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晋西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晋西昕水河流域为典型实例,概述了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背景。依据流域内各类型区在不同时段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经济特征,进行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表明了流域内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以及确定各区主要发展方向,实行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动态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2.
绿洲景观生态建设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以新疆绿洲为例 ,详细讨论了绿洲景观内当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危害与成因 ,并针对这些问题 ,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对绿洲景观生态规划进行了讨论 ,结果认为 ;对于绿洲景观而言 ,只要从加强排水系统工程建设、实现灌排配套 ;调整优化绿洲农业结构 ;完善和加强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和绿洲 -荒漠交错带建设 ,即可实现绿洲环境的可持续性 ,进而为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新疆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发展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近200篇国内外文献,对新疆绿洲防护林体系的营建、树种选择、配置模式、灌溉历程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新疆绿洲防护林树种选择、配置模式的发展方向,以及改用节水灌溉后防护林体系地表水文发生的改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示:新疆大规模的绿洲防护林营建历史悠久,始于20世纪50年代;新疆绿洲防护林树种选择由单一化向多林种转变,配置也由单一化的"宽林带、大网格"模式向乔、灌、草结合,形成时间上有序、空间上有层次的"窄林带、小网格"模式;大水漫灌、沟灌、串畦淹灌等传统的防护林灌溉方式被微滴灌所代替后,使防护林地表水文发生变化,所以提倡西北干旱区不该大力推广微滴灌技术,而应有所限制地使用。  相似文献   

4.
<正> 太平地防护林体系始建于1966年,经历了设计营造及更新两个阶段。为进一步完善防护林体系,从1988年开始了“太平地综合防护林体系营造技术及效益研究”。在原来平川地农田林网的基础上,对太平地乡各类的土地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面利用,建立一个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综合防护林体系。目前,该防护林体系已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贺兰山东麓草场防护林体系的实际观测资料,论述了荒漠草原地带防护林体系的动力、热力与水文等生态效益,并估算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三北”防护林地区环境特点与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服务的土地资源评价体系和布局意见。  相似文献   

7.
新疆高标准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理论和技术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环境干旱 ,生态系统脆弱 ,防护林体系是不可缺少的生态成分。过去只注重了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设 ,系统目标和结构单一 ,不具有生态可持续性。高标准防护林体系建设要充实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内容和方法。在理论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目标系统 ,注重干扰体系的研究 ,把防护林体系建设上升到绿洲生态系统建设上来 ,区分生态系统的尺度性和等级性 ,通过自然斑块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保障各等级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完整性。技术体系方面要注重系统规模性 ,通过恢复和重建自然斑块和廊道 ,小结构的合理格局来加强生态基础建设 ,实现生态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磴口县1970年~2000年31年的风沙天气发生日数资料和1977~2000年24年防护林建设资料,分析了沙尘天气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并通过线性回归和多项式回归分析了沙尘暴和扬沙日数的长期趋势变化,结果表明,大风、扬沙和沙尘暴日数呈总体下降趋势,1970~1985年沙尘发生日数相对较高,1985年以后明显下降;沙尘天气发生日数在防护林体系建设前期最高,在不同建设阶段各指标均明显下降,尤其是第三阶段各指标下降幅度可达73.0~94.0%。方差分析表明四个阶段沙尘天气差异极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表明风沙天气指标(年均大风日数、扬沙日数和沙尘暴日数)与防护林指标(防护林面积、防护林林木蓄积量)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同期扬沙、沙尘暴与大风日数的比值变化明显,说明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了其对沙尘天气的防护功能。  相似文献   

9.
土壤水分对干旱区旱生植物的生长发育必不可少,决定了旱生植物群落的演替动态和方向。探究黑河中游绿洲边缘不同景观类型的土壤水分动态特征,制定切实有效、科学合理的防风固沙措施,对于阻止荒漠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黑河中游绿洲边缘的防护林、荒漠-绿洲过渡带和荒漠三种景观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HYDRUS-2D模型模拟、LSD分析法、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三种不同景观类型土壤水分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土壤体积含水量的RMSE为0.002~0.006 cm3·cm-3,MRE为4.22%~5.20%,R2为0.725~0.967,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具有较高的吻合度,HYDRUS-2D模型可用于本研究区土壤水分动态的模拟研究。(2)防护林和荒漠-绿洲过渡带景观的土壤体积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荒漠景观则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3)有效降水对土壤体积含水量动态变化起决定性作用,9.5 mm以上的降水量可以在短期内显著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和入渗深度,荒漠景观降水后的各时段土壤水分入...  相似文献   

10.
新疆灌木地景观生态分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灌木群落、景观分类文献的分析,建立了灌木地景观概念;针对新疆灌木地景观的特点,提出了灌木地景观生态分类方法,构建了新疆灌木地景观分类系统。采用景观区、景观类和景观型3级分类体系,将新疆灌木地景观分为3个景观区、9个景观类、97个景观型。以ArcGIS为技术支撑,根据新疆灌木地景观分类系统的特点,对研究区域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等专题图件进行配准、融合、相切和叠加,绘制了新疆灌木地景观分布图,初步统计出新疆灌木地景观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绿洲农田防护林增产效益研究——以民勤绿洲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民勤绿洲巴丹吉林沙漠边缘25条农田防护林带的详细调查,研究农田防护林对林带生态环境要素影响和林下作物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1)农田防护林对林下作物叶面积有显著影响(P〈0.05),主要集中在林下1倍树高范围内;2)农田防护林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均有显著影响,随着与林带距离的增加,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呈增加趋势(F=...  相似文献   

12.
新疆富蕴县五彩湾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是科学制订地质遗迹保护方案和实施开发利用方案的关键。文中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五彩湾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区内6个典型景区进行定量评价,发现一级资源景区1处,二级景区3处,三级景区2处。根据评价结果,划分出了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绿地是城市景观的重要自然要素 ,在提高城市生态质量、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绿地系统着手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 ,对乌鲁木齐市绿地系统作了综合评价 .结果显明乌鲁木齐绿地景观多样性低 ,绿地布局不合理、不均匀 ,绿地廊道密度低 ,绿地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小。据此提出乌鲁木齐绿地景观生态建设对策 ,以提高绿地系统景观的异质性 ,更有效发挥绿地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我国的CBERS-2/CCD卫星遥感数据—2005年6月12日的火焰山北部鄯善县连木沁镇绿洲影像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并叠加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25万数据库中的100m空间分辨率的DEM(数字高程模型),叠加显示水平相当好。从影像分辨率、几何分辨率、地物识别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影像质量评价,对各景观类型的特征统计值做了相应的分析。与Landsat TM影像对比,CBERS-2/CCD影像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更容易反映地物的细节,同时也指出了它的一些不足。论文依据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DS)以及干旱区所特有的自然景观特征,将该研究区的景观类型划分为山地景观、绿洲景观、居民地景观、水域景观、荒漠景观5大类,从地学信息图谱的角度分析了鄯善县连木沁绿洲的景观要素的时空动态变化,对不同的景观结构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呼和浩特市景观生态环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内蒙古环保局1998年进行的全区生态环境遥感调查数据结果及景观分类系统为基础,分析研究了呼和浩特市地区景观生态类型特征及分布现状,提出以景观生态地带为基本单元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设想,为呼市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及规划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湖南双季稻区对14种景观元素全年蜘蛛动态调查,最重要的转移通道为冬作绿肥田—绿肥留种田—早稻田—中稻田—晚稻田—田埂。绿肥留种田和中稻田是关键的人工斑块,可以分别在春、夏季作为蜘蛛的避难所和蛛源田。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和RS的石羊河流域景观功能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功能分区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及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景观功能。对其进行科学划分,可为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针对目前生态功能区划仅从区域地貌单元、生态要素等方面考虑,而很少涉及景观能量循环运行与景观优化关注单元等景观生态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区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以生态系统健康、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景观尺度的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和RS技术,以1km×1km为单元格,评价了拉萨地区的生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拉萨地区生态系统很健康区域占3.76%,健康区域占5.79%,亚健康区域占33.27%,不健康区域占到28.80%,疾病区域占28.38%,拉萨地区生态系统健康堪忧。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人类活动强度必须视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而定。  相似文献   

19.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 ,以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为例进行干旱区城市景观演化与生态建设的研究。认为区域与城市的景观生态特征的协调程度对干旱区城市景观演化具有重要影响。人们对生态与经济利益追求的倾向影响城市景观的演化方向与规模 ,城市景观的文化特征对城市景观演变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并提出榆林市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多尺度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生境动态监测并分析其生境变化驱动因素,本研究结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多时相遥感卫星影像提取天津市大港水库2002、2006及2013年东亚飞蝗生境空间分布信息,从整体景观尺度(面积变化)、像元尺度(多时相信息二进制编码)以及斑块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