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榆潜蛾(Bucculatrix sp.)属鳞翅目,潜蛾科。系1984年在忻州地区新发现的一种榆树害虫,在我省亦为首次发现。有关该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国内迄今未见报道。为此,笔者结合生产需要,于1984—1986年对该虫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分布与为害榆潜蛾在我省除分布于忻州地区外,朔县、灵丘、太原、榆次、平遥、介休、交城、汾阳,离石等市县亦有分布,国内仅知分布于新疆。该虫在我省仅为害榆属树种,现有榆树品种大多受害。其中,白榆、钻天榆受害较  相似文献   

2.
<正> 榆透翅蛾(Synanthedon sp) 是榆树的危险性蛀干害虫,国内外尚无报道。近年来该虫在银川地区榆树上严重发生,银川市新市区榆树受害率达100%。为了有效地控制害虫为害,确保榆树健壮生长,我们对榆透翅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进行了观察,并根据初步试验,提出了防治意见。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14.1毫米,翅展17-24毫米,蓝黑色,具有金属光泽。触角丝状,雌虫触角基部腹面黄白色,端部有一束毛;雄虫触  相似文献   

3.
榆树卷蛾,又名榆白长翅卷蛾[A-cleris Ulmicola(Meyrcik);异名:Peronea Ulmicola,Acleris boscana]。此虫在胶东半岛,乃至山东全省,严重危害榆树,是榆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笔者自1977年秋季以来观察,初步弄清了榆树卷蛾的生活史和习性,并做过防治试验,现把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榆透翅蛾Synanrhedon sp.属鳞翅目、透翅蛾科(Sesiidae),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榆树蛀干害虫。鉴于国内对此虫尚无报导,我们于1983~84年对此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做了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水杉尺蛾(大造桥虫长江流域亚种)Ascotis selenaria dianeria Hubner,又名棉尺蛾,该虫曾在长江流域为害棉叶,1987~1989年在南县、沅江、汉寿等县及湖北、江苏一些地区对水杉造成严重为害,成为水杉的灾害性害虫。作者通过观察其生物  相似文献   

6.
榆掌舟蛾(Phalera fuscescensButler)又叫黄掌舟蛾或举尾毛虫,以幼虫取食榆树叶片,仅留叶脉和叶柄,严重时能将整株叶片吃光。此虫食量大,来势猛,是乳山县榆树上的一种主要害虫。为了保护榆树生长,1984年我们对该虫的生活史、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两色绿刺蛾(Parasa bicolor(Walker)为害毛竹、淡竹等多种竹类。该虫近几年来在我县大面积发生,受害较重的竹林达2,000余亩。为控制此虫的为害,我们于1982—1984年在青山蚕桑场对此虫严重为害毛竹后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并开展了防治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两色绿刺蛾为害对毛竹林的影响 1981年调查此虫数量极少,1982年有  相似文献   

8.
<正> 抚宁县寺耳山国有林区内散生榆树很多。据1979—1981年观察,每年7—8月份,在榆树上发生一种身披白粉的虫子,将十几年生的榆树叶全部吃光,秋季重新萌生新叶,影响树木生长。由于此虫历年发生,比其它榆树害虫威胁性更大。经查阅资料,此虫为榆凤蛾Epicopeia mencia Moore属于风蛾科(Epicopeiidae)。为了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及时有效地消灭此虫,我们于1982年3月份,在榆树根附近挖蛹,进行室内饲养,配合野外挂笼,经一年的观察,基本上掌握了该虫的生活史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 满月扇舟蛾[Clostera reatitura(walker)]主要为害热带珍贵树种母生(Homalium haina-nenses Gagnep)。1980年1月至1981年我们在海南岛尖峰岭热林所养虫室内,连续观察到满月扇舟蛾自然发病和感病死亡的幼虫。满月扇舟蛾感病初期食欲减退、行动迟缓、对刺激反应不敏感,后期虫体膨胀,皮肤变得比原来光亮,体背由紫色变成微红色或浅紫色  相似文献   

10.
芳香木蠹蛾属鳞翅目木蠹科 ,在河北主要为害柳树、榆树 ,其次为害杨树、国槐等 ,以幼虫钻蛀树木枝干 ,常造成枯梢或整株死亡。1 生活史芳香木蠹蛾 2a发生 1代 ,第 1年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 ,第 2年幼虫离开树干在土壤内越冬 ,第 3年春天化蛹 ,4月下旬至 6月中旬为成虫羽化期 ,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将卵产于树干分叉处 ,树干基部的树皮裂缝、伤口及旧蛀孔处。卵单产或堆产 ,卵期 15~ 2 0d。初孵幼虫群集蛀食韧皮部和形成层 ,随后蛀入木质部 ,被害处排出白色或赤色木屑。一直为害到 9月下旬 ,开始在虫道的末端越冬。第 2年 4月上旬幼虫常…  相似文献   

11.
榆林地区五种木蠹蛾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省榆林地区过去曾报导过为害杨树、榆树、柳树的芳香木蠹蛾和柳干木蠹蛾。最近几年,我们又在该区发现了为害沙柳、酸刺、沙蒿的沙柳木蠹蛾、酸刺木蠹蛾和沙蒿木蠹蛾。这后三种木蠹蛾尚未经过有关专家进一步鉴定,我们仅根据其形态特征初步认定到属,并以为害的主要树种暂取中名。鉴于这五种木蠹蛾在榆林地区各县均有发现,为避免因相互混淆而贻误防治时机,仅将几种木蠹蛾的成、幼虫形态特征和为害特点分别简要介绍如下,以供鉴别时参考。一、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sp.)成虫:雌成虫体长23.4~29.6毫米,翅展49.5~58.3毫米;雄成虫体长20.6~25.7毫米,翅展45.1~53.7毫米。触角雌雄均为丝状,体灰色而略带褐色,前胸为一“八”字形黑白相间的毛片所覆盖。前翅灰黑色,  相似文献   

12.
女贞尺蛾Naxa Seriaria Motschulsry又名丁香尺蛾。隶属于鳞翅目,尺蛾科白星尺蛾属,是一种食叶害虫。1987年该虫在东丰县局部林地为害,我们对该虫的分布、寄主、  相似文献   

13.
新疆的森林病虫,通过1980—1982年的普查,经初步鉴定计有12目、97科、400多种;真菌病害计有5个亚门、10纲、17目、200多种。重要的病虫种类37种,其中春尺蠖、杨毒蛾、兰叶甲是我区分布广、为害严重的突出虫种,常暴发成灾,造成树势衰弱,大面积叶片食光的惨景。杨细蛾、杨麦蛾、榆潜蛾、小板网蝽、青叶蝉、榆叶蝉等害虫,在一些地区为害严重,造成枝叶枯黄,严重影响林木生长。杨盾蚧、糖槭蚧、牡蛎蚧、沙枣木虱遍及全疆,是杨、槭树、白蜡、榆树、沙枣的重要害虫,吸食汁液,造成林木缺乏养分而凋萎、枝叶枯黄,被害严重时,树木干枯死亡。青杨枝天牛虽分布不广,但在局部地区为害相当严重。为进一步保护好森林,必须积极认真的做好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1979年以来,全国大量发生的林木病虫害有一百多种,为害面积一亿亩上下,每年因病虫损失的木材生长量至少,1000万立方米。1980年发生松毛虫面积4,700万亩。据典型调查,松林遭受虫害后,当年平均每亩损失木材生长量0.1836立方米,按1980年发生面积折半计算损失,要减少木材生长量430万立方米,约合人民币二亿多元。榆兰金花虫是华北中原地区榆树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5.
榆树是东北平原地区“四旁绿化”、用材林、防护林和盐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具有耐寒、抗旱、耐盐碱、抗风力强等优点。但由于金花虫(Ambrostoma qnadriimpressum Mofsch)的为害,影响了榆树综合效益的发挥,挫伤了群众种植榆树的积极性。为解决生产单位之所急,拯救榆树。我们于1984—1985年,在明水林场对金花虫进行了化学药物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榆斑蛾(Iuiberis ulrmivora Graeser)又称榆星毛虫,属鳞翅目斑蛾科,是榆树重要食叶害虫。国内已知北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均有分布。据初步调查,我省主要分布于忻县地区的定襄、原平、代县、繁峙、五台等地,雁北、晋中、晋东南亦有发生。关于该虫的危害、习性及天敌,国内尚未见详细报道。现将80—81年在忻县、定襄对该虫的初步观察介绍如下:一、为害情况七十年代初,榆斑蛾在忻定盆地零星发生,尚未造成灾害。但近几年来,该地连年发生,危害日趋严重,范围逐年扩展,大部分榆叶被其幼虫吃成光秃。据定襄县林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庭园经济的发展,在安徽省凤台县大山乡灯塔、龙潭村,阜南县三塔乡李小郢村等果园里,一种严重为害梨树的梨瘿华蛾猖獗发生起来。凤台县大山乡共有果林1800多亩,梨树面积占2/3。笔者在大山乡的灯塔村梨园多点调查,梨瘿华蛾平均虫株率达63.8%,虫枝率74.2%,最高达92.7%。凡遭受该虫为害的梨树座果少、果子小,5~7年生幼树如不整枝,则整株布满幼虫瘿瘤,成为发育缓慢的小老树,全乡因该虫为害造成梨果严重减产,每年至少损失50t以上。  相似文献   

18.
分月扇舟蛾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月扇舟蛾在吉林敦化区一年一代,以三龄幼虫在落叶间吐丝作茧越冬。该虫有两个幼虫为害期,以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为害最为严重。初步查明,在敦化连续两年4、5月份干旱和特殊林分环境是发生分月扇舟蛾幼虫为害的主要原因。本文还提出了分月扇舟蛾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愚肖齿舟蛾(Odontosino morosa(Kiria koff))属鳞翅目,是我国舟蛾科特有种之一。首见于云南丽江,省内除丽江外尚分布于曲靖、云龙和宜良三县。该虫曾于1979年9月在本场小白龙营林区华山松纯林内猖獗为害,发生面积2500余宙,其中1378亩严重受害,据标地调查,有虫株率平均95%,平均虫口数144头/株。爱害林木针叶全被吃光,状如火烧,严重影响树势生长。虫灾后,曾耗资万余元发动3500多人上山挖蛹,在严重受害的978亩林中共挖出虫蛹1287公斤,每平方米虫蛹数高达40余头。该虫如此暴发为害华山松,迄今尚属鲜见。为经济、有效地对该虫进行综合治理,我们从1980年起经两年连续饲养观察和林内调查研究,记载了该虫的生活史和部分生物学习性。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白蛾蜡蝉(Lawana imatata Melichar.)是热带、南亚热带的一种重要害虫,属同翅目蛾蜡蝉科。1980年以来,我们对该虫进行了观察,特别是对它所为害的树种及其天敌进行了一些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为害情况白蛾蜡蝉为害树木时,其成虫和若虫密集在枝条和嫩梢上吸取汁液,影响枝梢生长,重者枝条枯干;为害果树时则引起落果或果实品质变劣。分泌的白色蜡质排泄物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