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新常态下农业科技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推进"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强协同创新研究、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推进"五大计划"和持续加强宏观战略研究等举措,探讨了优化业务流程、改进绩效考核、创新组织机制等科研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1月15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成立了国家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联盟,该联盟是农业农村部主导建立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又一重要成果。得益于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积极行动,北大荒集团正式加入国家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联盟,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陈有方担任联盟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十三五”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历史使命赋予了农业科技创新更高的要求。在阐述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及特性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紧迫性及农业科技创新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加快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一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正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全局位置。2016年,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三步走"目标,明确提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寄托着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希望。《"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我国要力争到2020年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青年农业科技人才是创新的主力军,关系到"饭碗能不能牢牢端到自己的手上"。随着国家对农业科技的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也呈现出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各层次的农业科研机构也加大了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农业科技青年人才的成长因素,从国家层面、农业科研机构层面提出未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引领产业升级和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为主要功能,贯通农业科学到技术、技术到产品、产品到市场"全链条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创新实践载体与产业服务综合体,是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丽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5):18-21,58
农业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对"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此,以河南省为例,阐述了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加快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正六月的北京,即将进入盛夏,在这美好的季节,我们迎来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分享"十二五"我国农业科技取得的瞩目成就。"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十二五"规划任务目标圆满完成,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业科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科技》2015,(1):38-39
<正>"十二五"以来,江苏省科技厅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现代农业为统领,紧紧围绕"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基本思路,以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为目标,坚持一手抓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一手抓科技服务与成果示范,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累计育成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42个,获得国家、省科技进步奖124项,2014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2%,居全国第一位,农  相似文献   

10.
资讯     
《吉林农业》2010,(1):4-8
<正>科研创新服务三农——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研发成果丰硕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服务、为所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为宗旨,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源泉,通过加大科技投入,使农业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加快,农业新技术不断创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所在区域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