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北五味子光合日变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LI-6400型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Baill叶片光合作用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北五味子叶片净光合速率(Pn)呈双峰型变化.清晨随着日出,Pn随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1:00达到高峰,随后下降,到15:00时出现第2个高峰,但峰值比第1个的低.5:00—11:00及15:00—19:00的光合变化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1:00—14:00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增加而下降,出现了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合午休与中午高光强、高温和低湿有关.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也为双峰型曲线,Pn与Gs、Tr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对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分析表明,气孔限制在北五味子叶片的"光合午休"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永碧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449-9450
[目的]探索西昌地区光照、气温等条件与石榴光合特性的相关性。[方法]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田间自然条件下会理青皮软籽石榴开花期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石榴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午休”特性。7:00~11:00石榴叶片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长,11:00出现第1次高峰;之后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中午13:00达到谷底;13:00后缓慢回升,15:00达到第2次高峰;之后光合速率迅速下降至最低点。从7:00开始,石榴叶片光合速率随气温的上升而增强,到11:00气温29 ℃时达到一天中最大值;之后气温超过30 ℃,光合速率下降,且在13:00气温34℃时达到谷底;15:00气温回落至30 ℃时出现第2次高峰。石榴的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其光合作用受叶片内部气孔活动状态、光照强度和气温等的影响。[结论]为指导石榴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葡萄叶片光合速率是葡萄的重要生理指标,为葡萄的适应性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研究利用Yaxin-1102便携式光合蒸腾仪,在葡萄果粒膨大期测定了巨玫瑰葡萄的叶片光合日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了环境因子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巨玫瑰葡萄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分别在11:00和17:00达到最高值,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午休"期间的下降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同时,"午休"后Pn能恢复到"午休"前的水平。这些结果表明巨玫瑰葡萄可能对不利的光合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含笑(Michelia figo(Lour.)Spreng.)叶片春季光合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10:00左右,次峰出现在13:00,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含笑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4.783μmol.m-2.s-1。同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而胞间CO2体积分数呈现出先逐步下降到12:00达到次高峰,而后下降,最后缓慢上升,到17:00到达最高峰。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片温度均呈正相关,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而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影响紫花苜蓿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夏季干热天气条件下,用LI-6400光合仪田间测定了旱作栽培的四年生紫花苜蓿品种再生草初花期的光合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利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考察了光合有效辐射、叶温、相对湿度、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摩尔分数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典型的"双峰"曲线,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左右和14:00左右,第一峰值大于第二峰值,正午12:00左右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早晨6:00-10:00期间,光合速率的上升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温度和相对湿度造成的.10:00-14:00期间,光合速率的降低,尤其是"午休" 期间的下降,气孔因素是主要限制因子.而14:00-18:00期间,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受非气孔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杂交大豆叶片光合相关参数日变化 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杂交大豆叶片光合相关参数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以杂交豆2号和杂交豆5号2个杂交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型光合测定系统,在鼓粒期测定叶片光合相关参数日变化,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鼓粒期杂交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皆为双峰的变化曲线,中午出现午休现象,在09:00—10:00时出现第1峰值,15:00时出现第2峰值,上午的峰值要高于下午的峰值。叶片气孔导度日变化则是表现为随着时间推进逐渐下降的变化。叶片的蒸腾速率变化表现为单峰变化曲线,12:00时叶片蒸腾速率最大。杂交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表现为显著正相关(r=0.749 9~*);叶片胞间CO_2浓度与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呈显著负相关(r=-0.757 6~*,-0.777 1~*);叶片蒸腾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r=0.851 8~*,0.802 6~*)。  相似文献   

7.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的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测定系统,研究日光温室嫁接茄株盛果期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茄子中上部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较明显的午休现象。第一峰值出现在11:30分左右,净光合速率Pn最高值为10.2μmol/(m2·s),第二峰值出现在13:00左右,峰值为9.4μmol/(m2·s)。气孔因素是造成光合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午时高光强、高温和低相对湿度迫使叶片气孔导度降低,表现为胞间CO2浓度降低,水蒸气压差升高,蒸腾速率增加,这些特定的环境与生理变化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库尔勒香梨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干旱地区梨树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香梨外围叶片和内膛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外围叶片Pn日变化在13:00和16:00出现高峰,内膛叶片Pn日变化高峰出现在13:00和15:00;外围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内膛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年周期变化为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6月和8月;香梨外围叶片的光饱和点为1 550μmol/(m2.s),光补偿点为51.1μmol/(m2.s),属喜光果树。香梨气孔导度总体呈单峰曲线变化,最高峰值出现11:00,外围叶片气孔导度(Cs)大于内膛叶片。蒸腾速率13:00达到最高峰,单峰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9.
对老芒麦川草2号叶片光合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晴朗天气条件下,老芒麦川草2号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上午10∶00和下午16∶00,两峰之间有一低谷,出现在12∶00附近。说明叶片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老芒麦川草2号光合作用的最重要环境因子,而气孔关闭则是产生光合午休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罗甸小米核桃苗木光合作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罗甸小米核桃苗木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环境因子日变化。结果表明,一天中,罗甸小米核桃的气孔导度(Gs)为单峰型曲线,最大值出现在12:00左右;蒸腾速率(Tr)及叶片蒸汽压亏缺(VpdL)为双峰型曲线,二者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及16:00左右;胞间CO2摩尔分数(Ci)为"W"型曲线,早间、傍晚以及午间较高。罗甸小米核桃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第一峰(峰值为9.56μmol.m-2.s-1)出现在12:00左右,第2峰(峰值为6.71μmol.m-2.s-1)出现于15:00左右,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表明,罗甸小米核桃Pn与Gs、光合有效辐射(PAR)及Tr显著正相关,与Ci显著负相关。光合"午休"现象原因主要为环境因子变化引起叶肉细胞光合活性降低的非气孔限制因素。Gs与Ci为影响罗甸小米核桃Pn的主要因子,Gs影响最大、Ci次之。  相似文献   

11.
光合作用是决定作物产量的重要生理因素,进行绿豆光合日变化特性研究,对于探究绿豆干物质积累规律和增产机理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采用CB-1102型光合蒸腾作用测定系统,对鼓粒盛期的绿豆光合指标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鼓粒盛期绿豆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蒸腾速率(E)的日变化、气孔导度(Clea)f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型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3:00左右;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则呈现斜"V"字型的曲线特点,13:00为全天最低值。  相似文献   

12.
沙棘叶片光合速率与其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沙棘迅速生长期和果实成熟期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等生理因子和光合有效辐射、叶温、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的逐时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在不同生育期各因子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具有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6月的光合速率高于9月;沙棘的气孔导度较低,其日变化与光合速率有相似的变化趋势,6月的气孔导度大于9月;细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与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相反,12:00之前下降,之后上升,16:00下降,然后上升;气象因子的日变化具有单峰型,峰值14:00出现,对生理因子的影响是间接且综合的。  相似文献   

13.
麻疯树光合生理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年生麻疯树为试材,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系统,测定了自然条件下麻疯树光合生理特性,并分析了各光合生理参数与主要环境因子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麻疯树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分别在10:00与16:00左右出现高值,而在14:00前后存在最低值;蒸腾速率(E)的日变化呈早晚低、中午高趋势;气孔导度(Gs)与水分利用率(WU,E)的日变化与Pn基本一致。光合拟合显示,麻疯树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以及光饱和点(LS,P)分别达21.49、1671μmol.m-2.s-1。根据日变化参数Pn、胞间CO2摩尔分数(Ci)和气孔限制值(Ls)的变化方向,推断麻疯树的光合"午休"受气孔和非气孔因素共同限制。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因子为Gs,其次为Ls。  相似文献   

14.
夏、秋季节,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茶树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以中午前后最大,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净光合率以上午10时前最高,以后明显降低,晴天强光的光抑制是引起茶树光合作用降低的主要原因。茶树叶片净光合率与气孔导度之间不呈平行变化关系,净光合率与VPD之间也不呈显著负相关。气孔导度与叶片水分利用率(净光合率与蒸腾速率的比值表示)呈显著负相关。在一日中,以上午10时前和下午3时后水分利用率最高、中午前后最低。秋季茶树叶片水分利用率高于夏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干旱胁迫下藜开花期基本光合特性的研究,初步探讨其耐旱机理。[方法]9月上旬选择典型晴天,对开花期的藜功能叶进行有关光合参数的测定。[结果]开花期藜的光合日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中午12:00左右,光合"午休"现象消失,与其营养生长期藜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不同。蒸腾速率呈双峰型,在上午8:00左右蒸腾速率达到最大,然后开始渐渐下降,到下午14:00左右达到谷底。在自然条件下藜的光饱和点(LSP)为1 300μmol CO2/(m2.s)左右,光补偿点(LCP)为37μmol CO2/(m2.s)左右,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348 9。[结论]开花期藜的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光强也不再是控制气孔开闭的主要因素,温度和空气湿度成为控制气孔开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湿地松幼树冠层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四川盆地北部低山区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幼林为研究对象,对冠层顶部不同年龄针叶光合作用、叶片温度以及冠层顶部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摩尔分数的日变化进行测定,并测定针叶叶绿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1年生针叶和当年生针叶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大,均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叶片温度除了在12:00~14:00略高于气温外,其他时间均低于气温;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相同,最大值出现在14:00;空气相对湿度呈“U”型变化;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在8:00~16:00逐渐减小,并在18:00开始回升。1年生针叶净光合速率始终低于当年生针叶,而前者叶绿素质量分数低于后者。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气孔导度是引起湿地松光合日变化的主要因素。图3表1参17  相似文献   

17.
黄土半干旱区侧柏气体交换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利用Li 6 2 0 0便携式气体分析系统 ,对黄土半干旱区山西省方山县试验地自然条件下 ,侧柏的气体交换、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应环境因子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 ,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呈凹型 ,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 ,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在上午较早时分 .根据Farquhar和Sharkey提出关于区分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的两个标准 ,分析表明侧柏在上午 (1 0 :0 0— 1 2 :0 0 )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由气孔因素的气孔导度决定的 ,而午间 (1 2 :0 0— 1 4 :0 0 )的光合午休和午后 (1 6 :0 0— 1 8:0 0 )光合速率的下降则主要归因于非气孔因素的叶肉细胞羧化能力的降低 .  相似文献   

18.
运用生理生态研究方法,选取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和金叶含笑Michelia foveolata的幼苗为研究对象,在全光照、1层遮荫和2层遮荫3种不同遮荫处理下,对其叶片气体交换日变化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遮荫处理改变了多脉青冈和金叶含笑的叶片气体交换日变化曲线,表现为遮荫处理下多脉青冈的净光合速率在1 d之内明显降低;金叶含笑的净光合速率在中午前随遮荫程度的加大而下降,但11:00时1层遮荫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中午以后全光照和1层遮荫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相差不大.遮荫处理同时明显降低了1 d之内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体积分数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基本相反.多脉青冈和金叶含笑的净光合速率在13:00左右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发生了光合"午休"现象.图9参12  相似文献   

19.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小叶榕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小叶榕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第一峰值均出现在10:00左右,第二峰值均出现在15:00左右.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4.72μmol/(m2·s).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呈负相关.光饱和点为1 350 μmol/(m2·s),光补偿点为85 μmol/(m2·s),小叶榕具有一定的耐阴能力,是不耐强光的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