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玉米收获过程中拨禾导向装置的高故障率问题,在分析玉米收获机拨禾导向装置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运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拨禾导向装置可靠性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根据不同型号玉米收获机拨禾导向装置的可靠性数据,进行网络设计和训练。选取传动系统、果穗输送器、左拨禾链、右拨禾链、摘穗辊组、张紧装置、机架的可靠度为输入变量,该装置总体可靠度为输出变量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预测误差较小,能够有效预测其可靠性,为玉米收获机拨禾导向装置的优化设计及参数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4YZP-3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淮海地区和冬麦区玉米栽种特点,借鉴已有的经验,研制了4YZP-3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并介绍了整体机型、传动系统和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和技术特点。割台部分采用新型拨禾链分离装置,可将不对行玉米植株及时抓取并稳定送入到摘穗装置中;对剥皮机进行了优化设计和合理配置,大大提高了果穗剥净率,降低了籽粒破碎率和损伤率。田间试验和分析表明:其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玉米收获机行业标准,研究成果可为玉米收获机械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陈玉祥  李东辰  马同民 《农机化研究》2022,44(4):231-234,250
以玉米收获机控制算法为研究对象,对玉米收获机作业过程进行分析,建立收获机行进速度和脱粒滚筒转速之间的控制模型,研究喂入量与玉米收获损失率之间的关系。基于协同分析的方式,利用MatLab模糊控制推理模型搭建玉米收获机行进速度、拨禾切断装置转速、输送装置转速以及脱粒滚筒装置转速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实验数据表明:各装置转速随着喂入量的变化而变化,拨禾切断装置和输送装置的转速变化时机与喂入量变化时机基本相同,脱粒滚筒转速变化存在相对延迟。  相似文献   

4.
4YZP-2A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淮海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特点,设计了4YZP-2A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介绍了整机、传动系统及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设计及技术特点。摘穗台采用拨禾星轮不对行玉米收获装置,将玉米植株有效抓取并有序地喂入到摘穗装置中;并对剥皮机进行了优化设计与合理配置,使果穗剥净率大大提高。通过田间试验和检测,证明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并通过了山东省农机试验鉴定站的鉴定。   相似文献   

5.
对新设计的玉米收获机伸缩式拨禾轮进行了试验,通过单拨禾装置试验研究得出:在该拨禾轮(无分禾器)的作用下,拨禾半径由无伸缩齿的50mm扩大到125mm;通过双拨禾装置试验研究得出:拨禾范围由无伸缩齿的170mm扩大到320mm,实现了拨禾区域的扩大。同时,得出了在喂入速度为0.7m/s、摘穗辊转速为800r/min的情况下,较优喂入半径(分别以两拨禾装置的中心计算)为40~120 mm。  相似文献   

6.
针对拨禾指玉米摘穗机构拨禾指曲线形状对拨禾输送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拨禾曲线工作过程在各工作区的功能,提出了横向拨禾α1区、螺旋喂入α2区、摘穗分禾α3区、拨穗α4区4个区域功能区段的作用与要求,初步建立了适合各功能区段要求的拨禾指曲线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拨禾星轮式玉米收获台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玉米收获机的行距适应性,研发了拨禾星轮式玉米收获台,设计了均布有6个拨禾指的拨禾星轮、螺旋扶禾导入辊、拉茎辊等部件,对玉米不被推倒折断、单株连续有序喂入的条件作了理论分析,进行了田间试验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作业速度为1.1~1.5 m/s时,拨禾星轮转速为50 r/min、扶禾导入辊转速为1 300 r/min、拉茎辊转速为1 050 r/min,行距适应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农业机械》2013,(15):124-125
Y210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约翰迪尔Y210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可一次性完成玉米的摘穗、输送、剥皮、装箱、秸秆粉碎还田等全过程作业。Y210行距适应范围为600~700mm,Y215行距适应范围为500~600mm,在我国玉米主产区拥有广泛的适应性。割台采用卧式拉茎辊,板式摘穗机构,具有籽粒损伤小的优点,低倾角,适宜收获结穗高度低的作物和倒伏作物。偏置式设计,消除了收获刮碰邻行作物的风险。弧形流线板金罩板,加长型分禾器,减少果穗在割台表面堆积产生的损失和喂入不均现象,对倒伏作物增强分禾效果,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9.
在对现有收获机割台的设计原理和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拨禾轮齿带毛刷清扫、风吹清种、中间喂入、环形橡胶输送带柔性输送的卧式全喂入割台,避免金属制输送器对种粒的挤压损坏和易残留问题,实现种子收获时降低破损率和混种率的目的。对割台各部件进行形式对比和计算分析,得到最佳割台组合形式。为避免收获过程中受割刀机构的惯性不平衡力、切割作用的冲击载荷、拨禾轮和割台输送机构等运动元件载荷引起的共振,对设计完成的收获割台底架进行了模型分析,保证了割台底架形式的有效性。运用回归分析试验设计方法,对割台拨禾装置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优化分析处理,为小区育种机械化收获技术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玉米收获机不对行收获问题,研发一种新型玉米收获机不对行割台。本割台主要由分禾器、茎秆切割装置、摘穗装置和扶禾装置组成。扶禾装置能有效避免因行距不适所造成的推倒拉断等现象。茎秆喂入过程分为聚拢和脱出两个过程,通过ADAMS对脱出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关键参数,为割台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玉米收获机割台拨禾链转速缺乏自动控制系统,引起玉米茎秆推倒的问题,以收获机车速为参考值,使用拨禾链转速与扭矩为反馈值,设计了一种基于双闭环PID控制的拨禾链转速控制系统。经过对关键参数的计算,使用AMESim软件进行了系统建模,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双闭环PID控制系统对转速信号的阶跃响应时间最大为0.87s,最大超调量为2.63%。控制系统受到拨禾链阻力矩阶跃信号影响时,转速最大下降率为6.34%。拨禾链系统的消耗功率相对于纯机械传动降低了5.3%。该控制方法为玉米收获机拨禾链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的玉米品种以及种植工艺有所不同,因此我国的玉米种植行距在300mm~700mm之间,而且现有的收获玉米机型多为对行收获,导致的结果就是工作效率极为低下。玉米收获机的割台是机械的核心部分,主要有分禾器、圆盘刀,拨禾链,拉茎辊。本设计主要研发探讨割台切碎刀具以及摘穗设备的设计。目的在于开发不对行收获机,消除玉米的种植工艺对机械收获玉米的不利影响,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一、割台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13.
玉丰牌4YW-2(3)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是以拖拉机为动力的玉米收获机械,可同时完成玉米的摘穗、装箱、秸秆切碎等工作,摘穗方式为卧辊式。机具特点●产品适应性好采用了获专利的先进技术,加大了拨禾角度,把前扶导器减短变窄,使茎秆强制性全幅喂入,提高了行距适应性,收获各种行距的玉米均不要人工开道,适应了不同地区、不同种植方式的收获。●收获质量好拨禾系统适量前移,在收获过程中实现免扶早拨,降低了玉米损失。二级输送系统采用刮板式输送方式,较搅龙式有效降低了玉米的破损率。●收获效率高割台液压调整,适应不同的结穗高度,可根据当地的种…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随着畜牧业不断发展,饲料需求也大幅增加,回收可以作为饲料的玉米茎秆逐渐成为农户增收的一个途径。既能收玉米又能收茎秆的双收机型就应运而生。2019年批量上市的勇猛4YZ-4ES型自走式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也独具特点。外观来看,4ES在前部割台部位增加了茎秆回收装置,在顶部增加了折叠式的集草箱,在粮仓上部增加了专用防护板。前部双割台设计,上部为收获玉米果穗的全幅不对行收割割台,可选配喂入拨轮和防倒伏装置及前切双侧传动,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河南、山东等地区的玉米收获模式,研究出一种低倾角型收获割台。该装置采用拉茎辊、摘穗板和拨禾链组合方式实现摘穗功能;增设的剔草板可有效清除杂草;在割台中间轴上安装有安全离合器以解决生产安全问题;配装排茎辊的果穗输送装置能有效排除夹杂的茎秆,降低果穗含杂率。割台和果穗输送装置的设计对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玉米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升自行研制的小区小麦种子收获机工作性能,降低和改进一代样机采用梳脱割台所造成的籽粒飞溅损失大,脱粒装置喂料口及其罩壳内部易滞种、堵塞等问题,对4GX-100型小区小麦种子收获机进行改进设计。结合样机传动系统方案,对其双层收获割台、伸缩拨指式锥型脱粒装置进行设计,确定锥型滚筒结构参数(喂入段、脱粒段长度,大、小段面尺寸),对脱粒元件结构参数、数量及周向分布进行计算,获得锥型滚筒转速在406~610r/min之间,伸缩拨指长度为172.5mm,其偏心距为40mm。为降低样机收获作业时的滞种率,利用离散元软件EDEM建立脱粒物料颗粒模型(小麦籽粒、短茎秆),对锥型脱粒装置内脱粒物料的运动迁移过程进行模拟仿真与特征解析,分析研究脱粒物料中小麦籽粒的平均速度、位移随脱输时间的变化规律。改进样机田间作业性能试验表明,当样机喂入量达到0.52kg/s时,整机总损失率为1.18%,种子破碎率为0.13%,含杂率为0.64%,滞种率为0.02%,生产率可达0.18hm2/h,仅需短暂空转便可快速清机;整机运行平稳,脱粒装置喂料口及罩壳内部无堵塞现象,伸缩拨指式锥型脱粒装置能够有效抓取、脱输喂入物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作业机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与技术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玉米收获机组合式指形拨禾机构设计与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不分行收获的技术关键是如何实现茎秆的有效导入.在分析现有不分行玉米收获机割台结构的基础上,对指形拨禾机构提出了改进方案,将拨茎轮和拨穗轮独立安装,拨穗轮靠近螺旋输送器.拨茎杆为直杆,拨穗杆为弯杆,两者偏心安装方向相反,转动方向相同.拨穗轮后移,可改善对果穗的输送效果,避免与拨茎杆发生干涉.改变拨茎杆的偏心方向,可增强对茎秆的拨送能力,增加拨禾的有效范围,从而提高了对不同玉米行距的适应性.通过对茎秆运动仿真实现算法的设计,在Matlab环境下进行模拟试验,探讨了茎秆运动规律,对改进方案进行了分析验证.建立了拨穗杆的曲线方程,为样机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4QX-12型玉米青贮收获机的切碎性能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玉米青贮收获机普遍存在的秸秆切碎性能差和切碎长度不均匀等问题,对4QX-12型玉米青贮收获机的切碎性能展开研究。通过对收获机拨禾过程和切碎过程的理论分析表明:拨禾圆筒安装多层拨禾轮可实现倾斜拨禾,使秸秆以倾斜接近水平状态喂入至切碎装置,提升收获机切碎长度的均匀性;根据饲喂不同牲畜的需要,通过改变动刀转速,调节秸秆切碎段长度,该调节方法简单可靠。同时,进行了收获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收获机合格切碎长度属于20~30mm区间的切碎长度合格率为96.7%,损失率为4.0%,割茬高度为1 1 6.1 mm;合格切碎长度属于3 0~5 0 mm区间的切碎长度合格率为9 8.1%,损失率为4.6%,割茬高度为113.7mm;各项作业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该收获机能满足青贮玉米收获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玉米收获机技术的发展需要农艺诉求、农机追求、受众群体、社会经济基础的共同推动,形成阶段性追求目标,据此提出代际发展的概念,思考玉米收获机现阶段所处水平和发展目标。我国玉米收获机技术的发展,从引进消化到追求“不对行”收获技术的突破,完成了技术摸索到田间使用的进程。目前,玉米收获机的主要技术特征是“行对式”,即表象特征凸显是扶禾杆、拨禾链、摘穗道三部件完成全幅宽内植株的秩序化分道。基于此技术特征的考虑,思考玉米收获代际标准的划分,研究前瞻性需求和产品寿命周期,进而推动玉米收获机的阶梯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不断提高的玉米产量对玉米收获机清选能力的要求,提高筛面利用率、籽粒清洁率,降低籽粒损失率,运用理论分析设计了一种能够在清选筛上部空间实现籽粒与杂余在竖直方向上分层、水平方向上分散的杂余抛送器。在竖直方向上,采用CFD-DEM耦合方法对玉米脱出物在杂余抛送器作用下的分层现象进行数值模拟。选取杂余抛送器的周向拨指数量、拨指回转半径、轴向相邻指间距、拨辊旋转角速度为试验因素,以水平方向上杂余被抛送水平位移、籽粒与杂余被抛送水平重叠位移为性能指标,设计四因素五水平中心组合试验。通过响应曲面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利用Design-Expert对回归数学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杂余被抛送水平位移影响由强到弱顺序为:周向拨指数量、拨辊旋转角速度、轴向相邻指间距、拨指回转半径;各因素对籽粒与杂余被抛送水平重叠位移影响由强到弱顺序为:周向拨指数量、轴向相邻指间距、拨辊旋转角速度、拨指回转半径。杂余抛送器优化参数为:周向拨指数量8个,拨指回转半径80. 18 mm,轴向相邻指间距12. 44 mm,拨辊旋转角速度15. 41 rad/s。在清选装置入口风速为12. 8 m/s、入口方向角为25°条件下,清选装置入口玉米脱出物量为5~7 kg/s时,增设杂余抛送器的清选装置籽粒清洁率均值为97. 20%~98. 74%,籽粒损失率均值为1. 65%~1. 82%,满足玉米收获机清选装置在玉米脱出物大喂入量下的清选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