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淮阴市是江苏省桑蚕生产重要基地之一。近几年来,特别是夏秋季,一些主要桑害虫为害猖獗,严重影响了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为确保桑园优质丰产,我们根据多年的病虫测报实践和当地桑害虫的发生特点,从群落治理的角度出发,提出夏秋季主要桑害虫的配套防治方法。1夏秋季桑...  相似文献   

2.
早秋蚕桑蓟马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夏伐后的桑园,根据桑藓马虫口密度的不同,将桑叶受害水平发为个等级。利用没等级的桑叶饲有蚕,得出在桑藓马不同为害水平下桑叶和蚕茧的产量,建立了桑蓟马虫日指数(X)与桑叶产量损失率和茧层量损失率的关系式分别为Ym=-0.00532+0.0029X,Ys=-0.00139_0.00011X根据当地桑树害虫防治与蚕茧产品价格的有关经济数据,得到桑叶早秋蚕期间的防治指标为3级受害水平,即桑叶受桑蓟马为害的  相似文献   

3.
香蕉花蓟马的为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鄂平 《植物医生》2003,16(5):20-20
香蕉花蓟马Thripshamaiiensis (Morgan)属缨翅目蓟马科 ,是为害香蕉花蕾的重要害虫。在香蕉产区普遍发生 ,严重影响果实外观质量 ,降低经济价值。防治该虫对生产优质高档香蕉尤其是出口香蕉十分重要。1 为害症状香蕉花蓟马躲藏在香蕉花蕾内 ,营隐蔽生活。主要锉吸子房和小果汁液 ,在被害部位产生淡红色伤痕小点 ,以后渐变成黑色 ,很像香蕉黑星病的病斑 ,但花蓟马锉伤形成的黑点向上突起 ,而黑星病的病斑是向下凹陷。随着蕉果的膨大 ,黑斑点也逐渐增大 ,影响果实外观质量及商品价值。同时由于造成伤口 ,蕉果极易感染炭疽病和黑星病 ,成熟果…  相似文献   

4.
蓟马是缨翅目昆虫的统称,虫体微小,多数为植食性,以锉吸式口器刺吸植物为害。蓟马繁殖力强,世代重叠严重,暴发频次高,是重要的农林害虫类群之一。蓟马为害行为和其信息素以及相关的嗅觉行为密切相关。本文分别从蓟马信息素的种类、触角的感受机制及信息素在防治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蓟马综合防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在蓟马的综合防治中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5.
葱蓟马的为害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文添 《植物医生》2003,16(6):12-13
随着蔬菜种植业的发展,一些为害隐蔽的微小害虫(如蓟马、粉虱),在生产上容易疏忽,使其危害日益严重,应引起重视以保证蔬菜的品质与质量。葱蓟马(Thrips tabaci Lindimen)又叫烟蓟马、棉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该害虫分布广泛,国内各省均有分布,主要为害葱、洋葱、韭菜、水葱、砂韭等百合科蔬菜,是多种植物病毒病的媒介,洋葱比葱受害更重,严重发生时可造成50%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俗称蓟马,其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主要通过取食和传播植物病毒病进行为害.蓟马害虫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热带地区最重要的农业害虫类群之一,对农作物和园艺植物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天敌作为其重要的生物防治资源,在蓟马害虫防治中尤为关键.据此,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对西花蓟马和我国热带地区主要蓟马害虫...  相似文献   

7.
桑蓟马 Pseudodendrothrips mori(Niwa)是江西省桑树重要害虫之一,在桑蓟马田间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桑蓟马有多种捕食性天敌,如大草蛉 Chrysopa septernpunctataWesmael,南方小花蝽 Orius similis Zheng,塔六点蓟马 Scirtothrips takahashi Priesner,瓢虫类和蜘蛛类,其中大草蛉对桑蓟马的捕食量较大。为了进一步分析大草蛉对桑蓟马的捕食作用,我们在室内进行了初步试验,现  相似文献   

8.
<正>蓟马是缨翅目昆虫的统称,目前全世界已记述的蓟马达5 000多种~([1]),成虫和幼虫均可为害作物的嫩梢、花苞、花穗以及果实,导致果实质量下降,从而造成减产~([2])。蓟马是作为我国南方地区果树和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严重且呈上升趋势,如果防治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减产。随着化学农药长期大规模的使用,蓟马的抗药性不断增强~([4]),且蓟马的若虫、成虫常潜伏于嫩芽、花蕊、花瓣的重叠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成虫爬行迅速,善跳,假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桑蓟马Pseudodendrothrips mori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在桑树上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 及龟纹瓢虫对桑蓟马的捕食作用和防治潜力,本试验采用五点取样法, 使用叶片采集法对桑树上的桑蓟马和龟纹瓢虫分布进行了调查, 在室内开展了龟纹瓢虫2龄、3龄幼虫对桑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能力试验。结果表明, 桑蓟马在桑叶背面的种群数量更高, 主要分布在第2至第5叶位上。龟纹瓢虫对桑蓟马若虫和成虫的捕食作用符合Holling Ⅱ型功能反应模型。龟纹瓢虫3龄幼虫对桑蓟马的控制能力大于2龄幼虫, 2龄幼虫对桑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的最大理论捕食量分别为91.74头和55.56头, 3龄幼虫分别为344.83头和196.08头。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升高而下降, 龟纹瓢虫对桑蓟马的捕食数量受自身密度的影响。龟纹瓢虫在室内对桑蓟马的2龄若虫和成虫具有较强的捕食潜力, 且其在田间具有分布, 可以作为桑蓟马生物防治的潜在材料。  相似文献   

10.
李尧方 《植物医生》1997,10(5):26-27
桑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李尧方(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563123)桑疫病又称桑树细菌性黑枯病,桑树烂头病等,是桑树的主要病害。桑疫病为害桑树的新梢、嫩叶,使叶片出现黑褐斑,腐烂或卷缩,顶芽枯萎、新梢变黑,直接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一般受害桑叶损...  相似文献   

11.
桑天牛又名褐天牛,俗称蛀心虫。是遵义地区高龄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桑天牛成虫啃食一年生桑枝条皮层,成环状啃食后,枝条上部即枯死。产卵时在新枝基部咬一产卵穴,致使枝条易被风吹折,幼虫蛀食枝干,深入根部,轻者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重者全株枯死。被桑天牛成虫为...  相似文献   

12.
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 俗称青虫、油虫、卷叶虫等,是秋期为害桑叶的主要害虫。由于桑螟在我县一年发生4—5代,主要是以第五代老熟幼虫越冬,故越冬规律非同于其它鳞翅目害虫。我们于1990—1991年对桑螟的越冬规律进行初步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室内饲养:由4个乡进行调查,每个乡捉150—250头越冬桑螟,放于10只广口水果瓶中,观察和记载越冬后桑螟的化蛹、羽化进度。2.定期调查:通过对不同越冬场所的桑螟进行定期抽样调查,记载各次调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初步揭示了秋季桑蓟马的日间发生规律。桑蓟马种群数量从7月中旬末激增月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是全年发生高峰,每枝虫量高达1560~2628头;桑蓟马主要分布在桑树枝条0~8叶位上,占全技总虫量的8147~99.81%,其中第3叮虫量比例较稳定,占技虫量的14.92±2.76%,桑前马虫量以叶片反而虫量比例大于正面,占60~90%,在顶芯生长止常的桑枝上的虫量,明显大于自然封顶的止芯桑枝,并在桐乡青和新之一徽两个品种上的虫量相对较低。本文还提出广秋季桑蓟马的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14.
何春华 《植物保护》1982,8(4):32-33
湖州市位于杭嘉湖平原,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养蚕业发达。全区共有桑田20.6万亩,是我国主要蚕茧产区之一。但解放以前桑园衰芜,病虫为害严重,尤以桑蟥是广大蚕区历史性灾害。 桑蟥为害面积大,虫口密度高。解放后直至1962年前,蟥害仍很严重,五十年代的夏、秋蚕根本没法饲养。为了消灭蟥害,广大蚕农做了不懈的努力,1962—1977年全市桑蟥除个别几个偏僻小点以外,大面积上几乎看不到蟥虫为害。  相似文献   

15.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最早发生于北美地区,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园艺作物最重要的害虫之一。早在1996年,西花蓟马就被我国农业部列为进境植物检疫潜在的危险性害虫。2003年夏季西花蓟马在北京部分保护地首次发现。该文从分布及为害、寄主植物、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4个方面对该害虫进行了概述。入侵害虫西花蓟马的生物学、为害及防治技术@吴青君$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  相似文献   

16.
桑蓟马是我区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成虫、若虫均能以挫吸式口器吸食桑树嫩叶叶脉和叶肉的汁液,轻者呈现褐色小凹点,严重时出现铁锈色块斑,叶片干瘪向下缩卷,因失水而硬化变质.在高温干旱的季节更为严重,桑园成片被害,叶质降低而不能养蚕.现根据我们的调查与试验,简单介绍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桑螟已成为福州地区桑园的主要害虫。其为害不仅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且其所携带病原与家蚕的交叉传染更是严重影响养蚕业的稳定。为此,采取田间观察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掌握了桑螟在福州的发生特点,总结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并在推广应用中发挥了控制桑螟为害的作用。 1发生特点 1.1发生世代与历期 经室内饲养及田间观察结果表明,桑螟在福州地区 1 a发生 7代以上,世代重叠。在自然温度下各虫态的历期:卵一般 4~ 6 d,最长 8 d;幼虫 13~ 19 d;蛹一般 8~ 10 d,最长 12 d;成虫寿命 4~ 6d。 1.2发生为害特点 …  相似文献   

18.
系统调查了安徽省不同地区、玉米不同生育期害虫种类及发生为害情况。调查发现:安徽省全境玉米适生期长,玉米种植结构复杂,北部地区以连片种植夏玉米为主,南部地区以插花式播种春玉米为主。与为害夏玉米的害虫相比,南部春玉米害虫种类更为多样。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全省玉米的主要害虫,其中铜陵地区春玉米苗期受亚洲玉米螟为害最重,被害株率达25.6%。蜗牛在夏玉米穗期和春玉米苗期为害严重,部分田块被害株率达100%。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是春、夏玉米穗期的另一主要害虫,常与亚洲玉米螟、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和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混合发生,但在淮北地区玉米秸秆中未发现冬后存活的桃蛀螟幼虫。  相似文献   

19.
修水县桑绢野螟的暴发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绢野螟犤Diaphaniapyloalis(Walker)犦又称桑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江西省修水县为害特别严重的桑园害虫之一。2001年秋本县桑螟暴发,受害面积2500hm2,一般每667m2虫口密度达3.5万头左右,个别桑园达9万头以上,给秋叶及秋茧的产量和质量造成重大的损失。1发生特点1)发生为害时间长。桑螟在修水年发生5~7代,以发生6代为主,世代重叠严重。以老熟幼虫越冬。田间各代早批幼虫的为害高峰期分别为6月上旬、6月底、7月下旬、8月中旬、9月中旬初、10月中旬,10月下旬全部越冬。2)幼虫隐蔽,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20.
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是我国西北、华北等苜蓿主产区的重要害虫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牛角花齿蓟马的形态学鉴定特征、主要寄主和为害方式、生活史和种群消长动态等生物学特性,及其室内饲养方法和主要防治方法等,并提出从快速鉴定方法、水分对牛角花齿蓟马的影响及耐干旱机理、综合防控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