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马铃薯白线虫的学名为马铃薯白胞囊线虫(Globodera pallida),它和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同属于重要的马铃薯病原线虫。马铃薯白线虫又称为第二种马铃薯胞囊线虫(A second species ofpotato cyst nematode),该病原线虫与马铃薯金线虫一样,目前在我国尚未发现。为  相似文献   

2.
红麻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spp)是红麻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我国发生已久,为害普遍。国内外的文献中曾见过一些病原线虫种的报道,但这些报道中很少有涉及寄主和红麻根结线虫相互作用的内容。我们于1983~1986年对我国红麻上的根结线虫小种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马铃薯种薯田植物寄生线虫种类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寄生线虫是导致马铃薯减产和影响马铃薯品质的原因之一,但目前黑龙江省尚未开展相关研究。自2012年以来,在黑龙江省共调查了14个县(市)的马铃薯种薯田,采集土壤样品107份,初步鉴定出植物寄生线虫8个属,其中针属线虫(Paratylenchus sp.)和螺旋属线虫(Helicotylenchus sp.)为黑龙江省马铃薯种薯田植物寄生线虫的优势种群,并分析了其地理分布特点。在黑龙江省发现短体属线虫,其属于重要农业生产的植物寄生虫。  相似文献   

4.
植物寄生线虫是导致马铃薯减产和影响马铃薯品质的原因之一,但目前黑龙江省尚未开展相关研究。自2012年以来,在黑龙江省共调查了14个县(市)的马铃薯种薯田,采集土壤样品107份,初步鉴定出植物寄生线虫8个属,其中针属线虫(Paratylenchus sp.)和螺旋属线虫(Helicotylenchus sp.)为黑龙江省马铃薯种薯田植物寄生线虫的优势种群,并分析了其地理分布特点。在黑龙江省发现短体属线虫,其属于重要农业生产的植物寄生虫。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金线虫原产于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脉 ,与马铃薯共同进化 ,19世纪初爱尔兰发生马铃薯饥荒后 ,欧洲开始大量引进优良、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 ,马铃薯金线虫的孢囊随土壤粘附在马铃薯种薯上 ,一同传入欧洲 ,再从欧洲传到世界其他地区。马铃薯金线虫在我国尚无分布 ,马铃薯金线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规定的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 ,并且是中俄 (中方提出 )、中罗、中南、中匈、中蒙植检植保双边协定规定的检疫性线虫病害。1 分类地位线虫纲 (Nematoda) ,垫刃目 (Tylenchida) ,异皮线虫科 (Heteroderidae) ,球孢囊…  相似文献   

6.
红麻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sPP)是红麻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我国发生已久,为害普遍。国内外的文献中曾见过一些病原线虫种的报道,但这些报道中很少有涉及寄主和红麻根结线虫相互作用的内容。我们于1983-1986年对我国红麻上的根结线虫小种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一类高度专化性的杂食性植物病原线虫.目前,世界上已报道的根结线虫种类有98种,我国危害农作物最为严重的根结线虫有6种,包括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北方根结线虫(M.hapl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拟禾...  相似文献   

8.
<正> 杀线虫剂草氨酰做为土壤的预处理和叶的喷雾用杀线虫剂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在加拿大、做为杀线虫剂的草氨酰被限制在用于果树非结果时期根部病害的防治。在其它国家也采用叶上喷雾和土壤预处理两种方法,用于防治昆虫对马铃薯生长的危害。本文分析了马铃薯块茎上杀线虫剂草氨酰的残留。  相似文献   

9.
大豆胞囊线虫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常规药剂难以防控,对我国大豆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生物防治和作物抗性诱导技术是目前大豆胞囊线虫防治较为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研究了生防药剂"禾力素"的药效及其不同处理方式(叶面喷施和种子包衣处理)对哈尔滨地区不同时期连作大豆产量及胞囊线虫抑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禾力素两种处理方式均能够有效抑制胞囊线虫生长,减少大豆根系胞囊发生,并对大豆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大幅提高大豆产量,是一种防控大豆胞囊线虫发生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0.
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是一种能引起花生重大损失的病原物。据估计,得克萨斯州26%的花生田有花生根结线虫,该线虫也广泛分布于美国东南部。目前还没有培育出高抗花生根结线虫的栽培品种,但已在花生属的不同种中鉴定出抗线性。Nelson等报道,许多花生野生种抗花生根结线虫,此外,他们发现了两个种间杂种抗这种线虫。抗性杂种之一T P—129是杂交组合[A.bat-izocoi×(A.cardenasiiGK P—10017×A.chacoensisGK P—10602)]4x的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首次对我国4个重病区的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M.aren-aria)病病原统一进行了较系统的形态学观察、测量、描述及鉴别寄主鉴定、明确了我国花生上的两个根结线虫种按南,北方两个重病区有其明确的区系分布界限,未发现混生现象,即各分别为:在南方—北纬25°的广东省遂溪县等地区是花生根结线虫1号(Meloidogyne arenaria race 1)生理小种;在北方—北纬37°以北的山东省栖霞县、文登县以及河北省滦县等地区是北方根结线虫(M.hapla);而且在本研究所取样本地区均为单一根结线虫种,亦未发现有其它根结线虫种为害花生。同时还看出北方根结线虫种内四个群体间的二龄幼虫头部细微结构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正> 马铃薯是云南省高寒冷凉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马铃薯生产中因病毒病引起的种质退化是产量损失的重要原因,目前许多国家建立了脱毒快繁供种体系以解决这一问题。脱毒种薯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是脱毒率,因此,病毒的检测鉴定是生产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为调查收集本地马铃薯病毒病原,1991年7月我们从会泽马铃薯  相似文献   

13.
2010-2011年,我们在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等地苎麻主产区进行根腐线虫病调查;采集苎麻根腐病病蔸和病土,并分别利用改良贝曼漏斗法和蔗糖离心浮选法从病根和土壤中分离植物病原线虫,根据形态特征对分离到的植物病原线虫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1)苎麻根腐病病根及根际土壤中主要发现4种植物寄生线虫,根据形态特征,鉴定为: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coffeae)、穿刺短体线虫(P.penetran)、长针属线虫(Paratylenchussp.)和丝尾属线虫(Filenchussp.);其中,后2种线虫均在苎麻园中首次报道;2)四种线虫中,咖啡短体线虫发生最为普遍,存在于大多数样品中(约91%);丝尾属线虫次之,存在于54.5%的样品中;穿刺短体线虫较少,存在于少数样品(18.2%)中;长针属线虫最少,仅在13.6%的样品中检测到.3)根际土壤中植物寄生线虫的数量,随麻园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多;同时,土壤类型也对线虫生长繁殖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鉴定出在中国大豆上又一类重要病原线虫——根结线虫。黄淮海豆区为其主要发生危害地带,并且,其主要病原种和小种为南方根结线虫寄主小种1号和花生根结线虫寄主小种2号。经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形态学观察,测量及鉴别寄主试验鉴定,结果表明其区系分布大体为:在开封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Kofoid and White,1919) Chitwood,1949]寄主小种1号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 (Neal,1889) Chitwood,1949]寄主小种2号;在宁陵为花生根结线虫寄主小种2号;在崂山为南方根结线虫寄主小种1号,在栖霞为北方根结线虫(M.hapla Chitwood,1949),其中南方根结线虫的开封群体和崂山群体雌虫会阴花纹和排孔位置略有不同,但仍属于其种内群体及个体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茶苗的根结线虫病是由土壤中一种病原线虫引起,病原线虫入侵茶树根系便可导致虫害发生,主要危害幼龄茶树和茶苗,3年以上茶树抗病能力增强,一般不会发生根结线虫病,虫病发生严重时,茶苗萎蔫不振甚至死亡,死亡率可达80%以上,对茶树生长、茶苗繁育危害较大,在烟台茶区发生的主要是花生根结线虫。一、发生症状当土壤中的病原线虫侵入茶根后,茶树根部发生畸变,使根部形成大小不一的肿瘤,大的像黄豆粒,小的如油菜籽,且畸变根系易密集成根结,同时病株地上部分会出现叶片萎蔫发黄,枝条干枯,植株生长不良,植株衰弱等症状,若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块茎感染烟草脆裂病毒贮藏期条纹症状的研究KerstinRyden等烟草脆裂病毒(TRV)是一种具广泛寄主范围和地理分布的土壤带病毒。其传染媒体主要是毛刺线虫属(Paratrichodorus)和寄生性毛刺线虫属(Trichodorus)的几个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二化螟是危害水稻的重要害虫,其钻蛀为害,防治困难,严重威胁水稻生产。本研究对感染二化螟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筛选和感染特性进行研究,期望为水稻钻蛀害虫危害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方法】自越冬代二化螟幼虫体内通过组织分离筛选,获得野外感染二化螟的昆虫病原线虫,室内接种实验分析分离昆虫病原线虫对二化螟的感染活性和作用特性。【结果】自然罹死二化螟幼虫体内分离获得野外感染的昆虫病原线虫N-Yz1,接种4龄二化螟幼虫导致感染并死亡,后期虫体内产生大量形态一致的侵染期线虫(IJ)。形态学观察结合r 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分离昆虫病原线虫隶属于斯氏线虫属,与已鉴定种小卷蛾斯氏线虫同源性达99.87%。昆虫病原线虫N-Yz1对不同龄期二化螟幼虫都有较高感染致死作用,40头(IJ)的线虫接种剂量,对低龄(2~3龄)二化螟致死速度快、致死率高,接种24h就出现感染致死个体,48h后幼虫全部死亡。高龄幼虫(4~6龄)感染致死速度较慢,死亡高峰发生在接种线虫后的48 h。N-Yz1接种剂量与二化螟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剂量超过30IJs/头时,4龄二化螟感染死亡率达90%以上。N-Yz1对二化螟幼...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象耳豆根结线虫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象耳豆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致病力强以及能在携带Mi抗性基因的作物上寄生繁殖,是热区最具危害性的病原根结线虫种类之一。应用比较形态学,结合mt DNA序列分析、IGS序列分析和进化发育树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海南省18个市县的根结线虫进行鉴定,确定象耳豆根结线虫在蔬菜、番石榴、哈密瓜和枣树等作物上广泛发生为害,其中枣树为首次发现的象耳豆根结线虫新寄主。研究结果表明,象耳豆根结线虫已成为海南省蔬菜作物上重要的病原根结线虫种,并有进一步扩散加重为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蛴螬是一种对大豆为害严重的地下害虫.本试验应用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EPN)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的4个品系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的3个品系,分别以滤纸和沙子为介质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进行致病力测定,筛选出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1品系为防治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较理想线虫品系,以沙子为介质时,校正寄生死亡率达95.83%.  相似文献   

20.
松材线虫是危害松树的重要病原线虫,在调查松材线虫时经常发现其他种类的伞滑刃线虫,明确中国的伞滑刃线虫种类有助于松材线虫的准确鉴定。2015年在广东省的黑松(Pinus thunbergii)上分离到的一种伞滑刃线虫属线虫,除体长比东京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tokyoensis)短及交合伞形状不同外,其余形态特征和测量值基本与东京伞滑刃线虫一致。此外,r DNA-ITS序列与东京伞滑刃线虫的r DNA-ITS序列一致性高达98.2%,基于r DNA-ITS序列的贝叶斯系统发育树表明,该线虫与东京伞滑刃线虫以100%的置信度聚在一起,且遗传距离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果确定该线虫为东京伞滑刃线虫。东京伞滑刃线虫是中国新纪录种,黑松是该线虫的新寄主,同时该线虫也是继原始报道后的再次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