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74—69是通过Co~(60)—γ射线辐照湘苎一号自交种子,从其后代群体中选出优良单株,经过多年培育而成的新品种。1987~1989年连续三年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比对照芦竹青增产39.2%,三季麻平均纤维支数为1900支左右,比对照芦竹青高出100支以上,达到纺织高档产品的要求。该品种属深根丛生型,在长江流域麻区表现为中熟,三季麻工艺生长天数平均为65天。且具有较强的抗旱、抗苎麻根腐线虫病、炭疽病特性。诱变生理生化研究表明,74—69与诱变亲本湘苎一号存在着过氧化物酶酶量和酶谱带多少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从湘苎2号种子繁殖后代选育成功赣苎4号(原代号93-24)新品种,全国区试平均原麻产量2556.6/hm2,比对照品种湘苎2号增产15.5%;单纤维支数三季平均1825m/g,单纤维强力58.95CN.品系试验平均原麻产量2903.1kg/hm2,比对照品种湘苎3号增产33.5%;单纤维支数2012m/g,强力29.2 CN.生产试验中二、三龄麻平均产量2478kg/hm2,比对照品种赣苎 3号增产13.9%.该品种为中根丛生型,抗风性较强,高抗花叶病、炭疽病和根腐线虫病;生育期中熟偏晚,全年三季工艺成熟天数合计195天左右.该品种于2005年12月通过中国麻类作物品种鉴定委员鉴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3.
苎麻新品种“赣苎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从湘苎2号种子繁殖后代选育成功赣苎4号(原代号93-24)新品种,全国区试平均原麻产量2556.6/hm^2,比对照品种湘苎2号增产15.5%;单纤维支数三季平均1825m/g。单纤维强力58.95CN。品系试验平均原麻产量2903.1kg/hm^2,比对照品种湘苎3号增产33.5%:单纤维支数2012m/g,强力29.2CN。生产试验中二、三龄麻平均产量2478kg/hm^2。比对照品种赣苎3号增产13.9%。该品种为中根丛生型。抗风性较强,高抗花叶病、炭疽病和根腐线虫病;生育期中熟偏晚,全年三季工艺成熟天数合计195天左右。该品种于2005年12月通过中国麻类作物品种鉴定委员鉴定井命名。  相似文献   

4.
“川苎8号”(原代号D-156)是我所用自育的优良雄不育系C26和恢复系B8配制而成的两系杂交苎麻组合。在1995—1997年四川省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1957.8kg/hm^2,较对照红皮小麻增产41.85%,在组合比较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46.1kg/hm^2,较对照红皮小麻增产69.04%;两组试验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该组合纤维品质优良,在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为1913支;在生产示范中,经达州市纤检局检测平均单纤维细度为1978支。该组合采用种子繁殖,后代在品质和经济性状上分离变异极小;植株高大、粗壮、经济性状优良,蔸型、株型理想,抗逆性强,高抗苎麻花叶病,抗旱、抗风力强。  相似文献   

5.
优质高产杂交苎麻新组合"川苎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苎8号"(原代号D-156)是我所用自育的优良雄不育系C26和恢复系B8配制而成的两系杂交苎麻组合.在1995-1997年四川省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1957.8kg/hm2,较对照红皮小麻增产41.85%,在组合比较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46.1kg/hm2,较对照红皮小麻增产69.04%;两组试验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该组合纤维品质优良,在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为1913支;在生产示范中,经达州市纤检局检测平均单纤维细度为1978支.该组合采用种子繁殖,后代在品质和经济性状上分离变异极小;植株高大、粗壮、经济性状优良,蔸型、株型理想,抗逆性强,高抗苎麻花叶病,抗旱、抗风力强.  相似文献   

6.
张叙 《中国麻作》1986,(3):21-22,48
红皮小麻原产四川沪县新民乡,前川南麻场认为是一个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品种,曾建议推广。1958~1960年达县地区农试站搞苎麻年收四次的品比试验,该品种不仅生育期适宜,而且产量较高,年亩产75~100公斤。1956~1967年达县专区农科所进行省内苎麻品比试验,在九个品种中红皮小麻产量名列前矛,亩产85.4公斤。1974年重庆麻纺厂测试单纤支数为2252支,1982年地区农科所测定十二龄麻蔸纤维支数为2365支。  相似文献   

7.
黑亚16号是以高纤、抗病、抗倒、早熟的俄罗斯亚麻品种俄—5为供体,以我所育成的优质、高纤、抗旱品种黑亚7号为受体进行DNA导入,于2000年D4代决选出了亚麻新品系D96021-1。经两年鉴定试验和两年区域试验均表现出高纤、优质、抗病、抗倒等优点。2005年生产试验原茎产量5842.3kg h/m 2,比对照增产11.8%;长麻产量986.6kg h/m 2,比对照增产18.1%;全麻1469.7kg/hm 2、比对照增产18.6%;种子产量405.9kg h/m 2,比对照增产15.8%;长麻率20.6%,比对照高0.9个百分点;全麻率30.8%,比对照高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湘苎6号”系从黑皮蔸种籽繁殖中选出的优良单蔸培育而成的。1993年元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为“湘苎6号”。三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种芦竹青增产26.10%,三年多点试验,平均比对照种芦竹青增产18.14%,三年生产示范试验,平均比对照种增产33.19%。1990年经湖南省纤维检验所检测,三季麻平均纤维支数为2136支,1992年湖南省种子公司抽样检测,三季麻八个样品的平均纤维支数为2268支,达特优品质指标。花叶病情指数为2.80。该品种以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风和适应性广为其显著特性。  相似文献   

9.
苎麻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湘苎6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苎6号”系从黑皮蔸种籽繁殖中选出的优良单蔸培育而成的。1993年元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为“湘苎6号”。三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种芦竹青增产26.10%,三年多点试验,平均比对照种芦竹青增产18.14%,三年生产示范试验,平均比对照种增产33.19%。1990年经湖南省纤维检验所检测,三季麻平均纤维支数为2136支,达特优品质指标。花叶病情指数为2.80。该品种以高产,稳  相似文献   

10.
汉麻6号是2010年以乌克兰工业大麻品种USO14为母本,以资源材料10 HBLF为父本杂交,再以10 HBLF为轮回亲本,回交至BC_2代,采用混合选择方法,通过温室加代与田间选择相结合进行选种,2014年决选出早熟、高纤、优质、四氢大麻酚含量低于0.3%的优良新品系Y1410-1623。2015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植株生长整齐一致,熟期早、抗逆性强、产量高。2016~2017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平均原茎产量9374.5 kg/hm~2,比对照品种火麻一号增产9.3%;平均纤维产量2027.6 kg/hm~2,比对照增产21.4%;全麻率为27.9%,比对照提高4.7个百分点。2018年全省生产试验,原茎产量9419.8 kg/hm~2,比对照品种火麻一号增产6.6%;纤维产量2134.6 kg/hm~2,比对照增产22.2%;全麻率为27.7%,比对照品种高出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定亚21号是甘肃定西旱农中心油料试验站以红木为母本,陇亚7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经多年多点多项次试验示范,表现抗旱、抗病、抗倒等综合抗逆能力强,油纤兼用,水、旱地均适宜种植.1996-1998年连续三年甘肃省胡麻联合区试,水地平均产量2 229.6kg/hm2,比对照陇亚7号增产10.53%;旱地平均产量867.45kg/hm2比对照增产18.33%,位居九个参试品系首位.1996-1998年参加全国旱地组胡麻区试,产量750~1 800kg/hm2 ,比对照定亚17号增产6.1%~11.1%.  相似文献   

12.
“垦农18号”大豆为中早熟品种,茎秆强壮,抗倒伏能力强,百粒重18—20g,蛋白质含量35.32%,脂肪含量23.17%,为高油优质大豆。异地鉴定试验,平均产量3116.6kg/hm^2,比对照增产12.5%。全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25.3kg/hm^2,比对照增产9.9%。全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28.6kg/hm^2,比对照增产12.0%。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第四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13.
川苎10号(原代号川9505)是以地方品种为基础材料,与多个推广优良品种杂交,采用轮回选择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在四川省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283.75kg/hm 2,较对照川苎4号增产23.68%,平均单纤维细度2015.67m/g。品比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05.0kg/hm 2,较对照川苎4号增产31.02%,平均单纤维细度2038m/g。生产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83.0kg/hm 2,较对照川苎4号增产22.06%。经农业部麻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纤维细度2056m/g,纤维强力45.82cN。该品种为深根散生型中偏晚熟品种,抗风力强,雌花极少,高抗苎麻花叶病和苎麻炭疽病。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浙江省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琦英 《中国稻米》2003,9(3):19-20
1.嘉早312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早籼稻品种。2001年浙江省早籼稻区试 ,平均单产483.39kg/667m2,比对照浙733增产13.6% (极显著 ) ;2002年续试 ,平均单产420.9kg/667m2 ,比对照嘉育293增产8.14%。2002年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374.6kg/667m2 ,比对照嘉育293增产1.82 %。该品种全生育期109.45天 ,茎秆粗壮 ,株高适中 ,分蘖力中等 ,穗型较大 ,穗粒重结构协调 ,耐肥抗倒。米质较优。中抗白叶枯病 ,中感稻瘟病。适宜浙江省作早籼稻种植 ,但应注意稻瘟病的防治。2.中早21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中熟早籼稻品种。2001年浙江省金华市区试 ,平均单…  相似文献   

15.
"川苎17"是以"川苎8号"天然杂交后代中筛选的优良单株"B0535"做母本,与"湘苎2号"杂交,从其后代中筛选优良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苎麻新品种。在全国苎麻区域试验中,"川苎17"平均单纤维细度2169 m/g,比对照"中苎1号"高264 m/g,纤维强力42.22 cN,平均原麻产量2767.79 kg/hm~2,较对照增产5.09%;在全国苎麻生产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2298 m/g,平均原麻产量3123.04 kg/hm~2,较对照增产4.76%。该品种高抗苎麻花叶病、炭疽病,中抗根腐线虫病。  相似文献   

16.
闽红82/34系我所1980年从南选×紫光有性杂交后代中育成的红麻新品种。1984—1989年经品系比较和多点试验,平均亩产原麻352.5公斤,比主对照品种青皮3号增产12.98%;比副对照品种722(对比44点次)增产9.66%,均达极显著标准。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的特性。1987—1990年省内外累计示范试种1万多亩。  相似文献   

17.
高纤维细度苎麻新品种"川苎12"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苎12号(原代号CZ0601)是利用优质地方品种天然杂交、高产良种自交后代株系,杂交选育而成的高纤维细度、高产、多抗苎麻新品种.在国家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2308m/g,比对照圆叶青高458 m/g,达特优质标准,平均原庥产量2584.65kg/h㎡,与对照相当;在国家苎麻生产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2298m/g,平均原麻产量2581.65kg/h㎡,较对照增产1.98%.高抗苎麻花叶病、炭疽病、根腐线虫病.  相似文献   

18.
黑亚16号亚麻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黑亚16号是以高纤、抗病、抗倒、早熟的俄罗斯亚麻品种俄-5为供体,以我所育成的优质、高纤、抗旱品种黑亚7号为受体进行DNA导入,于2000年D4代决选出了亚麻新品系D96021-1。经两年鉴定试验和两年区域试验均表现出高纤、优质、抗病、抗倒等优点。2005年生产试验原茎产量5842.3kg/hm^2,比对照增产11.8%;长麻产量986.6kg/hm^2,比对照增产18.1%;全麻1469.7kg/hm^2、比对照增产18.6%;种子产量405.9kg/hm^2,比对照增产15.8%;长麻率20.6%,比对照高0.9个百分点;全麻率30.8%,比对照高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1990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四个大豆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黑农35号 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1978年从黑农16×十胜长叶的杂交后代品系哈76—6296中系统选择而成。 2.产量表现:1986—1988年区试,17点次平均公顷产量为2312.8kg,比对照品种丰收19号增产7.2%。1989年生试,5点次平均公顷产量为1870.5kg,比对照品种丰收19号增产9.4%。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科学》1997,5(1):009-009
四单48是四平市农科院1986年有成的晚熟玉米单交种。1993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准予推广。1产量1990-1992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联合区域试验,三年23点试验,全部比对照增产,平均公顷产量10499,0kg比丹王13增产15%,居本熟期第一位,1991-1992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生产试验,二年7点次平均公顷产量8790.1kg,比对照丹王13增产7.0%。lop,lop年在梨树、公主岭、双辽、长岭等市县大面积生产试验,10个示范点平均公顷产最为oq-M-Ikg,比对照丹玉13增产14.8%。2特征特性生育日数:四单48出苗至成熟130天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