中75%肟菌·戊唑醇乳油的毒力最高,其EC_(50)为13μL·L~(-1);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次之,其EC_(50)为66μL·L~(-1);80%乙蒜素水剂的毒力第三,其EC_(50)为182μL·L~(-1)。结论筛选出80%乙蒜素、80%代森锰锌、75%肟菌·戊唑醇3种药剂,为田间防治马铃薯枯萎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药剂。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袖珍椰子褐斑病的发病原因,寻找其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从广东广州、深圳采集的袖珍椰子褐斑病病害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种类鉴定,测定了致病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对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从采集的7份袖珍椰子褐斑病标本组织中均分离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在袖珍椰子叶片上人工接种该菌发病率为100%;该菌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6~34℃,适宜温度20~32℃;杀菌剂代森锰锌、多·硫(固本)、百菌清、恶霉灵、甲基托布津对该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人工接种试验表明,有效浓度为1 000mg/L的代森锰锌或多·硫(固本)防治袖珍椰子褐斑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任凤山  高亮  张博 《农学学报》2016,6(5):18-22
笔者旨在通过筛选防治番茄茎腐病的有效药剂,为田间防治提供指导。室内测定了5 种杀菌剂对终极腐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恶霉灵、唑醚·代森联、硫酸铜钙、甲基硫菌灵和恶酮·霜脲氰为有效杀菌剂。研究结果表明:恶霉灵的EC50为0.364 mg/L,抑菌效果最好;唑醚·代森联效果次之,EC50为9.247 mg/L,其他药剂防治效果相对较差。在田间药剂筛选试验中,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组合防治效果为95.57%,均优于其它供试药剂组合,可应用于番茄茎腐病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防治稻瘟病菌的高效新型杀菌剂,对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及对照药剂40%富士一号乳油和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对其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0%富士一号乳油和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的EC50分别为8.00 mg/L、8.79 mg/L和60.68 mg/L.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叶瘟的3个处理浓度10 g/667m2、15 g/667m2 和20 g/667m2的防效分别为75.58%、83.07%和87.54%,对照药剂40%富士一号乳油120mL/667m2和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g/667m2的防效分别为72.15%和75.69%.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可作为防治稻瘟病(叶瘟)的药剂在生产上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渭源县黄芪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从甘肃省渭源县采集到的黄芪根腐病病株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检测,并对致病菌形态学进行了观察,结合核糖体DNA(rDNA) ITS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鉴定,以明确引起黄芪根腐病的致病病原菌。结果表明:黄芪根腐病致病菌为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瘤座孢目(Tuberculariales)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镰刀菌属(Fusarium)的4个种。共分离出16个菌株,经检测有5个菌株具有致病性,均属镰刀菌,其中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n)1株(9号菌株),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2种(12号菌株和16号菌株,其中16号菌株可能为腐皮镰刀菌的变种),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1株(15号菌株),待定镰刀菌1株(14号菌株,与三线镰刀菌的同源性仅为88%)。  相似文献   

20.
笔者旨在通过筛选防治番茄茎腐病的有效药剂,为田间防治提供指导。室内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终极腐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恶霉灵、唑醚·代森联、硫酸铜钙、甲基硫菌灵和恶酮·霜脲氰为有效杀菌剂。研究结果表明:恶霉灵的EC50为0.364 mg/L,抑菌效果最好;唑醚·代森联效果次之,EC50为9.247 mg/L,其他药剂防治效果相对较差。在田间药剂筛选试验中,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组合防治效果为95.57%,均优于其它供试药剂组合,可应用于番茄茎腐病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