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品种有乳用专用型,如荷斯坦牛(又称黑白花牛,见第24页图5)、娟姗牛(见第24页图6);有乳肉兼用型,如弗莱维赫牛(又称德国宝牛,见第24页图7)、西门塔尔牛、瑞士褐牛.从当前全世界奶牛饲养实际情况看,饲养比较多的有荷斯坦牛、娟姗牛、弗莱维赫牛、更赛牛、爱尔夏牛及瑞士褐牛等,其中荷斯坦牛占的比例最大,很多国家饲养数量占奶牛90%以上,目前,我国饲养的奶牛90%也是荷斯坦牛.根据牛的生产性能、适应性,这里介绍荷斯坦、娟姗和弗莱维赫3个品种.  相似文献   

2.
利用新西兰娟姗奶牛和澳洲型荷斯坦牛进行正反杂交试验(即娟姗公与荷斯坦母、荷斯坦公与娟姗母),选育出两个杂交组合奶牛(即娟荷杂和荷娟杂),对两个杂交组合进行适应性观察,科学饲养,生产性能测定分析。统计结果:两个杂交组合在适应性、耐热性和疾病抵抗力方面均优于荷斯坦牛,娟荷杂组合泌乳性能较高,其与荷娟杂及亲本娟姗、荷斯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荷娟杂与荷斯坦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娟姗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奶牛品种有乳用专用型,如荷斯坦牛(又称黑白花牛,见第24页图5)、娟姗牛(见第24页图6);有乳肉兼用型,如弗莱维赫牛(又称德国宝牛,见第24页图7)、西门塔尔牛、瑞士褐牛。从当前全世界奶牛饲养实际情况看,饲养比较多的有荷斯坦牛、娟姗牛、弗莱维赫牛、更赛牛、爱尔夏牛及瑞士褐牛等,其中荷  相似文献   

4.
娟姗牛是世界上存栏量仅次于荷斯坦牛的优质高产奶牛品种,适应性强、原乳品质优异,被各国广泛引进。该文回顾近几年我国娟姗牛的引进、分布和养殖现状;系统阐述了娟姗牛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测定结果;展示了基于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娟姗牛本土化选育进展,为娟姗牛种质资源创新利和系统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较多,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九大因素。 1.品种 奶牛是家牛的一种。牛按用途又可分为乳用、肉用和兼用型。乳用型又有黑白花奶牛、荷斯坦牛、娟姗牛、瑞士褐牛、爱尔夏牛、更赛牛等。由于奶牛不同品种,年产奶量均有较大的差异.少的只有500~600千克.多的可达20000千克以上。要想多产奶,应首选黑白花奶牛和荷斯坦牛。  相似文献   

6.
皮埃蒙特牛原产于意大利.为肉乳兼用型品种.是世界著名的终端杂交父本品种之一。1986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CAAS)和意大利国家农业研究委员会(CNR)签订“引进皮埃蒙特良种肉牛”的中意合作项目协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负责.以胚胎和冻精的形式把该牛引进我国.重点在河南南阳地区开展皮埃蒙特牛纯种的胚胎移植工作.以后分别在黑龙江、甘肃、福建、陕西等地开展了杂交改良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杂交改良效果,杂交改良实验证明.皮埃蒙特牛在我国具有很好的适应性.现在全国已经有12个省市具有皮埃蒙特牛纯种.其杂种后代遍布18个省市自治区。该牛有几大特点.除其白毛色不被中国传统习惯所喜好外.其他的一些优点如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屠宰率高、瘦肉率高、肉品蛋白质含量高、低脂肪、低胆固醇等都得到了饲养者及消费者的青睐和好评。  相似文献   

7.
1940年至1956年間用本地黄牛与荷蘭公牛进行改造杂交,先后計得杂交一代牛16头,杂交二代牛12头,杂交三代牛5头,杂交四代牛4头,杂交五代牛3头,杂交六代母牛1头,牛只杂交始于成都,1951年迁南京。1955年至本院。由于过去杂交目的專系获得杂交母牛产乳营业,并非进行杂交育种工作;因而既无育种目标,也无系统记录,目前所存者,仅有一些产乳記录,但自始至今均  相似文献   

8.
娟姗牛原产于英吉利海峡的娟姗岛,育成历史悠久,是古老的奶牛品种之一。娟姗牛性情温顺,体型较小,是举世闻名的高乳脂率奶牛品种。对我国南方气候较能适应。娟姗牛是小型乳用牛。头小而轻,颈部凹陷,两眼突出,明亮有神,头部轮廓清晰。角中等大小,琥珀色,角尖黑,向前弯曲。颈曲长  相似文献   

9.
数字     
《新农业》2009,(12):60-60
奶牛良种补贴2.6亿 ——2009年奶牛良种补贴资金达2.6亿元,比2008年增加2000万元。在继续补贴荷斯坦奶牛、奶水牛、乳用西门塔尔、褐牛、牦牛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耐湿热和耐高寒奶用品种娟姗牛和三河牛的补贴.  相似文献   

10.
娟姗牛——一个对荷斯坦牛提出挑战的奶牛品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娟姗牛——一种脾气温和的灰褐色小型奶牛,诞生200多年来就一直生长在诸如荷斯坦牛这样的大型奶牛的光环下,被人们所忽视。然而近50年来娟姗牛的长足发展却引起世人的观注,仅以美国娟姗牛的情况看,50年时间里,在荷斯坦牛数量逐年下降的同时,娟姗牛数量却增长了3.5倍,生产性能提高了70%,头均年产出效益高出荷斯坦牛数十美金,同时,由于其皮薄骨细被毛少,对高温高湿气候的适应性远胜于荷斯坦牛,由此同荷斯坦牛形成较好的互补。所以,近年来已有科学家提出未来的优秀奶牛极有可能是娟姗牛同荷斯坦牛的混血,娟姗牛已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对奶牛品种的大哥大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1.
选取84头荷斯坦乳牛,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牛采食常规日粮,试验组牛采食常规日粮和120g利乳多。206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牛平均日产乳量极显著地增加,饲料利用效率提高11.80%。饲用利乳多还可极显著地提高乳牛血钙离子浓度,但对血液其他生化指标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南涧县1980年被列为全国商品牛基地县,1995年被列为云南省商品牛羊基地县,2003年被列为云南省优质肉牛出口基地县,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西门塔尔牛、短角、海福特等肉牛冻清进行杂交改良,西本高代杂交牛(西门塔尔牛与南涧县本地牛杂交后代)是目前南涧县主要的肉牛品种,近年来推广西本高代杂交牛是南涧县相关工作的重点,本文简单分析西本高代杂交牛在南涧县的养殖现状和推广前景,并对实施措施做简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娟姗牛泌乳曲线的特征及其305 d产奶量的影响因素,并重点比较娟姗牛和荷斯坦牛两品种泌乳曲线间的差异,本研究收集了河北地区某规模化牧场2017年1月—2021年1月共1 721头娟姗牛和6 093头荷斯坦牛的日产奶量连续监测记录,利用Wood模型对奶牛的个体泌乳曲线进行拟合,并根据曲线特征确定了高峰奶、高峰日、日产奶量变化速率、各泌乳阶段产奶总量等指标对泌乳曲线进行剖析。利用SAS 9.4软件的GLM过程分析了胎次、产犊季节等因素对娟姗牛305 d产奶量的影响及两群体泌乳曲线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Wood模型对娟姗牛泌乳曲线的拟合效果较好,泌乳曲线拟合度(R2)可达0.86;2)娟姗牛305 d产奶量受胎次、产犊季节等因素影响显著(P<0.05),较高胎次及春季产犊的娟姗牛305 d产奶量更高;3)娟姗牛和荷斯坦牛的泌乳曲线在高峰奶、高峰日及日产奶量变化速率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娟姗牛的高峰日较荷斯坦牛提前了39.84天,而高峰奶占总产奶量的比例较荷斯坦牛高0.036%,且娟姗牛的泌乳主要集中于泌乳前期(1~99 d),在泌乳后期(200~305 d)产奶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本研究利用连续测定的日产奶量记录全面揭示了娟姗牛的泌乳特征,同时通过与荷斯坦牛泌乳曲线的比较为研究娟姗牛与荷斯坦牛的种间差异提供了有用信息,为今后利用连续监测的日产奶量记录进行奶牛产奶性能的遗传选育和牛群的精准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较秦川肉牛、荷斯坦牛及其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等经济性状。【方法】选择健康的6月龄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阉牛、母牛(分别简称为秦川公牛、秦川阉牛、秦川母牛)、荷斯坦公牛、阉牛(分别简称为奶牛公牛、奶牛阉牛)和荷斯坦牛与秦川肉牛新品系杂交后代公牛、阉牛、母牛(分别简称为奶秦杂公牛、奶秦杂阉牛、奶秦杂母牛)各5头,共8组,进行18个月的标准化育肥,测定7~24月龄的体质量,每隔90d测定1次,计算平均日增质量;至24月龄屠宰实验牛并进行胴体分割,测定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及各部位肉质量。【结果】各组试验牛在13~18月龄生长发育速度最快,荷斯坦牛生长发育速度较秦川肉牛和奶秦杂牛快。秦川肉牛的产肉性能明显优于荷斯坦牛,但与奶秦杂牛差异不显著。【结论】杂交改良牛既遗传了秦川肉牛优良肉质性能,也遗传了荷斯坦牛生长速度快的优点;秦川肉牛新品系已具备肉牛品种的基本特征;荷斯坦牛公犊经过育肥,也表现出良好的肉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肉牛杂交改良始于70年代后期,在全省范围内引入国外良种肉牛品种对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如短角牛、海福特牛、安格斯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抗旱王牛等,由于当时没有通过杂交组合试验,杂交改良一哄而起,有些品种不能很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当地自然环境,加之传统的饲养方式不能充分发挥杂交肉牛的生产性能,导致1979年后肉牛杂交改良逐渐降温.在以后的时间里,科技人员对各种肉牛杂交组合进行比较试验,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从而确定了山东省肉牛杂交改良区域规划及山东省引进国外良种肉牛杂交改良的父本品种.鲁中、鲁西、鲁北、鲁东南地区以引进利木赞牛改良为主,逐渐形成黄色肉牛改良区;滨州地区除渤海黑牛部分县保种外,以黑安格斯牛对渤海黑牛进行杂交改良;胶东地区以肉乳兼用牛西门塔尔改良为主,逐渐形成花色兼用牛改良区.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架子牛的选购 1、品种肉用杂种牛具有良好的产肉性能,比乳用牛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在同样育肥水平条件下,肉用杂种牛日增重2公斤以上,屠宰率可达60%~65%。因此,架子牛最好选购国外优良肉牛、乳肉兼用品种(如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皮埃蒙特牛等)与我国本地黄牛(如晋南牛、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和阜阳牛等)杂交所产的杂交牛进行育肥。  相似文献   

17.
刘兴  吴娟 《农家致富》2007,(1):41-41
一般本地山羊生长慢,出肉率低、个头小、经济效益低,如果用波尔山羊做父本改良本地山羊,杂交优势明显:生长速度快、个头大、出肉率高,且肉香味美,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可提高30% ̄60%,大大增加养殖山羊的效益。为保证杂交改良成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肉牛品种和育肥方式、饲料要求及生产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肉牛育肥品种引进的肉用和兼用品种有: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海福特牛、安格斯牛、利比赞牛、丹麦红牛、短角牛、皮埃蒙特牛及其当地肉用牛品种的杂交种和乳用品种的荷斯坦牛(即黑白花)公犊。2肉牛育肥方式、饲料要求及生产性能2.1小白牛育肥育肥方式:舍饲。要求选择优良的肉用牛、兼用牛、乳用牛或高代杂交所生的公牛犊。饲养期为初生~100d。饲料要求:完全靠牛乳来供给营养,全期需乳量800~900kg。生产性能:初生重38~45kg,日增重0.8~1.0kg,100d时,体重100kg屠宰,肉白或稍带浅粉色,出售价格高于一般肉牛8~10倍,用于出口和高级宾馆。2.2犊牛…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门塔尔牛选育及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门塔尔牛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入我国,而后在5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以来从前苏联、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国陆续引入了乳肉兼用、肉乳兼用西门塔尔牛,1987年又从法国引入蒙贝利亚牛。引人的西门塔尔牛除在一些国营农牧场纯繁外,主要用于改良我国黄牛,其杂交改良后代大约占我国各类杂交改良牛的50%。我国西门塔尔牛育种群规模3万头,各代杂交牛1200万头。由于中国西门塔尔牛的优良种质及在我国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农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养牛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荷兰(HF)品种牛被作为一个优良乳用牛品种而引入我国的历史已较悠久。荷兰牛引进我国后,不仅被人们单纯的进行纯种繁殖,借以生产乳品来供应城乡人民生活需要。此外,各地人民还先后利用纯种公牛杂交改良当地原始品种牛,借以扩大乳用牛群来从事乳品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