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农科是世界高等农林教育领域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在新时代新作为的重要发力点。新农科的教育理念扎根于中国大地,必然打上"三农情怀"这一中国本土特色的烙印。试从"三农情怀"视角探讨新农科建设,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阐释"三农情怀"内涵要义,促进对新农科教育理念的认同,通过强化个体四大使命的时代担当责任、培植以四个面向为己任的价值导向、筑牢三条改革路径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彰显中国心世界情的精神根基四个层面表达"三农情怀"在新农科建设中的价值意蕴,从时间、空间和载体三重维度来构建"三农情怀"教育贯穿新农科建设的体系,旨在推动我国新农科建设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九大报告为我国农林高校改革与建设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也为农林高校学科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但是传统农林高校面临严重瓶颈制约,难以满足国家和社会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发展"新农科",实现转型跨越,着力解决国家"三农"问题,成为农林高校当前及以后必须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议题。通过对农林高校存在问题、承担使命以及"新农科"内涵等内容的研究,提出加强"新农科"建设必须扎根中国大地,积极服务国家"三农"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农科;准确研判现代农业发展态势,及时更新"新农科"研究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加强成果转移转化,激发"新农科"建设的内生动力;积极打造农业命运共同体,全面提升服务全球农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革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对接"新农科"改革发展要求,在剖析当前实验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对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构。首先设置了淡水养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地位与目标,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基础性实验、技能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自行设计型实验,构建了从基础到创新、逐级提高的多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并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了讲解、示范、引导等实验教学方法,使实验教学由"灌输式"转变为"自主式"。该研究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契合了当前淡水养殖产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快和深化农科研究生教育改革,农业部教育司今年8月召开了“农科研究生教育改革座谈会”,16所院校和2个科研单位的22位研究生院(处、部)长参加了会议。 会议在交流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就研究生的招生、分配、培养、管理等工作进行了专题讨论,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农科研究生教育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为培养农科专业创业人才,在9个农科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并依次推进实验能力培养→生产实际认知→专业技能训练→创新精神培育→专业综合实践的五阶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即通过实验课程化改革培养学生实验能力,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认识生产实际,通过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专业技能,通过科研促进教学等改革塑造学生创新精神,通过增加毕业实习时间等改革提高毕业实习质量和缩短毕业生走向社会的磨合期。在5年实践中,提高了培养高素质创业人才的师资综合水平,形成了多项教学改革成果,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农科类专业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尝试整合与优化相近专业的部分实验内容。提出了将农科类专业研究生实验改造为具有综合性、设计性的探究性实验的思路,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强化研究生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改革和完善实验成绩考核方式,建立了一个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农科研究生在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农科研究生充分就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农科研究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同时存在着学科建设及专业设置滞后、农科研究生面向农村和基层就业有障碍、导师对农科研究生就业发挥作用不够、农科研究生自身定位不够明确等问题。实现农科研究生充分就业的政策建议主要为:及时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鼓励与支持毕业研究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四川农业大学农科本科人才就业情况和四川省农业系统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及新兴岗位预测,综合分析了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与学校人才培养情况,认为四川农业发展是农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根本保证,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学生就业的关键,从政府管理、学校课程体系、教学建设与改革、实践教学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提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和服务"三农"的建议,对农科本科教育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农科本科教育科学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汪慧琳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6):169-170,173
随着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四新"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农科建设已成为新时代农业类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该文从"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着手,探索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推进教材动态化建设、重构教学模式等改革路径,以培养卓越农业人才,助力农业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土壤肥料学是高等学校农科类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进行土壤肥料学课程思政建设,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农科"建设的内在要求。该文分析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了修订课程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以期形成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为农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