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接第二期)五、粮食分品种(一)小麦1.生产2009年小麦播种面积2421万hm2,比2008年增加59.3万hm2;产量1.1495亿t,比2008年增产249.4万t,增幅2.2%,实现连续6年增产;单产4746kg/hm2,比2008年下降14.4kg/hm2。  相似文献   

2.
浙江农产品产销形势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产品产销形势 (一)粮食减少,缺口增大,粮源充足,价格稳定从已收获和将要收获的粮食作物看,预计浙江省春粮总产量比上年减少23.9%,早稻总产量比上年减少30.6%.从具体品种来看,春粮(小麦、大麦、蚕豆、豌豆)、早稻在面积、单产和总产量上都呈"三减".2002年春粮面积19.08万hm2、单产2 595kg/hm2、总产量49.5万t,比上年分别减少3.83万hm2、240kg和15.5万t;早稻面积21.43万hm2、单产5 355 kg/hm2、总产量114.8万t,比上年分别减少8.6万hm2、150kg和50.7万t.  相似文献   

3.
一、粮食生产2008年,我国粮食全面丰收,粮食播种面积1.0670亿hm2,比2007年增加106万hm2;总产量达到5.2850亿t,比2007年增产2 690万t,增幅5.4%,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比2003年4.3070亿t、2004年4.6947亿t、2005年4.8402亿t、2006年4.9750万t、2007年5.0150亿t,分别增产9 780万t、5 903万t、4 448万t、3 100万t、2690万t.粮食连续5年丰收,5年累加增产粮食2.5921亿t,相当于全年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在我国粮食生产历史上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4.
1978年至2008年的30年间,保山市粮食总产由59.31万t增加到103.35万t.增加74.3%;而粮食播种面积由21.91万hm2减少到21.87万hm2,减少393.33hm2.保山市粮食总产增加主要是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粮食单产由1978年的2 707.5 kg/hm2提高到2008年的4725kg/hm2,提高74.5%,其中2003年至2008年已连续5年持续增产,2007年全市粮食平均单产首次突破4500kg/hm2大关,达到4591.5kg/hm2.  相似文献   

5.
1 新疆粮食及粮食种子生产状况 1.1 粮食生产状况 1999年新疆粮食总产达835×104 t,人均粮食450 kg以上,超过了全国乃至世界人均水平.单产1978年突破1 500 kg/hm2,1987年3 000 kg/hm2,1995年达4 695kg/hm2,建国50多年来,粮食总产提高了2.9倍,平均单产增长了2.9倍.  相似文献   

6.
靖麦14号是以贵州农业大学的高代材料(苏麦3号/庆30)作母本,中科院成都生物所高代材料8619-10作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6年7代的系统选育而育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原品系代号靖004-2,2009年12月通过了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滇审小麦2009001号)。该品种表现出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旱、广适等特点,尤其是在小麦品种的早熟方面取得较大突破,自2005年投入示范以来,全市累计示范187.7 hm2,多年平均产量5 065.5 kg/hm2,平均增产957 kg/hm2,产值增加1 914元/hm2,粮食总产量494.7 t,总产值98.95万元;增产粮食93.4 t,新增总产值18.68万元。  相似文献   

7.
1 周口市粮食生产、消费现状周口是农业大市 ,粮食生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总产量连过 30 0万t( 1 983年 )、40 0万t( 1 990年 )、5 0 0万t( 1 996年 )大关 ,1 999年达历史最高 ,总产达 5 87万t。 2 0 0 2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99.40万hm2 ,单产达 5 4 75kg/hm2 ,总产达 5 4 3.9万t,占全省当年总产量的2 3.8%。1 998~ 2 0 0 2年 ,周口市粮食总产累计2 683.94万t,其中用于生活的主食用粮 781万t,占 2 9.1 % ;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种子用粮 77.1 7万t ,占 2 .9% ;饲料用粮 476.64万t,占 1 7.8% ;国家收购 5 91 .0万t,占 2 2 .0 %…  相似文献   

8.
通过项目连续3周年(1998~2001)在遵义市辖区的鲁班、三合、金鼎三镇片区旱地中实施,每周年实施3种间套作种植模式(①"小麦、绿肥、玉米、甘薯",②"小麦、绿肥、玉米、甘薯、荞麦",③"小麦、马铃薯、玉米、甘薯")合计面积754.873hm2,3年重复实施,累计实施面积2264.619hm2.根据农业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测产验收办法,再参照农业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对项目区5种粮食作物产量测产的结果及各作物生产投入费用等,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项目3周年累计完成周年间套作复合种植模式有效使用面积2038.16hm2.5种作物平均周年粮食单产983.8kg/667m2,其中2000~2001年为1100.4kg/667m2;平均周年新增单产282.6kg/667m2,其中2000~2001年为399.2kg/667m2;平均周年增产率为40.3%;平均周年新增单位产值426.42元/667m2;平均周年新增单位生产费104.11元/667m2;平均周年新增单位净产值322.31元/667m2.5种作物3周年粮食总产量3007.7127万kg,总产值4035.8320万元;3周年新增加粮食总产量864.3500万kg,总产值1303.6776万元,其中2000~2001年新增加总产量406.8803万kg,总产值596.0443万元;3周年新增总生产费318.2902万元,新增总净产值958.3874万元.5种作物单位生产投入产出比1∶2.66,单位新增净投产比1∶3.10.  相似文献   

9.
正小麦是河南省的第一大优势作物,近年来全省种植面积达526.7万hm~2。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小麦总产连续跨上500万t、1 000万t、1 500万t、2 000万t、2 500万t、3 000万t 6个台阶,全省小麦总产由1949年的254万t增加到2015年的3 511.8万t,平均单产由1949年的43kg增加到2015年的430.2kg,实现了连续8年超3 000万t,连续13年增产。但进入新世纪以来,自  相似文献   

10.
沈丘县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06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自2004年以来,全县粮食生产连续5年取得丰收,5年5大步,连年上台阶,尤其是2007年、2008年小麦单产连续2年超500kg,其中2007年全县6.25万hm《'2》小麦平均单产507.8kg,成为黄河以南全国首个夏粮单产超500kg的县.笔者现就小麦如何获得高产谈以下几点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50年河南省小麦育种工作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建国前,河南省小麦面积400万hm2左右,单产不足600 kg/hm2,20世纪50年代总产在400万t上下。50年代前期面积有了较快发展,最多曾达510万hm2(1955年),但由于病、虫、旱灾害频繁,单产始终徘徊在900kg/hm2以下,且面积不稳,一度不足400万hm2。60年代中期随着对农业的重视和生产条件的逐渐改善,总产达到450万t,70年代后,单产逐步上升,到1983年已突破3 000 kg/hm2,总产达1 456万t,面积恢复到430万hm2。90年代中后期,单产和总产均有较大发展,面积一度到480万hm2,单产达4 500 kg/hm2左右,总产达2 100万t左右,但由于连年丰收和…  相似文献   

12.
正阳小麦生产,自2004年以来,产量一年一个台阶,9年"九连丰",实现了小麦生产从中产到高产的跨越。据农业部门统计,2004年正阳小麦产量为326.9kg/667m2、总产量32.69万t,2005年产量为325.9kg/667m2、总产量34.2195万t,2006年产量为351kg/667m2、总产量44.7736万t,2007年产量为364.5kg/667m2、总产量47.385万t,2008年产量为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全国新增500亿kg(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规划指出,到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5 500亿kg(11 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500亿kg(1 000亿斤);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2亿hm2(18亿亩),基本农田面积1.04亿hm2(15.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53亿hm2(15.8亿亩)以上,粮食单产水平达到350kg(700斤).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弥勒市第一大作物,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占全市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左右,是全市畜牧产业的主要饲料,对畜牧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弥勒市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3 302.2hm2,总产量77 348 t,平均单产5 814 kg/hm2.自2008年云南省农业厅组织开展高产创建活动以来,在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带动作用下,玉米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助推了粮食丰产丰收.据弥勒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统计,2013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0 645hm2,总产量122 433 t,平均单产5 925 kg/hm2 [1~2].  相似文献   

15.
揭示现实管理条件下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高产(7 500~9 000 kg/hm2)、超高产(9 000 kg/hm2)小麦群个体发育及产量结构特征,可以为小麦持续高产稳产及超高产提供栽培技术调控理论数据支持。在2014~2017年冬小麦生长季,同时在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种植区的南部(邢台、邯郸)、中部(石家庄)和北部(保定),选择当地单产超过7 500 kg/hm2、9 000 kg/hm2的高产超高产典型地块,进行冬小麦群个体发育动态、产量以及产量结构特征指标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要实现单产9 000 kg/hm2以上,成熟期的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应达到单位面积穗数780万~790万穗/hm2、穗粒数32~34粒、千粒重42~45 g;实现单产8 250~9 000 kg/hm2,成熟期的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应达到单位面积穗数715万~750万穗/hm2、穗粒数32~34粒、千粒重42~43 g;实现单产7 500~8 250 kg/hm2,成熟期的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应达到单位面积穗数685万~695万穗/hm2、穗粒数31~32粒、千粒重41~44 g。  相似文献   

16.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河南、安徽3省接壤,地处中原腹地,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棉、油、林、畜生产基地。全市耕地面积83.13万 hm2,小麦为菏泽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60万hm2以上,约占全国小麦种植总面积的3%。自2008年开始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菏泽市利用有利的农业生产条件,狠抓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促进农业增收和农民增效。近几年,菏泽市小麦种植面积和单产均有较大增长,2008年种植面积61.2万hm2,平均单产373.6kg/667m2,2013年种植面积62.68万hm2,平均单产413.6kg/667m2,小麦总产达388.7万 t以上。6年创建,挖掘了单产潜力,粮食单产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带动了全市粮食均衡增产,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普洱市主要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及主要的工业原料作物,201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4.5万hm2,粮食总产108.81万t,平均单产3 153 kg/hm2.玉米播种面积15.9万hm2,产量52万t,平均单产3 270 kg/hm2.玉米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6.1%,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8.1%.玉米在普洱市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玉米平均单产却低于全国5 745 kg/hm2和全省4 751 kg/hm2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一、预报结论项城市根据秋作物播种以来,结合农业气象条件、EOS/MODIS卫星监测资料和未来天气展望综合分析,预计2015年全市全年粮食平均单产为516.6kg,总播种面积为11.4万hm2,粮食总产为88.08万t。与2014年全市全年(粮食单产为433.8kg,总播种面积为12.5万hm2,粮食总产为81.03万t)相比,单产增产19%,总产增产9%。二、预测依据(一)小麦生长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1.小麦播种期至越冬期播种期虽然口墒稍差,但播种结  相似文献   

19.
<正>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群众持续增收的高度出发,2010年邯郸市提出利用3年时间,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建成"吨粮市"。即到2012年,全市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两熟)面积稳定在1 000万亩,两熟单产达到1 000 kg,总产达到500万t。3年来,邯郸市将"吨粮市"建设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举全市之力推进工作。要求各部门全力配合,各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面对面"技术报务,据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邯郸市粮食播种面积1 161.4万亩,耕地亩产849.5 kg,比上年增加27.2 kg;2011年粮食播种面积1 173.8万亩,耕地亩产达到941 kg,比上年增加91.5 kg,全市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00  相似文献   

20.
正一、生产情况分析2020年,滑县小麦种植面积12.07万hm~2,比2019年的12.00万hm~2增加了0.07万hm~2。全县小麦平均亩穗数42.2万,穗粒数32.5,千粒质量按前5年平均46.9 g计算,平均单产546.7 kg,比2019年平均单产537.9 kg(农业农村部门数据)增加8.8 kg,比常年平均单产513.8 kg(农业农村部门数据)增加32.9 kg。2020年,滑县小麦总产量98.95万t,比2019年总产量96.82万t增加2.13万t,比常年总产量92.09万t增加6.86万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